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获取知识依靠的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地积累,传统的科目教学方法也存在诸多弊端。错误的思考方式总是会占据人们的大脑,在这样的情势之下,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就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的作用和价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人类之所以从动物群体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人类是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要细致地说明思维的重要性似乎不太现实,而且这种讨论也是没有意义的。对人的传统定义就是有思维能力,也正是这种能力将人类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根本地区别开来,从这一点来讲,思维能力是有现实意义和道理的。
虽然没有必要去诉说思维的重要性,但是从根本的意义层面讲,“应该怎样思维”这样的讨论就显得更加适合。在有效地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思维应该得到怎样的训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正确的功效和作用。
1.思维的作用和价值体现
虽然讨论思维的重要性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没有太多助益,但是从认知的角度来讲,进行思维训练,必然先要求我们认识到思维对人类的价值,这将有助于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获取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态度。
从大的方面来讲,思维的价值及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1)让人慎重思考和有目的地行动
对于避免单纯的冲动以及单纯的惯性动作,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思维。那些没有思维能力的动物,它们行动时所能依靠的只有本能或者生理上的冲动欲望,或者是依靠外界环境的刺激而采取动作,这是一种被推动。我们看到,鸟兽的行动和动作往往带有盲目性,候鸟南飞,动物迁徙都是大自然气候的变化刺激所致。没有思维,任何的行动都没有目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相反,在有思维能力的状态,行动下就会完全不同。现有的事物和经历都会成为那些尚未经历的事物的经验或者标志,这样,有思维能力的人就会根据现有或者过往的经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事物采取相应的行动。有思维能力的人,他们的行动并不是依靠内外的环境刺激,也不是生物的本能惯性使然,而是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地意识到了某种目的。
比如,马上就要下雨了,那些没有思维能力的动物只有在雨水打落身躯或者狂风吹起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外界对机体的刺激,然后回到自己的洞穴。有思维能力的人则不同,人会在天气出现变化的时候就意识到下雨的征候,进而根据这些征候采取行动。春耕夏长,秋收冬藏,这些都是人有目的的行动,一个人只有懂得了现在的经历和感受对未来,是一种预示性的因素,明白了现在的努力可以获取未来的价值,他才能够在现时阶段如此地努力和付出。
很多哲学家、思想家都在不同时期发出过许多对自然界的哲思,“道法自然”、“自然之本”等理论都被大量地论述。的确,只有发挥思维的能力,才能够从既有的事物中预见和发觉那些看不见的事物,也只有这样,大自然的语言才能被真正地读懂。
对于具有思维能力的人来讲,现有的事物既能记载它们的过去,又能预示它们的未来。例如,地下的化石所记载的是它以往的历史史实;根据天体运行的轨道和位置,我们可以预测它们未来的行迹。就如同莎士比亚所说,“树木之言,溪流之本”,在善于思考的人眼中,事物的存在往往会显现出额外的动力和作用。只要肯思考,任何的事物都可以为人提供征兆,对预见的谋划和计算也是有赖于这些征兆才得以实现。
(2)思维具有系统预见的可能性
通过思维,人们还可以去安排或者思考各种人为的标志,去预见和提醒大家种种可能的后果,并研究出可行的解决方式。思维的这个特征让野人和野兽区别开来,也让文明人区别于野人。具体如何区分,从这样的一个简单事例我们就可以说明:野人如果在一条河里翻船溺水,那么在以后的航行当中,他们就会注意哪些事物是让船覆没的征兆,并且会有效避免这些危险;文明人则会有意识地做一些标志来防备可能的危险,例如,他们会在危险区域设立浮标、会建立灯塔来指示航线等。
如果有足够丰富的阅历,野人会根据天气的变化来预测第二天的阴晴雨雪,而文明人则建立了气象部门,用于收集和广泛发布气象预报;野人按照一些固有的标志在荒山老林里认路,文明人会修建公路,以供更多的人使用;野人为了找寻取暖的方法,发明了钻木取火,文明人则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设备,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取暖。
