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标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一、冥冥之中有天意?
朱棣的一生,与北平(北京)有不解之缘。明太祖朱元璋要是知道朱棣在四十岁以后做那些事,一定后悔把老四封为燕王。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十七,朱棣出生在南京。此时的朱元璋,并没有陪在产妇身边。他终日不是忙于打仗,就是奔波在前往战场的路上,甚至都没工夫给几个儿子起名字。
朱棣的亲生母亲到底是谁,现在都成了历史之谜。
他自己一口咬定,本皇子就是马皇后在百忙之中亲自生出来的,我是嫡子![1]
可绝大部分历史学家根本不承认这种说法,他们大都认为,朱棣和朱的母亲,是出生于蒙古的妃。在民间传说中,这位女士甚至被说成是元惠宗孛儿妥懽帖睦尔的妃子,徐达占领大都后,把她作为战利品献给朱元璋,妃当时已有身孕,后来就生下了朱棣。
当然,这个传言丝毫不可信,徐达占领大都是在明洪武元年,而朱棣出生于元至正二十年,明朝建立时已经九岁。不过,笔者认为朱棣的母亲是蒙古人,看来基本上靠谱。而他的身上,确实既有汉人老谋深算、能屈能伸的机敏,也有蒙古勇士铁血强悍、不畏牺牲的气概。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已经有了十个儿子,他决定把除太子朱标外的皇子,全部封王。册封仪式于四月初七在皇宫奉天殿举行。其中,老二朱樉为秦王,封在西安;老三朱为晋王,封在太原;老四朱棣为燕王,封在北平;老五朱为吴王,封在凤阳。
朱棣当年只有十一岁,自然不可能马上就藩,十六岁那年,朱元璋亲自为老四选定了王妃,就是徐达的长女徐仪华;第二年,即洪武九年(1376)正月二十七,朱棣大婚,二十天之后,他就告别了妻子,与两位皇兄一起前往凤阳故里。
他们在那里的皇家军事院校接受了极其严格的军事训练,学习领军打仗的一切必备技能。两年之后的八月十六,徐王妃在南京生下了长子朱高炽。
洪武十三年(1380)三月十一,年仅二十一岁的朱棣披挂整齐,拜别了朱元璋和马皇后,带着徐王妃和护卫亲兵五千余人,踏上了奔赴北平的行程。此时,妻子又有了身孕,第二个孩子也即将出生。
一路之上,旌旗招展,队列严整,沿路观看的百姓,都为马上这位年轻帅气的将领叫好。不过遗憾的是,青春貌美的徐王妃长什么样,他们是没有福气领略的,人家一直坐在车里。
今天,京沪高铁从北京到南京只需要四个小时,飞机则是两个小时,便捷的交通,缩短了出行时间,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但是在当时,人们不得不忍受很不给力的交通方式。他们先是骑马到达扬州,随后乘船经大运河到淮安,然后改走陆路,沿着运河北上。
大运河的河道淤积,给年轻的朱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条南北黄金水道,无论运粮还是运兵,都要比走陆路节省太多成本,也远比走海路安全。更重要的是,它让中国南北的联系更加紧密了,荒废了实在可惜。沿线百姓终日的劳苦当然令他痛心,也让他庆幸自己可以不为生活发愁,有个级别高的老爸还真管用!
