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史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修陵史漫议

1 设计依据章程

秦始皇陵陵园严整的布局,乃是在严密的设计思想指导下规划而成。

《周礼·春官宗伯》载:“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各以其族。”又载:“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使其皆有私地域。”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为《周礼》的这些记载提供了极好的例证。1956~1957年发掘的虢国墓地在河南旧陕县城东4.7千米处,北临黄河。墓地东西宽200米,南北长近300米。资料详见《上村岭虢国墓地》,科学出版社,1959。这个占地6万平方米的虢国贵族的“公墓”,有墓234座,其中以虢太子等五墓为中心,在南、北、中三方按照葬制规格的差别而形成三个“片”,但整个墓地并不因为墓葬分布密集而相互叠压。相反,这些头向朝北、全属竖穴的墓葬,排列得非常整齐,井然有序。

中山国王陵位于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于1974~1978年被发掘。中山王璺墓椁室内出土的兆域图铜版,长94厘米、宽48厘米、厚约1厘米。图上金银错出宫垣和茔域地点及各建筑的名称、大小、位置和王的诏书。它显然是营建族墓地时,由专职人员按照通体规划统一施工。这种规划与施工蓝图,早些时候叫作“兆域图”,后来称作“章程”(《汉旧仪》),不但在文献中有记载,还得到考古的证实。在这长方形的兆域图铜板上刻着内、外两重“宫垣”,在宫垣中又并列着五个“堂”。“王堂”居中,“王后堂”和“哀后堂”分列左右,稍后的两侧又是“□堂”和“夫人堂”。这种宫垣设置以及按昭穆制排列的兆域图,确实反映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陵园制度。那么,秦始皇陵园的布局中有园有寝,有墓有从,规划齐整,主次分明,显然不是随心所欲的。再从历史的承续关系上看,秦始皇陵的“垣”“堂”设置也是有所本的。

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引《汉旧仪》一书载,秦始皇“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其丹漆,深极不可入”。这段文字明确指出“章程”不但包括规定、要求、计划,而且也包括设计图样。没有“章程”的施工是很难设想的。事实上,陵墓总体规划上有兆域图,单体工程实施时则有详细的施工分图。

“章程”是由皇帝认可而制度化的按规划要求设计的工程蓝图。中山国王陵的兆域图铜版上刻有金银错工艺的陵园平面图,对于墓葬的位置、规模及附属建筑都有图或尺码注文。图中的诏文说:“王命赒为兆法,阔狭少(小)大之制,又(有)事者官图之。建(进)退违法者死亡(无)若(赦),不行王命者殃连子孙。丌(其)一从,丌一藏府。”从诏书知:此图是相邦受王命设计,由主事的“官”绘制而成。诏文规定明确,对此图不许擅自更改,对违反标准或不执行者则行之以法,罪连子孙。此图一式两份,一留施工现场,最后存留墓中,另一份藏于王府。很显然,执行者只有“按图施工”的义务,绝无私自做主的权利。当然,这蓝图的决定权和修改权,只能是王而不是别人。同样,修建始皇陵墓时亦如此,施工遇到障碍,“凿之不入”,李斯只得据实报告给秦始皇。当接到“旁行三百尺”的指示后,李斯才敢依据修改后的图纸继续施工。由此可以看出,丽山陵墓地理位置的选择,丽山园的形制与规模,陵和墓的样式与结构,礼制建筑的处所与设施,随葬、从葬以及陪葬的内容等,无一不是秦始皇个人意志的体现。

生与死,古人认为是人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生命固然不能按人的意志安排,但在求生不得的时候却把后者当作前者的延续和归宿,所以同样给予关心。秦始皇在修陵上除了沿用先人留下的礼制老规矩之外,更多的是按自己的意志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加审慎地铺陈自己的后事。“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是秦始皇营造丽山陵园的指导思想。战国以来,修建诸侯陵园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当然,这也是秦始皇制定丽山陵园章程的理论根据。

