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礼仪为本,行为举止有规矩
1.待人以礼,永远不会过时
不知礼,无以立也。
——《论语·尧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这个“礼”字万万不能丢。有些人认为这些“繁文缛节”早就过时了,其实不然,“待人以礼”永远不会过时,而且在任何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季羡林在《谈礼貌》一文中这样写道:“如果一个人孤身住在深山老林中,你愿意怎样都行。可我们是处在社会中,这就要讲究点人际关系。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如果这样的人多了,必然产生与社会不协调的后果。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人小事而掉以轻心。”
王国维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殷周制度论》,他在其中论述了从商朝到周朝制度上面的巨大变革,而这变革正是周朝建立了“礼乐制度”,包括祭祀、典礼、君臣之分等。他说周天子不是一个国家统帅,而是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正是他自上而下建立的一整套完备的礼乐制度,才让周朝得以绵延八百年。
而清朝出现的著名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采用的便是《论语·学而》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礼仪规范,以此作为儿童启蒙读物,可见“礼”的重要性。
“君子有情,止乎于礼。不止于礼,止乎于心。”意思是说,君子有了情感,还要有行动上的礼貌;礼貌不够的话,就要用心去表达这份礼貌。
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结伴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老先生闭目养神,躺着休息。其实,程颐并没有睡着,他明知门外来了两位客人,却依然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侍立,一声不吭地等候他醒来。当时,外面正下着大雪,二人站在门口也不进屋,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出声让二人进来。此时,两个人身上落满了雪。这就是“程门立雪”这一典故的由来。
“程门立雪”说的是尊师重道,这正是一种“礼”的体现。
孔子一生曾多次向老子问礼。第一次是在孔子十七岁时,即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地点是在鲁国的巷党。《水经注·渭水注》有记载:“孔子年十七问礼于老子。”而《礼记·曾子问》也曾四次记载孔子向老子求学问礼,其中一次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会把货物隐藏起来,就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一样;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其容貌谦虚得像个愚钝的人。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你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你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你的,也就这些了。”
孔子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他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走。飞的我可以射,走的我可以网,游的我可以钓。但是龙,我不知该怎么办啊!学识渊深莫测,志趣高妙难知;如蛇般屈伸,如龙般变化,老子就是如此啊!”
和对“仁”的态度一样,孔子也十分重视“礼”。孔子“礼”与“仁”的学说,共同构成了其人道思想的两条主要脉络。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孔子认为,“礼”是“和”的根本,每个人若能都相互以礼,就一定能构筑和谐的社会。
礼是尊敬的一种延伸,通过方方面面的行为语言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我们可以把礼理解成日常生活的礼貌,但礼绝对不是仅仅只有这一层意思。礼不只是外在的规范,它还体现着一种悠久的文化精神,是一种做人的品质,任何人都能通过它达到对人尊敬、为人着想的境界,这也正是儒家强调礼的意义所在。
礼仪作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道德规范的外化,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礼仪的一个特别明显,能被人们看见、感觉得到的作用,便是它对人的个体行为的规范,这个作用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使自己体面地与人交往,同时也能够让交往对象感受到他(她)自己的体面。此外,礼仪对于人的行为的规范还表现在道德的层面,比如义与利的关系等。
其次,礼仪也对社会个体的人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它能使人们在共同遵守彼此认可的礼仪的过程中,由一种外在的遵循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这种转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再次,它可以使社会和家庭更具凝聚力,氛围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趋理性,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家庭礼仪不可忽略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具体的关于礼仪与个人行为的制约关系,孔子提出了这样的标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人的言行举止都要受礼仪的规范。
一个人一生的活动如果从所处场合不同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私人场合的活动和公共场合的活动。如果从价值取向上分,可以分为义与利、善与恶、美与丑等。而无论按哪种标准划分,礼仪对于人的行为规范作用都是相同的。
所谓私人场合的活动,包括家庭活动和一个人独处时的行为。无论是参加一些家庭内部活动,还是独处,礼仪对人的行为都有非常重要的规范作用。儒家主张“修身齐家”,“修身齐家”做好之后,才谈得上“治国平天下”,而“修身齐家”本身就包含了家庭活动和个人独处两方面的内容。
