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分钟读懂经济学——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2)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个奇怪的现象:统计结果表明,当工资率上升的时候,人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工作;可是在工资率上升到某一个程度后,再继续往上升,人们的工作时间不是增加反而是减少了。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人们休息的机会成本就是工作收入,当工资率上升的时候,人们闲暇的机会成本上升了,所以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多工作。但是当收入已经足够高了(这时工作的时间也已经比较长了),这时闲暇相对来说就比较有吸引力了,闲暇的机会成本,即工作收入相对来说就低了,所以人们宁愿减少工作时间减少收入而去享受他们认为难得的闲暇时光。无论是选择多工作还是选择多休息都是人们将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选择。
自从有了人类,选择就随之出现,自从有了商业,机会也随之出现。机会成本运用得当,经济效益就会最优化,机会成本运用不好,就容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浪费。
比如一家服装厂,在布料供应有限时,用这批布料生产了一批童装,那它就不能用这批布料来生产女装,那么生产童装的机会成本就是指放弃生产女装的收益。如果恰恰童装市场看好,该厂生产的童装全部高价售出,那么当然是机会成本运用得好,也就是说,在面临两种收益选择时,这家服装厂选择了收益的一种。
又比如:某人决定开一家花店,开店需要投资购买商品和经营设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对这个人来说,开店的机会成本是他开店所需投资用于储蓄可得到的利息(或把所需投资用于其他用途可得到的收益),加上他不开店而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工资。可偏偏那时花店生意不景气,甚至比不上打工者的工资收益,那这个人可能就会赔钱亏本。
对于个人而言,机会成本往往是我们做出一项决策时所要放弃的东西,而且常常要比我们预想中的多。以读研究生为例,现在的学校普遍收费过高,那么,你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和书本费之和是不是就是入学成本呢?当然不是,还不仅仅是这些。机会成本还必须包括你用于学习的时间的机会成本。如果你将学习时间用于工作,你可能会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只是你不得不放弃了。这样,我们就会发现读研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就是“实际的花销”再加上“放弃的收入”。如果你在读研之前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我们就会发现你读研的机会成本将会变得更大。
不同的机会成本代表不同的方案,选择了一种方案,你就必须放弃其他方案的收益,因而机会成本的衡量需要眼光。只有用经济学的眼光看问题,才有可能使选择投资的利益最大化。
对于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在生活中存在着无数的选择,懂得了机会成本,我们就要选择收益最大的那种机会;而一个聪明的实干家,总会捕捉到各种有利时机,但在作出最后决定时,有必要估算一下每种选择背后的最大损益;一个优秀的经营团体,通过精细的衡量计算之后,更要懂得审时度势,敢于放弃和选择,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胜出,立于不败之地。
5.两坨狗屎和一个亿的GDP
从前看到一个笑话。说是有两个经济学博士,走在路上看见路上有坨狗屎。甲对乙说,你要是能吃了它,我给你五千万。乙想,吃个狗屎有什么难?这样就能得到五千万,太值了。于是就把狗屎吃掉了。甲只好给了乙五千万。甲越想越觉得不划算,就这么一坨狗屎就换了五千万,实在是亏大了。好在这时又看到了一坨狗屎,甲说,为了公平,我要是能吃掉它,你也应该给我五千万。乙没办法就同意了。
甲一口气就把狗屎吃了个精光,于是乙又拿了五千万给甲。两个人又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想,越想越觉得郁闷,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无端的就吃掉了两坨狗屎,实在想不通就去找他们的教授。教授一听原由,激动道,一个亿啊,一个亿啊,你们吃了两坨狗屎就为国民经济贡献了一个亿的GDP。
这本来只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不妨这样来解读下,在我们的每一次选择之后,我们总是要付出行动,而每一次行动我们总是要作出投入,不管投入的是人力、物力、财力还是时间。当我们在作出下一个选择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这些前期的投入,不管它还能不能收回,是否真的还有价值。最终,前期的投入就像万能胶一样,把我们粘在原来的道路上,无法作出新的选择,而且往往投入越大,把我们粘得越紧。
在经济学上,这种无法收回的前期投入叫做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也就是说,沉没成本是一种已经付出但又不能收回的成本。
比如你花了10块钱买了一张今晚的电影票,准备晚上去电影院看电影,可是临出门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这时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执意要去看这场电影,你不仅要来回打车,增加额外的支出,而且还可能面临着被大雨淋透而发烧感冒的风险,这样可能还要付出吃药打针的费用。这时,你最明智的选择是不去看这场电影。
一项已经发生的投入,无论如何也无法收回。面对无可挽回的损失,就应对它不再考虑。面对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明智的投资者会视其为没有发生。
比如英特尔公司(Intel)2000年12月决定取消整个Timna芯片生产线就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Timna是英特尔公司专为低端PC设计的整合型芯片。起初公司认为计算机将会通过高度集成的设计途径减少成本,所以做出这个项目决策。后来,受PC市场变化的影响,PC生产商采用了其他方法实现了成本的降低。可是英特尔公司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如果停止就导致前期的所有投入付诸东流,但经过分析思考,公司果断决定,下马该项目,以避免更大的支出。
当前,市场及技术发展瞬息万变,投资决策失误在所难免。面对已经出现的投资失误,如何避免一错再错对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
对于个人来说,不计较沉没成本也反映了一种向前看的心态。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决定是否继续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看重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益处,而且也会考虑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他们往往会计算已有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其实当我们面对无可挽回的损失,就应该对它不再考虑,那么我们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作出新的选择,赢得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
对于企业掌舵者来说,不计沉没成本体现了一种决断性。
一般来说,生产性支出所形成的沉没成本的损失相对较小,比如,由于不可避免的客观条件,库房的库存品报废等,这类沉没成本其实已经是准沉没成本。
而资本性支出尤其是项目投资形成的沉没成本,损失就要严重得多。对于某个项目投资来说,投资数额比较大,回收周期比较长,投资项目一旦起步,沉没成本就已经形成。当覆水难收时,投资者应果断停止投入,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作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
放弃沉没成本固然是种果敢的决断,但如果在投资前能够全面考虑这一项目的风险,尽量避免沉没成本就是经营投资的更高境界了。这就要求企业有一套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要求决策者从技术、财务、市场前景和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对项目做出准确判断。
6.鹬蚌相争,渔翁一定能得利吗?
