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新视阈下中西价值观比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唯物史观传统解读中的障碍和困惑

很长时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都是广大青年、大中学生和公职人员的必修科目。唯物史观这个词对社会上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唯物史观基本逻辑的经典讲授模式一般是这样的:

第一个层面,先介绍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讲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接下来分别介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定义、构成要素、分类,当然这个问题的重点是放在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有三个构成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接下来逐一介绍三个要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并且明确地说,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虽然如此,但它们却都不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误认为它们是社会的决定因素,那就犯了自然主义决定论的错误,也就是试图把人口、地理这些自然因素当作解释社会活动、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唯一和直接决定因素,例如孟德斯鸠、马尔萨斯等就是这一类错误的代表。接下来说人类社会的唯一决定因素既不是人口因素也不是地理环境,而是一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并指出其中的三点原因。

第二个层面介绍两对矛盾的原理和规律。这一部分向来被认为是整个唯物史观中的核心理论。这层内容其实可以看作第一层面内容的自然推演,上面已经得到了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决定因素这个结论,而在经典模式中生产方式被解读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而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根据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原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得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众所周知的结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可以比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作类似的推演。

以上两个层面是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部分,也是我们下面想着重探讨的内容。

第三个层面一般是介绍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

第四个层面一般介绍群众史观,也就是介绍创造历史的主体问题。这两部分并无太大争议,在此不作详述。

这种解读模式是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解读范式,最大特点是把两对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原理(俗称两对矛盾原理)当成唯物史观的最核心最精髓的内容。几十年来大家都习以为常,从来也不认为有什么不妥。但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在十余年的授课实践中,无论是在与学生的私下探讨中,还是在自身的教学感受中,都感到这种经典解读范式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该理论解释逻辑不够严谨,其中包含有不少破绽和缺陷。

第一点,社会存在包括三个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个没有异议,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则,社会存在既然包括三个要素,那很自然的就应该是三个要素共同决定社会意识,但是为什么说其中的两个要素都不是决定因素,谁要认为是那就犯了自然主义决定论的错误。请问它们为什么被无缘无故地取消了决定因素的资格?又为什么武断地认为三个中只有其中一个是决定力量呢?如果那两个因素不是决定因素,那么它们在其中处于什么地位,起到什么作用呢?如果说它们不是决定因素岂不是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大前提自相矛盾了吗?如果仅仅只有一个决定因素成立的话,那么这一个决定因素和那两个非决定因素之间关系又如何处置呢?但可惜的是,传统理论对这一系列问题却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第二点,我们暂且承认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就一定而且必须被解释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吗?长期以来,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界把生产方式解读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似乎成为一个无可置疑的真理了。但是平心而论,这个解释是值得商榷的。顾名思义,所谓生产方式的本意应该是社会生产所实际采取的具体方式,比如牛拉犁、手推磨、机器大工业等,而生产力只是这些具体生产方式的生产能力和效率,生产关系只是这些具体生产方式中人与人的关系。固然我们承认这两个方面是考察任何一种具体生产方式的最重要的两个属性,但它们也仅仅是生产方式中的两个重要的考察维度而已,为什么只要一看见生产方式就必须且只能把它解释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呢?难道生产方式中只有这两个方面吗?显然不是,因为无论哪一种具体的生产方式,其内涵都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人与人的关系,难道没有人与物的关系吗?难道没有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吗?我们不妨拿一张桌子作类比,我们承认桌子的功能是盛装东西,桌子的容积是最重要的衡量角度,就像生产方式是用来创造产品的,生产力是其最重要的衡量角度一样。生产关系就类似于围绕桌子的各方,如所有者、租赁者、承包者、使用者等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固然承认桌子的物权和容积是它的两个最重要的衡量角度,难道我们就可以不容置疑地说,桌子无论何时何地就只能等同于物权和容积的统一体吗?或者倒过来说,该桌子物权和容积的统一体就是这张桌子吗?照这样说,桌子的重量、体积、材质等其他属性都可以一笔抹掉视而不见吗?理论不彻底就难以令人信服,就使得人们在运用这一理论分析问题时显得底气不足。

