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养育的后果
正如家长的养育行为可能会与某些长远目标发生矛盾一样,与有条件养育相关的某些养育技巧也会同人们的某些基本信仰发生摩擦。这两种矛盾都会帮助我们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不过反对有条件养育还不仅限于其令人费解的某些价值观和理论之间的关系,一旦我们了解其在真实世界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恐怕就会更加对其嗤之以鼻。
约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家长的爱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时会产生哪些结果?”他解释道,作为这种“爱”的接受方,孩子会唾弃自己不受珍视的那部分,最终他们会认定自己只有以某种特定方式表现(思考、感觉)时才是有价值的。这从根本上说是导致神经机能病的途径,或者更糟。爱尔兰儿童健康署曾发表一篇世界范围内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文章,其中列举了儿童养育的十大“情感虐待(冷暴力)”模式,其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有条件养育,即对孩子关心的程度以其行为或表现为条件”,第一位的是“对孩子的不断指责、挖苦、敌意或责怪”。
如果被问,大多数家长都会坚称其当然会无条件地爱孩子,尽管他们使用的养育技巧在我(及其他育儿专家)看来存在问题。有些家长甚至还会说,他们之所以惩罚孩子,正是因为他们爱孩子。在此我想绕回那个之前顺便提及的观点,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儿童教育家提醒我们:教室的要素并不在于老师教授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而非我们认为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不同的训导方式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不同影响,但要找出如何认定和衡量每个家庭实际情况的办法并不容易。他们不可能随时观察到亲子互动的第一手资料(即便是影像),因此有些试验只能在实验室里完成,即单个家长和单个孩子被要求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有时家长会接受采访,或被要求需要填写调查问卷,以了解他们常用的养育方式。如果孩子年龄足够大,他们会被问及家长平时的表现;如果孩子已长大成人,还会被问及家长过去的表现。
上述方法也并不完美,并且方法的选择会影响着研究的结果。例如,如果孩子和家长被隔离询问,他们的描述会有很大出入。有趣的是,当为得到真相采取某种客观手段时,孩子眼中的家长行为被证明与家长自己的描述一样精确。
但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孰是孰非,与感觉相关的问题通常也不会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谁的视角与对孩子造成的不同后果相关联。以调查“有条件养育”手段之一的某项研究为例,家长承认使用过这种养育手段的孩子从外表来看并不比家长说他们没使用过的孩子更差;但如果以“孩子是否感觉到家长使用这种手段”为前提将孩子和家长进行隔离询问,其结果就完全不同了。一般来说,表示曾从家长那里感受到“有条件爱”的孩子,比那些表示不曾有此经历的孩子状态要差。有关此次研究的具体细节稍后作解释;这里我的重点只在于,我们认为自己做了什么(或发誓没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对我们行为的感受及其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近几年针对有条件养育的调查研究呈上升趋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4年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在这次研究中,调查对象是100余名大学生,每名学生需要回答他们的家长是否会倾向于凭借以下4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来给予自己爱:(1)儿时是否在学校受到奖励;(2)是否刻苦练习某个运动项目;(3)是否关心他人;(4)是否压制负面情绪,如恐惧。此外,学生还被问了其他一些问题,诸如他们是否真的倾向于表现到位(如曾经为达到家长的希望而隐藏自己的感受、为考试拼命学习,等等)以及与家长相处得怎么样。
使用有条件的爱似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制造家长渴望看到的结果。表现到位才能得到家长认可的儿童会更有可能习惯于这种特定方式——即使进入大学之后。但其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认为家长爱自己是有条件的学生更容易感到受排斥,导致他们更容易反感和讨厌他们的家长。
可以想象,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每一名家长都会宣称“我不知道孩子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无论如何我都爱他!”然而研究人员在对(已成人)孩子的直接访问中听到的竟是完全与之不同且令人不安的故事。这些学生中许多人都感觉一旦没能做出令人钦佩的事或顺从家长的意愿,自己就会得到更少的爱,也正是这些使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更容易陷入紧张状态。
为进一步明确真相,这些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对象是100余名成人的母亲,证明有条件养育对这一代人同样极具伤害性。年幼时感觉自己只有在不辜负家长期望时才会得到爱的母亲,此时作为成人自我价值感颇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此,这些母亲依然会倾向于对自己的孩子使用相同的养育方式;她们“不顾这种养育方式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继续对孩子施以有条件的爱。
(据我所知)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有条件养育模式可以传递给下一代,其他心理学家也早已就其影响找到了相关证据,稍后几章会进一步探讨,针对有条件养育在实际生活中的两种特定方式作详细描述。不过总的来讲,其造成的影响极具破坏性。例如,美国丹佛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感觉自己为得到家长认可而必须达到某些条件的青少年,最终会变得不喜欢他们自己,相应地会导致其在进入青春期后创造一个“假我”,换句话说,装扮成一个家长会爱的人。这种为赢得认可铤而走险的绝望做法通常伴随着抑郁和无助,会导致其与真正的自己失去联结。在某种情况下,这些青少年甚至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他们曾经那么努力把自己变得不是自己。
多年来,研究人员已发现,“(得到的)支持越有条件,自我价值感的认知就会越低”。如果孩子得到的爱是被附加条件的,那么他们在接受自己时也会附带条件。相反,正如卡尔·罗杰斯指出的,感觉自己被家长、甚至老师无条件认可的孩子会倾向于对自己感觉更好。
这就是本书的最终目的,我邀请大家深思的核心问题。在有关有条件养育的问卷调查中,在回答“即使与妈妈产生激烈冲突,她仍然是爱我的”或“即使爸爸不赞成我,我也知道他仍然爱我”这样的问题时,青少年或年轻人会被要求在以下五个选项中做选择:“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反对”或“非常反对”。那么,你希望你的孩子在未来5年、10年或15年内会怎样回答这类问题呢?你认为他们会怎样回答这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