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明朝走到岔路口
一、大明洪武三十一年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1](1398)闰五月,前元故都,边陲重地北平。
已是盛夏,天气异常闷热,空气中没有一丝风,很多路面已经被晒出了裂缝。除非有要紧事情,市民们都躲在家里不愿出门。在那个一没空调、二没电扇的年代,降温措施很不给力,大家只能靠土办法解决,男人们喜欢光着膀子来对付酷暑,女人们也是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市民们怎能料到,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自己和亲人的生活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回想洪武元年七月,大明军队开进了这座各色人等混杂的移民城市,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不战而逃。此后三十年间,北平百姓再也没有经历战争的威胁,生活变得平静而又惬意。
此刻,这座城市的主人,是在当地百姓心目中享有极高声望的燕王朱棣。十八年前,朱棣和妻子徐仪华刚刚来到这座城市时,还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儿,现在,他已接近不惑之年。夫妻俩生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感情还非常好,这在市民之中传为佳话。
朱棣和徐仪华所住的燕王府,是由元朝皇帝的兴圣宫改建的,前庭房高院深,亭台曲径通幽,后院绿树成荫,西边还有太液池(今北京北海公园的北海)可以避暑。这天,一家九口正在后院避暑,一个探报突然神色慌张地跑进来,扑通跪倒,声音发颤:“殿下……”
“休得惊慌,慢慢说来。”朱棣隐隐感觉有大事发生,他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听着听着,泪水还是止不住涌了出来:“父皇……”
这时,他身边的徐仪华和几个女儿也已经跪倒在地,放声痛哭。
原来,朱棣的父亲,洪武皇帝朱元璋,已经于当月初十驾崩了!
过去三十一年来,大明帝国这艘大船,都是在朱元璋的把控下行驶的,时间让所有人都适应了这样的安排,所有人都习惯于这样的统治。所有人都不敢想象,失去老皇帝的这一天会怎么样。
洪武这位开国皇帝的离世,会在这个国家、这个皇族中间引发什么样的轩然大波呢?新皇继位,能否得到各方的一致拥护?没有人清楚,但没有人会不紧张。
朱棣的大哥—太子朱标早在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就去世了,同年九月,朱元璋立朱标之子,十六岁[2]的朱允炆为皇太孙,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六年之后,朱允炆已长大成人,各方面历练都趋于成熟,似乎到了可以独立执掌朝政的时候。但是,这毕竟是第一次皇位更迭,谁敢保证不出意外呢?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会很轻易地发现一个“二世定律”。从秦朝开始,几乎每一个帝国的开国皇帝去世之后,不是政权交接非常不顺畅,就是在二代执政时期酿成了严重危机。秦与隋直接就二世而亡了,而西汉的吕后专权、西晋八王之乱、唐朝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宋朝赵光义的“斧声烛影”等,都对国运造成了严重伤害,甚至埋下了政权崩溃的祸根。成吉思汗何等雄才大略,依旧处理不好接班人问题,让窝阔台和拖雷两兄弟的后人争斗了几十年,以至于元气大伤。
对于这些历史,朱棣并不陌生,对于大侄子朱允炆,他也相当不放心。以这孩子的性格,能治理好大明的万里江山吗?
