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历年真题精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Part I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参考译文】

孩子和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对于大多数年龄小于一周岁的孩子来说,如果某件东西不在眼前,那他的脑子里就不会记着这件东西。如果用一块布盖住了孩子[26]最喜欢的玩具,孩子就会以为玩具消失了,而不会继续找它。一个四岁的孩子可能会[27]抗议姐姐的果汁比自己的多,但其实只是杯子的形状不同,而不是果汁的[28]量不同。

但孩子们却有他们独特的聪明之处。就像优秀的小科学家,孩子们总是在验证他们孩童式的[29]理论,从而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当你努力喂孩子吃饭,而她把勺子扔到地上已经第六次时,你说:“够了!我不会再给你捡勺子了!”这时孩子会[30]立刻检验你的话。你是当真的吗?你生气了吗?如果她再把勺子扔到地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她这么做不是想把你逼[31]疯;而是她正了解到她和你的欲望有可能是不同的,而且有时这些[32]不同之处很重要,有时不重要。

孩子的思维是如何改变的?为何会改变?在20世纪2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特提出,孩子的认知能力会[33]自然呈现,就像花儿盛开一样,几乎不受他们生活中[34]所发生的其他事情的影响。虽然在过去几年里,他的许多具体的结论被[35]否定或修改,但他的想法启发了全世界的研究者们进行了成千上万的研究。

【答案解析】

26.G)favorite

语法判断:空格前是名词所有格baby's, 空格后是名词toy, 可知空格处缺少形容词或分词,充当定语,用来修饰名词toy。

语意判断:符合语法条件的选项有confirmed(确认的)、crazy(疯狂的)、definite(明确的)、favorite(最喜爱的)和rejected(被拒的)。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处是讲不到一岁的孩子的认知能力,举的例子是:将孩子的玩具用布盖住,孩子就会以为玩具消失了,而不会继续找它。这里用favorite符合句意,表示“孩子最喜欢的玩具”。而将其他选项放在空格处,均与上下文不符。故选G。

27.M)protest

语法判断:空格前为情态动词may, 空格后为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分析句子结构可知,空格处缺少动词,与情态动词共同构成主句的谓语,并且该动词为原形。

语意判断:选项中的动词原形有advocate(提倡)、amount(总计)和protest(抗议),此句意为:一个四岁的孩子可能会__________姐姐的果汁比自己的多。将四个选项分别代入空格处,可知protest(抗议)符合语境。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处是讲孩子在四岁时的认知程度,一旦杯子形状不一样,孩子就会误认为杯子的容量不一样。而advocate和protest放入句中与上下文不符。故选M。

28.B)amount

语法判断:空格前是定冠词the, 空格后是介词of。分析句子结构可知,the__________of juice与前面的the shapes of the glasses构成并列结构,由此可判断此处应填入名词。

语意判断:符合条件的选项有amount(数量)、differences(差异)和theories(理论)。此句意为:但其实只是杯子的形状不同,而不是果汁的__________不同。前文提到了一个四岁的孩子抗议姐姐的果汁比自己的多,此处讲了只是杯子的形状不同而已,那么意思就是果汁的多少是一样的。因此,此处应填入amount, 表示果汁的量。另外两个选项,theories明显不符合句意,故排除,而differences有可能被误选,如果知道此处省略了that differ, 即it is only the shapes of the glasses that differ, not the__________of juice(that differ),则可排除differences了。同时与the shapes of the glasses构成并列关系的应该是the amount of juice, shapes与amount相对应。故选B。

29.O)theories

语法判断:空格前是形容词child-sized, 空格后是介词about。分析句子结构可知,句子的主语为children, 谓语是are always testing, 宾语是their child-sized__________,其后的about how things work是后置定语。由此可判断空格处缺少的是名词(或动名词),做句子的宾语。

语意判断:符合语法条件的选项有differences(差异)、obtaining(得到)和theories(理论)。分析句意可知,此处在讲孩子就像小科学家一样来探索周围的事物。此处填入theories更符合句意,child-sized theories表示“孩童式的理论”。这里指的是孩子们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检验他们脑子中的理论是否正确,而另外两个选项differences和obtaining放在child-sized后面均讲不通。故选O。