在家庭中,礼仪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从大的方面说,对父母长辈孝敬,对兄弟姊妹友爱,对爱人礼敬尊重,对比自己小或辈份低的家庭成员爱护体贴等等,都是中华礼仪所提倡的。从小的方面说,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应该注意自觉地用礼仪来要求、规范自己,“以小看大”就是这个意思。中国古人非常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要求衣食住行都要依礼而行,如“食不言,寝不语”“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等。在家庭中,更多情况下,礼仪是针对其他家庭成员而施行的。在传统家庭中,一些生活细节如坐在椅子上的姿势,吃饭的“吃相”,在长辈面前说话的“规矩”,餐桌上的一些注意事项,客人迎送时的礼节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屠羲时的《童子礼·饮食》里有这样一段话:“凡饮食,须要敛身离案,毋令太迫,从容举箸,以次著于盘中。毋致急遽,将肴蔬拨乱。咀嚼毋使有声,亦不得恣所嗜好,贪求多食。安放碗箸,俱当加意照顾,毋使失误堕地。”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吃饭的时候身子要离桌子远一些,筷子夹菜的时候不能太急,更不能乱拨菜肴,咀嚼时不能发出声音,对自己喜欢吃的饭食不能太贪,吃完饭后收拾碗筷要轻手轻脚,以免失手将碗打碎。
这些要求非常细致,甚至有些繁琐,但到今天仍然对我们的个人行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些繁琐的规定背后,其实是传统的礼仪规范。它们要求每个人都要从小事上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一室不扫,无以扫天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经常说的“小处不可随便”的思想,与上述这些传统的家庭礼仪是相合的。
李毓秀的《弟子规》也说到:“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问起对,视勿移。”意思是说,如果有长辈站着,你就不能擅自坐下,长辈坐下后,要你坐,你才能坐。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以示尊重,但也不可低到让长辈听不到,那就是失礼了。……当长辈问问题的时候,要站起来回答,而且眼光不能东张西望、左顾右盼,那也是不合礼仪的。这些规定与上面有关饮食的提法一样,都是要求人在家庭起居小事上注意礼仪,而且特别强调长幼、尊卑的秩序。
中国社会特别重视敬老,在家庭中,这一点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往往年岁和辈份最高的人是一家之主,他是家庭中的最高决策者,其他的家庭成员要对他保持足够的尊敬。这种尊敬就要从礼仪上体现出来,如《弟子规》中规定:“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在家庭中,对于长辈的尊敬是全部家庭礼仪的前提和基础,其他一切家庭礼仪都围绕这一点展开。很难想象一个人不尊敬孝顺长辈,却能对同辈友爱,对晚辈爱护。
礼仪在家庭中的作用就是规范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以达到“齐家”的目的。“齐家”就是使家庭和谐,家庭和谐了才能团结互助,共渡难关,也才能使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从而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失礼于人是不美的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八佾》
一种为社会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守的礼仪,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和价值取向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礼仪教人向善、向美、向真。礼的前提是人的“仁善之心”,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仁善之心,他学习礼就是舍本逐末。
其实,孔子只说出了礼与仁之间的关系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礼的学习也能起到促进养成仁善之心的作用。因为,一个人在少年时代,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他对善与恶的认识不是特别清楚,我们不能很武断地说一个少年犯错是因为他天生不具有仁善之心,而只能说他对仁善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而学习礼仪就是一个教人向善的过程。
众所周知,礼仪是道德规范的外化,它代表的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要求人在生活中、社会上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至少要独善其身。如果你在生活中没有按照礼仪行事,或者你的行为举止超出了礼仪规定的范围,那就是“非礼”,就会对别人造成损害,就是不善。比如,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偷看别人日记,当众揭发别人隐私,当众嘲笑别人的生理缺陷等行为,这些都是不合礼仪的,无疑也会给对方造成这样那样的伤害,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激烈的冲突,不仅影响人际关系,也影响社会稳定。
以服饰礼仪为例,我们的服装穿戴是要讲究场合的,不同的场合,服装的要求也不一样。大体上,人们的着装分三种场合,一是上班场合,一是社交场合,一是休闲场合。上班场合中,服装要整洁、大方、雅致,不需要过分张扬,尤其不宜穿过于暴露的衣服。另外,上班时还要避免穿那些需要经常整理的服装,否则不仅会影响你的工作,还会给你的工作对象带来不便。社交场合上,比如宴会、舞会、典礼、晚会等,着装需要时尚流行,不能过于落后和保守,也不能过于朴素和简单。当然,不同的社交场合,对于着装风格的要求也不一样,有的要求庄重一些,有些则要求轻松潇洒一些,不可一概而论。休闲场合,比如在家、上街、旅游、健身等,则要求舒适、得体、随意、轻松,因为这种场合是非正式场合,人们在这种场合中尽可以放松。上述三种场合的着装要求体现的其实就是礼仪要求。设想一下,如果在上班时间穿着短裤、睡衣、背心、拖鞋等休闲装,会是什么样子。同样,出席社交场合,穿得太随意也属于失礼的行为。而如果在休闲场合穿得过于正式,虽不至于失礼,却会影响你的休闲质量。
合于礼的言谈举止和装束就是美的。着装得体,谈吐风雅,举止恰到好处,这些不就是一种美好的风度和气质吗?我们平常说一个人缺乏教养,其实主要是说他在礼仪上做得令人不满意。当你的行为举止让人感觉不舒服时,就说明你失礼了,失礼的人是不美的。比如当众脱鞋、脱袜,当众挖鼻孔,女生穿裙子走路太快、抬腿过高,第一次见面就问人家工资婚否等等,有这种表现的人,你能说他美吗?