这一年,朱棣三十九岁,正处于一个男人生命力旺盛、心智比较成熟的黄金年龄。他身材不算特别高大,但非常结实,常年的军旅生活,练就了他强壮的体格、挺拔的身躯。一张标准的国字脸,双眼非常有神。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子,很长很浓密,几乎垂到了腰间。
朱棣之所以不修理胡子,当然并不是忙得没有时间。在北方,胡子是一个男人英武的象征,大家肯定知道什么样的人长不出胡子;胡子也会让蒙古人感到敬畏,知道这是个厉害的角色。不过,和老婆亲热时,这么长的胡子也会有些麻烦。
王妃徐仪华出身名门,是开国元勋徐达的大女儿,她已经三十七岁,但肌肤依旧胜雪,容颜依然精致,举手投足之间,总能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高贵气质。
徐王妃与朱棣已成婚二十三年,两人生育了七个孩子。可以想象,徐王妃一生的大好时光,都用在了什么方面。新婚之后,他们就视彼此为知己。这么多年过去了,两人依旧非常恩爱。让北平市民难以置信并非常佩服的是,贵为洪武大帝的四皇子、担任燕王的朱棣,多年以来只有这么一个王妃,一个侧室都没有纳,似乎他的心中根本容不下第二个女人。
这一年,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二十一岁,在朱棣于中都凤阳参加军事训练时出生。朱高炽身材胖大而且相当臃肿,行动吃力;面目和善儒雅却显得缺乏英气。他根本谈不上英武,也无风流倜傥的浪漫气质,如果不是“我爸叫朱棣”,靠这两百多斤,找个女朋友都困难。但在看似平庸的外表之下,眼神之中,也有着为人所不易察觉的睿智与精明。
朱高炽的妻子张氏此时已有身孕,即将为朱棣生下第一个孙子或孙女。在未来的岁月里,估计张氏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一路前行,节节高升,先后担任过皇后、皇太后及太皇太后等显赫职位。当然,她的每一次提升,都是以一位至亲的死亡换来的。
老二朱高煦年方十九,于朱棣夫妇来北平后三个月出生。也就是说,徐王后当年是带着身孕来到北平的。
相比老大,朱高煦也许更像他们的父亲。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眉宇间有一股收敛不住的杀气,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但霸气过于外露,略显城府不足。他打小不爱读书,却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并和燕王府的军官们混得很熟。老三朱高燧年仅十四,按理说还是毛孩子气,却已经脱离了少不更事的状态。他身体瘦小,还没有完全进入青春发育期,但一双小眼睛,却似乎看透了世间的一切。
全家人一时泣不成声,整个院子乱成一团。还是朱棣比较冷静,他搀扶起王妃,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此时此刻,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必须马上行动。
“请道衍先生前来!”
工夫不大,一位僧人从外面走来,他身材高大,背有点驼,须发雪白,满脸皱纹,显然已上了年纪,但一双三角眼却分外有神,有着一种饱经风霜之后的淡定。他快走两步,双手合十,向朱棣行礼。朱棣急忙招呼看座,并向他讲述了朝廷中发生的重大变故。
道衍本名姚广孝,已经在北平生活了十六年,他不单是朱棣的军师,可以说是后者的人生导师。过去这些年,朱棣对道衍可以说是知无不言,有大事必与其商量,而道衍也从未让主子失望过。
“王爷,别等圣旨了,您这就上京祭奠吧!”道衍果断地说。
朱棣也是这么想的。父皇去世了,不出意外的话,侄子朱允炆一定会继位。但是,这毕竟是大明王朝第一次权力交接,未必就能很顺利地进行下去。而他自己,作为朱元璋在世儿子中年龄最大的,也应该为诸王做出表率,主动站出来拥护新皇。
朱棣让道衍和徐王妃在北平布置灵堂,立即开始悼念活动;又令张玉、朱能统领燕王府护卫,应付不测。自己带上三个儿子,点齐五百名军兵,骑快马日夜兼程赶赴京师。
丽正门外的吊桥已经放下,朱棣打马一掠而过。他回头看看高耸的城墙,不禁想起了十八年前,自己第一次来到北平,第一次策马入城的场景。朱棣知道,自己能当上燕王,能统领十万军队,都要归结于父亲朱元璋的信任与扶持。
父皇,孩儿来了!
二、千里奔丧却遇阻
朱棣父子出了北平,骑快马日夜兼程,希望能早一点到达南京。一行人眼看就能到达淮安,可以渡过淮河之时,突然听到远方一声号炮响,片刻间尘土飞扬,锣鼓喧天,一支兵马出现在了他们的队伍之前。
朱棣的哨兵来报,前面这支队伍人数有五六千之多,领军的是校尉潘安(和东晋那个著名的美男子同名)。
朱棣端坐在马上,用马鞭指了指潘安道:“好大胆子,见了本王,为何不拜?”
潘安微微一笑道:“四殿下息怒,小人是来传旨的。”
朱棣只能领着三个儿子跪了下来。潘安宣读的,正是早些时候已经发布的洪武遗诏。四人听着听着,不禁放声大哭。朱棣对遗诏并非完全相信,但也不能马上就站起来指责它是假的。潘安则表情严肃,他收起遗诏,要求朱棣立即回到北平,不得擅离职守,否则,自己的五千精兵就只能公事公办了!
朱棣只带了五百兵马,显然挡不住对方,再说,自己是来奔丧,又不是来打架的,这一仗,无论如何不能打,否则就成了抗旨。
可是,就这么转身回去,自己又实在不甘心,朱棣强忍悲痛,向潘安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后者的表情相当复杂,朱棣的要求让他非常为难,他又不可能当场掏出手机,向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兵部请示。
到底应该答应,还是断然拒绝?