在设计思想方面,陵园“若都邑”。那么,当时设计丽山陵园是否按咸阳的面貌来“依葫芦画瓢”呢?根据目前已掌握的材料看,并非完全一致。始皇陵园有园有寝,可同咸阳有城有宫相对应;从葬内容如马厩、铜车马、兵马俑、珍禽兽诸坑,也同都城的设施(苑囿、御府、宿卫等)相仿。这是两者的共同点。但陵园规整、分布多变,结构繁复,这与咸阳城却是大相径庭的。之所以两者不能完全一致,其原因很简单。首先,秦始皇“初即位”时,咸阳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再不局限于“山南水北皆阳”的渭河北岸那一块狭长地带,而是具备了“渭水贯都以象天汉”的规模。而且这时,也由于应付外事,未来及筑建大城。所以营造陵园是无从仿造的。其次,陵墓制度有其本身发展的规律,陵园设计必然在此基础上增减内容,如由春秋之隍升到地面上的垣墙,墓上从有享堂建筑代之以“坟”,也绝不可能脱离这一轨道完全去仿都城。再次,死者生前享用的一切,固然希图“搬入”地下王国,但这只能是在某些方面作模仿行以“精神安慰”,而绝对实现不了“搬”的愿望。

根据考古发现,可以推测当时丽山陵园的设计者是从三个方面进行构思从而形成“章程”的,即墓向选择、平面布局和地宫结构。当然,在这里还包括各自的规模,以及施工方案、组织机构、劳力来源、质量要求及法制化、军事化管理,等等。

陵区是都城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那么,秦始皇从芷阳陵区独立出来择地而葬,选在骊山之阴,这可说是他把秦都咸阳的范围推向更远的东界。对于墓的朝向问题,遗憾的是历史文献缺载,而目前陵区的考古发现又使墓的朝向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形成了“四向各说”的热闹场面。有持“背山面水”论者,有持“南面而王”论者,也有持“西望咸阳”论者……“东向”之说的理由似乎更为充分一些。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墓无论是从士庶的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到土洞墓,或是公王的竖穴带墓道的大墓,不但墓圹多呈东西向,而且骨架也多作头西足东的仰身或侧身屈肢状态。显然,同秦人宗教观念或风俗习惯有联系。

但是,陵园的地理环境和某些遗迹又给人们提供另外的思考,即秦始皇陵园的正方向应该设置在北面。这种说法的根据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陵园是南北狭长的长方形。由丽邑而南,新丰原上,地势渐次升高,踏上宽阔的南北向神道,雄浑壮阔的陵城迎面扑来,显现出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再由北门入内,拾级而上,且见陵园建筑层层叠叠掩映于万绿丛中,簇拥着高耸巍峙的山陵,后部又以连峰峻挺的骊山为屏,气势来奔,给人以直达天庭的感觉。而且渭河在新丰原下自西而东、蜿蜒流逝不舍昼夜,始皇陵正处于隈曲中的“汭位”,同“卜宅”“相墓”的理论模式也正相契合(图2-1)。

图2-1 秦始皇陵园图

第二,咸阳在始皇陵之西位,其通东方的国道(驰道)从陵北侧穿过,便于陵墓工程的进行,也便于各邦国、诸侯入秦参拜、朝奉,宣扬国威,使万世敬仰,这是一种战略性考虑。如果出陵经由东门,处处是起伏的山前洪积扇的台塬地带,沟岔纵横、交通极不方便。况且历史上从无同驰道并行的“南大道”的记载,可见把东神道作为陵墓的主道是不存在的,也是没有任何实用意义的。至于把南方作为主方向,固然可合“南面而王”,但骊山挡住去路,正犯“克忌”。由此可见,陵向的问题是择北而舍他的。

第三,现存陵园四门外的“神道”(或即“司马道”)以北门的遗存为最好。陕西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孙嘉春工程师调查陵北发现神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出陵园外城北门,有一条南北对直的大道,长达2200多米,其中在原坡上的一段宽有60~80米。在路基两侧,多有秦代建筑遗物的存留,如板瓦、筒瓦、瓦当、条砖、空心砖、陶水道等,这说明原来不但有神道建筑,而且还是一条使用率很高的陵区大道。同陵园东、西、南三门外几乎无路迹可寻的情况比较,北门神道显然属于陵园正面的主干道。

第四,陵园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北半部为性质、用途各异而又坐落重重的礼制建筑所占据,南半部的中心位置上则有如丘山一样的陵冢。这一平面布置,完全符合“前朝后寝”的陵墓制度。陵园北门外,地面开阔,神道笔直,又呈下行的趋势。这对于雄踞山阴的始皇陵来说,显然有一种至高无上、君临万邦的威严。

