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多年前“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被设计出来以后,企业获得了“永生”的可能。不过仅仅只是“可能”,企业生命力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它在时代变迁中一次又一次的判断与抉择。
自1998年创立以来,腾讯至今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2015年4月13日,腾讯市值首次超过2000亿美元,成为当时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2016年9月5日,腾讯以2565亿美元的市值,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2017年4月6日,腾讯又以2790亿美元市值,成为首家跻身全球市值前十的中国企业。此刻,我们禁不住想要追问:
是什么牵引它走到这个位置?那如暗线般贯穿腾讯发展历程的战略逻辑到底是什么模样?是自上而下的排兵布阵,还是来自底层创新?它的成功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吗?是大势造就还是自身成就?是短暂的,还是可持续的?腾讯的未来又将如何?
所有这些追问都源于人们对确定性的向往。一部分指向过去,一部分指向未来;一部分指向企业内部,一部分则指向外在环境。通过对以往企业经营战略实践的观察,我们发现类似的追问从未停止。经营战略的实践者及研究者们一直试图总结令企业“基业长青”的规律。在复盘腾讯发展历程并回顾它的整个经营战略史后,我们发现:腾讯的战略体系与很多企业的战略方法论有着相似之处。进一步提炼这种相似性后,一个观点闯入我们的观察视界——在不确定中寻找平衡。
我们发现,腾讯跌跌撞撞、一路走来的战略历程,像极了寻找稳定振幅的钟摆。初创时,毫无盈利模式的OICQ让弱小的腾讯吃足苦头,它凭借求生欲,牢牢抓住“移动梦网”这根救命稻草。可后来,这种模式的单一性又引发了新的恐惧,“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想法驱使它四处征战、不断模仿。直到触碰到另一个极端的边界,它才回过神来审视自己,慢慢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节奏。
奇妙的是,在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化进程中,各理论流派的观点也同样像钟摆一样振荡不停。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钟摆指向外在环境,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定位学派占据主导地位,他们认为企业“如何取势、如何定位”决定着企业能否成功。而80年代后,受石油危机的影响,钟摆开始指向企业内部,以组织、流程等为核心的能力学派逐步崛起。而到了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环境变化多端。这时,以明茨伯格、W.钱·金和莫博涅为代表的结构学派摆脱桎梏,在内因与外因之间找到了某种平衡。至此,寻求价值创新和适应型战略开始成为新时代的战略代名词。
不过,战略所追寻的平衡并非一种稳定、静止的状态,准确的说法应当是一种“动态平衡”——包裹地球的大气层也体现了类似的性质,在活跃中维持着摇摇欲坠的平衡。
万事万物都在探索中寻找平衡,指导企业生长的战略也不例外。就像溪流终归会奔向大海,在所有战略逻辑的汇集之处,等待我们的从来不是某种“确定的”东西。那里自有一片天地,因和果藏匿其间,看似混沌,实则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