30.I)immediately

语法判断:空格前为助动词will, 空格后为动词test, 分析句子结构可知此处并不缺少成分,因此可填入副词,用来修饰动词test。

语意判断:选项中的副词有immediately(立即,立刻)、naturally(自然地)和primarily(首要地)。此处是在讲,当你喂孩子吃饭时,孩子把勺子扔到地上已经第六次了,你说:“够了!我不会再给你捡勺子了!”这时孩子会__________检验你的话。将三个备选项代入句中,可知immediately符合句意。因为前面提到了孩子不断地把勺子摔到地上,并且在后文分析了孩子此时的心理活动是,检验你说的话是否当真,你是否生气了,如果她再摔勺子会发生什么。因此,这里是指她立刻检验你的话,并且不断把勺子扔到地上。故选I。

31.D)crazy

语法判断:空格前为you, 空格后为分号,分析句子成分可知,此句主语为She, 谓语为is not doing, 宾语为this, to drive you__________为目的状语。根据固定搭配“drive sb.+形容词”,可知空格处应填入形容词。

语意判断:备选的形容词有confirmed(确认的)、crazy(疯狂的)、definite(明确的)和rejected(被拒的)。其中,drive sb.crazy为固定搭配,表示“把某人逼疯”。此句意为:她做这件事不是想把你逼疯。上下文也解释了孩子不断扔勺子的原因,是他们想检验你的话是不是真的,并且学到她和你的欲望有可能是不同的。故选D。

32.F)differences

语法判断:空格前是those, 空格后是系动词are。分析此句结构可知空格处缺少句子的主语,因此可判断此处可填入名词。同时,根据其后的系动词are可知此处的名词应为复数形式。

语意判断:符合语法条件的名词只剩differences(差异)。空格上一句在说,孩子扔勺子不是想把你逼疯,然后说she is learning that her desires and yours can differ, and that sometimes those__________are important and sometimes they are not.(她正了解到她和你的欲望有可能是不同的。而且有时这些__________很重要,有时不重要。)因此空格处应填入differences, 与前面的differ相呼应,放在句中意为:有时这些不同之处很重要,有时不重要。故选F。

33.J)naturally

语法判断:空格前为动词unfold, 空格后为逗号。分析此句结构可知并不缺少成分,因此空格处可填入副词,用来修饰动词unfold。

语意判断:剩余的副词有naturally(自然地)和primarily(首要地)。根据后文中的like the blooming of a flower(就像花儿盛开一样),花儿盛开是自然发生的事情,因此前面空格处填入naturally符合句意,表示“孩子的认知能力会自然呈现”。故选J。

34.H)happening

语法判断:空格前为系动词is, 空格后为状语in their lives, 分析句子结构可知,independent of后面跟名词性从句what else is _____,空格处是名词性从句的谓语部分,因此用动词的-ing形式。

语意判断:选项中符合语法条件的单词包括happening和obtaining。其中,what else is happening表示“其他正在发生的事”;what else is obtaining表示“其他正在获得的事”。对比可知,前者符合句意。同时,根据上下文可知,这里是在讲这位瑞士的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认知能力是自然呈现的,不受生活中所发生的其他事情的影响,就像花儿自然盛开一样。故选H。

35.N)rejected

语法判断:空格前为have been, 空格后为or, 可知此处应填入动词的过去分词,与or后面的modified构成并列关系。

语意判断:备选的过去分词有confirmed(被确认)和rejected(被拒绝),显然两者所表示的意思正好相反。根据空格所在的句子:虽然在过去几年里,他的许多具体的结论被__________或修改,但他的想法启发了全世界的研究者们进行了成千上万的研究,由Although可知,前后两个分句是转折关系,既然后面提到让·皮亚杰特的想法启发了其他研究者,那么空格处所填词应带有消极色彩,因此使用rejected(被拒绝,被否定)符合句意。故选N。

Section B

【参考译文】

完美的文章

A)回顾自己这么多年所受的教育,我会想到一位真正让人难以忍受的老师。[42]她关心我,操心我的知识教育,即使当我自己都不关心的时候。她的期望很高——高得离谱。她是一位英语老师,也是我的母亲。