第五,骊山的望峰,又名尖峰,位于大水沟和风王沟之间的歧峰之西。《两京道里记》载:“陵南岭尖峰作 ‘望峰’,言筑陵望此为准。”望峰同陵冢南北对直,形成陵园的中轴线。外城垣的南门和内城垣的南门处于望峰和陵冢的连接上,外城的北门也是处在这条连线向北的延伸线上。所以,望峰实际是施工测量的控制点。

秦始皇陵园的围墙以子午线为轴,向两边等距离地展开,形成对称性结构。其内外城的南北墙和陵冢的南北两边,均系平行线,也都同东西墙呈90度夹角。同样,内外城的东西墙和陵冢的东西两边也都和子午线呈平行线。

因为陵垣纵横相交,使内外呈四角且拐角呈90度,所以陵园异常规整。外城同望峰的象限角对称,如东南角是南偏西7度,西南角也是南偏东7度,从而形成了以望峰为顶的等腰三角形。

《史记》说阿房宫“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实际是以终南山的高峰为控制点的。秦始皇陵园在修筑时,同样也是以“望峰”为准,进行大面积的地形控制,其准确度相当高。

骊山的望峰、南城的外内两重门、陵冢、北城外垣门、北门神道,处于一条正南北的连线上,长达近10千米,同真子午线的夹角不超过± 0°30′。这条以始皇陵冢为中心的南北向主轴,使得内外两重城垣及其九道门作左右对称式的排列(其中内城的两北门,位置稍有错动),相当规整。从宏观上看,也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相反,如果以东门或西门为陵墓的主方向的话,陵区布局就成了紊乱的散点结构。

因此陵园的正方向在北应符合陵墓设计者的设计思路。至于四门之设,完全是按“端门四达”的天子之都的规模而刻意追求的。不过,陵园四门因交通的繁密或稀疏,在施工期间的利用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差异,分述如下。

北门:系陵园的正门,门外的神道是连接咸阳和丽山园的法定道路,北通郦邑,与函关大道相接。唐人杜牧有“郦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的诗句,正反映了这一实际。

南门:正对望峰,是施工中利用轴线控制坐标的一个基点,也是拟建中通骊山顶“始皇祠”的要道。实际上,不常用,故而能在陵园的其他三面门阙遭到夷毁而几乎无踪可寻的15世纪末,南门址尚能“登之,二邱并峙……右门石枢犹露土中”(都穆《骊山记》)。

西门:出西门,可沿骊山北麓今铜人原一线西行,去咸阳的渭河南岸地区。《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自极庙道通骊山”,指的就是这条专用道路。

东门:在陵园东区进行兵马俑坑、陪葬墓、马厩坑等一些大型工程时,这是不可或缺的门道。

以章程的形式在确认墓向之后,平面布局则以陵墓为中心而有先后、有主次、有上下地在更大的空间里展开。始皇陵墓位于内外重城的4方7门(除内城的两北门)4道和方中的“方城”4门(只取东面5门中的中门道)4道的正交点上,寓意其居于“天下之中”。陵冢拔地矗立,其前方有3580米长的开阔地带。如果我们由前到后(即由北向南)来观察陵区建筑布局,就不难发现陵墓设计者的意图大概是这样的:送葬的始皇陵柩至丽邑南向,就算进入丽山陵区。登上漫长而宽阔的神道,穿过碧波荡漾的鱼池风景区。入外城北门,稍作停留,再进内城北门(西侧者),经栉比鳞次的礼制建筑群,才达于“玄宫”(地宫)。祭墓谒陵的队伍,也应走的是这条路线。

陵园两侧的设施和安排:兵马俑阵营坑、马厩坑群、陪葬墓群等大型设施在陵园内是难于放置的,只能摆在陵园东门以外的广阔地带上,也许它本身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陵墓的石材加工场地和陶窑作坊区,是施工期间形成的“产物”,一旦陵墓工程结束即将平毁,所以就暂时放在陵园西门外的南北线上;至于郦山徒墓地,只能放在远离陵园的左后部那偏僻而又不显眼的地方了。

陵园内诸多的府藏坑、礼仪坑则是以陵墓为中心向四周散开。其中有些是原先计划设计好的,有些大概是施工过程中临时增加的。

从始皇陵园的布局看,它具有很长的进深,又有宽阔的“翼戴”,从整体到结构为亘古所无的气派,开启的却是中国帝王陵园制度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