2.感到两对矛盾的理论只做到了定性分析而缺乏定量研究,因而现实操作性不强,在指导分析现实问题时常常出现模棱两可、莫衷一是甚至天差地别的结果。

就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为例,原理的大意是,起初在较低的生产力情况下,建立起一套与当时较低的生产力完全适合的生产关系体系,因为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不断提高,这时不断提高的生产力就与原来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在矛盾对立的尖锐程度不足够大时,不需要彻底推翻原有的生产关系体系,而只需要改革生产关系中不相适应的环节就可以了,如果通过小修小改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矛盾就会逐渐积累,一旦积累到足够尖锐,那就只能通过革命来彻底推翻原来的生产关系体系而另外再组建一套全新的生产关系体系了。原理是不错,可是一旦到了实际操作阶段,一系列问题就接踵而至。比如我们说某种生产力低,依据是什么?怎么叫作低?怎么叫作高?生产力的高低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较低的生产力要和较低的生产关系相配合,生产关系的高低又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的?能不能像西方经济学中的基尼系数那样,在0—0.2之间收入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收入比较平均,0.3—0.4之间收入相对合理,0.4—0.5是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收入差距悬殊。我们能不能也搞出个生产力、生产关系在什么范围内是极低、较低、中等、较高、极高这种分类,并设计出什么范围的生产力要与什么范围的生产关系相配合才能叫做基本适合,超出这个范围多少叫作基本不适合或者完全不适合,显然是没有。这就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当社会处在某一个生产力时,有些人可能认为已经很高了,有些人可能认为还很低,到底该听谁的?别说是普通人之间会产生这样的分歧,即使是我们的领袖人物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也可能会产生很大分歧。比如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就认为,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很高了,已经达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了,于是提出“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之类的说法。又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之后,邓小平同志对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判定却是我们的生产力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水平,甚至还没有达到进入社会主义的门槛要求,这两个判断真可谓天壤之别呀!如果连对某个具体生产力是高是低的认识上都存在这样大的差距,那么,怎样指望这个理论对我们的社会实践具有多么大的指导价值呢?

再进一步讲,生产力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原来的生产关系就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时就要改革了,如果矛盾继续尖锐,就需要发动革命来解决。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判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不适应是不是已经达到了应该采取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加以解决的程度了?不适应达到多高的程度时就该采取改革,不适应达到多高的程度就该采取革命的方式来解决呢?这些都是未知数。而这些又都是很严肃的事情,达不到改革和革命的程度却急于改革和革命,已经达到了改革和革命的程度却迟迟不改革和革命,其造成的后果都是极其严重的。

3.感到该理论的政治色彩太浓,高高在上脱离了普通人的现实生活。

从对两对矛盾原理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原理主要是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要进行阶级斗争和革命,为什么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改革,除此之外还能解释什么问题呢?似乎也很难再有针对性地解释别的社会问题了。而这些问题都是宏观的政治话题,是政治家们关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担当起了阶级斗争和革命的使命,马克思的两对矛盾原理正好可以为其斗争实践提供最恰当、最合理的理论解释,打下江山之后我们又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革实践,两对矛盾理论又可以为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所以,这也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我们党始终把两对矛盾的原理理解成唯物史观的核心和精髓,因为这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更渴望能用唯物史观来帮助他们分析和解读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各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渴望能够从中找到合理解释乃至解决对策。两对矛盾的理论显然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

4.有关唯物史观的各种似是而非的伪命题的干扰也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唯物史观的形象。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各类人群在对唯物史观的长期理解和认识中会产生一些不同解读,其中不少观点是似是而非的伪命题,但却很有迷惑性,不少人把这些伪命题错误地认为它们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意。比如关于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有几种常见的解读:一是唯物史观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二是唯物史观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三是唯物史观就是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这些观点不能说是错误,但各自有其局限性。第一种理解太宏大,社会存在是一个过分庞大的概念,让人无从下手,所以理论固然正确但用处不大。第二种理解好像更应该是党中央高层领导考虑的内容,比如,为什么我国要发展民营经济,中央说因为我们目前生产力是多层次的,所以应该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普通大众会感到这不是我一个平头老百姓要考虑的问题呀。第三种理解本身也有问题,如果说经济决定政治,那么什么决定经济呀?说明这个理论也不彻底,它只是在唯物史观的整个理论推演链条中,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地选取其中一小段理论,却误以为就是唯物史观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