B)当好学生们交上一篇文章时,他们都梦想着自己的导师能原封不动地返回给他们,只在文章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写着四个字:“毫无瑕疵”。这个梦想在我读九年级时的一个下午实现了。[40]当然,我听说过一个人的天赋可以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来,所以我对于自己在稚嫩的十四岁的年纪就实现“毫无瑕疵”,只是略微有些惊讶。显然,我做了任何职业作家都会做的事,急忙去散布这一好消息。我并没有得意多久。我告诉的第一个人是我的母亲。

C)我的母亲,身高不足五英尺,通常情况下说话极其温和,但偶尔当她生气的时候也是很可怕的。我不确定让她更气恼的是我的得意忘形还是我的英语老师让我表现出的骄傲自满。不管怎样,我的母亲和她的红笔都向我展示了一篇毫无瑕疵的文章是如何漏洞百出的。当时,我确信她认为自己正在教给我有关(写作)技巧、过渡、文章结构、写作风格和语态的知识。[37]但是我所学到的,并且伴随我在哈佛大学教授写作的整个时期的,是有关创造性批评本质的一个更深层次的教训。

D)首先,批评会让人受到伤害。真正的批评——那种在你身为作家的身上留下持久印记的批评,也会给你的人格留下一个永存的印记。我听到有人说过,一个作家永远都不应该认为批评是针对个人的。我想说的是,我们从来都不应该听这些人的话。

E)批评,在最佳状态下,是极其个人化的,而且可以直指问题的关键——为什么我们要以这种方式来写作。真正的批评,其重要的本质暗示着谁能做出这样的批评,也就是那些足够了解你的人,他们能够告诉你你的精神生活是如何阻碍你创作出好的作品的。而且非常便利的一点是,他们还是这样一伙人,他们足够关心你,会陪你经历这些痛苦的认知过程。[39]对我而言,这发生在我第一次(而且我希望是唯一一次)遇到创作瓶颈时——我曾经有三年的时间写不出任何东西。

F)弗兰兹·卡夫卡曾经说过:“写作是彻底的独处,深入到自己内心深处最冷静的地方。”我母亲对我的批评告诉我,卡夫卡对“最冷静的地方”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且当写作本身要求你作自我反省时,你所发现的东西并不总是令你满意的。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持续的辅导表明,卡夫卡对于“独处”的见解可能是错误的。我很幸运能够找到一个评论家兼老师愿意和我一起经历写作的历程。[41]根据普鲁塔克的观点,“对另一个人的演讲提出反对意见不是一件多困难的事,而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要在其基础上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版本却是件非常棘手的工作。”我确信在我高中后面几年的时间里,我在没有母亲指导的情况下写过文章,但是我却不记得写过什么了。然而,我所记得的是她如何着手这件“非常棘手”的工作——持续的批评。

G)有两种方法可以解释普鲁塔克提出的观点——一个评论家应该能够“在其基础上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版本”。从简单意义上来说,他的意思可能是一个评论家一定要比其所批评的艺术家更有才华。在这一点上我的母亲很符合。但是或许普鲁塔克意在表明的东西与此略有不同,而是更加接近马库斯·西塞罗的说法,即人们应该“通过创造来进行批评,而不是通过发现错误”。[45]真正的批评为使作者变得更好创造了宝贵的开端,这个过程通常是极其痛苦的,但是也几乎总是有意义的。

H)母亲说她会在写作上帮助我,但首先我必须要自助。对于每次布置的作业,我都会尽全力写出最好的文章。真正的批评并非旨在找出那些显而易见的错误,因此如果她发现任何我完全可以自己发现的错误的话,我就不得不从头再写。从零开始。直到那篇文章“毫无瑕疵”,她才会花一整晚的时间和我一起探讨文章中存在的错误。[43]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批评开始的时候,这是那种改变我的人格的批评。

I)当我引用那些生僻的文献或专业术语时,她便会批评我。[36]她不能容忍那些浮华虚夸的修辞。“作家不能靠无知来虚张声势。”这对我而言很新鲜——我得去另寻它法来构架我的日常行文习惯。