苏代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外交家,为保卫燕国,他去游说正要准备攻打燕国的赵惠文王。苏代对赵惠文王是这样说的:“我在来贵国的路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在河滩上,一个河蚌正在悠闲地晒着太阳。这时候有一只鹬鸟发现了它,便用嘴伸进张开的壳里要啄食河蚌的肉,受惊的河蚌急忙并起两壳夹住鹬的嘴。鹬鸟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死活也不肯松开自己的嘴。河蚌为了保住性命,只好拼命闭紧自己的壳。就这样,它们俩谁也不肯让一步,最终都累得筋疲力尽,无法动弹。这时,渔夫出现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们都捉了去。今天,燕赵两国如果兵戎相见,最终双方的军民都落得疲惫不堪。到那时,像渔夫一样捡便宜的,就是一直对燕赵两国虎视眈眈的强秦了。”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如果一个个体的行为不仅影响了他本人的利益,同时也影响了周围其他人的利益,那么,我们就将这个环境称之为“策略性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我们要将环境中所有个体因素用策略性的眼光加以考虑,然后再采取行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去商场买衣服。商场已经把衣服摆好并定好了价格,而买与不买的决定权完全在于我们自己。然而在市场上,并不是只有这家商场才有权利去决定卖什么,卖多少钱。在电子商务中,即使是非常普通的个体也能成为卖主,决定自己商品的价格和种类。
在我们决定自己的行为后,要把对手放在策略性环境之中,然后预测他在这种环境当中会对我们的行为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和决定。如果我们可以对于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做出准确的预测,这对当前应采取的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说,在策略性环境中,经济学上考虑的是,每个人都在不停地预测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并尽可能地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
现在我们回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上。我们可以整理一下,看看应该怎样去合理运用这种策略性的预测。有两个要点:
第一,从结果开始考虑,即不是去考虑当前应该去做哪些事情,而是考虑在策略性关系的最终局势中该如何去做,考虑完这个之后,再考虑在这之前该如何做。
我们先假设鹬鸟根本无法“预测”,也就是说鹬鸟根本就没有想到河蚌在被啄住时还能拼命抵抗,那么,它们俩被渔夫抓住的结局就无法避免。但实际上,鹬鸟当时应该怎样考虑呢?它应该想到:如果我去啄河蚌,它要是反抗,双方争斗起来,时间就会拖得太久,要是没有第三者出现的话还好,如果这时候出现一个渔夫,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可惜鹬鸟并没有考虑到这种后果,所以最终只能让“渔翁得利”。
假设你本来要和朋友去看电影,但单位突然有事导致你没能去赴约。我们很难去预测这种突发事件的后果,所以无法赴约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人就会想到赶紧跟朋友联系,把事情说清楚,取消约会。凡事从结果开始考虑,可以将不该发生的事情防患于未然,这种做法就是“预测”得到充分应用的表现。
第二,不仅仅考虑自己的利害和动机,也要考虑对方的利害和动机。
我们现在假设,如果渔夫发现了鹬蚌之争,并没有立即去捉住它们,而是饶有兴趣地观看他们到底谁会赢,那么鹬鸟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意气风发地跟河蚌争斗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考虑一下渔夫的心理,毫无疑问,渔夫肯定是想要捉到这两只“猎物”的,所以完全可以预测渔夫不可能有耐心观看完这场“比赛”。
7.千差万别的理性经济人
清代小说《镜花缘》一书中杜撰了一个君子国。在君子国里,人人都大公无私,绝不存有半点儿私心。
君子国也有交易行为,但卖者却少要钱,而买者却要多给钱。下面是其中的一幕场景:
买东西的人说:“我向你买东西所付的钱已经很少了,你却说多,这是违心的说法。”
卖东西的人说:“我的货物既不新鲜,又很平常,不如别人家的好。我收你货价的一半,已经很过分了,怎么可能收你的全价呢?”
买东西的人说:“我能识别好坏货物,这样好的货物只收半价,太有失公平了。”
卖东西的人又说:“如果你真想买,就照前价减半,这样最公平。如果你还说这价格太低了,那你就到别的商家那儿去买,看还能不能买到比我这儿更贵的货物。”
他们争执不下,买东西的人给了全款,拿了一半的货物转身就走。卖东西的人坚决不让走,路人驻足观看,都说买东西的人“欺人不公”。最后,买东西的人拗不过大家,只好拿了上等货物与下等货物各一半儿才离开。
说到人的本性,我国古代圣贤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善良的;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是邪恶的。千余年来,关于人性的本源究竟是善是恶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在经济学世界中的人性假设则是理性经济人。
理性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经济学正是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研究资源既定时的利益最大化问题:对个人是收入和效用最大化,对企业是利润最大化和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对国家而言就是GDP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换句话说,经济学认为所有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就是一切行为的目标只为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君子国”中的人人利他的思想和行为是不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
理性经济人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每个人都要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