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爸妈的贴心“小棉袄”,不要娇惯要沟通
沟通是养育女孩必不可少的“维生素”
女孩成长的力量来源于父母的爱,而沟通则是传递这种爱的工具。当女孩受到困扰的时候,需要父母的倾听、关怀与沟通。因为女孩的安全感来自父母无条件的关爱,这对女孩心灵的成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养料。
父母不仅要照顾好女孩的衣食住行,更应当好她人生的启蒙老师,成为她的知心朋友。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维生素”,这对她的成长来说意义非凡。
第一,父母与女孩经常沟通,家庭成员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女孩可以健康地成长。
第二,父母与女孩经常沟通,就可以更及时地掌握女孩的情况,并有效地加以引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女孩的工作。
第三,良好的亲子沟通向女孩充分地传递父母的期望、爱和教育内容,也能让父母了解女孩的思想动向,帮她解决成长中的问题。
第四,父母经常与女孩沟通,能通过女孩对事物的评价,帮助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其不良的思想倾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在实际生活中,有的父母与女孩的沟通做得并不好。不是父母对此不够重视,就是沟通的方式存在问题。尽管他们很想了解女孩内心的真实感受,但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传统角色阻碍了亲子间顺畅的沟通。由于存在“代沟”,所以父母和女孩间经常会出现沟通问题,父母和孩子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和教育程度,因此,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差距。另外,父母与孩子的“代沟”也取决于心理发展的水平。由于女孩的感觉、知觉、思维等发育还不成熟,她对外界的感觉与父母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看《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当鲁西西趴在床上哭时,父母认为“鲁西西不乖,她穿鞋上床”,但女孩可能觉得“鲁西西很委屈,会很难过”。
既然差距是无法避免的,父母就应该适应并接纳彼此的差距。当与女孩出现代沟时,父母应该这样想:代沟并不是坏事,反而代表一种进步,这种现象只有在进步的社会中才会有。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完成的使命是“建立自我”“完善自我”,当女孩和父母产生分歧时,就表明她开始有一套自我的想法,只要有一定的道理,父母就应该帮助她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或许女孩现在没有和父母相同的意见,但不表示永远都没有,等到她逐渐成熟起来,或许会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如果父母能把“代沟”视为一种良性的冲突,就有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对于增进彼此的关系是大有裨益的。妥善解决“代沟”问题,有利于父母更加深入地了解女孩,除此之外,父母还要记住以下的沟通技巧。
1.谈话方式随女孩的年龄而改变
很多父母与女孩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从“应该对孩子说什么”的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如何说孩子才接受”。他们常常忽视了女孩在不同的时期,知识容量、心理特点、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背景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且这是一个日益发展的动态过程。如果父母不能适应女孩说话的内容、方式的变化的话,结果只能是女孩越来越不听,或者“听不懂”父母的话。所以,父母的谈话方式应该随女孩的年龄增长而相应地做出调整。
2.与女孩进行民主式的沟通
父母对女孩要采取民主、平等的沟通方式。这样,女孩才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在这方面,刘颖的父母就做得很好。
当时刘颖还在上中学,有一天她要求爸爸给她买一部手机,她说班上好多同学都有手机。爸爸觉得,虽然买一部手机也花不了多少钱,一个月也没有多少话费,但关键在于,手机对还在上初中的女儿有多少用处呢?女儿多半是因为从众心理,才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欲望。于是,爸爸仔细地向刘颖分析了买与不买的利与弊,最后,女儿觉得爸爸说得也很有道理,欣然接受了爸爸的意见,暂时不要手机。
和所有父母一样,刘颖的父母也希望女儿的青春期可以平稳、安全地度过,尤其是对早恋问题十分担心,害怕这类问题会困扰孩子的成长。周末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看上去是在漫不经心地聊天,很自然地,刘颖的父母把话题引到了过去,谈到了他们年轻时与异性交往的情况。刘颖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向父母提出了很多问题:你们早恋过吗?有自己喜欢的人吗?有人喜欢过你们吗?父母很自然地回答刘颖的这些问题,正是通过父母的回答,让青春期的刘颖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怎样与异性交往,在遇到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实际问题时,她也会诚恳地询问父母该如何处理。