J)她删掉我使用的那些华丽辞藻,用线划去感叹号并且告诉我限制性表达的价值。“约翰”,她几乎呓语般地对我说,我向前倾身听到:“当你大嚷大叫的时候我就听不到你在说什么了。”[44]因此我的行文不再叫嚷和虚夸,慢慢地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K)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已经把写出一篇毫无瑕疵的文章的想法置之一旁了。但是或许我忽视了母亲的教诲中有关创造力和精益求精的某些重要的东西。[38]或许创作无瑕疵的文章的意义不是放弃,而是追求完美无止境。从1855年到1891年,惠特曼反复改写 《自我之歌》。反反复复。我们尽最大努力来创作一篇文章,并使其尽可能地臻于完美。而且,我们会暂时停下来。然而,在批评中,我们被迫远离和放弃我们自认为已经成就的完美而去争取精益求精的机会。这是我从母亲那里学到的教训:如果完美可以促成,我们便会失去动力。

【答案解析】

36.I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improper use of figures of speech。文中论及作者被建议不要滥用修辞手法的内容出现在I段。该段第二至四句提到,母亲不能容忍那些浮华虚夸的修辞。“作家不能靠无知来虚张声势”。这对我而言很新鲜——我得去另寻它法来构架我的日常行文习惯。由此可知,题干是对文中内容的概括,故答案为I。其中的improper use of figures of speech是对文中brilliant but irrelevant figures of speech的同义转述。

37.C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a valuable lesson和pointing out lots of flaws in his seemingly perfect essay。文中论及作者的母亲为他指出其文章中的诸多错误并使其得到宝贵教训的内容出现在C段。该段第三句提到,不管怎样,我的母亲和她的红笔都向我展示了一篇毫无瑕疵的文章是如何漏洞百出的。接下来又说,当时,我确信她认为自己正在教给我有关(写作)技巧、过渡、文章结构、写作风格和语态的知识。但是我所学到的,并且伴随我在哈佛大学教授写作的整个时期的,是有关创造性批评的本质的一个更深层次的教训。由此可以推断,作者的母亲通过指出他那看似毫无瑕疵的文章中的很多错误教给作者一个很宝贵的教训。故答案为C。其中pointing out lots of flaws in his seemingly perfect essay对应文中的how deeply flawed a flawless essay could be。

38.K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polish his writing repeatedly和perfection。文中论及作家应该反复对其作品进行润色,以便使其臻于完美的内容出现在K段。该段第二、三句提到,但是或许我忽视了母亲教诲中关于创造力和精益求精的某些重要的东西。创作无瑕疵的文章的意义不是放弃,而是追求完美无止境。紧接着第四句举例说明:从1855年到1891年,惠特曼反复改写《自我之歌》。第五、六句进行强调和总结:反反复复。我们尽最大努力来创作一篇文章,并使其尽可能地臻于完美。由此可知,题干的句子是对K段内容的概括总结,故答案为K。其中polish…repeatedly对应原文中的repeatedly reworked, get closer to perfection对应原文中的come as close as we can to the ideal。

39.E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experience periods of time和can't produce anything。文中论及作家会经历写作灵感枯竭的阶段的内容出现在E段。该段最后一句提到,对我而言,这发生在我第一次(而且我希望是唯一一次)遇到创作瓶颈时——我曾经有三年的时间写不出任何东西。由此推断,作家们在其一生中会经历一些时期,在此期间他们创作不出任何东西。可见题干是对原文的概括总结,故答案为E。其中experience periods of time in their life对应原文中的encounter with writer's block, can't produce anything对应原文中的was not able to produce anything。

40.B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was not much surprised和marked his essay as “flawless”。文中论及作者在看到老师在他的作文上写上“毫无瑕疵”的评语时并不是很惊讶的内容出现在B段。该段前两句提到,好学生们都梦想着导师会对自己上交的文章给出“毫无瑕疵”的评语。这个梦想作者在读九年级时就实现了。紧接着第三句提到,我听说过一个人的天赋可以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来,所以我对于自己在稚嫩的十四岁的年纪就实现“毫无瑕疵”,只是略微有些惊讶。由此可知,题干是对原文的概括总结,故答案为B。其中was not much surprised对应原文中的was only slightly taken aback。

41.F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coming up with a better one。文中论及批评某人的演讲与想出一个更好的版本哪个更容易的内容出现在F段。该段倒数第三句提到,根据普鲁塔克的观点,“对另一个人的演讲提出反对意见不是一件多困难的事,而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要在其基础上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版本却是件非常棘手的工作。”由此可知,题干是对原文的同义转述,故答案为F。其中coming up with a better one对应原文中的to produce a better in its place。