礼仪是教人向善的,也是教人向美的。礼就是分寸,人在与人交往中,如果不讲分寸,不仅会给对方造成不快、误解,同时也会损害自身的形象。
4.孔子衣食住行的礼仪文化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论语·乡党》
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他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不嫌压得过精,肉类不嫌切得过细。粮食陈旧或变味,鱼肉不新鲜了,他都不吃。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过米面的数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
孔子的“礼乐”思想在其言行中屡见不鲜,《论语·乡党篇》把他的衣食住行礼仪形态较为集中地记录了下来,似乎包括了他对理性化社会的整套制度设想。正如“仁”字包括了他对个人行为的教训精髓一样,孔子自己对“政”与“礼”的定义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政是“正”,而礼则是“仁”的外用或“政事之治也”。从其狭义上理解,“礼”的意思是“典礼”,也是“礼节”;从其广义上理解,意思是“礼貌”;从其哲学精义理解,则是理性化社会秩序。孔子一生尽全力要把西周礼仪制度在鲁国复兴并发扬光大。
在日常生活中,他很讲究如下衣食住行的礼仪:
(1)讲究饮食礼节
孔子对饮食没有过分要求吃山珍海味,只要荤素搭配适当,能吃饱就行。《乡党篇》记下了他有“12不食”的食经,即食物发酸气味难闻,不食;凡是动物肉类变了色的,不食;肉切得不直不细的,不食;调料不适当,不食;肉类超过饭量,不食;酒超过量,不喝;从市场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食;祭祀后的食物,超过三天,不食;客人馈赠的熟食,不经口尝,不食;亲朋、国君送的活牲口放生,不食;吉月初一戒斋,荤类食物不食;生姜要温水漂一下,无姜不食。与这“12不食”经相适应,他有一套礼节规矩:吃饭时不准讲话,睡觉前不言语;座位摆得不正,不入席就餐;同乡亲们一起吃饭喝酒时,先敬长老,然后按辈分高低依次敬酒;喝完酒要等老人离席后,才离席而走。如果是国君贵宾宴请,他更讲究礼节。有一次,鲁哀公请他赴宴。宴会上,哀公上桌赐每人一个桃,众大夫接过后就吃掉,唯孔子没吃。宴过后,孔子才把桃吃了,闹得众大夫哄堂大笑。孔子站起来说:“丘知之矣。然夫黍者,五谷之长,郊礼宗庙以为上盛。果属六下,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桃是菜,哪有先菜后酒之理,应当先酒后菜,这是礼节。哀公点头称是,此后按尼父之礼。上述饮食礼节,孔子旨在教化有食不会吃、有酒不会喝的不知礼、不懂礼的人。
(2)讲究衣着礼仪
孔子对服饰的款式及其颜色,什么场合穿戴什么,什么季节穿着什么装饰都很讲究。他言道:“君子不以绀(gàn,青红色)緅(zōu,暗红色)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到了夏季,穿麻布做的单衣,套在外面。到了冬季,穿黑色的罩衣,套黑色的羊皮袍;白色的罩衣,配白色的鹿皮袍;黄色的罩衣,配黄色的狐裘。(当时北方老百姓都是穿毛皮衣服过冬)吊丧时不穿黑色皮袍,不戴黑色礼帽。上朝或吉月(每月初一)“必朝服而朝”。古代中国的衣服是上下装,“衣”是上装,“裳”是下装,像裙子一样,男女都一样,后世才演变为裤子。“冕衣裳”就是朝服,“冕”是头上戴的礼帽,“裳”是长袍,只到膝下,再下还有一截露出来的就是裳,是士大夫以上当官执政的人穿戴的。孔子享受穿“冕衣裳”的待遇。现在曲阜孔庙展现的孔子塑像就是穿这种冕衣裳。孔子如此讲究服饰礼仪表明了两点:一是正人先正己,为人师表;二是教化有衣不会穿的人,他们败坏了鲁国的社会风气。
(3)讲究外交礼节
孔子十分讲究外交场合或公共场合的礼节,言谈举动谨慎而又庄重:走进会客厅时,向宾主拱手作揖,衣服一俯一仰;坐下言谈时,与大臣言,“侃侃如也”,与君主言,“訚訚如也(严正而恭敬)”。
鲁国在当时的诸侯国中,既小又弱。要是归附于楚,晋国就不高兴;依附了晋,楚国就要兴师问罪;对齐国不周到,齐国就要派兵入侵鲁国。鲁定公十年,鲁国决定和齐国和好。齐国大夫黎鉏对景公谏言:“鲁国用了孔丘,会危害齐国。”于是,派使者请鲁定公来谈和好的会盟。会盟的地点设在夹谷(今山东莱芜县),在此地方构筑土台,台上备好了席位,台阶设三级。齐、鲁两君在台前行了相见礼节,作揖后,双方登上台。齐国管事官员请示道:“开始演奏四方的舞乐。”景公回答:“行,开始。”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都出了场,敲打吼叫地表演了起来。孔子看了此演出,便举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君主,是为了和好来会盟的,这种夷狄的野蛮舞乐,怎么可以用在这个场合呢!请命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罢!”景公尴尬了一阵,只得命令舞乐人员下去。过了一会儿,齐国管事官员又跑来请道:“请演奏宫中女乐。”景公应说:“好的。”于是,许多戏子矮人都上来表演。孔子看了又阻止说:“一个不知礼的戏子矮人竟敢胡闹来迷乱诸侯君王,论罪应该正法,请下令管事官员执行!”于是,管事官员依法受到了处罚。景公看孔子态度这样理正严肃,不由得敬畏动容。知道自己理亏斗不过孔丘,回国后,他心里很不安地对宰相晏子说:“鲁国是用孔子的道理来辅助他们的国君,而你们却把夷狄那套歪理告诉我,害我开罪了鲁定公,这该如何办呢?”主事的官吏上前回话:“君子有过错,就用具体的事物来谢罪。”于是,齐景公就把以前从鲁国侵夺来的郓、汶阳和龟阴的田地如数归还给了鲁国,表示自己的歉疚。
(4)讲究为人处世的礼节
孔子生病时,如果君主前来看望,他的头就向东,把朝服盖在身上,拖着大带;如果朋友死了,没有亲人来料理丧事,他就会挺身而出,主动来负责安葬;外出行车经过父母坟地或庙宇时,在相距百步以外的地方,他会下车改步行到墓地、郊庙进行叩拜,离开百步以外的地方才上车行进,否则,他怕人责孔丘“不知礼也”;家乡人举行迎神驱鬼时,他虽不相信鬼神,但对乡亲们的举动还是会穿朝服站在东边以示支持;他对赶车的车夫很尊重,上车后,身必正立,坐在车上不回头看,不高声言谈,不指指点点。