不过,朱棣还不是同样要受命运的摆布?如果自己是这条运河,老头子朱元璋就是河上的水闸,掌控着他小子的命运。
经过近一个月的行程,朱棣一行终于走到了运河尽头。在通州做了短暂休整之后,他们直奔目的地—前元故都、边防重地北平。
当朱棣到达北平时,元朝皇帝离开这里不过才十二年。朱棣还没有就藩时,就请求自己的表哥李文忠,对北平的城防和建筑进行维修,为不远的将来进驻做好准备。李文忠其实是一位武将,虽然论辈分是朱棣的表哥,但其实只比朱元璋小十一岁,却比朱棣大二十一岁。在当时这可是一代人的年龄差距。
也许是对这位表弟的话太当回事了,也许是自己有在建筑业扬名立万的潜意识,李文忠这回可是撸起袖子真抓实干。他抽调了上万名士兵,对北平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
北平在元朝时虽贵为帝国首都,但城墙居然还是用土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绕城一圈长达五十五里。李文忠即便仅在外层包砖,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他还不辞辛苦,将四面城墙全部加高,在十一个城门上,重新修整了垛口和箭孔,总之,考虑到和蒙古人打持久战的需要,一切都用最高的标准和最严格的要求进行。
李文忠对于工程质量相当满意,认为是自己的又一杰作。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辛勤工作,给自己的亲儿子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而让自己的亲表弟有了成大业的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这恐怕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在不远的往昔,北平还曾经是世界的中心、地球上最强大国家的都城,从这里发出的每一道圣旨,都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从这里出发的每一次远征,都能让无数生命灰飞烟灭。而在明初,这里是防御北元的重要边城。理论上来讲,北平一失,蒙古铁骑就能在华北平原上肆意掳掠。
燕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朱元璋偏偏选了朱棣,而且,允许他入住元世祖忽必烈修建并长期居住的隆福宫。
朱棣和忽必烈,都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人物。他们的共同点也不少:二人都是家里的老四;他们的父亲都特别善于打仗;他们最依赖的知己,都是自己美丽的妻子;他们最重要的谋士,都是不守戒律的和尚;他们的长子都过于文弱而且短命,而继位的孙子,性格和爷爷却相当接近;他们都顶着重重压力,把帝国的都城由别处迁到了今天的北京,并耗费十余年时间,动用大量人力物力重建了首都。
但是,最重要的相同点并非这些,而是在于:
两个人的江山,都是通过武力抢来的。也就是说,政权的继承人,原本并不是他们!
1260年,忽必烈在其兄蒙哥去世后,不顾蒙古大多数贵族的反对,悍然在开平称大汗,与各部落选出的继承人阿里不哥开战并打败了后者。整整一百年后,1360年,朱棣出生。
1271年,忽必烈采用汉人政权的年号称帝,定都大都。将近一百年后的1370年,朱棣被封为燕王,封邑北平,以忽必烈的皇宫为王府。
按两人的出身,本来都只能得到“宗”的庙号,但他们偏偏成了“祖”。从本质上来讲,他们可以说建立了一个全新政权。如果不是恰好与前任君主有直接血缘关系,他们几乎肯定就得改朝换代了。
北京,把两个历史巨人联结在了一起,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天数……
忽必烈模仿汉族皇帝建立大元国号后,在金中都基础上修建大都城。此后近一百年间,这里不仅是元朝的首都,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直到明太祖洪武元年八月初二,朱棣的岳父徐达占领大都之后,它的地位才有所下降。朱元璋改大都为北平府,取“平定北方”之意。
十二年后,这里又有了一个年轻的新主人,这个城市,也将因为他的功绩,而重新成为世界的焦点。
此时,大将军徐达和他的副将傅友德已经在丽正门下等候,短暂寒暄之后,徐达把自己的女婿、女儿接进了整修一新的燕王府。
自从占领大都之后,徐达大部分时间驻守在这里,无法与在南京的家人团聚。现在,火炬要传递到年轻人手中,责任要扛到下一代的肩上,他也有更多时间可以回家探亲,这当然是好事了。更让他开心的是,这位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宝贝女婿。老将军怎能不高兴,又怎能不好好帮助这位女婿呢?
徐达和傅友德在军务上的关照指点,对于朱棣的成长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事情,这很可能也是朱元璋刻意的安排。朱棣知道,自己到这里,绝不是来享福的,绝不能做一个花天酒地的皇二代,而是要成为大明王朝出色的将军、朱元璋军事路线最有力的执行者。要让那些开国老将,对自己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服从;要让蒙古人听到自己的名字,就像当年的匈奴人听到霍去病一样畏惧。
朱棣一直觉得,父亲对自己的要求最严格,期望也最大。自己的封藩是蒙古故地,自己的府第是元朝皇宫,自己的夫人是大明第一名将的女儿,自己的岳父还驻军北平指点自己,这么好的机会,如果自己不珍惜,如果自己不能有一番作为,那真是无药可救。
即使在边关,还是打仗的时候少,和平的日子多。按照朱元璋对于藩王的安排,各个皇子的封国,简直就像一个独立王国,有自己完备的官僚系统,包括王相府、王傅府和参军府,还有典笺司、咨议官和王府教授等官员。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一职,各府王相也就取消了,参军改为长史。朱棣并不能直接管理北平民政,但北平布政司(相当于河北的省长)见到他,照样还得下跪。
相比明朝官员可怜的俸禄,皇子们的福利是非常好的。作为藩王,朱棣可以享受大约五万石的岁禄,还有数量不菲的食盐、布匹和茶叶等,可以过上非常舒适的生活。娶几个小妾、养十几个儿子,肯定不会造成多大负担。但朱棣显然不是那种花花公子型的王爷,他有更大的理想。
几个月之后,徐王妃在北京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取名朱高煦。这个在北平出生的孩子,似乎生下来就带有北方的野性,也似乎命中注定,与老大就有不同的气质。但谁也不会想到,老大与老二的性格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更不会想到,他们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明争暗斗了二十余年。
有了徐小姐,朱棣似乎忘记了世界上还有其他女性,在她们的诱惑面前如同盲人。实际上,在北平的二十年里,朱棣居然只有一个夫人,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度,这不仅是前所未有的行为,也和多数皇子的风流成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世界上真有不好色的男人吗?不着急,人生不还有下半场嘛!