42.A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most demanding and caring instructor。文中论及作者将自己的母亲看作是对他要求最严格,也最关心他的一位导师的内容出现在A段。该段第二、三句提到,她关心我,操心我的知识教育,即使当我自己都不关心的时候。她的期望很高——高得离谱。由此可知,题干是对原文内容的总结概括,其中demanding和caring分别对应原文中的expectations were high和cared about, 故答案为A。

43.H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changed him as a person。文中论及作者从他母亲那里受到的批评对其人格的影响的内容出现在H段。该段最后一句提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批评,即那种改变我的人格的批评,开始的时候。由此可知,题干是对原文的同义转述,故答案为H。其中changed him as a person对应文中的changed me as a person。

44.J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improved his writing by avoiding fancy language。文中论及作者通过避免使用华丽的辞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的内容出现在J段。该段第一句提到,她删掉我使用的那些华丽的辞藻,用线划去感叹号并且告诉我限制性表达的价值。最后一句指出,因此我的行文不再叫嚷和虚夸,慢慢地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了。可见,通过避免使用华丽的辞藻,作者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由此可知,题干是对原文内容的概括总结,故答案为J。其中gradually improved his writing和fancy language分别对应原文中的slowly my writing improved和flowery language。

45.G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Constructive criticism和a good start to improve his writing。文中论及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对于作者的写作水平的影响的内容出现在G段。该段最后一句提到,真正的批评为使作者变得更好创造了宝贵的开端,这个过程通常是极其痛苦的,但是也几乎总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建设性的批评意见给作者提供了一个提高写作水平的良好开端。由此可知,题干是对原文内容的概括总结,故答案为G。其中Constructive criticism对应原文中的Genuine criticism;a good start 对应原文中的a precious opening。

Section C

Passage One

【参考译文】

你能在别的地方复制出一个硅谷吗?还是说它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呢?

[46]在其他国家无法复制出一个硅谷并不令人感到诧异,因为在美国的大部分地方也无法再复制出一个硅谷。建造一个硅谷需要些什么呢?

需要合适的人。如果你能让硅谷里合适的一万人搬到布法罗市,那么布法罗就会成为硅谷。

要创建一个科技中心,你只需要两种人:一种是富人,一种是痴迷于科技的人。

观察发现证实了这一点。在美国,当且仅当一个城镇中既有富人又有痴迷于科技的人时,这个城镇才能变成新兴科技中心。[47]例如,在迈阿密几乎没有这类新兴中心,因为尽管那里有很多有钱人,但是缺少痴迷于科技的人。那里不是痴迷于科技的人会喜欢的地方。

[48]然而匹兹堡的问题与迈阿密正好相反——那里痴迷于科技的人很多,但是没有富人。据说,美国顶尖的计算机科学系出自于麻省理工、斯坦福、伯克利和卡内基梅隆。128公路区出自麻省理工,而硅谷出自斯坦福和伯克利。[48]但有什么是出自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呢?康奈尔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的排名也是相当靠前的。然而,它所在的伊萨卡市又发生了什么呢?

我在匹兹堡长大,读的是康奈尔大学,所以这两个地方的问题我都能回答。[48]这里的天气很糟糕,尤其是冬天,[49]而且,也没有像波士顿那样有吸引力的老城可以弥补天气的不足。[48]有钱人不想住在匹兹堡或者伊萨卡。所以虽然这里有很多能够创建新兴公司的电脑迷,但是却没有人给他们投资。

真的需要富人吗?如果让政府给这些痴迷于科技的人投资难道行不通吗?是的,行不通。[50]新兴公司的投资人是富人中特殊的一群。他们本人通常在科技商务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这帮助他们挑选到合适的新兴公司,也意味着他们除了可以提供资金之外,还可以提供建议和人脉关系。公司的经营结果直接影响投资人的个人利益,这一事实也使得他们对公司格外关注。