从表面上看,这都是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动作,无关紧要,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做人的修养。
5.礼待下属,得人心者得天下
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
儒家的思想就是强调仁政。这句话的意思是:“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上位者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
现在,将孔子这句话用来理解和处理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就是领导要想得到下属的忠诚,首先要按人之常情和事之常理对待下属。如果领导能对下属尽心,那么下属自然也会对领导忠心。
聪明的上司,无论是君主、将领还是一般的领导,都必须明确这个道理。争取群众的最大支持,才是建功立业的根本,不得人心者失天下,这是古已有之的训导。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作为一个英明的君王,他治国有方,文臣武将各尽其力,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出于称霸中原的野心,秦穆公不仅从军事上大力扩张实力,而且很注意施恩布惠,收买人心。
秦穆公养有一匹千里良驹,由于得来不易,所以倍加珍惜。为此,他特地命人盖了新马厩,各处洗刷得干干净净,金络脑宝石鞍,配备得别提多齐整了,并配了两名马夫精心伺候。有一天,马夫们一个闪失,马厩门没关严,千里马瞅准机会便跑了出去。
这匹马跑出了都城,来到荒郊野外。它养尊处优惯了,没有料到会遇到危险。一群百姓看见了这匹无主的肥马,乐坏了,一拥而上将它逮住,毫不犹豫就把它杀了,三百人美美地吃了一顿。
马夫发现马走失了,吓得大惊失色,赶紧报告上级官史。官吏心想,此乃大王之爱马,有个三长两短怎么了得!于是,一大帮官吏倾巢出动去寻千里马。好不容易找到了,眼前的景象却着实将他们吓倒了:一大群衣衫褴褛的穷人正围着一锅肉吃得很欢,旁边扔着马皮、骨头,一片狼藉。
毫无疑问,三百人统统被抓了起来,只待秦穆公一声令下便处以极刑。以百姓之贱躯而敢食大王的爱马,还有比这更严重的罪名吗?官吏抱着将功折罪的心情,将此事飞报秦穆公,请他定夺。
秦穆公听了,沉吟半晌,说:“放了他们吧。”
“啊?为什么,他们可是吃了您的千里马啊!”
秦穆公说:“君子不能为了牲畜而害人。算了,不要惩罚他们了,放他们走吧。而且,我听说过,吃过好马的肉却不喝点酒,是暴殄天物而不加以补偿,对身体大有坏处。这样吧,再赐他们些酒,让他们走。”
过了一些年,秦国发生饥荒,晋惠公趁机大举入侵。秦穆公率领大军抵抗,这时,有三百勇士主动请缨,他们就是多年前吃掉千里马的那群百姓。战场上杀声震天,秦穆公被晋军包围,身上也受了伤,三百勇士为了报恩,护卫着穆公左冲右突,拼死斩杀晋军。晋军吓得连连后退,撤了包围圈,穆公这才得以安全逃脱。那三百人杀得兴起,继续追杀晋军,竟然反败为胜,在乱军中将晋惠公活捉,凯旋回国。
当“官”不要像“官”,要懂得淡化“当领导”的意识,不摆官架子,安排工作时要用商量的语气:“你有时间吗?有空你去一趟……”;如下属拒绝接受指派的工作,要用平和的语气询问理由,不必煞有介事地大叫大嚷;批评下属时,要注意场合、分寸,措辞不可太激烈。当下属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不要当众对其批评,而应争取用一对一的方式,语气不要太激烈,要使用建议、和缓的语气,这样的批评方式更容易让下属接受。
下属不友好,身为领导的你大可一笑了之,以诚待人。有些人很难改变,甚至能称得上铁石心肠,但大多数人还是通情达理的,会逐渐被你的大度所感化。要相信,心诚则灵。
6.不懂就问,虚心求教也是礼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
孔子刚做祭祀官时,到太庙中主持祭礼,每件事都要问别人。
有人就说:“谁说孔子知礼?我看他不怎么样,你看他到太庙来,每件事都要问人。”孔子听到了,解释说:“这就是礼。”
有一个博士到一家化学研究所工作,他是研究所里学历最高的人,因此平时大家都对他礼让三分,而他却对别人爱答不理。
这天,他吃过午饭,在外面散步,走到单位后面的一个小池塘边上时,看到有两位同事正在池塘边聊天。博士不自然地笑了笑就算是打招呼了,他心里想,跟这两个本科生有什么好聊的呢?
正在此时,其中一个同事突然往池塘里走去,还没等他明白过来,那同事便“噌噌噌”几步从水面上如飞般地走到了对面——对面是一个厕所。
博士以为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难道这个人会“水上漂”不成?可是,那同事上完厕所后,又“噌噌噌”地从水上走了回来,并对另一位同事说:“该你了!”于是,另一位同事也如之前那人一样,“漂”过了池塘。
看见此景,博士差点昏倒:不会吧,难道这是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本来并不内急,即使内急也可以回单位楼上上厕所,但被两位同事一激,他便硬着头皮,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栽到了水里。两位同事吓了一跳,合力将他拉了上来:“你这是干什么?”
博士一身的水,狼狈不堪,气急败坏地反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
两位同事恍然大悟,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水面上涨,将木桩给淹了。我们都知道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主动问一声呢?”