朱棣并不喜欢待在南京或凤阳,他很庆幸自己躲得远远的,可以少惹些事,少很多麻烦。他希望能把藩王的使命完成好,首先不让朱元璋挑出毛病,然后还要讨得老头子欢心。朱棣知道,二十多个兄弟之间,别看现在有老爸镇着,搞不出什么事来;如果有一天朱元璋不在了,大家还会像现在这么客气吗?
人在北平的朱棣,依旧保持着凤阳军训时养成的良好习惯。除了正常的练兵之外,他会带上几个随从,穿上寻常百姓的服装,了解北平周围的山川地势,以及当地民众的实际生活。
他后来回忆道:“我当年在北平时,几次打猎都在农民家吃饭(给钱的!),看到他们的伙食过于简陋,知道他们生活艰苦,每次以燕王的身份向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都无不非常感动……用人之道,也必须先收买人心,然后才能让他们立功。如果能做到‘养之于无事之时,用之于感恩之后’,没有不尽心尽力的。”
一个成大事的人,身边肯定少不了帮手,朱棣也不例外。他和父亲一样,喜欢结交天下豪杰,用人不拘一格。在燕王府,他的主要将领有张玉、朱能、陈珪、郑亨、孟善、火真、张信、李远、郭亮和房宽等,慢慢地,这些人都逐步成为朱棣的死党:
因为朱棣没有皇子的气势,也不摆王爷的架子,换成现在的话说,就是相当亲民;
因为朱棣不把他们当会说话的工具,而是当作自己的手足兄弟。南京方面有了赏赐,不是自个儿关起门来享受,而是分给士兵们;
因为朱棣在战场上,从来不缩在后面叫嚷:“哥几个给我上!”而是喜欢打马冲在最前面:“弟兄们跟我来!”
领导才能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但领袖气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朱棣无论穿不穿军装,只要往军人中间一站,就能形成一种天然的凝聚力。用现在的话说,那是气场太过强大。
正因为朱棣这样的风范,没有用多长时间,他就把一批军官团结在了自己周围,就在大元故都树立了极高的威信。
作为后人,我们真的无法想象,如果朱元璋把朱棣封到别的地方,大明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又将如何书写?
二、最成功的征服
时光荏苒。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棣三十一岁,来到北平已经整整十年。江南的阳光已经渐行渐远,漠北的风沙让他感觉更加亲切。在北平生活了十年,他几乎完全转型成了一个北方人;经过十年的历练,他日益成熟,越发像一个优秀的将军。
他觉得,也许自己命中注定是个军人,上马奋力杀敌,下马痛快喝酒,就是自己一生的命运。而军人注定属于北方,与契丹、女真和蒙古这些强悍的民族无法分开。而江南,总让他想起秦淮河上的画舫,裙带飘飘的少女,以及宛如天籁的丝竹之声。
十年的时间里,他先后跟随徐达、傅友德、冯胜三位将军,参加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战役,虽然没有独立指挥过重大的军事行动(主将们都怕他出事),但常年跟随在中军帐中,耳濡目染,他也得到了很多启发。对一场战役应该掌握的指挥艺术,他有了相当程度的洞察和领会;对一个统帅应该具备的领袖气质,他也有了极为清醒的理解与感悟。
在北平这十年,也让出生于南方的朱棣,患上了一种怪病,但这种病,却在关键时候,保护了自己。
朱棣的成长与进步,当然也逃不过一个人的眼睛。这年正月初三,朱棣接到了父皇北征的命令。与以往不同的是,朱棣和三哥朱将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老七齐王朱榑率领兖州护卫及徐邳两卫军马,也归燕王节制。行动的目标是北元太尉乃儿不花。
这年三月,朱棣带领大军离开北平,踏上了开往辽东的征程。一路上军容整齐,军纪严肃,军威庄严肃穆。他的身上,披的是大明将军的铠甲;他的血管里,奔腾的是朱明王朝战士的血液;他的身后,飘扬的是象征国家尊严的大旗;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害怕这两个字。朱棣不允许自己退缩。他很清楚,空手而归的下场是什么。
大军开出了古北口,城市的炊烟早已没有了踪影,眼前能看到的,只有茫茫无际的荒漠,连个野兔都难得撞见。朱棣知道,这样漫无目标地搜索,把军粮都吃光了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反而可能被人打个偷袭,他立刻判断:不能再走了!