人类通过深思熟虑,建立起各种纪念性质的馆藏和文献资料,以防止遗忘,并为后人借鉴,这成为文明开化的实质。在这个基础上,文明人针对可能的突发事件,想出了各种各样的预测和应对方法,通过有条有序的管理,将各种突发意外分为轻重缓急。同时,对于那些惠及大众的事项,他们会通过思考,研究出尽可能多的方案去普及和推广,以期望效果发挥到极致。就连那些精心制造的机械设备的原型也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然事物,例如飞机的构想源自于翱翔的雄鹰。为了让自然界的原型能够最大可能地为我所用,人们尽可能地去思考和研究,找寻它们身上隐蔽的功能,并加以优化和改造,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3)思维让物质因素更丰富
对于那些没有思维的动物而言,它们对事物的感受是直观而又单一的。但是有思维能力的人不同,人往往还会赋予自然界的事物不同的地位和价值。如果没有思维,自然界的事件或者物体不会有任何的语言象征,而只会是光和形状组合而成的奇怪变异。一旦具有了思维能力,这些事件和物体就会被赋予其他的象征,有思维能力的人会看出它们本质之外与众不同的意义,而每一件事物也因此变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有了属于自己的特性,也有了不同的表达定义。
一把椅子在没有思维能力的动物看来不过是一件物体而已,充其量可以让它们看一看、闻一闻、爬一爬、咬一咬。但是在有思维能力的人看来,这把椅子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物体,它可以提供一个座位,让劳累的人得到歇息;也可以留出一个空间,给物体一个摆放的位置;还可以是一个机会,让需要合作的人愉快地洽谈业务。同样,一块石头的内涵也取决于观看它的对象,一个动物只会认为它是一块石头;匆匆赶路的人可能把它当作一个歇脚的石凳,也可能把它当作前进的障碍;而在设计者看来,这可能是一幅难得的作品;在考古学家那里,这块石头可能具有考古价值……总之,因为思维的存在,一个物体总是会因它所拥有的素质而被赋予不同的标志。
英国逻辑学家维恩说过,一条狗看到一道彩虹的感受同它对它所居住的国家的宪法的理解可能是一样的。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这条狗所睡觉的窝和吃的肉,如果它困了,就会躲进窝里睡觉;如果它饿了,闻到肉的味道就会使它兴奋。除此之外,它看到其他的物体还会有什么其他的感受吗?看到一个房屋,它一定不会感受到这是一个人的家,里面有家具、花草,屋后有个花园;它更不会感受到居住在这个屋里的人同周围的关系,除非它能够联想到那些没有看到的东西,换句话说,除非它具有思维能力。
同样,这条狗在吃肉的时候,也不会想到自己正在吃的肉来自哪种动物,是鸡肉还是牛肉,是大腿的肉还是胸前的肉,会给自己的机体提供什么营养。在没有思维能力的动物眼中,一个物体会失去这些丰富的物质意义,在它们的眼里,这些物体属于什么,我们无法说清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对物体的认知一定与我们的认知大不相同。
另外,我们对一件事物进行思考和感受到的时候,对于这个事物本身所包含的象征和元素的认知,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而不断增多,而且是没有限度的。从前,很多知识需要牛顿或者哥白尼这样拥有卓越智力的人才来参悟和认识,但是在今天,这些知识已经成为孩子可以马上明白的常识。
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对思维的价值或许是一种非常到位的归纳和概括:
“进行推理,可谓是每个人生活当中的大事。每个人在每一天、每一刻都会思考,并对自己并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情加以预测和推断,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而是因为这些预测和判断的事情本身就具有重要性,可能关系到我们的利益或者职业。地方的司法官、军队的指挥官、医院的医生、学校的教师以及农场的农艺师,他们每个人所承担的任务都是相同的,就是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出判断,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在这方面,他们做得好或者不好,将会决定着他们本职工作的成绩优劣。只有在这些方面,他们需要不停地开动脑筋思考。”
2.思想有时也会“跑偏”
思索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事情,而且对于人来讲,这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思索更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因为有时候人的思想也会走偏,思维能力需要同人的智力相互协调,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思维混乱。思索的实质是一种推理过程,它能得出一种结论,不过无论是何种结论,都是在判断的基础上产生的,然后再间接地得出信念。
正因为是这样,才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论,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小心谨慎,也愈加需要对思维进行训练。因为一件事情越重要,出错的危害就会越大。约翰·洛克是一位早于穆勒的学者,他曾经阐述过思维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思维训练的必要性,而他的理论成立的目的就是通过思维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防止最坏的结果。
