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资源和投入政策
一般而言,可得到的大量数据绝大多数都与推动形成有利结果的资源效应有关。总体而言,这类数据显示,简单地提供更多资源几乎不能保证学生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各国采取的许多政策都涉及资源在现有教育组织内部的大量流动,包括直接支出、教师薪酬变化、班级规模缩减等。经验证据清楚地表明,这些政策的实施面临着很多困难。
分析这种情况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把各国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教育成绩用散点图描绘出来。对于所有的OECD国家,这种散点图一次又一次地说明,支出与结果毫无关联。不过,描述的这种情况受到学生家庭背景等很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和支出水平与教育结果水平都有关联。因此,图8.2描绘了可以得到数据的所有OECD国家2000年以来生均支出的变化和2000年到2012年PISA阅读分数的变化。这里描述的情况不受父母背景、文化等跨国差异的影响,只要它们在一个国家内部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就是如此。但是,同样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那些教育经费支出增长最快的国家与增长没有那么快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教育成就轨迹。
图8.2 各国教育开支和学生成就的变化
注:生均支出变化(2000—2010年,不变价格,2000年为100)和PISA阅读分数变化(2000—2012年)的散点图。作者的描述基于OECD数据(2013a,b)。国家代码参见2A.1。
对资源的基本分析包括一国内部研究和跨国研究,对此,有的学者在其他地方也进行了研究综述。可得到的经济计量证据现在包括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上百个独立的估计值。相当一致的是,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下列任何因素会对教育成绩产生强烈的、一致的影响:教师受教育水平、师生比例、管理特点、学校设施。诚然,一些单项研究也指出,其中每一个因素都对教育成绩产生积极影响,但总体影响证据并不存在。特别是,汇总各项研究结果后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只有很小比例的估计值统计上显著不为0(在传统水平上),而且这些研究甚至不能就资源增加带来教育成绩改善达成一致意见。研究的第二个线索(尽管经常不能达到同样的方法标准)集中分析财政投入。一些研究将生均支出同教育成绩简单地联系在一起,或通过教师薪酬分析教师之间的差异。这些研究同样不能说明财政资源和教育成绩之间存在逻辑一贯的联系。
其中一些研究结果是有争议的,特别是涉及缩减班级规模的论点。对于这些研究成果,学术上和政策上长期以来都争论不休,而且世界各地的政策措施都是增加资源投资,缩减班级规模,但是,却很少见到教育成绩得到明显改善。
当前达成的共识是,不要仅仅盯住增加资源,重要的是关注增加资源之外的政策。简而言之,这种结果就是认为“钱从不重要”(也是公共辩论中一个方便的假想敌)。当然,这里的研究不是要说这个意思,也不是说“钱不能重要”,而是简单地强调一个事实,就是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教育的一系列决策和激励减弱了资金增加的效应,导致出现逻辑不一贯的结果。从可得到的证据看,正在兴起这样一种共识:更重要的不是花多少钱,而是怎么花钱。
最令人惊讶的可能是,这些一般结论对发展中国家同样适用。真实的情况可能在于,随着发达国家教育支出的快速增加,可能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不过,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出只占较发达国家支出的很小一部分,结果也基本相同。
关于各种资源战略潜在影响的证据自然地就导致考虑动力问题。强制增加总体资源或改变特定资源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这意味着当地环境强烈影响着学生成绩结果。这一结论也表明,与强调如何实现理想结果相比,更有成效的是强调与这种理想结果联系在一起的动力。在提供更多的讨论背景后,我们将在后面回到这个问题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