故事中的父母与刘颖之间可以进行基本上无障碍的沟通,其原因就在于父母可以平等地对待女孩,信任女孩。女孩有道理,他们就接受;女孩有不足,他们就加以引导。因此,父母与女孩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民主的方式。
3.认真回答女孩提出的问题
在生活中,当女孩提出问题时,父母应该先了解其真正用意,并针对女孩的需要进行回答。例如,女孩问:“妈妈,你是不是要去买菜?”这个问题隐含的意思可能是:“妈妈,我想跟您一起去买菜。”如果母亲知道女孩的潜台词,就可以说:“对啊!你要不要一起去啊?”女孩听了这样的回答肯定很高兴,这就是一次成功的沟通。
父母错了也应向女儿道歉
在传统思想与现代意识的夹击下,父母究竟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父母有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如果父母将孩子视为自己的朋友,又是如何对待她的呢?其实,如果真正把孩子当作朋友,并不只是和孩子平等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无论父母还是孩子,只要做错了事情都应该向另一方道歉,这是人与人相处中一个很普遍的准则。但对许多父母来说,让他们向孩子道歉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父母会觉得如果自己这样做了,自己的地位就受到了动摇,以后孩子就更没法管了、就会更加不听话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妈妈在去超市买油之前,把瓶子里剩下的一些油倒在了一个小盆子里,放在床头柜上。吃完晚饭后妈妈想把小盆子收起来,却发现油在床头柜上和地上洒了一片。妈妈当时就认定,这些油肯定是女儿在屋里玩的时候不小心碰洒的。于是她就把孩子叫过来问道:“你有没有碰过床头柜?”孩子回答说:“我没有!”“你没碰这油是怎么洒的呢?”孩子始终不承认,妈妈为了教育她,告诉说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还讲了一大番道理来教育。孩子不服气,一边下楼去玩,一边嘴巴里还嘀咕着:“说了不是我弄倒的还赖我,真的不是我,就会赖我。”
妈妈很纳闷,心想,难道真的错怪了孩子?她把床头柜上和地上的油都打扫干净了,暂时没有把放油的小盆收拾掉。等她下楼把孩子找回来时发现床头柜上和地上又是一层油。原来是那个小盆有了裂缝,自己渗出油来的。妈妈知道是自己错怪了孩子,赶紧把孩子叫到身边,向她承认错误:“孩子别生气啊,妈妈冤枉你了,是小盆破了,才会有油渗出来,不是你碰的。”话音刚落,孩子“哇”的一声哭了,比刚才还委屈。妈妈赶紧说:“好孩子乖啊,别哭了,是妈妈不好,妈妈给你道歉好不好?下次遇到什么事情,妈妈一定会等调查清楚了再说……”这位妈妈接受了教训,再也没有盲目地批评孩子。几年以后,提起这件事来,孩子总是说:“一提这件事,我就觉得她是一个好妈妈!”
那么,父母对待孩子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一)如果父母发现家里某个东西被弄坏了,或者孩子犯了什么错,千万不要急匆匆地去质问孩子,要事先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要知道,什么事情都有它产生的起因。孩子是需要教育的,因为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千万要明白,这个教育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根据的。
(二)当父母发现自己错怪了孩子,千万不要怕丢了自己的面子,不要以为向孩子道歉是一件多么丢脸的事情。如果你真的错怪了孩子,最好把孩子叫到身边,然后真诚地向她道歉,那个时候,孩子就会因此而感动,并认为自己的父母是最好的。
(三)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而你对他的教育是对的,但是由于时间或地点不合适让孩子感觉很委屈,而不理你的时候,你应该主动找孩子谈话,或者向他解释其中的原因,不要一直让孩子和你处于冷战的状态,因为和孩子僵持对谁都不好。
但大多数的父母,一方面说要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朋友,一方面又向孩子强调他们所谓的权威,让孩子处在一种不知道该如何做的状态。其实在孩子面前,父母没必要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自己的威严。有时候,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朋友,甚至不妨让自己成为一个“没长大的小孩”,因为孩子都是喜欢“孩子”的,尤其是充满幽默感的“大孩子”。如此一来的话,父母要想走入孩子的世界就更加容易了。
和女孩沟通的最佳方法
怎样培养自己的孩子,如何才能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无障碍的交流,是所有家庭和父母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也是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父母应该进行一个角色的转变,就是由“专制”逐步转变为“顾问”。很多父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这种转变其实就是说话的口气由“你”变成了“我”。需要承认的是,对女孩传递“你现在就把作业做完”之类的话语已经越来越不起作用了;相反,那些知道如何与青少年时期的女孩进行沟通的父母,在表达自己对女孩的疑问和猜测时,会更侧重于用“我”的口吻。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稍微改变一下说话的风格,情况会不会发生改变。
豆豆妈妈:“我所说的话,你听明白了吗?”