对此,约翰说:“无论什么人,也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们依据的都是这样的或那样的一种观点,这些观点成为他们行动的依据,也成为他们行动的理由。同样,不管是谁,也不管运用何种手段,他们最终都会将自己这一有充分依据或者没有充分依据的见解作为行动的引导,然后按照这种正确的或者错误的见解,将自己的全部力量投入到见解指导的行动当中……那些神殿教堂里神圣的偶像,无数人对他们顶礼膜拜。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在人们的头脑中,这些神殿偶像的作用就在于,他们已经转化成指导人们行动的无形力量,而膜拜的人则心甘情愿地接受和服从这一指导。所以对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极度地用心培养自己的认识,然后才能用正确的认识去探索知识、判断好恶,并了解自己的信念和知识所能发挥的实际效果。”
也就是说,一切有意识的活动以及我们的种种力量和行动都有赖于思维。既然如此,洛克所强调的培养自己的认识必须做到极致和用心是极其重要的,这样的观点也显得更加准确、恰如其分。
思维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让人摆脱本能、欲望以及因循守旧对自身的控制和惯性,避免人们对这些惯性和控制屈服。但是思维也有另外一种负面作用,那就是让我们出现失误或者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或者说,思维能够让我们与其他动物和一切没有思维的生物区别开来,并高于它们,同时也可能让我们做出一些它们因为本能的限制而不会去做的蠢事。所以,从这一层面上讲,对思维进行恰当有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人的行动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更多的也只是依据观念行事,而思想也会走偏,思维的价值也需要引导才能实现。
3.时时调节,避免思维脱轨
在正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当中,推理思维活动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需要调节的情形,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许多时候,人们的行动必须要遵从和保持基本的准则和规矩,这是任何技巧都不可能代替的。如果一个孩子被火烧过,那么他就一定会害怕火,这个时候,与其给他讲述一大堆火能够供热的道理,还不如先让他理顺自己的思路。
在社会生活当中,很多事情也同样需要在合理思维的基础之上采取行动,只有这样,正确的推理才能够见效。正确的思维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生活,还能够帮助人们避免生活中的许多烦恼,生活中种种可能的迹象,如地震、战争、安全以及社会交往等,都需要得到正确的辨认。
然而,思维能力并不能让我们不受任何限制地畅通无阻,尽管它可能通过训练在一定程度之内见效。具体来讲就是,一件事情的合乎逻辑的方法和见解,对另外一件事情却未必见效,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就比如经验丰富的猎人在打猎的时候总是会非常精确地发现猎物的行踪和位置,但如果让他们讲述野兽的习性来源,他们就可能成了外行中的外行。
对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没有什么可以直接阻碍人们对任何一件事情进行推理和思索,同样,也没有什么能够防止人们通过思考得出错误的结论。有时候,一丁点的证据恰好符合我们的心意和期盼,我们就将它作为依据,从而快速得出结论。而有的时候,一大堆事实证据摆在眼前,但却不能引发适当的结论,只是因为这些证据与我们的习俗相悖,不受欢迎。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原始的轻信”的所谓“倾向”,具体表现在不能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幻想,什么是合情合理的正确结论,只要看到一种现象,无论它是真是假,总会信以为真。哪怕有正常的智力,抑或阅历深厚,依旧无法阻挡某些谬论的传播。这样,无论智力或阅历的因素如何,只要思维不正确,就总会累积很多错误的信念。而进一步去分析,错误可能会同错误相互印证,然后就有了更大、更顽固的错误。
在过去,那些解梦、占卜、星象等预测吉凶的方法,往往会以一种突发的事项作为预兆,如纸牌的跌落,但这些方法忽略了自然界中一些极为重要的事态。如今,这些占卜迷信已经失去了市场,只有一些阴暗的角落才能偶尔看到它们落寞的身影。在过去,这些都是流行的时尚,如今驳倒它们的是越来越多的科学事实。
联想分为多方面,仅仅就功能而言,它在不同的事物身上并无太大的差异。比如看见水银柱的变化去预测晴天还是下雨,看见动物的内脏和鸟群飞翔的方向去预测战争的输赢,这一切都是联想,也都没有差异。预测也是如此,比如撒了一把盐就意味着这个人要遭到厄运,被蚊子咬了可能会感染疟疾,这些都是一种预测。
事实上,这些联想和预测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有系统地区分自己进行观察的条件,对自己联想的习惯进行严格调节,才能真正区别其中的差异,才能判断自己的信念哪些是对,哪些是错。也就是说,用科学的推理取代迷信所依靠的是对自己观察和推理的条件的有效调节,而不是提高自己的敏感度,抑或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之前,很多先哲也做过种种努力,去探寻人们经常出现和信奉错误信念的主要原因。例如,弗兰西斯·培根这位英国的著名科学家就指出过,人之所以会得出错误的信念,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部族,通俗地讲,就是人类通常使用的一些错误的想法,或者一些经常面对的诱惑;
(2)市场,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和交流;
(3)巢穴,犯同一种错误的某一群人,他们所拥有的共同的特性、特征;
(4)剧院,某一个时期或者某一个地点,人们所共同遵循和信奉的时尚或者习俗。
