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陵冢巍峨墓幽深
封土
秦始皇陵冢位于内外重城的南半部,其中心距外城北垣1380米,距南垣720米。文献中记载始皇陵封土的,以西汉的刘向(约前77~前6)为最早。随后,三国时的《皇览》所记也与之相近。但以后所言,形同霄壤。其中最低的记载只有“坟高五丈”(《水经·渭水注》),合14.5米;最高的“陵高一千二百四十尺”(唐韦述《两京道里记》),合347.2米。我们还是以时间最早的记载为准。《汉书·楚元王传》载:“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三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我们今天看到的封土堆呈四棱台体,中腰部位有几处向里收缩,形成坡状的阶梯,顶部是个长方形的小平台。这虽不能说就是陵冢的原貌,但应是“三坟”的遗留大概不会有错。“周回”一词实际上指的是始皇陵冢底部的周长。按照这一理解,将“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折合成米,就是坟高116米,底边周长2087.65米(1汉尺合今23.2厘米,汉里合今417.53米)。
但是,现存的封土堆无论高度还是坟基的周长都远非原来的数字。
近代,人们开始用科学的办法进行实际测量。1906年,日本人足立喜六“实测陵高约二十五丈有余”(折合83.25米),底边“东西约一千六百尺(合532米),南北一千七百尺(合566.1米)”,周长2196.2米。
1917年,法国维克多·萨加伦记述封土高150英尺(合45.72米),底边每边长1000英尺(合304.8米),周长则合1219.2米。
1960年,陕西省文管会在陵西277.7米处测得封土高43米,底边东西345米,南北350米,周长1390米。
1975年,“秦俑考古队”在《文物》杂志第11期上发表的“简报”称:封土高76米,底边东西485米,南北515米,周长2000米。
至于后来秦俑馆的学者,把测点放在东门道,或在“外城北门中心”,给出的数字又有好多种。众说纷纭,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至于说始皇陵底盘太大,四周地平不在同一高度,南高北低、东升西倾也属事实,但这不是陵高有多种的理由。因为当年“覆土”时是从低到高堆积的,绝不可能违反常理地从高处往上堆。所以,今日选择测点时我们也只能从地表的最低处着眼。
“秦陵考古队”的笔者,是最早用航测地图来计高的。据近年制作的1∶5000图,始皇陵顶部的海拔高度是532.468米,地平最低的陵西北基部高度为480.8米,两项相减即封土的现存高度是51.668米,其底边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周长1390米。当然现陵冢西北角的基部并非是最初的陵基地平,因为它已经包含了陵冢四周后期散落的堆积土约1~4米。但如果考虑到陵冢高度降低同基部落土使地基加高的因素,两者相抵大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始皇陵的现存高度为51.668米是可信从的。
不过,始皇陵封土的现存高度比起“五十丈”的说法,还是差了64.332米。对照咸阳原上汉诸陵两千年来降低不大的实际,且始皇陵仍然保持“上崇三坟”的状态,就可以断定:这么大的差数绝不是自然剥蚀与人为破坏的结果,必定是当时记载存在夸大或有误。我们从传抄走形着眼,有可能是“坟高三十丈”。因为在甲骨文、金文以及先秦货币中,常常把“五”字画为五道横。那么,在写或刻“三”时不清重描,或误认,都会有添笔的现象发生。诚若此,汉“三十丈”合今69.6米。也就是说,两千多年来陵冢降低了近18米。那么,现在陵周围1~4米厚的后期堆积土当是陵上散落土的一部分。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陵上原来“树草木以象山”,《汉书·贾山传》也有“中成观游,上成山林”的话。可见秦始皇陵封土堆上原来种植树木,加之有高大的陵冢,俨然构成了一座山林。
地宫测定与结构推测
秦始皇封土之下便是墓室,因其恢宏富丽,犹如地下之宫殿,人们就称其为“始皇陵地宫”。据文献记载,秦始皇陵地宫的规模确实浩大。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其丹漆,深极不可入。奏之曰:“丞相斯昧死言:臣所将隶徒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制曰:“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其旁行三百丈乃止”。