朱棣于是下令,选择合适的地方扎营休息,并派出四路轻骑,穿上蒙古军人的衣服,分头打探敌情。
看来老天真的是眷顾朱棣,两天后,有一支骑兵来报,乃儿不花的大营扎在了迤都(今蒙古苏赫巴托)。朱棣心中暗喜,但作为主帅,他必须沉住气,喜怒不能写在脸上。朱棣命令军队加速前进,直奔目的地。
蒙古的三月还是冬末,进军途中突然下起了暴风雪,大风吹着雪花,打在人的脸上,钻进人的眼睛里,给行军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军中不少从江南来的士兵,对于这样的大雪很有几分畏惧,难免产生了抵触情绪,不想走了。一些军官的思想,也在此时发生了动摇。怎么办?
危机时刻,最能体现一个统帅的勇气与决断,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位皇子,希望他拿主意。朱棣猛然想起,三年前,大将军蓝玉奇袭庆州,杀死北元平章果来时,也是在大风雪天气,因为气候恶劣,元军以为蓝玉不会来,疏于防备,让他成就了不世之功。这一次,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机遇,我朱棣堂堂皇子,怎能输给一个赳赳武夫?
朱棣朝队伍挥了挥手,人群安静下来,大家把目光都转向了这位气宇不凡的皇子。朱棣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
“弟兄们,敌人就在眼前,越是大雪,蒙古人越以为我们不敢来,我们就越能出奇制胜,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他们现在是抵抗力最薄弱的时候,只要能杀到敌营,胜利就必定属于我们。当年一个罪犯蓝玉,尚且能奇袭庆州,大获全胜,各位不会觉得自己连蓝玉都不如吧(其实是真不如)?过去这些年,我等深受皇恩,自当肝脑涂地为国分忧,今天到了报效之时,打下迤都,各位都是国家的功臣,我给各位请功,如有再言撤退者,军法处置!”
年轻的朱棣不愧是个天才的鼓动家,一番话说得众人热血沸腾。究其一生,朱棣都保留着这种热爱演讲的习惯。如果他能活到今天,固然住不了紫禁城,当不成万岁爷,却可以开个培训学院拼命捞钱,成为励志导师。
顶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迎着吹在脸上生疼的寒冬,在高低不平的崎岖道路上,朱棣和他的弟兄们偃旗息鼓,加速前进,日夜兼程(怕蒙古人跑掉),埋锅做饭(防止敌人发现炊烟),终于到达了离迤都营地仅有几里的地方。天寒地冻,乃儿不花一伙儿想必还躲在大帐中烤火啃羊腿呢。
“王爷,我们动手吧……”
“不行!”朱棣的目光很坚定,语气不容置疑。他要做什么呢?
如果朱棣挥一挥手,让骑兵冲进去一顿砍,这片草原上,只会多出几千具尸体。
但如果朱棣真这么做,他就不是朱棣了,要玩,就要玩个尽兴。要做,就要做到极致。打仗要杀人,但打仗不是为了杀人,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他做出了一个让众人目瞪口呆的决定:
“停止前进,扎营休息!嗯,就这样定了!”随后,朱棣告诉身边侍卫:“去把那个观童给我叫来……”
乃儿不花忧郁地坐在大帐里,想起过去这些年,自己的失落、失败、失意,一时无限惆怅。突然卫兵来报,说营外有个叫观童的求见,自称是将军的老朋友。
观童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三年前曾经劝降过纳哈出,又是乃儿不花的老熟人。这次,朱棣又让他来劝降一位老朋友,这也是用其所长嘛。
观童一进大帐,就很热情地给了老熟人一个熊抱,乃儿不花毕竟是蒙古战士,没有汉人那么多心眼儿,一下放松了警惕。
在昏暗的灯光下,两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讲起了这些年的往事。乃儿不花郁闷啊,同是蒙古人,他的爷爷辈把这帮南人满世界地追着砍、追着杀,他这个当孙子的,被南人满世界追着砍、追着杀,真是愧对列祖列宗啊。
观童看起来倒是气色不错,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老朋友讲述了大明皇帝朱元璋的民族和解政策,大概意思就是说,自打投降之后,生活待遇提高了,营养状况也改善了,还娶了好几位汉族小丫头,小日子过得很滋润。你老弟一年到头喝的西北风比马奶酒还多,吃的沙子比烤羊肉还多,就没有什么想法?