琳琳妈妈:“不知道我说的这些能不能让你听明白?”
豆豆妈妈:“你以后不要再把钱借给你朋友了!”
琳琳妈妈:“如果我让你借钱给朋友,而那位朋友并不打算还那该怪谁?你怎样才能偿还我这笔钱呢?”
显而易见,琳琳妈的那些话会让女孩更乐于接受,并且还能从中受益。因此,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对女孩来说,那些带有挖苦和讽刺的命令都是有副作用的。
女孩:“老师上课真讨厌,每次上完课都要布置这么多的作业,害得我都没时间玩了。”
豆豆妈:“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老师呢,没大没小的!她也是为学生着想。你不知道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吗?怎么还这么贪玩!”
琳琳妈:“作业看起来的确是不少,加油吧,抓紧时间,做完了我带你下楼去玩吧!”
作为父母,你会如何选择呢,是豆豆妈妈的说话方式,还是琳琳妈妈的说话方式呢?豆豆妈妈完全是教训和解释的口吻,完全没有在意女孩的情绪感受;而琳琳妈妈则是兼顾倾听和情绪的表达,特别是不带批判问句的方式,会让青春期女孩乐于分享自己的情绪,因为父母没有企图去堵住女孩的情绪出口。
因此,在面对女孩一些不适当的言行时,希望父母避免急切直接的反应。可以让自己停顿一会儿,心里先问自己两个问题:女孩言行背后有什么样的情绪感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绪感受?就算你知道答案,仍得运用假设性的措辞来作出反应。
事实上,父母最有效的反应就是“你觉得……因为……”“听起来似乎……由于……”等类似的话语。当女孩开始叙述时,可以用不打断女孩表达的简短反应,如不时地说“嗯”“是的”“你说得很对”等,或者偶尔点点头来表示你在认真地听她诉说,以鼓励女孩吐露心声,让她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
如果女孩情绪不好,在家里不时和父母大吵大闹,身为父母就要讲究一些方式了。
方式一:把事情淡化。
女儿为了某事和妈妈发生争执。处于青春期的女儿对妈妈说:“我不要你来管,你知道我现在是叛逆期。”
妈妈听了,回了女儿一句:“叛逆期有什么了不起的,那我现在还是更年期呢。”
女儿的愤怒情绪立刻就停止了,笑个不止。
也许女孩对更年期并没有什么认识,不过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妈妈的机智和幽默。
虽然一些如“叛逆期”“更年期”等专有名词不适合作为描述人的“标签”,但是亲子沟通中却需要一些不那么严肃的风趣和幽默,如此一来,女孩糟糕的情绪一下子就有了好转。
方式二:换一个角度。
在和女孩对话时,很多父母总喜欢问:“你到底想怎么样?”父母要考查自己的沟通效果,可以换一个角度和语气,比如问女孩:“需要我为你做什么?”这样的话会让女孩听起来更舒服,感觉父母很尊重自己,她就愿意和父母一起讨论问题,对亲子之间的沟通是十分有利的。
方式三:需要引导,而不是强制。
父母要知道,女孩不喜欢父母用命令、催促的口吻与自己讲话。女孩更不喜欢自己被父母用“笨蛋”“废物”“胆小鬼”之类否定、贬低、侮辱的语言来形容自己。有很多父母不经意间说出这些贬损性的词语,对女孩的内心造成莫大的伤害。在这种语言环境中成长的女孩,可能会发展成心理畸形,对他人、对社会形成难以改变的错误认知。
因此,父母在和女孩说话时,要尽量使用商量的口吻,而不是质问、催促的口吻。和女孩进行平等的交流,选取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才可以形成健康的亲子关系。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女孩,父母不用太费心思,女孩很自然地会接纳你的意见,向你打开心扉。
站在女孩的角度看问题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经说过:“当孩子的确存在需要纠正的错误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由此可见,如果父母能够坦诚地对待女孩,多站在女孩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减少很多矛盾与隔阂。
随着女孩不断成长,她自己的主张会越来越强烈,并开始有了和父母不一样的想法。于是,有的父母就加以反对和制止。有时,他们的制止会浇灭女孩的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事实上,父母应该坐下来仔细聆听女孩的想法,给她正确的指导。多站在女孩的角度去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体会她的感受。
站在女孩的角度看问题,是对女孩的尊重,也是有效沟通的一种重要技巧。它能避免和减少女孩对父母的戒备和猜疑,削弱甚至消除亲子沟通过程中的不愉快,可以使父母更好地了解女孩,从而使沟通朝着期望的方向进行。反之,如果父母事事以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那么,亲子关系就会变得非常糟糕。
张含是一位心理医生。最近,她接待了一对互不相容的母女。女儿莎莎说:“妈妈回家我就回到卧室,吃饭做作业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早上等她上班走了我才去上学,一天下来也无话可说。”妈妈和莎莎就像陌生人一般,用莎莎的话来形容就是“相敬如宾”。
