创新与产业升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解决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的关键。然而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只有解决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深化企业改革这三个互相依存的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够由口号变成现实。本书作者陈清泰同志既曾长期担任企业主管,又有国家综合经济部门的工作经验,还有多年公共政策研究的学术素养,所以他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分析总能贴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引起多方有识之士的共鸣,让企业家、创新者受到鼓舞,使决策者认识到责任。最近几年,我和清泰同志一起就如何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研,走访了许多地方,调查了许多企业。他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他的这些意见有时并不“中听”,但切中时弊,发人思考。现在他选择其中若干重要篇章结集出版。我相信读者一定能够得到许多启发。

我国党政领导早在1981年就已提出,要“围绕着经济效益的提高,走出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从1995年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式列入“九五”规划(1996—2000年)到现在,也已经长达20多年了。但是三个“五年规划”实施的效果并不如人意,以至到“十一五”和“十二五”之交党政领导人大声疾呼,经济发展转型已经“刻不容缓”。问题出在哪里?看来症结就在于制度和机制存在缺陷。清泰同志在书中对经济转型需要建立的制度和环境作了更深入的分析,提出转变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形成转变增长方式的经济驱动力,使自主创新成为企业这一市场主体的普遍选择。在目前我国市场作用的发挥还受到国家行政机构多方控制和掣肘的情况下,影响发展方式转变的最重要的体制性障碍是长期形成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是在体制转型尚未完成和产业发展的赶超时期形成的,它具有强烈的“政府主导”特点,也正是投资和出口驱动发展模式的体制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以及整体进入上中等收入的发展阶段,我们迫切需要实现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向政府对市场进行宏观(总量)调控、市场价格变动引导企业、企业主导技术进步和创造价值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使我国能够顺利地突破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社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从18世纪后半叶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西欧发达国家启动了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经济增长模式转换过程。到19世纪末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经济增长就进入了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推动增长的新阶段。经济史学家对现代经济增长和技术发展的历史研究表明,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之所以能得到广泛运用,最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制度化,即一些国家率先建立起有利于科学繁荣和技术创新的整套制度,支持了科学家的自由探索、发明家的大胆实验、企业家的创新创业,使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产业进步,三者相互推动,进入了良性循环,其中,大学成为培养人才、创造知识财富的主要基地,而追求利润的企业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力量。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虽然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一些制约技术创新和新技术产业化的障碍仍然严重存在。在发达国家,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跨国大企业集团必须持续实现技术创新的产业化以保持其国际竞争力;而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却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但在当下的中国,一些国有大企业集团并没有积极创新的压力,而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还很不理想,其创新的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很好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如何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方面一直做得不够好,很容易出现极端化倾向:要么简单否定技术引进的作用,要么容易患上对外技术依赖症,丧失自主创新的意志和努力。此外,政府在创新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也需要更深入地研究。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清泰同志从企业、产业和政府多个维度出发分析影响我国现阶段创新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提出了许多很有现实针对性的政策思路;例如,要丢掉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以最大的决心持之以恒地培育本土的技术能力;要确立科技型创新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要正确处理引进外资与发展本土企业的关系;要创造有利于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环境,最重要的是推进传统管理体制的改革,扫除阻碍企业创新活动展开的各种体制、政策和环境因素;要有创新的决心、信心和宽容心,培育创新精神,提升民族自信,等等。我很高兴地看到,这些重要观点,已经得到了政府、企业界和学界有识之士的积极反应。

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方面,不同的指导思想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还是按照过去追求投资规模和定位于低端制造的路子,还是坚持政府直接插手,由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技术路线、确定产业发展门类,甚至直接选择投资项目等,这种“产业升级”的结果就必然造成产业同构化和投资失误。政府应该做的是致力于创造环境,支持企业靠自己的拼搏,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形成产业链完整、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本书针对一些地方以发展战略化新兴产业之名,大搞圈地、圈钱的做法提出了警告,认为这种急功近利的结果只能是“引来了企业,见不到技术”,必须防止把发展新兴产业演变成“升级版”的外延扩张和启动新一轮“两头在外”的产业链低端制造。

目前有一种议论,就是认为近年来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有了很大好转,是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作为一位曾经的国企改革的直接参与和推动者,清泰同志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过程的曲折和甘苦有深切的体会。他对近年来国有经济改革在认识上出现的反复和改革整体形势的起伏感到担心。他担心改革的停滞和反复,最终会影响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进展,影响我国的持续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正如清泰同志在本书中指出的,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国有经济在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深化改革,应当坚持已经确立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在改革中完成政资分开、政企分开,使国家从拥有国有企业,转变为拥有国有资本;从管理国有企业,转变为通过受托机构专业化运作国有资本;推动大型国企的二次改制,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尤为重要的是,要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按照中央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系统全面地推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改革,为我国现代化大业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

阅读此书,让我重温我和清泰同志这些年来到各地调研了解到许多前沿性创新时的激动之情,以及对许多创新受到压抑的遗憾。我相信读者必定也能从本书的字里行间读出作者呼吁构建一个激励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的急迫之意。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旺盛的企业家精神、不断提升的产业技术能力,凸显了我国产业界蕴含的巨大创新潜力。目前我国产业技术升级也已经到了一个临界时刻。如果我们能够推进和深化改革,创造一个有效支持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我国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得到发挥,我国产业技术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以及我国的现代化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将是可以预期的。

历史的机遇再次来临,要加紧努力啊!

是为序。

吴敬琏

二○一一年四月廿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