乃儿不花听到这里,为了显示自己的镇定,表情严肃地跳了起来:“我成吉思汗子孙,应当战死沙场,岂能投降那个叫花子南蛮?”
“坐,坐,”观童乐了,“其实我刚才忘了告诉你,你们都已经被包围了……”
乃儿不花怒了:“来人!”话音未落,一个身穿大明军装的士兵真就进来了:“报告将军,你们已经被我明军完全包围了,燕王特意让我们请你到营中一叙,我们这就动身吧。”
乃儿不花愤怒地回头看着观童,原来他的笑容是那么虚伪,那么恶心,怨谁呢?
可怜的乃儿不花将军就这样被戏弄了,可怜的蒙古军人就这样被包围了,帐外已经相当混乱,明军已经将大营重重包围,想活着冲出去的希望不是很大。乃儿不花已经明白,自己的老朋友自打投降了南人,也学会了他们的阴谋诡计,自己太没心眼儿了!
观童劝说乃儿不花,让他命令部队不要行动,一切等和燕王谈判后再做决定。乃儿不花答应了,两人即刻出发,前往明军营地。
早有快马前去通报,两人赶到盟军大营外时,只见旌旗招展,鼓乐齐鸣,帅旗下站着一位大将,身高背阔,气宇轩昂,朱棣亲自出来迎接了,这让乃儿不花非常感动。在他看来,自己一个败军之将,前往人家的地盘,就是找羞辱去的。哪里知道,热爱表演艺术的朱棣,岂能放过这种机会,既然是演戏,就要让自己演得够尽兴。
乃儿不花赶紧下马,拜伏在地,朱棣亲手搀扶,并给他引见了身边的将领。随后,朱棣置办了丰盛的酒席招待来宾。长年在荒漠当游击队长的乃儿不花和一干随从,光满桌子叫不上名的菜品,都已把他们看晕了。
要征服一个男人的心,首先要征服他的胃,今天的姑娘还不明白的事,六百年前的朱棣倒很精通。
这顿酒饭,让这些几年没吃好饭的蒙古男人吃得相当舒服。好酒总能拉近双方的距离,让两颗本来仇视的心贴得更近。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朱棣与乃儿不花商量了投降的优待事宜,出乎后者的意料,四皇子开出的接收条件非常优厚,除了宣布名义上的主子由北元大汗变成大明皇帝外,其他政策都不会变,所有士兵及其家属的安全得到保障,还要上奏朱元璋,给予封赏。
最后朱棣问:“将军还有什么要求,小王都尽量满足。”给人感觉这不是在收编降兵,而是在安置国家功臣。
乃儿不花赶紧表态:“非常好,好极了,我很满意!”
乃儿不花立即回到了本部大营,向担惊受怕的弟兄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在朱棣那里受的种种优待,描绘了一幅投降之后的美好前景,恐吓了一番不投降的悲惨下场,可以说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很快,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只有两个字—投降。
朱棣的第一次独立军事行动,就这样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北平出兵,到班师凯旋,前后仅仅二十九天时间。几乎没有人员伤亡,就让乃儿不花归降,还接收了他们全部的马驼牛羊。朱棣以自己的表现,在老爸那里留下了良好的口碑,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消息传到南京,朱元璋大喜,对朝廷大臣说:“清沙漠者,燕王也,朕无北顾之忧矣!”意思是说,有我们家老四在,北边蒙古的事我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而朱棣的三哥朱呢?他从太原动身,踌躇满志地出发,灰头土脸地回来。在茫茫沙漠之中转悠了一个多月,连蒙古包都没有发现半个,上万号人每天就在沙漠里盲目穿行,得白白消耗多少军粮,得给国家财产带来多大损失啊!朱元璋在得知朱棣获胜的消息后,立马派人给朱下达命令—你快回来!