在莎莎的印象中,她和妈妈之间的交流总是话不投机,说不到三句话就开始吵起来了。就连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晚饭、看电视的难得机会,也会由母亲发出的一句“你看人家的孩子学习多用功……”而变为妈妈的指责、莎莎为自己辩解、爸爸在两边忙着劝架的局面。
莎莎的妈妈说:“我好面子,说话不经大脑,不肯向孩子低头。事实上,我们母女之间怎么会有深仇大恨呢,我说她都是为她着想,但她倒把我视为仇人、陌路人。”而莎莎说:“我上小学时,妈妈总是说‘去,小孩子懂什么,赶快做作业去,这次还考不好的话,看我怎么收拾你’;到了中学,妈妈的口头禅就变成‘你瞧瞧长大了不是,翅膀硬了,都学会顶嘴了’,对于妈妈那套‘我是家长,我说什么你得听着’的理论,我就已经习以为常了。像现在这样,大家互不干涉也不错。”
听过母女俩的叙述,张含对莎莎的妈妈说:“缺少沟通是你们母女之间存在的最大问题,这也是家庭教育中非常普遍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只要你能多站在莎莎的角度看问题,就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你们之间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莎莎的妈妈听后,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只是一味地向女孩灌输自己的观念和想法,两代人之间就好像上级对下级的关系。而事实上,良好的家庭氛围应该是彼此平等的,父母和女孩之间的沟通应该是民主的、协商的。父母是女孩的老师,但女孩有时候也可以是父母的老师。女孩需要父母多从她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希望父母能接近她、了解她。这样,女孩才可以和父母越来越贴心,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父母,并吸取父母的意见。所以,父母要和女孩沟通,就要站在女孩的角度出发,用她的语言、她的心态与她交流。
晚上睡觉前,小玉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有件事情让我很伤心。”“哦?发生什么事情了?”妈妈问道。小玉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午睡起床时,我一个人抱着被子跑出去了……”妈妈禁不住笑了起来:“哈哈,我们的小玉是不是睡觉睡糊涂了啊?”小玉略显沮丧地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全班只有我一个人抱着被子出去了。”妈妈问:“哦,那你是不是受到老师的批评了?”小玉说:“那倒没有,张老师就说‘小玉,你怎么抱着被子出去啊’,我还哭了呢。”妈妈说:“老师又没说你,你为什么要哭呢?”小玉默不作声。
看到小玉不悦的样子,妈妈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我怎么能用自己的感受来推测孩子呢?这件小事对大人来说当然不算什么,也没什么伤心的,但孩子才是真正的当事人啊。我根本没有换位思考,平等地看待这件事。这会让小玉觉得委屈,因为自己的心理没有得到理解,也许下一次,她就不想再跟我沟通了。想到这里,妈妈赶紧抱了一下小玉,对她说:“妈妈知道小玉很为此伤心,要是妈妈这样做了,也会很不好意思呢。”这样一番话,小玉刚才不快的表情一下子就缓和了很多,把心里话全都告诉了妈妈,睡觉时嘴角还带着笑意。
生活中,父母要学会体察女孩的感受。当她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难免会有些伤感,而此时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对她说“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有什么好难过的”,就会给女孩这样一种感受:父母们一点都不能体会我的心情。相反,如果父母能站在女孩的角度看问题,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她,给予她适当的感情慰藉,产生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了。
倾听女孩的心声
对一个内心苦闷的人来说,他最渴望一个好的听众,能听听他的倾诉,跟他一起分担忧愁。女孩更是如此,她总希望父母能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倾听她的心声,分享她的快乐和忧伤。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有什么话都不愿意告诉我,无论我说什么孩子也听不进去。”孩子也会抱怨说:“爸爸妈妈总是自己说自己的,可我想说的话,他们一点都不听。”这就是亲子间的沟通出了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父母只要学会倾听就可以。