主动问一声,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是许多所谓具有高学历的人所想不到,或者想到了,却不愿意去做的。这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普遍的怯生心理,他们认为,任何一个人到陌生的工作环境,都免不了要被动点;而另一部分人则是觉得,只要自己一开口问人,就会被人认为是“笨蛋”,会破坏自身形象。
孔子进入太庙,有不懂的事情就请教别人,有人指责他这种“每事问”的行为说明他不懂礼,孔子回答说,有不懂的事情就问,这就是礼。看来,孔子对于礼的看法是非常通达的。同时,孔子也揭示了礼的另一层深刻含义,就是与其不懂装懂,到时在人前出丑而失礼,不如实事求是地虚心学习。只有虚心学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做事才会有把握,才不会在人前出丑,也才不会失礼。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我们准备参加或出席一些活动场合时,必须事先对相关情况了解清楚,避免出现偏差和漏洞。出现偏差和漏洞就说明你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就说明你对此事重视不够,重视不够就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比如,我们要出席一次宴会,在出席之前应该了解清楚一些事项,如这次宴会是谁办的,什么规格,还请了一些什么人,服饰着装上有什么要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特别是在一些初次参加或出席的活动场合,更应该充分学习,认真准备;涉及的某些民族、地域和国家的特殊礼仪更不能掉以轻心,应该虚心向专业人士求教。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主张的不懂就问、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就是礼的思想是非常正确的。
7.学会道歉,重要的社会礼仪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离开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到自己面前,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别人一定会知道。”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是很普通的人,既然犯错在所难免,既然我们都不想把人际关系搞僵,那么我们就该学会主动认错和道歉。
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子贡和颜渊到海州游览。孔子听到隆隆的声响,对子路说:“山的那边在打雷和下雨,为何还要赶着去?”子路说:“这不是雷雨声,而是海浪拍岸之声。”孔子从未见过大海,想到海边去看看,他们一行人便乘车到了海边的朐阳山下。
孔子和他的弟子爬上了山顶,只见水天相连,广阔无际,他们都兴奋极了。这时,孔子感到又热又渴,他让颜渊下山去舀海水来喝。
颜渊拿了盛器正要下山,忽听得身后有人在笑,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回头一看,是个渔家孩子。大家问他笑什么,那个孩子说:“海水又咸,又涩,不能喝。”说完,他把盛有淡水的竹筒递给了孔子。
孔子喝了水,解了渴,十分感激那个孩子,正想道谢,忽然海风吹来了一阵急雨,子路一看着急了,大声嚷道:“糟糕,现在到哪里去躲雨呢?”
那个渔家孩子对大家说:“你们不用着急,请跟我来。”孔子一行跟着孩子进了一个山洞,这是他平时藏鱼的地方。孔子站在洞口边躲雨,边欣赏雨中的海景,不由得诗兴大发,吟出了两句诗:“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孔子的三个弟子都齐声赞扬诗做得好,那孩子却持反对态度,他对孔子说:“千层浪、万点坑,你有没有数过?”孔子心服口服地对孩子的反诘表示赞同。
雨停后,那孩子又到海上打鱼去了。孔子回想起刚才发生的几件事,歉疚而又自责地对三个弟子:“我以前讲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看来这并不妥当,还是应该提倡‘学而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在当时已是名扬天下的贤人,但他却敢于向一个孩子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这份勇气实在难能可贵。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谁都难免在交往中伤害到别人或被别人伤害,尽管大多数伤害是无意的。此时,学会道歉或学会接受道歉就成了开启原谅和恢复关系大门的金钥匙。
道歉不仅仅是说一句“对不起”那么简单。我们向别人道歉,就是承认我们的所作所为伤害了别人或者有可能伤害别人,希望能予以弥补。
虽然道歉后我们会感觉好点,但内心还是会有一股相反的力量,想保护我们的自尊心和辛苦建立并维护的公众形象。我们之所以不愿道歉,是因为道歉就意味着承认自己有缺陷、不完美,所以要道歉,首先要战胜自己的自尊心。
有些人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不愿道歉;有些人则是因为害怕即使自己道了歉,对方也不会领情;还有些人是害怕报复而不敢道歉。正因为这些顾虑确实有可能发生,才使道歉变得更有意义。
道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礼仪,它需要人们拿出勇气,表现自己谦虚的一面。
8.尊重别人,同时也尊重自己
子曰:“修己,以敬。”
——《论语·宪问》