从那之后的十年,朱棣镇守北平,令蒙古人不敢出战,乖乖在长城那边混日子—朱棣不打他们就不错了,谁愿意上门来送死?如此一来,北方的和平有了切实保障。放眼大明三百年,恐怕也只有后来的战神戚继光,才能与朱棣媲美。朱元璋对儿子的军事才华相当欣赏,但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
当一辈子藩王,守一辈子边疆,一辈子待在长城脚下,一辈子远离南京的花花世界,这孩子真的就心满意足了吗?
三、朱标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朱棣不是没做过太子梦,不是没想过争位,但是在三十三岁之前,他面前横亘着一座大山,高得让他不得不仰视,他面前有一条鸿沟,深得难以想象。如果没有非常规措施,他想跨过去根本是不可能的—那就是朱元璋的长子,大明帝国的皇太子及监国,朱棣的大哥朱标。
朱棣不是马皇后的亲生儿子,这已经没有任何争议。问题是:朱标是不是马皇后亲生?如果不是,他们两人的性格何以如此相像?如果不是,何以朱标如此得到朱元璋的厚爱?如果不是,他的亲生母亲又能是谁呢?
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标生于太平。因为这是第一个儿子,朱元璋非常重视。笔者一直怀疑,朱标才是马皇后唯一的亲生儿子,性格气质都更接近。其他四个都是冒充的,当然证据不足。
吴元年(1367),朱元璋立老大为世子,并安排他回凤阳老家扫墓。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登基后,很快把朱标立为皇太子,一点犹豫的工夫都没有。而多年之后的朱棣,在立太子问题上,却是那样的摇摆不定。
朱元璋还特意挑选功勋老臣和有才能的新官员,兼任东宫官,这个阵容豪华得有些吓人: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有这三巨头不算完,还有数十位大臣共同兼任东宫。朱元璋还下诏说,他在东宫不单独设立府僚,而让重臣兼职,因为战争没有完全停止,如果自己需要带兵离开京城,就留下太子监国。如果设立两套班子,东宫的大臣就有一个忠于太子还是忠于朝廷的问题,反而会容易产生不信任。
朱元璋不仅聘请明初第一学者宋濂亲自为太子授课,还从国子监中挑选了王琦、王璞和张杰等十余位德才兼备的年轻人,陪太子读书,还特意挑选了一批有德行的名士,充当太子的宾客和谕德,为其传授帝王之道、成败之迹。[2]而朱棣和二哥三哥并没有这个福分,他们所受的教育,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洪武十年(1377),朱标已经二十三岁,朱元璋觉得他长大了,下令朝中政事先要汇报给太子,经其审阅后才传给皇上,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监国制度。这是对朱标才华和能力的进一步肯定。
朱元璋与陈友谅激战的那些年月,由于经常需要行军,马皇后就把朱标随时背在身上(如果朱标不是嫡子,她有必要这么做吗?怎么不背朱棣?)。朱标被立为太子后,他为了纪念这段经历,就特意请画师画了《皇后负子图》,并随身携带。朱标天性仁慈宽厚,解决问题对事不对人,这一点很像马皇后,而与当政后的朱元璋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李善长因受胡惟庸案牵连被赐死时,朱标进谏说:“父皇您杀戮太多,恐怕要让众大臣心寒了。”朱元璋当时没说什么,心里却想,这小东西,居然教训起老子来了!看我不给他点颜色看看。
第二天,朱元璋把朱标叫到寝宫,把一根带刺的木棍丢在地上,让朱标捡起来抓在手上。朱标一看,这不得把我扎得满手是血吗?不干。于是就对老爸摆出了一个为难的pose,朱元璋乐了:“朕命你抓住木棍,你都知道棍上有刺,怕伤到手,如果把上面的刺去掉,不就没事了吗?我老人家现在诛杀李善长等一干权臣,就是为你拔刺,我的一片苦心,你个小畜生这都不明白吗?”