弗兰西斯·培根将以上四点原因称为“偶像”或者“幻象”。根据弗兰西斯·培根的说法,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更加细致地对错误信念的来源进行分类。或者说,以上提到的四点原因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两种是内在的原因,两种是外在的原因。在两种内在的原因当中,有一种是人类的共性,例如,对于那些与自己的固有观念相符的事情,人们就更加愿意相信,而同自己的固有观念相悖的事情,人们就更加抵触和怀疑。除了人类的共性之外,另一种是个人的特性习惯。而两种外在的原因当中,一种属于常见的社会现象,另一种则是一个地方某个时间之内的时尚和风气。
4.洛克的错误思考典型
除了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的四种常见错误思考原因,洛克也谈到过三种信念错误的典型。相较于培根的论述,洛克的说法更加通俗,人们也更容易领悟。他指出,让自己的思维发生错误,主要源自于三种不同类型的人,他们通过各自的不同方式让自己错误思考。原文是这样说的:
“第一种人,他们自己不喜欢思考,也不会自发地开动脑筋,生活中,他们总是依赖别人,包括父母、邻居、牧师,或者那些让他们感到强于自己、能够为自己师表的人。这类人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懒,凡是可以省心省力的事情,他们都会去做,别人可以借鉴的,他们就会照搬,从来不愿意认真思考和检验。第二种人,他们的理智被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所取代,不求利人,只求利己。一切的选择和取舍都是以自己的利害得失以及兴趣爱憎为前提,只要同自己的爱好和利益有一点点不同,他们就会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第三种人,从内心讲,他们倒是愿意去遵守理智,但是他们的思路却并不怎么开阔,见识和阅历方面也不行,所以,他们看待问题的时候往往很片面。因为见识和阅历的原因,他们获取的信息有限,信息来源也受到限制,就像山野里流淌的小溪和奔腾的大海相比,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针对第三种人,洛克又指出,这些人原本与其他人的天分是相同的,但是因为机遇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因素,他们最终获取的知识水平与他人出现了高低之分,他们头脑中累积的观念、观察事物的思考方式也与他人不同,思考的内容也就出现了差别。
在另一部著作中,洛克更加细致地描述了错误思考的原因,同前面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
(1)过分信奉信条
信条成为人们建立信念的准则。一件事只要与自己相信的信条有一点点不符,就会被认定为是难以置信的,会被拒之门外。因为对自己的信条无比忠实、坚信不移,将它看作至高无上的准则,所以人们对于其他人的不同见解就绝对不会相信。哪怕有时候自己耳闻目睹了,只要违反自己的信条,也会坚决地予以否认。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孩子,他们受大人的影响——父母、老师或者其他人,这些大人们将某些思想灌输到孩子的大脑中,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进行加深和强化,甚至在学校里,这些影响还会被再度强化和凝固。孩子既没有防备之心,也没有自己的见解,这些不知对错的影响一旦成为他们的信条,就变得难以动摇和根除。等到孩子长大了,他们不会记得这些信条是如何根植于自己的记忆的,只会知道它们是至高的准则,是不容怀疑和侵犯的信念。走入社会之后,遇到各种问题和争论,他们也都会以这些信条为依据进行判断。
(2)思路不够开阔
对这一类人而言,他们的大脑中仿佛有个框,所有的思路都不能游离于框架之外,或者是他们的大脑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子,除了与这个模子相符合的假说,其他的一概不会听进去。洛克指出,对于事实和证据,这些人虽然不会否认,但是他们的思路是闭塞的,也总是会固执于一定的信念,对于那些不符合信念的说法和证据,他们就不会信服和认同。
(3)以利我为尺度
这种人对事物的接受都是以自己的喜好和憎恶为尺度,凡是那些不合自己的爱好或者对自己不利的,不论是多么正确、证据多么充足,他们都不会多看一眼。在一个贪财者的眼睛里,如果一边是钱财,一边是真理,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地舍弃真理而奔向钱财。洛克认为,这种人就是“十足的榆木脑袋,他们就像是泥巴铸成的墙,再强大的电流也不能让它通电”。
(4)对权威盲目服从
盲目服从权威的这类人,是思想最容易出错的一类人,他们出错的数量几乎超过了前三种人的总和。他们一味地随波逐流,只要是大家都相信的事,无论是自己的朋友、邻居,还是政党、国家领导人,他们都会跟风,从而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结合弗兰西斯·培根和洛克两个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明白,错位思维的根源不仅包括先天的原因,即个人的性格倾向,而且包括社会原因,例如盲从权威、他人有意识的引导或者语言暗示、模仿等。这些因素让一些错误的习惯得以形成,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肩头的责任就尤为重要,他们不仅要帮助人们克服自己身上那些鲁莽急躁、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的缺陷,还担负着扭转和纠正千百年来社会形成的习俗偏见的责任。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这个社会已经比从前更加理智,对理性的信念也更为注重,这对减少盲目跟随权威的风气来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育机构发挥的作用较以往来说应该更大,而且它们还可以同社会上的其他组织和部门相互配合,帮助人们更好地端正自己的思维习惯和信念。在不同时期,教育机构都可以发挥建设性作用,现在,对教育工作而言,它不仅要将人们的一些自然倾向转变,让人们的思维习惯变得更加有素,还要教育人们自觉抵抗社会不良风气,只有如此,才能改变那些已经形成的错误思维习惯。