【论说文:科技中心的建立需要两种人:富人和痴迷于科技的人】

第1~2段:在其他地方很难复制出类似于硅谷的科技中心。

第3~4段:科技中心的建立需要两种人:富人和痴迷于科技的人。

第5段:由于缺少痴迷于科技的人,迈阿密几乎没有科技中心。

第6~7段:由于没有富人投资,匹兹堡和伊萨卡也没有科技中心。

第8段:政府无法代替富人投资新兴科技中心,因为政府不具备相关优势。

【答案解析】

46.A

定位:根据题干关键词Silicon Valley可以将答案定位在文章前两段。

解析:文章第一段就提出问题,你能在别的地方复制出一个硅谷吗?接着第二段给出了答案,在其他国家无法复制出一个硅谷并不令人感到诧异,因为在美国的大部分地方也无法再复制出一个硅谷。这与选项A表达的意思一致,故本题选A。选项B、C和D的内容虽然根据常识可知是正确的,但是文章中并没有提及相关信息,所以不可选。考生要注意这类选项陷阱,要根据原文信息选择正确答案。

47.B

定位:根据题干关键词Miami可以将答案定位在第五段第三句。

解析:文章第五段第三句指出“在迈阿密几乎没有这类新兴中心,因为尽管那里有很多有钱人,但是缺少痴迷于科技的人。”文章中的“这类新兴中心”就是指像硅谷一样的科技中心,迈阿密之所以不适合创建像硅谷一样的科技中心,就在于那里缺少痴迷于科技的人,也就是选项B中所说的“合适的人才”,故本题选B。选项A、C和D的内容文章没有提到,均可以排除。

48.A

定位:根据题干关键词Carnegie-Mellon, Stanford, Berkeley and MIT可以将答案定位在倒数第三段和倒数第二段。

解析:文章倒数第三段首先指出,在匹兹堡痴迷于科技的人很多,但是没有富人;接着又指出卡内基梅隆就在匹兹堡。倒数第二段进一步指出,匹兹堡因为天气太差,有钱人都不愿意去那里居住,所以没有投资人,故本题选A。原文指出,美国顶尖的计算机科学系出自麻省理工、斯坦福、伯克利和卡内基梅隆,选项B的内容与原文相反;选项C和D的内容文章没有提到,故均可以排除。

49.D

定位:根据题干关键词Boston可以将答案定位在倒数第二段第二句。

解析:章倒数第二段第二句指出匹兹堡和伊萨卡也没有像波士顿那样有吸引力的老城可以弥补天气的不足。既然是一座很有吸引力的古城,可以推断出波士顿拥有很多历史古迹,故本题的答案是D。其他三项文章中都没有提到,故排除。

50.C

定位:根据题干关键词startup investors以及出题顺序与文章顺序基本一致的原则,可以将答案定位在最后一段。

解析:文章最后一段指出,“新兴公司的投资人是富人中特殊的一群。他们本人通常在科技商务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这帮助他们挑选到合适的新兴公司,也意味着他们除了可以提供资金之外,还可以提供建议和人脉关系”,也就是说,他们不光可以提供资金,还能给新兴公司提供更多的帮助,这与选项C的意思一致,故本题选C。选项A、B和D的内容文章没有提到,故均可以排除。

Passage Two

【参考译文】

[51]你身边的人和你的想法很像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亲切友好的人能让你增强信心,感到放松和舒适。但不幸的是,这种舒适会阻碍你学习,不利于拓展你的公司和事业。

有人赞同自己是很不错,但是你需要相冲突的观点来挖掘真相。如果你身边的所有人都持有相似的观点,那么你的工作就会面临有失偏颇的困境。

看看你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你所接触的人在大多数问题上是否与你有相同的观点?如果是的,那么是时候彻底改变这种情况了。[52]作为领导者,创造一个人们能够自由表达不同观点并且互相争论的环境,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是正如谚语所说:“争论出真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主动寻求争论是很不容易的。许多人一生都在试图避免与人争论。没有必要故意去找你憎恨的人,但是你需要进行一定的自我评估,去判断你的哪些思维方式是故步自封的。或许你需要鼓励你目前人际网中的人们帮你确认你的盲点。

要使热情、充满活力的争论有效果是不需要愤怒和怨恨的。但是这的确需要道德力量。一旦你有了值得尊敬的对手,设定一些基本规则,这样每个人都明白责任和界限在哪里。[53]这场辩论游戏的目的不是要赢,而是要获得让你能够前进得更快、更远、更好的真相。

激烈的争论会伤感情,特别是当争论的人有着很强的个性时。确保自己和对手确认过,这样他们不会让争论的情绪影响争论以外的事情。[54]用微笑和幽默来强化“这只是个友好的讨论,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一观点,从而打破紧张的气氛。