——《汉旧仪》
对秦始皇陵采用的物探方法多达8大类22种(含亚类方法),计有:弹性波法(即地震法、反射波法、陆地声纳法)、磁法、电法(激发极化法、瞬变电磁法TEM、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音频大地电磁法AMT、直流视电阻率电测探法、高密度相位激电法、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法)、重力法、测汞法、放射法(a杯)、地温测量、核磁共振法等。
圹穴之内的墓室本是陵墓的核心部分,但长期以来考古工作受条件的限制,对秦始皇陵地宫并未触及,只能点滴地做一些外围工作。而这也仅仅局限于对“宫墙”作一些局部的勘探。
根据20世纪80年代原秦俑考古队探测提供的资料,始皇陵地宫的主体部分应是一座口大底小的竖穴方坑。地宫四周有一圈以细绳纹砖坯砌筑的宫城城墙,即常说的“方城”。其作用可能一是为了加固土圹周壁,防止基坑因受雨水冲刷,冻消崩毁而塌陷,二是为了控制出入墓坑的人员。宫城呈长方形,南北长460米,东西宽390米,墙宽3.54米,上距地表4~8米。绳纹砖坯的筑砌方法是在预先挖出的口大底小的沟槽内,由下而上依次叠砌砖坯,现存3~4米。北宫墙有两处缺口,一处位于宫城西北隅往东75米处,宽8米,是由地面通往地宫的斜坡道,其上部原有棚木盖顶;另一处位于第一缺口东95米处,宽18米,与封土北侧的从葬坑相通。
除始皇陵封土南侧未能探明外,其余三面均开设墓道。所以地宫之外有4条出入墓道,平面呈“亚”字形。东侧探出墓道5条,中间一条长达60米,大端宽20米,小端宽13米,中道两侧各有两条较短的通道。西侧探出一处平面呈“巾”字形从葬坑。“巾”字上部分被压在陵墓封土西沿之下。坑南侧的斜坡道经过曲折进入坑中间的斜坡道。埋藏铜质、木质车马的诸坑在“巾”字的下端,由南而北地排列。北侧墓道位于封土北沿之外,经探查有两排通往地宫的道口,其总出口是宫墙北墙两端的缺口。两排道口平行排列于斜坡道口。第一排东西一字排列,共有14个道口,口宽4~5米,道口之间以凸形夯土墙相隔,内以砖坯封堵,上距地表3~4米。第2排道口位于第一排道口之南10米许,共20个,隔离道口的夯土墙呈“凸”字形,由西而东的第10、第11号道口之间,有一段生土,疑为阙门。这两排道口被认为很可能就是古书中所说的“隧”。
但是,在21世纪初,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于2002年将秦始皇陵文物调查列入国家“863计划”(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开展考古遥感探测和考古地球物理探测。通过8大类22种物探方法,对秦始皇陵物探测,再用探铲验证,结果与以前原“秦俑考古队”探测的情况大相径庭。
地宫开口与上部夯土宫墙:墓圹开挖属于“方中”的范围,开口呈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的长方形。向内收缩一段,用精细夯土作为墙体,夯层厚约6~8厘米,墙的长度是东西168米、南北141米。宫墙四周的外侧随增高而渐次收缩成台阶,计有九级。墙高30米,仅距现封土表面1米左右,整体隐蔽在封土堆之下。夯墙顶部内侧东西长124米、南北宽107米。在外侧台阶上发现有筒瓦、板瓦等遗物及柱洞遗迹,但未见红烧土与木炭痕迹。
墓室:在地宫夯土宫墙之内,再向内收缩一段,向下开挖墓室,深约30米左右。被称之为“明中”(也称“玄宫”)的这个椁室,实是“方中”的主体部分,其周边和顶部均用石砌筑。上口石砌的部分被称作“石质宫墙”,东西长约145米、南北宽约125米,呈东西横长的长方形。墙高约14米、厚约8米;底部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50米。墓室内高度约15米。1991年,笔者同陕西省地矿局地矿研究所的一些学者采用多种物探方法探测,发现地宫主要异常区具有规整性,测知地宫深度是33.18米,内容居高约10米。
墓道:夯土宫墙的东西有缺口,宽分别是57米和52米,为墓道。原以为1980年发掘的铜车马坑Ⅲ区是通向墓圹的墓道,实际是排水明渠的一部分。同样,东侧原说有五条墓道,也被否定,可能是御府坑。始皇陵墓不见南北墓道,探测者认为北侧的大型组合式“御府坑”,可能有缺口通向墓室。南墓道有可能“在失去其最初的作用后被回填夯实”。
排水系统:在封土东、南、西三面的地下,分布有一道人工沟渠,深、宽不一致,全长778米。陵南一段排水渠长354米,上口宽84米,底宽9.4米。渠中心处深39.4米,上层为21米厚的填土夯筑层;下层厚17米,为质地细腻的青膏泥夯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