几日之后的北平,整个城市依然笼罩在哀悼氛围中。
忽听有人猛敲燕王府的大门,一名侍卫透过门缝看去,居然看到了熟悉的身影,他赶紧打开大门,并跑去通知王妃。
徐王妃和道衍见到朱棣,都非常吃惊:这点时间跑个单趟还差不多,他怎么就回家来了呢?当朱棣把路途上的经历讲给这两人听时,王妃哭得更伤心了,怎么劝也劝不住。而道衍则脸色大变,背过王妃,他悄悄地对朱棣说:“王爷,您这个举动太危险了!”
原来,就在淮河边上,朱棣眼见自己进京没有半点可能,就想了个变通的方法,要求潘安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带到南京,给皇爷爷送葬。潘安一开始还不敢接收,兵部只让他阻截燕王,可没说不能带皇孙入京,搞不好,他把两边都得罪了。
朱棣是什么人啊,哪能这么容易放弃,他继续劝说,甚至是声泪俱下,苦苦哀求,就差当场跪下来了。再怎么说,燕王可是大行皇帝的亲儿子,这样的孝心,谁看了能无动于衷?一个统领十万大军的藩王,一个让蒙古人谈之色变的英雄,愿意承受这样的屈辱,还不是为了尽儿臣最后的义务?这点小小要求要是不能满足,是不是也太不近人情了?
潘安纠结了半天,最终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
朱棣当然明白,自己这样做意味着什么,但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唯有如此,才能够表现出自己对老皇帝的孝心—儿子可以代表我对新皇帝的忠诚—三个王子都交给你了,我还能做什么坏事呢?朱棣知道,大侄子朱允炆是个做事有底线的人,就算对四叔戒心很重,就算不希望他出现在国葬现场,但也要表现出一个侄子的礼数,更要表现出一个新君的气度。看到做叔叔的如此委曲求全,这样用心良苦,即便他不会从心里感动,也至少得在表面上欣赏,不能对三个堂弟多加为难。
但要是说一点都不担心,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毕竟在朱允炆潜意识里,以至大多数朝臣心中,四皇子就是对皇位最大的威胁,而把他的三个儿子作为筹码,未来在与朱棣的博弈中,自己显然就会占上风。这个道理,朱棣岂能不明白?
和父亲一样,朱棣极为注重亲情,一下交出三个儿子,也就等于交出了自己的命。如果说这个时候的朱棣,已经做好了造反准备,似乎并不符合逻辑。而如果朱允炆一直把三个堂弟留在南京,甚至对他们进行收买分化,后面的一切,历史将会如何发展,我们真的无法想象。
话分两头。等朱高炽哥仨赶到了京城,才发现葬礼早就结束,朱元璋已经被埋进孝陵了,他们连皇爷爷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敢情人家根本就没打算等你来。齐泰听说潘安把三个王子带回来了,当然非常高兴,立即让人好好照顾,重点保护。
三兄弟在灵堂前守了一个月,准备返回北平之时,朝廷的答复却把他们惊呆了,老二朱高煦更是非常恼火,就差和来人动手了。
朱允炆传下圣旨,要三兄弟和自己的两个弟弟一起读书,高炽和高燧倒没有什么意见—首都的学习环境当然更好,学习资料更加完备,侍候他们的宫女还更漂亮。平生最不爱读书的朱高煦可火了,想回北平不让回,想出去玩不让玩,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人质吗?
更让人有些想不通的是,朱允炆为什么要这么快就安葬他爷爷呢?
三、刚登基就犯大错误
朱允炆知书达礼,仁孝谦恭,不仅深受老皇帝朱元璋喜爱,在朝廷内外也有非常好的口碑。按理说,在处理丧葬问题上,他应该表现出新君的泱泱大度。
可又有多少人会想到,朱允炆的做法会如此令人不解。毫不夸张地说,从公布“先皇遗诏”的那一刻起,他就给自己的江山,给未来的施政,埋下了不和谐的因子。
遗诏是老皇帝留给世界的最后一道命令,是其对身后事务的一种安排,当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中国的专制王朝,很多时候心照不宣。所谓遗诏,往往只是个幌子,不过是新皇帝借死人之口,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利益的一种手段。
这份洪武遗诏,有些地方就很让人捉摸不透。其全文是这样的:
朕应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听王。诸王不得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遗诏一开始是对朱元璋的极力称颂,说他三十一年来为民操劳,从不懈怠(其实做过的坏事也不少,死后还把四十个妃子中的三十八个拉着陪葬),也知道天地万物有生就有死,让天下人不必过于悲痛。然后是对朱允炆的高度肯定,为其继位制造合法性。丧事要俭办,臣民只需要哭临三日,而不是守孝三年,而且不妨碍正常的嫁娶。
问题出在遗诏的后面:“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此时的诸王,有三个是大行皇帝的孙子,其他都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不让他们来向遗体告别,显然太不符合情理了。公道地说,朱元璋从来最不信任的就是朝中大臣,最依赖的就是自己的这帮儿子。生前,他把父子之情看得无比重要,死后,怎么可能不让自己的孩子们来见他最后一面呢?