说得倒是很直白、很坦诚,显示了一个好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而朱标的一番答复,更让朱元璋突然来了精神。老头子猛地站了起来,活动活动胳膊,转身……操起座椅就朝宝贝儿子身上砸去。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朱标是这么说的:“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潜台词无疑就是,你自己远远达不到尧舜那样的贤明,难怪大臣们个个都成了乱臣贼子。这样讽刺老爸,确实也有些不像话了。朱元璋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挤对?难怪他要发飙了。
好在朱标躲得快,他跪倒在地,从怀里掏出《皇后负子图》,还准备继续行凶的朱元璋看了之后,不由得想起了过去马皇后的好,于是也下不了手了。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秦王、周王哥俩曾经多次因为过失,惹怒了朱元璋,多亏有太子说好话做工作,才让他们免于撤藩,重回封地。
晋王朱曾被人举报有谋反之心,朱元璋准备采取行动时,朱标为保住弟弟,在朱元璋面前长跪不起,放声痛哭,终于把老屠夫感动了,总算没有拿自己的亲骨肉开刀。
朱元璋当初打天下时,为了收买人心,把大哥的儿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及沐英等十多人收为养子,其实是想让他们在战场上给自己多卖命—亲生儿子死了心疼,养子死不死没多大关系。马皇后对这些养子如同亲生儿子一样,太子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中。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渐渐长大了,把当年为他流血卖命的养子们看成威胁,千方百计找由头想除掉他们,而太子却总是尽自己的力量,来劝说父亲不忘旧情,对这些兄弟加以保护。
朱元璋曾经想过迁都西安。洪武二十四年(1391)八月,他派朱标去陕西视察。他对太子说:“天下山川,唯有陕西号为险固,我安排你前去考察民情风俗,慰劳三秦父老子弟。”
朱标知道父亲的打算。西安自古帝王都,南北有山脉保护,东西有雄关可守,是天然的建都处所,是周秦汉唐四大最强盛汉人帝国的都城。在陕期间,他视察了多处城防,收集整理了很多资料,并且绘制了详尽的地图。
可以说,朱标是个好太子,很敬业,很仁义,也不缺乏自己的主见。
但是,谁也意想不到的情况,突然出现了。
四、朱元璋第二次选择接班人
朱标只比朱棣大五岁,有他在,朱棣想继承皇位,连理论上的可能性都没有。除非朱标死了,另外两个哥哥也不在了,才能轮到朱棣接班。可是,按明朝人的平均寿命,朱标离正常死亡还得许多年,除非是非正常死亡—那就不得不走李世民的道路了。
当时的朱棣,显然并没有发动政变的本钱,甚至也没有发动政变的野心,有的只是对大哥的艳羡,以及对未来接班人美好前程的一丝希冀。
但朱棣根本没有想到,大哥会走得这么早。
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标从陕西回到南京,献上关中地图后就病倒了,病中还不忘迁都的事情,并向太祖建议定都洛阳。
同年五月十七,朱标在南京去世,享年三十八岁。朱元璋非常难过,将其安葬于孝陵,追谥为懿文太子。
消息传到北平,经过短暂的伤心之后,朱棣心中突然升起了希望—莫非是上天有意成全我?两年前,朱棣刚刚率军收降了蒙古大将乃儿不花,得到了父皇的高度肯定,也让自己在朝中的威信大为提高。大哥死了,留下的几个孩子都小,最大的朱允炆还不到十六岁,而且不是正妃所生。朱棣自己的二哥三哥,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招父皇待见。
这样看来,朱棣继承皇位的机会真是不小,但此后事态的发展,却又让他非常失望。
朱标的死,让朱元璋极其痛苦。这意味着自己二十多年的接班人培养计划彻底失败,无数心血付诸东流。
人生最惨痛的几件事,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他朱元璋一个不落,全部赶上了。六十五岁的年纪,在那个经济条件落后的时代,绝对称得上风烛残年了。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朱标走了,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必须尽快确定皇位继承人。可是,选谁呢?
元朝和清朝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没有嫡长制的观念,皇位是由皇帝指定的,或者由皇族集体讨论决定。但自周武王以来,汉人政权就形成了严格的长子继承制传统。蒙古君主因为不能早定太子,引起皇位交接中多次出现严重问题,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忽必烈的强行继位,造成了帝国的大分裂。因此,朱元璋一直引以为戒。
朱标死后,秦王朱樉是皇子中的老大,但朱元璋一直不喜欢老二—别以为封他为秦王,就是要让他学李世民的。要不是朱标劝阻,老朱都把朱樉的王爵拿掉了。晋王朱原来很受父亲喜爱,但有被人举报在五台山藏匿兵器、试图谋反的污点,而且和朱棣比起来,老三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得相当弱智,朱元璋怎么能放心呢?