[55]当目标达成的时候,充分奖励所有参与争论的人。让你的拳击陪练知道你是多么感激他们的贡献。他们越感到被感激,下次就越愿意到拳击场上来。

【论说文:身边的人与你意见不同可以帮你看清真相,有效的争论可以使你更快进步】

第1~2段:身边的人和你的想法很像会让你感到舒适。但这种舒适会阻碍你拓展公司和事业。你需要相冲突的观点来挖掘真相。

第3段:作为领导者,需要创造一个人们可以自由表达不同意见的环境。

第4段:主动寻求争论是不易的。首先要判断需要改变的思维方式,然后鼓励身边的人帮你确认盲点。

第5段:想要争论有效果需要设定基本规则。争论的目的是更快进步。

第6段:用微笑和幽默打破激烈争论的紧张气氛。确保争论时的情绪不会影响争论之外的事情。

第7段:充分奖励参与争论的人,这样人们才会更愿意参与下一次的争论。

【答案解析】

51.C

定位:根据题干关键词like-minded people around you可将答案定位在第一段。第一句中的people of like mind是题干中like-minded people的同义替换,around是原词复现。

解析:文章第一段第一句指出,你身边的人和你的想法很像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然后接着说亲切友好的人会让你感到舒适,agreeable people也就是第一句话中说的和你想法一致的人,但是下文用Unfortunately进行了转折,而往往转折之后的内容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信息。第一段第三句指出,但不幸的是,这种舒适会阻碍你学习,不利于拓展你的公司和事业。这与选项C“可能会阻碍你的生意和事业进步”表达的意思一致,故本题选C。根据分析可知选项A与原文意思相反,可以排除。选项B和D原文没有提到,也可以排除。

52.B

定位:根据题干关键词leaders可将答案定位在第三段第四句。

解析:文章第三段第四句指出,作为领导者,创造一个人们能够自由表达不同观点并且互相争论的环境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是正如谚语所说:“争论出真知”。由此可知,作者是鼓励领导者创建一个人们能够表达不同意见并且互相争论的环境的,故本题选B。选项A和C原文没有提及,可以排除。选项D是根据原文seek conflict, worthy opponents等表达拼凑出来的选项,原文是建议领导者向值得尊敬的意见相左的人寻求争论,而不是向竞争者寻求意见,故排除。

53.A

定位:根据题干关键词purpose和debate可将答案定位在第五段最后一句。原文中的objective是题干中purpose的同义替换,debating game是debate的同义替换。

解析:文章第五段最后一句指出“这场辩论游戏的目的不是要赢,而是要获得让你能够前进得更快、更远、更好的真相”。也就是说,人们争论的目的是找出问题的真相,故选项A正确。选项B的关键词moral strength, 选项D的关键词worthy opponents原文都有出现,但并不是争论的目的,而选项C是考生根据常识比较容易误选的选项,但是原文并没有提到这一点,故应排除。

54.D

定位:根据题干关键词fierce debate可将答案定位在倒数第二段。

解析:文章倒数第二段首先指出激烈的争论会伤感情,然后又提出确保自己和对手确认过,不要让争论的情绪影响争论以外的事情。最后作者建议用微笑和幽默来打破紧张的气氛,同时强化“这只是个友好的讨论,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的观点,既然讨论是友好的,那也就是说要注意不要伤害彼此的感情,故选项D正确。其他三个选项文章没有提及,均排除。

55.D

定位:根据题干关键词treat our rivals after a successful debate以及出题顺序与文章顺序基本一致的原则,可将答案定位在文章最后一段。

解析: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当目标达成的时候,充分奖励所有参与争论的人。让你的拳击陪练知道你是多么感激他们的贡献。他们越感到被感激,下次就越愿意到拳击场上来”,作者建议在争论之后感谢参与争论的人,选项D与原文意思一致,故为正确答案。选项A和B原文没有提及,可以直接排除。选项C是根据原文最后一句设置的干扰项。原文中的确提到了拳击陪练和拳击场(ring),但这只是比喻的说法,将参与争论的人比作拳击陪练,“下次愿意到拳击场上来”实际上是指下次愿意继续参与争论,并不是真的邀请争论的对手去拳击场。所以选项C可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