而且,朱允炆已经做了六年太孙,在朝中的地位已经比较稳固,诸王要是想趁先皇下葬时发动政变或搞其他小动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身为皇帝的朱允炆,应该有这一点最基本的信心。
如果从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角度想,先把藩王都召入京,然后果断地发布命令,将对新皇构成最大威胁的几个皇子关押起来,那样,这个世界应该多么清静啊。如果这样做,这个名单里,肯定包括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两个掌握兵马最多的人。但很显然,无论朱允炆自己,还是身边的智囊,都没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
“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听王。”这样就等于剥夺了藩王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权,更要命的是,连军队指挥权都被直接拿走了,诸王现在能调动的,不再是数以万计的大明军队,而是剩下的数以百计的王府护卫。这也与老皇帝的一贯作风不相符,朱元璋信任儿子远胜过地方官员,自己都要死了,不给孩子们多些优惠政策,却收回他们的权力,这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逻辑上,都让人无法理解。
因此,每一个皇子都不由得怀疑,这是一份被篡改的遗诏,倒未必是朱允炆的本意,很可能是他手下那些急着拍马屁、献殷勤的大臣搞出来的。但无论是谁出的主意,不经朱允炆加盖大印,就无法生效,也不可能发出。
那也就是说,这个阴招至少是朱允炆默许的。
显然,作为皇子,叔叔们还不至于在老爸尸骨未寒之时,就公然对抗帝国的接班人。朱允炆的防御措施,显得既小家子气,又让人不舒服。抱怨的种子就这样埋下了。要知道,大明的哪个王爷都不能随便得罪,朱允炆却一次把二十几个叔叔全惹火了。他的威信,在这时就受到了相当程度的伤害。
老皇帝大行六天之后,朱允炆在奉天殿正式登基,宣布改次年年号为建文。就在当天,他主持了非常隆重的葬礼,把朱元璋葬入了钟山脚下早就建好的孝陵。
按照专制社会的惯例,先皇灵柩怎么着也得停一个半月以上,给全国的皇亲高官充分哀悼的时间。这么着急安葬,实在是有点冒失和草率,不符合合法继承人应有的沉稳表现。
其次是急着登基。按照中华历代帝王的习俗,即便有遗诏做保证,怎么也得搞个三推四让的表演,表现出“我实在不着急当皇帝,都是大臣们逼的”架势。毕竟先皇刚离世,什么事能比祭奠更重要呢?
最后,也是最离谱的,朱允炆居然把老皇帝下葬和新皇登基两项重大活动放在同一天。朱允炆熟读历史,可以往的任何皇帝,都不会这样安排,显得对先皇很不尊重,其实晚个十天八天再登基,又耽误什么事呢?
据说朱允炆是少年老成,做事识大体、顾大局,但在登基问题上,却给人留下了很多把柄。恐怕只能说是对岗位工作还不熟悉,被手下一帮坑爹的助手给害苦了。
当时,他已经娶亲,皇后也姓马,和当年的马皇后一样通情达理,并且有了两个皇子。作为帝王,二十二岁已经不算年轻,绝不能用年幼无知来当挡箭牌了。
如果不当皇帝,李煜可以是个伟大的婉约派词人,赵佶可以是个天才的山水派画家,朱由校可以是个出色的木匠,光绪可以是个了不起的钟表师。但作为皇帝,他们不但明显不合格,还因为能力缺陷,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自己的荣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然,这些人坐上龙椅,并不是出于自己主动的选择,而是一种被动的继承。
从事普通职业,可以正常退休,但是当了皇帝,除非被赶下台,不然你就得干一辈子,就如同被绑在了命运的陀螺上。龙椅前的台阶,不是给你下的。从这点来讲,当皇帝也挺可怜。
朱允炆下令在淮河边上阻截朱棣,说明了朱允炆和朝廷对位高权重的四皇子极不信任。朱棣到底有什么显赫背景与特殊经历,能令朱允炆及其大臣如此忌惮呢?
注释:
[1]本书的年份一律采用皇帝年号纪年,日期用农历。
[2]本书人物的年龄一律采用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