孔子不止一次地谈过“敬”,比如“事思敬”(《论语·季氏》)、“执事敬”(《论语·子路》)等。孔子认为,对事要有敬业精神,对人要敬父母、敬上级、敬朋友。而不论对事还是对人,这个“敬”字其实就是要求以礼相待。敬人等于敬己,你对人以礼相待,别人也会对你以礼相待。一个生性傲慢、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是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因此,礼仪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会人去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也是礼的基本要求。《礼记·曲礼》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意思是说,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尊敬别人、敬重别人。即使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也有自尊,也需要被人尊敬。“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中,那个饿得快要死去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接受不礼貌的施舍,这说明人都有受别人尊敬的心理需要。
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个人受别人尊敬的程度往往与他尊敬别人的程度成正比。敬人者,则人恒敬之。由于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地位不同,相互关系也不一样,因此相互尊重的原则也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其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领导对下属的尊重与下属对领导的尊重也是不一样的。同样地,亲戚之间的相互尊重,朋友之间的相互尊重,同事之间的相互尊重,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尊重,陌生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也都是不一样的。但大体来讲,个体的人之间的关系无外乎高低、长幼、远近、亲疏几种,学做人,就是要学会处理这几种关系。当然,这些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在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中,人的身份也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每个人随时调整自己的社会身份,但要确保在礼的范围内。
被称为“战国四君子”之一的魏公子无忌,礼贤下士,无论对方是否才高八斗,他都以礼相待,从来不会因为自己身份高贵而怠慢士人,因而美名远扬。
魏国有个七十多岁的隐士,名叫侯赢,他家境贫苦,在魏都大梁看守城门,魏公子听说后前去问候,并赠送他丰厚的礼物。一次,魏公子摆设酒席,大宴宾客。客人坐定之后,魏公子带着礼物,空着车子上象征尊贵的左边的座位,亲自去城东门迎接侯赢。
侯赢上车随魏公子而去,行至半路,他对魏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上屠宰坊里杀猪,希望委屈您的车马,让我去拜访他。”魏公子便驾着车子来到市场,送侯赢下车去会见他的朋友。侯赢表面上与朋友交谈甚欢,实则暗中观察魏公子的表情。魏公子从始至终脸色温和,毫无愠色,市场上很多人看到这一幕,纷纷在暗地里骂侯赢做事过分。
随后,魏公子将侯赢带到宴会之上,并隆重地向众人介绍他,只见底下的贵族们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此为何人。魏公子叫众人给侯赢敬酒,侯赢感动道:“我不过是一个看守城门的小人物,而公子却带着随从车马,亲自迎接我到大庭广众之下,我侯赢没有什么才能,就让我为公子做最后一点贡献吧。”
从此以后,侯赢成了魏公子的座上宾,并为魏公子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是孟子的名言,这其中的“敬”就是尊重的意思。渴望得到尊重是人的本能,而获得尊重的前提,是你要先尊重别人。
《圣经》上有这么一句话:“爱你们的仇敌,善待恨你们的人。诅咒你的人,要为他祝福;凌辱你的人,要为他祷告。”这段话的意思是要我们学会尊重自己不喜欢的人。有人也许会问:“那些好人、我们喜欢的人,我们自然要尊重,可为什么还要尊重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人呢?”把人分成“喜欢”与“不喜欢”,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可能某人的缺点让你很厌烦,但你同样可以去发现他的优点,对他以礼相待,保持尊重。如此,即便你们以后不能成为朋友,也不会变成敌人。
尊重是一种在人格上平等待人的品质。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尊重,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要用一种“鉴别”的眼光去看人。
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夷射的大臣,他经常为齐王出谋划策,被齐王视为近臣。
有一次,齐王设宴请他喝酒,他因为不胜酒力,便到宫门后吹吹风。守门人是个曾经坐过牢的人,他想要向夷射讨杯酒喝。哪知夷射对他甚是鄙弃,甚至大声斥责他,说他不过是个囚犯,不配向他讨酒喝。守门人想为自己辩解,夷射却已扬长而去。从此,这位守门人便对夷射怀恨在心。
巧的是,不久后天降大雨,宫门前刚好积了一滩水,形状似人的便溺之物,守门人由此萌生了报复之心。
次日清晨,齐王出门的时候,看见了门前的那滩不雅之物,心生不悦,便问守门人是谁如此放肆,竟在宫门前便溺。守门人故作惶恐道:“我不是很清楚,但昨天晚上,我看到大臣夷射曾经站在这里一段时间。”
齐王闻知甚为愤怒,以欺君之罪将夷射赐死。
尊重是一门学问,也是人与人相处时以心换心的手段。在生活里,不自命清高,不妄自菲薄,对每个人都保持尊重是一个最基本的礼貌。为人处世首先要讲究尊重,有了这一条件为基础,双方才能更好地交往下去。更何况,我们的尊重能够让对方感受到一种被重视的温暖。这其实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尊重别人,同时也尊重自己。
延伸阅读:
由孔子之礼浅谈古代礼仪
我国古代礼仪相当丰富,不愧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圣人孔子正是意识到了礼仪的精髓才会“复礼”。古人为孔子的“德性之海,智慧之洋”所吸引而效法和学习他。今时今日,作为礼仪国人的后代,我们应该传承先人的道德思想,行之于礼,施之以仁。那么,我国古代的礼到底有多少种呢?
