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微观视角的经济发展转型:几个案例
经济发展转型究竟该如何去做,对于微观视角的企业来说,需要做什么才能适应这个主旋律?本文在此处将选取两个案例,对此问题进行说明。
(一)互联网与农业:碰撞出激情的火花
农业作为最传统的行业,其经营风险大,利润低,且很难发展出自身特色。但是,如果碰到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农业会不会改变大家的这个印象呢?2014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专门刊出了相关文章,我们引用一下其中的案例,让大家了解一下。
智宏广是一个长期从事民办教育的老师,作为一家培训学校的校长,他本人应该和农业没什么关系。能够和农业发生关系也属于偶然,鉴于我国农产品安全状况不让人放心,他在长春郊区买了一块地,专门为亲友供应放心的蔬菜水果和粮食。开始,他只接受自己亲戚朋友圈子的预订,后来则通过互联网寻求农产品的购买者。其经营的卖点在于有机的生产过程,而相关的信息,他会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体发布。就这样,在无意间,智宏广走在了时间的前列,成为“互联网+农业”背景下产生的“新农人”。
2012年走上央视节目《星光大道》的陕西靖边农民冯小燕,以“土豆姐姐”的绰号红遍大江南北,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优势,她积极在微博上为自己家乡的土豆做广告,通过晒图片、分享食用知识等方式,扩大销售量。2013年,冯小燕获得了来自上海的高达1.5亿元的大单。
可以看出,所谓的新农业,其实很大程度与互联网产生了关联,通过各自不同的营销方式,传统农业就迎来了改头换面的改变。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其未来发展的潜力还很大。无论是农业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只要在这个方向上进行耕耘,完全有可能取得较大的成绩。所谓的经济转型,就是我们要用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去改造传统行业,让整个行业获得新生,而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案例,可以给我们很多思考。
(二)“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公司
小米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在短短的不到5年内,小米已经成为移动设备及软件领域不可小瞧的大公司。说起小米公司的创始人雷军,可以说是互联网领域的“老人”,他1992年参与创办金山公司,1999年参与创办卓越网,之后作为天使投资人,参与过多家互联网投资项目。2012年,雷军选择了重新创业,小米公司就此诞生。小米公司在初期有三大核心产品:MIUI,即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控制软件,颇受手机发烧友欢迎;米聊,类似于腾讯的微信,结果在与微信竞争中失败,现已放弃;三是手机,在手机领域,小米表现极其出色,2013年,销售数量达到1830万部,2014年销售量达到6112万台,2014年底,依据其融资额计算的小米公司市值达到450亿美元,超过了老牌日本电子公司索尼(市值为224.21亿美元)。
探索小米公司成功的背后,来源于一系列的创新。以产品的推出模式为例,小米公司绝对不是先预测需求,再生产产品,然后销售的老路子,而是采用了“锁定手机粉丝团(发烧友)——预售工程机(内测,不断反馈)——大规模量产和预售——联结(将人和产品变成一个社群)”的模式。小米从开始,就走的是准个性化定制的模式,在锁定消费者基础上,让这些目标客户群不断参与产品设计,直到产品成型,即使在产品出售后,还要通过一系列活动将消费者和手机产品绑定起来,通过后续的服务和衍生品源源不断从消费者那里赚钱。同时,在手机之外,小米公司还积极向软件商店、支付领域等方向扩展,甚至扩展到游戏等领域,而每一次扩展,都如同一次商业模式创新。
小米公司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从产业角度看,手机设备行业已经由高新产业向成熟产业转变,除了苹果、三星等少数企业外,多数企业的利润率逐步降低,许多传统手机企业退出或者接近退出该行业,而在该行业的前沿领域,苹果、三星等几家国外企业几乎垄断了高端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入该行业,尤其是没有相关制造经验的企业,别说快速发展,就连生存都会面临困难。而小米公司,通过创新的运营模式,硬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之中,获取了一块大蛋糕,给很多需要转型的企业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