这两人在朱元璋看来,显然不够资格。
朱棣则是最像自己的,他面相忠厚,粗看似乎全无心机,实际上是胸有城府,大智若愚。不像有些人,一点聪明劲儿都写在脸上,但遇到大事,就突然没有了主见。朱棣表面为人豪爽,不拘小节,但实际上心细如发,心明如镜。他不仅有指挥重兵作战的素养,他还有亲自上马杀敌的能力。
最难能可贵的是,老四不仅仅是天生的战士,还是一个天生的领袖。他作战勇猛,但可不是个简单的武夫,还有着一流的指挥才能。他的名字不仅让蒙古人闻风丧胆,也让北平布政使司的老百姓交口称赞。
朱棣重视民生疾苦,特别痛恨欺压百姓的行为,这一点也非常类似朱元璋。其实,朱棣是一个天才的表演艺术家,他的目标如果只是当一个藩王,似乎就不应该有其他领域过多的出镜。在北平,关于燕王疾恶如仇、保护弱小、为民除害的事情非常多,这种故事的流行是很不正常的,我们试分析一下。
据说有一次,燕王微服出巡,看到一对逃难的父女,父亲因为生病倒在路边,女儿因为无钱看病而不停哭泣。过路的小年轻,不但不帮忙,甚至还想调戏这个女孩。朱棣见此情景,立即停下脚步,下令把父女二人送到自己的燕王府,亲自安排医生给老人看病。病愈之后,朱棣又赠送银两,让父女两人回山东老家。
这样的事情,如果燕王自己不透露,别人如何知道?北平处于边关,如果那两父女是蒙古人的奸细,带回王府,随时搞暗杀怎么办?如果全行省的人都知道了燕王乐善好施,都装出一副苦兮兮的样子,等他来拯救,这世界还不乱了套?
所以,这样的故事,八成是燕王或者道衍大师让人故意放出来,收买人心的。显而易见,其志不在小。
朱元璋不是没考虑过朱棣,但是,在讲究长幼尊卑的汉人政权中,嫡长制已经成为一种天经地义的纲常伦理,神圣不可侵犯。想选择一个非长子长孙的人当皇帝,反对的声音太大了。如果他是老二而不是老四,估计会好办得多。
替朱棣歌功颂德的《奉天靖难记》中记载,朱元璋曾经想过立朱棣为太子。他秘密召集重臣商量说:“太子死了,孙子辈的不懂事,国家江山必须交给得力的人。我想立燕王为太子,以承担治理天下的大任,这样江山社稷的巩固就有了保障。”众人默不作声,不知道是应该附和赞同,还是直言反对,害怕又是朱元璋的阴谋。这时终于有不怕死的站出来了,翰林学士刘三吾不知趣地慷慨陈词:“陛下,您要是立了燕王,那将置秦王和晋王于何地?而且皇长孙(这里说的不是朱标长子朱雄英,他已经死了,而是二儿子朱允炆)已经长大,可以立为太孙,将来继承大位。”朱元璋于是作罢,非常不乐意地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
这个故事纯属杜撰,决定立储这么重大的事情,向来看不起读书人的朱元璋,怎么可能让一个地位卑微的书呆子参与?而且其他人都不吱声,老朱怎么可能因为一个人的意见,就改变了主意?如果朱元璋坚定地想立朱棣,谁敢反对?刘三吾有几个脑袋可以砍,敢这样对皇帝说话?
这个故事,无非是想给朱棣的篡位制造一些合法性,而且,即使再拙劣的谎言,总会有人上当,而能看破谎言的人,却未必敢说三道四。
说朱元璋最希望立朱棣,显然是后来的歌功颂德派学者的附会,但说朱元璋从来也没考虑过朱棣,恐怕也不符合事实。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朱元璋正式下旨,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正式确定其为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当朱棣知道这个结果之后,其失落的心情,显然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毕竟自己已经三十出头,而那个皇太孙才十六岁。
但是,自己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又有什么合法的理由,能让父皇绕开他们,直接选择自己呢?他们两个,还不是一样觉得不公平。
有种观点认为,在朱标死后,朱元璋足足拖了四个多月,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直到九月,才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正式下诏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大统。这说明朱元璋是非常在乎朱棣的,在皇长孙和皇子之间反复抉择,反复犹豫。如果对朱允炆没有顾虑,他也不会思考这么长时间。比起他刚当吴王就立朱标为世子,当上皇帝的同一天,就宣布朱标为太子,这一次差得太远了。
但这种看法显然不靠谱。之所以九月才立太孙,是因为八月才将太子安埋于孝陵,葬在马皇后陵附近,从朱标死到安葬这几个月里,出于对死者的敬意,不宣布新的继承人不难理解,而等朱标下葬之后,朱元璋实际上很快就做出了选择,虽然他并不是没有担心。
他的理由与信心,又来自何处呢?
注释:
[1]朱棣在靖难的起兵檄文中宣称:“我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国家至亲。”见《太宗文皇帝实录之二》
[2]参见《明太祖实录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