在古代中国,礼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因而礼的名目极为繁冗,《中庸》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周礼·春官·大宗伯》将五礼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一、吉礼
吉礼是指祭祀之礼。古人祭祀为求吉祥,故称吉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将祭祀对象分为人鬼、天神、地示等三类,每类之下再细分为若干等。
(1)天神:受祭的天神数目繁多,且有尊卑之别,《周礼》分之为三等。第一等是昊天上帝,或称天皇大帝,为百神之君、天神之首。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诸侯有国,但不得祭天。祭天是国家最重大的典礼。每年冬至,天子在国都南郊的圜丘,用“禋祀”祭昊天上帝。祭天的仪式经过精心设计,一名一物,无不含有深意。例如天为阳,而南方为阳位,所以祭天的地点要在南郊;天圆地方,所以祭天之坛要建成圆形;冬至是阴尽阳生之日,所以祭天必须在冬至,等等。第二等是日月星辰,日月星辰附丽于天,垂象著明莫过于日月,日月之明就是天之明,所以必须祭祀;“星辰”是指“五纬”(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十二辰和二十八宿,是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祭日月星辰用“实柴”之祀。第三等是除五纬、十二辰、二十八宿之外,凡是职有所司、有功于民的列星,如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司中主宗室,司命(文昌宫的第五、第四星)主寿,风师是指箕星,雨师是指毕星,主兴风降雨。祭这一类星用“槱燎”之祀。后世祭典中,星辰入祀的范围不断扩大,司民、司禄、分野星、房星、灵星、农星、太岁等都成为了致祭的对象。
对上述三类天神的祭祀方式,同中有异。相同之处是,禋祀、实柴、槱燎之祀都是燃烧堆积柴薪,使烟气上闻于天神。但陈放在柴薪之上的祭品,依神的尊卑而有差别:禋祀用玉、帛、全牲;实柴之祀只有帛,没有玉,牲体是经过节解的;槱燎之祀只有节解的牲体。
(2)地示:对地示(示读qí)的祭祀,也依照尊卑分为三等。第一等是社稷、五祀、五岳,用血祭祭祀。所谓血祭,是用祭牲的血浇灌于地,使其气下达,及于地神。社是土神,稷是百谷之主,五祀是五行之神,五岳指东岳岱宗(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被认为是天下五方的镇山。第二等是山林、川泽,用貍沈之祭。祭山林叫“貍”,祭川泽叫“沈”。貍即“埋”字,将牺牲、玉帛埋入土中,表示对土地、山林之神的祭奠。沈通“沉”字,是将牺牲、玉帛沉入川泽,以表示对川泽之神的祭奠。此类祭祀的对象还有社稷、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等。据《周礼·小宗伯》,王郊祭之后,还要望祭五岳、四渎、四镇。四渎指江、河、淮、济等四条大河,四镇指扬州的会稽山、青州的沂山、幽州的医无闾、冀州的霍山,是四方的镇山。五岳、四镇、四渎各据一方,相隔辽远,难以一一往祭,所以在都城的四郊设坛,遥望而祭之,故称望祭。诸侯只能祭祀封地内的名山大川,所以自古有“祭不越望”之说。第三等是四方百物,用疈辜之祭。四方百物,是指掌管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疈是剖祭牲之胸,辜是将剖过的牲体进一步分解。这类祭祀对象有户、灶、雷、门、行等“五祀”。《礼记·月令》说,春祀户,夏祀灶,中央祀中类雷,秋祀门,冬祀行。五者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厚于民生,应该报其功,所以要祭五者之神。
(3)人鬼:人鬼之祭,主要是对祖先的祭祀。祭必于庙,按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诗·小雅·天保》说:“禴祠烝尝,于公先王。”《礼记·王制》说:“天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犆,即“特”字,是单独的意思。犆礿,是说春祭是对群庙一一祭祀的。祫是合祭,就是将群庙的庙主集中在太祖庙致祭。夏、秋、冬三祭是祫祭。对父祖的祭祀还大量集中在丧礼中,有奠、虞、卒哭、祔、小祥、大祥、禫等名目,相当复杂。后世的人鬼之祭,并不限于先祖,还包括历代帝王、先圣先师、贤臣、先农、先蚕、先火、先炊、先医、先卜等。
二、凶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凶礼是指救患分灾的礼仪,包括荒礼和丧礼两大类,细目则有丧礼、荒礼、吊礼、襘礼、恤礼五种。
(1)丧礼:某国诸侯新丧,则兄弟亲戚之国要依礼为之服丧,以志哀悼,还要派使者前往吊唁,赠送助丧用的钱物等,都有特定的礼仪。丧礼是古代礼仪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对死者遗体的处理,来表达对死者的敬爱之情。与丧礼密不可分的是丧服制度,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丧服,以及从三年到三月不等的服丧时间。
(2)荒礼:荒是指年谷不熟,也就是通常说的荒年。《逸周书·籴匡》将农业丰歉分为成年、年俭、年饥、大荒四种情况。《周礼》所说的荒,还包括疫病流行在内。当邻国出现灾荒或传染病,民众面临生存危机时,应该用一定的方式表示同忧,如《礼记·曲礼》所说:“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或者直接贷给饥民粮食,《国语·鲁语》:“国有饥馑,卿出告籴,古之制也。”《左传》中记载,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发生饥荒,郑子皮“饩国人粟,户一钟”。或者移民通财,《孟子》中,梁惠王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吊礼:邻国遭遇水火之灾,应该派使者前往吊问。鲁庄公十一年秋,宋国发生大水,鲁君派人前往慰问,说:“天作淫雨,害于粢盛,如何不吊?”《左传》中记载,成公三年二月甲子,新宫(宣公之庙)灾,“三日哭”。《谷梁传》中也说:“三日哭,哀也,其哀礼也。”
(4)襘礼:襘(读guì)是会合财货的意思。邻国发生祸难,发生重大物质损失,弟之国应该凑集钱财、物品以相救助。《春秋》中记载,襄公三十一年冬,“会于澶渊,宋灾故”。《谷梁传》云:“更宋之所丧财也。”意思是说,补充宋国因灾祸而丧失的财物,使之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5)恤礼:恤是忧的意思。邻国发生外患内乱,应该派遣使者前往存问安否。
三、军礼