5.思维训练的意义和重点
通过前面章节的讨论,思维的重要性已经被我们所知晓。正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借助思维的功能,人们可以从已经知道或者查明的事实当中,看清楚或者推测出其他的并未知道的事实。但是,通过已知事物去推测未知事物的过程是非常容易出错的。能够对事实结论产生影响的因素有许多,包括可以被人们看到的,也包括不能被人们发现的,比如过往的经历、社会的信条和准则、自我的观念和利益以及情感上的变化、内心的期待、心理的波动和社会的偏见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其实,思维的实际就是推理过程,也就是从一件事情、一个事物推测和联想到另外一个有关的事物,形成新的概念或者信念。从本质上讲,这属于认识上的一次跳跃,从已经确定的事物跳跃到另一项未知的事物,而这份已知就成为推定的根据。
任何一个人,除非智力存在障碍,否则他都能够从一件已经感知到的事物联想到眼前看不见的事物,或者根据已知的趋势去推测未来的趋势。从已知到未知,必然要经历一次认识上的跳跃,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注意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完成这次跳跃,否则就会出现跳错步子的危险,减少成功跳跃的概率。
那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需要调节,调节好哪些条件呢?比如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联想功能等;其次还要调节,一次跳跃必然会有联想到的事物,这些事物如何才是可信的呢?就要去寻找他们值得信任的条件。
只有将这两个方面充分利用,合理调控,才能完成推理,形成证明。证明一件事物并不简单,它意味着要对一件事物进行试验和检验。对于例外的情况,证明就会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加严格的检验和核对,才能证实它的真实性。而一旦这些证明得到了证实,他们就会成为最直接的证据,也就变得可信。所有得到证实的事例都可以作为检验的依据,也就具有了自身的价值,推理也是如此。一般而言,推理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功能,但是它具有一般性,所以,一项推理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也就是说,任何一项推理,没有人会保证它是准确无误的,它甚至可能随时出错,而且,影响推理出错的因素有很多。
避免推理出错的办法是唯一的,那就是对影响推理的每一个因素都进行检验。可是实际上呢?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人会做到这一点,对每一个影响推理的因素都进行时检验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且这个工程实施起来足以打乱人们的思路,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区分,将那些经过检验的证据划归为一类,将那些没有检验过的证据划归为另一类,然后对这些不同类别的证据进行辨别,谨慎对待。
教授各种有效的信息,是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应该担负的基本责任,所以,培养熟练的思维能力就成为教育的责任。除了这一点之外,对每一个见解都提供证明就自动处于不必要的位置了。但是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无须去证明,至少需要让那些接受教育的人们养成这样的习惯,或者提升这一方面的能力,去区分哪些信息是经过检验的,哪些是没有经过检验的。除此之外,还要让他们懂得,对于那些已经被证实、有确切的证据的结论,无论同自我的固有观念相容还是相悖,都要虚心地接受,这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手段。
进行思维训练,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必要的。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在遇到困难或者重要的抉择时,就会更容易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有效探寻解决方法。相反,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即使一个人学习过再多的知识,见识过再多的风土人情,他也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人。
考察一个人并不是看他获取了多么优异的成绩,而是看他的综合素质如何,思维能力就是综合素质考察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思维能力不是先天与生俱来的,个人的生长环境和学校的一般教育也不能让人获得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专门的思维训练才可以。所以,这份责任就落到了相关的教育者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