倾听是父母向女孩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有助于亲子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并建立友谊。倾听也是父母了解女孩最有效的途径,父母要多抽出一点时间来倾听女孩的心声,让女孩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关注,她就会向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让父母知道她的真实看法和感受。而且,她也会越来越信任自己的父母。反之,如果父母经常打断女孩的倾诉,那就会中断亲子之间的沟通,女孩的心灵之门也会从此关闭。
一个夏天的早晨,天气十分炎热,妈妈骑着自行车送女儿去学校。妈妈身上的汗一直流个不停,连衣服都给浸湿了。女儿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向妈妈述说着班级里和同学不愉快的事,妈妈本来就很烦躁,再加上身体的疲累,根本没有心情听女儿的讲述。
女儿的声音慢慢地小了下来。突然,她对妈妈说:“妈妈,我突然想起来了,老师让每人带一盒橡皮泥。”妈妈表现得很不耐烦:“早怎么不说,刚才经过文具店你怎么不吭声?”于是,妈妈费力地将女儿带到了文具店门口。可是,女儿却生气地从自行车上跳下来,说:“不买了。”
到了学校后,妈妈质问女儿为什么不听话,女儿哭着对妈妈说:“妈妈,你知道吗?我们小孩也很可怜!”妈妈一下子愣住了,女儿的脸憋得通红,然后气鼓鼓地对妈妈说:“你们大人心烦的时候可以拿我们小孩来出气,可我们小孩心烦的时候,能找谁发火?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谁会听我们说话呢?”说完,女儿头也不回地跑进学校。
“我们小孩也很可怜”,这或许是很多女孩共同的心声。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认真听女孩的倾诉。有调查显示,很多父母在一周内,认真听孩子说话的时间还不足30分钟。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父母要想和孩子沟通,学会倾听是非常必要的。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会或者不去倾听,就不可能知道孩子的真正想法是什么,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何谈沟通?”
教育专家认为,倾听孩子的诉说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其实,学会倾听不光是父母听女孩讲话,还要和女孩“交心”,让女孩和父母共创一个懂得分享的世界。在倾听女孩说话的过程中,父母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不要利用倾听否定女孩的想法
父母倾听女孩说话,不能只表现为一种姿态。有的父母将倾听当作一个技巧来使用,只是用此来“骗取”女孩的信任,“套”出她的真实想法。一边做出倾听的样子,一边想着驳回的理由和如何才能转变她的想法,对于她的可取之处一点都不予以考虑,只要与自己的看法不符就一概否定。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女孩就会有上当的感觉,此时父母再想和女孩亲近就很困难了。
2.在倾听中表达对女孩的爱
父母在倾听女孩说话的过程中,要从身心两方面表达对女孩的爱。父母不要对她说:“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或“你怎么会做这种丢人的事情?”相反,父母要适时地搂住女孩,并给她一些积极的鼓励,比如,“我很骄傲你能告诉我们这件事”或“我很高兴事情并不太糟”。
3.将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女孩
无论女孩谈论的是多么简单的话题,只要父母能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女孩就会非常愿意继续讲下去。反之,如果父母一脸阴沉,缄默不语,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女孩就会对此感到很失望。慢慢地,她也会变得对任何事情都不关心,并且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那些经常在课堂上不爱思考、很少发言的孩子,幼年时可能就缺少倾听者。而且,女孩如果从小对自己的语言魅力一无所知,就会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失去应有的信心,日后就会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父母要向女孩表现出自己专注倾听的态度。
首先,父母可运用表情的变化。比如,保持微笑,并时不时地做出吃惊的样子。孩子最喜欢看到别人吃惊的表情,用大人的话来说就是“大惊小怪”,她也希望看到父母对自己所说的事情感到吃惊。因为在她看来,能把父母吓住,可以证明自己的本事很大。
其次,用语言来表达。在倾听孩子谈话的时候,父母可以用简单的话语,比如“太好了”“真是这样吗”“我也是这样想的”“你的想法真是太棒了,继续说下去”“我简直不敢相信”等来表示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