军与征战相关,将其列入礼的范围有两方面的理由。从理论上讲,王者以礼治国,使天下归于大同,可能会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干扰,甚至兵火的威胁,因此,《礼记·月令》说,需要命将选士,“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礼乐与征伐,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此外,军队的组建、管理等,也都离不开礼的原则。例如军队的规模,天子为六军,根据礼有等差的原则,诸侯的军队不得超过六军,且必须与国力相称,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当时的军力往往用战车的多少来衡量,所以又有天子万乘、诸侯千乘、大夫百乘的说法。军队必须按照礼的原则,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礼记·曲礼》说:“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周礼·春官·大宗伯》中的军礼,包括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五种。
(1)大师之礼:大师之礼,是指天子亲自出征的礼仪。天子御驾亲征,威仪盛大,是为了调动国民为正义而战的热情,所以《周礼》说:“大师之礼,用众也。”郑玄注说:“用其义勇也。”
(2)大均之礼:据《周礼·地官·小司徒》记载,古代的军队建制,以五人为一伍,五伍(二十五人)为一两,四两(一百人)为一卒,五卒(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师(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国家根据这一建制“以起军旅”(征兵),同时“以令贡赋”(分摊军赋),也就是说,应征的士兵必须自备车马、盔甲等。这种做法,是与当时兵农合一的社会状况相适应的,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均之礼意在平摊军赋,使民众负担均衡。唐宋以后,随着社会的变化,军礼中不再有这一条。
(3)大田之礼:古代诸侯都亲自参加四时田猎,分别称为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故称大田之礼。田猎的主要目的是检阅战车与士兵的数量、作战能力,训练未来战争中的协同配合。
(4)大役之礼:大役之礼是为了营造宫邑、堤防等而役使民众。大役之礼要求根据民力的强弱分派任务,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为力不同科”的思想。
(5)大封之礼:诸侯相互侵犯,争夺对方领土,使民众流离失所。当侵略一方受到征讨之后,要确认原有的疆界,聚集失散的居民,古代疆界都要封土植树,故称大封之礼。
四、宾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在宗法社会中,天子与诸侯之间,大多有亲戚关系。为了联络感情,彼此亲附,需要有定期的礼节性的会见。据《周礼》,宾礼就是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其名目有六种:“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等。”
(1)朝礼:朝礼包括天子的五门(皋门、库门、路门、雉门、应门)、三朝(外朝、治朝、燕朝)、朝位(三公、孤、卿、大夫等在朝廷中站立的位置)、朝服(冠冕、带韠、黻黼、佩玉等)等,以及君臣出入、揖让、登降、听朝等礼仪。
(2)相见礼:古代人际交往的礼仪,并非局限于天子、诸侯之间,在士与士之间也有相应的礼仪。《仪礼》有《士相见礼》记载上古时代士相见,以及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大夫庶人见于君、燕见于君、言视之法、侍坐于君子、士大夫侍食于君等的礼节,以此为基础,历代的相见礼有所变化和发展。
(3)蕃王来朝礼:据《明集礼》,洪武初年制定蕃王来朝礼。蕃王来朝,到达龙江驿后,驿令要禀报应天府,再上达中书省和礼部。应天知府奉命前往龙江驿迎劳。蕃王到达下榻的宾馆后,省部设宴款待,然后由司仪导引,到奉天殿朝见天子,到东宫拜见皇太子。朝见完毕,天子赐宴。接着,皇太子、省、府、台一一设席宴享。蕃王返回,先后向天子、皇太子辞行,然后由官员慰劳并远送出境。其间的每一个程序都有“仪注”加以规范。
五、嘉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有言:“以嘉礼亲万民。”嘉礼是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脤膰、贺庆之礼的总称。嘉是善、好的意思,嘉礼是按照人心之所善者制定的礼仪,故称嘉礼。
(1)饮食之礼:国君通过饮酒礼和食礼,与宗族兄弟、四方宾客等饮酒聚食,以联络和加深感情,所以说“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2)婚冠之礼: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女子许嫁,十五而笄,有冠笄之礼,表示成年。成年男女用婚礼使之恩爱相亲,所以说“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
(3)宾射之礼:古代乡有乡射礼,朝廷有大射礼。在射礼中,即使有天子参与,也必须立宾主,所以称宾射之礼。射礼主要为亲近旧知新友,所以说“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
(4)飨燕之礼:四方前来朝聘的诸侯是天子的宾客,天子要通过飨燕的方式与之相亲,所以说“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
(5)脤膰之礼:脤膰是宗庙社稷的祭肉。在祭祀结束后,将脤膰分给兄弟之国,借以增进彼此的感情,所以说“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
(6)贺庆之礼:对于有婚姻甥舅关系的异姓之国,在他们有喜庆之事时,要用致送礼物以相庆贺,所以说“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7)巡守礼:《礼记·王制》说“天子五年一巡守”,《周礼·大行人》则说天子十二年“巡守殷国”。《易·观卦》说,王者要“省方、观民、设教”,意思是说,天子要巡省方国,以观民俗而设教。据文献记载,上古时代,帝王有定期巡守的制度。《尚书·尧典》说,舜在巡守之年的二月,东巡守到达岱宗(泰山);五月,南巡守到达南岳;八月,西巡守到达西岳;十一月,北巡守到达北岳。舜所到之处,要祭祀当地的名山大川,观察风俗民情,并听取诸侯的述职,考论政绩,施行赏罚。秦始皇曾到各地巡守。《后汉书·世祖本纪》说,光武帝曾经于十七年南巡守,十八年西巡守,二十年东巡守。
(8)即位改元礼:古人把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子夜为冬至之时称为初元(或者上元)。政权的更迭,往往选择元日,据《尚书》记载,唐虞禅让,就选择在“正月上日”,上日就是朔日。
嘉礼的范围很广,除上述诸礼外,还包括正旦朝贺礼、冬至朝贺礼、圣节朝贺礼、皇后受贺礼、皇太子受贺礼、尊太上皇礼、学校礼、养老礼、职官礼、会盟礼,乃至观象授时、政区划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