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陵园规模与布局
1 陵区铺陈漫廓落
在秦始皇陵区出土的文物中已发现三种带有地域概念的铭刻文字,这就是“丽山”、“丽山园”和“丽邑”。
这三个陶文名词,各自的含义同其字面上的区别是洞若观火般地明确,即:“丽山”指秦始皇陵,是秦代按骊山称陵的本来叫法。笔者在《秦始皇陵工程与兵马俑从葬坑浅探》一文中,据“穿治郦山”指出此系“陵墓工程”。“丽山”绝不是今说的骊山山脉,而指的是陵墓。实际上,“丽山”就是当时对秦始皇陵的统一叫法(见《人文杂志》1980年第1期)。不久,赵康民公布了有“丽山”刻记的陶文拓片(见《秦始皇陵原名丽山》,《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在此之后,《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又刊登了笔者的《秦始皇陵原名“丽山”的再议》一文,进一步从称呼上认可了赵康民的说法。
“丽山园”指秦始皇陵寝和礼制建筑集中的陵区,包括垣墙内外与拱卫陵墓设施有关的地方。有着广、狭二义。
“丽邑”则是专管陵区的陵邑,其范围不但较前两者大,而且行政权力也在山园之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陵区”。在这一地理空间内,还包括与陵墓有关的秦文化遗存。
图3-1 秦始皇陵园内遗迹分布图
丽山园是秦始皇陵墓的山园,也就是后世常说的“陵园”。它因为“丽山”而得名,这自然也是秦始皇陵园本来的称呼。“丽山园”的规模同高大的丽山陵冢、肃穆庄严的寝殿建筑、雄阔巍峨的重城墙垣一样,庞大而奇伟。这种彼此协调又浑然一体所造就的美,足以体现出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的个性和秦帝国的气魄来(图3-1)。
广义的丽山园的范围很大,东自代王东晏村西侧的古鱼池水一带,西至姚池头、赵背户、五里沟西边的古河道,南接骊山,北临鱼池安沟一线,纵横各7500米,占地约56平方千米。秦始皇陵雄踞于丽山园的中心位置,陵侧起寝,绕以重城,坐南朝北,枕山面河。丽邑繁兴千万户,驰道车水马龙;平畴沃野,鱼池如烟,尽收眼底。再俯察兵马俑群所组成的阵营,我们可以发现丽山园这个东西有进深、南北有翼戴的整体性规划是何等的壮观。
狭义的丽山园,仅指陵城及其附近与之相关而圈定的范围。在这里,首先有城,其次是同城防有关的隍壕。中国古代在陵城出现之前,多是以人工的或自然的,或二者结合的壕沟作为限定陵墓所在的标识。如春秋时期的雍都秦公陵园,有三重兆沟。其“外兆”是由13座秦公陵园共用的界限,“中兆”是每一秦公陵园,“内兆”是一座墓葬的围沟。战国时期秦咸阳的公陵,城外有沟。秦东陵陵园,唯独是自然壕沟与人工沟的结合物。那么,秦始皇陵园有内外城,其城外的隍壕(即陵园范围的“四至”)又在哪里?
纵观秦始皇陵所在的地理,就可以看到当时陵园设计者的精心选择与对之进行人工改造的深厚功夫。在秦始皇陵区,源自骊山而北流的水沟有10多条,但贴近东西陵城的有两条。而这实际是“障”的结果。《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关中记》云:“始皇陵在骊山,泉本北流,障使其东西流”。原来在始皇陵南有5条沟,其中以大水沟为最大。如遇雨天,这些沟的洪水由东南向西北,经过陵园流去。为了从根本上解除洪水对陵墓的威胁,陵墓工程开始时就在大水沟口修筑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并在大坝南侧凿开一条人工引水渠。把挖渠的土堆起来筑堤,其功效可说是“一举两得”。这条被当地人称作“五岭”的挡水堤,西起陈家窑,向东经过杨家、李家、下杜家,至王崄村南蓄水池之东,长达3000多米,宽约25米,深及8米左右。其中,从陈家窑到北上张村一段,显露在地面上的堤坝长达1400米,宽32(杨家东、李家南一段)~74.4米(李家东一段),高8~12米,如同一道山岭,显示出一种雄壮的美(图3-2)。
图3-2 秦始皇陵挡水堤南侧与水沟
陵南的挡水堤(“障”)与引水渠,是构成“丽山园”(秦始皇陵园)的南界。而把“泉本北流”的大水沟水等分成东、西两支,即:流经陵西侧的是从三刘村而来的“董家沟水”(下段连接岳家沟),流经陵东侧的是从庞家沟而来,绕过秦俑博物馆东,经暗桥村西侧注入“鱼池”的“古鱼池水”(今已干涸。大水沟东流的水,从庞家沟流经秦俑博物馆西侧,直达吴中入鱼池)。很显然的是,“古鱼池水”和“董家沟水”是构成“丽山园”的东、西边界。至于其北界,当在安沟、鱼池一线。这“四至”既是秦始皇陵的“陵区”,又是很明确的“丽山园”范围。在园内以陵城为主体,包括四向的神道、陪葬墓、各类从葬坑和石材加工场。
中国古代陵园制度的形成,和其他事物的完善过程一样,都是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变化历程。就丽山园的布局而论,足以反映出它的历史性特点:一面是在继承传统中具有一定的“开创性”,秦始皇陵园继承了“惠文、武、昭、(孝文)、严襄(庄襄)五王皆大作丘垄”(《汉书·楚元王传》)的厚葬之风,从而开创了“秦始出寝,起于墓侧”(《续汉书·祭祀志》)的先例,证实了“园邑之兴,始自强秦”(《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的结论;另一面是在发展中又呈现出“阶段性”,它不具备汉唐时代园寝的规整化,更不像明清两代陵寝的程序化,而更多的是体现着秦帝国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如陵侧设置庞大的兵马俑阵营坑,到汉代则发生了变化,而唐代陵前的石人、石象生更是这一遗制的变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