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的恐惧从何而来——恐惧是生命原初的底色
【章前测试】你是否患上了恐惧症?
1.经常想到亲人会有不幸?
2.经常检查水龙头是否关好?
3.对人群中的推搡感觉烦躁?
4.对自己做的事总是不满意?
5.喜欢反复洗手和擦拭家具?
6.总是无法轻易做出决定?
7.常出门后又回家检查门窗?
8.没用的旧东西舍不得扔掉?
9.习惯性地默默数东西?
10.物品总要放在同一个地方?
【测试结果】
从“是”的回答数量看患上恐惧症的程度:
没到3个说明跟恐惧症沾不上边。
3~7个说明患有轻度恐惧症。
7~10个说明患有中度恐惧症。
10个以上就得注意了,有患上潜伏性神经官能症恐惧的危险。
1.那些我们害怕的事情
埃莉诺·罗斯福说:“每天做一件让你恐惧的事。”
说起来,让人类产生恐惧的事物还真是千奇百怪,种类繁多。除了最常见的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人惧怕特定的动物(狗、蛇、蟑螂等)、高空、血液、幽闭空间、牙医、飞行、某种疾病以及其他任何事物。
19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恐惧的发生机制,认为恐惧症状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症状的反复出现使焦虑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患者在首次发病前可能会有某种精神刺激因素,资料表明,有近2/3的患者都主动地追溯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事件。
当患者遭遇某一恐惧性刺激时,当时情景中另一些并非恐惧的刺激(无关刺激)也可能同时作用于患者大脑皮层,两者作为一种混合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所以今后重遇这种情景,即便是只有无关刺激,也能引起强烈的恐惧情绪。然而部分患者并无曾受恐吓的经历,有些患者恐惧的对象经常变换,这些都是条件反射学说难以解释的。
引起恐惧的刺激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人们熟悉的环境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奇怪、陌生、可怕的事物突然出现,黑暗、巨响、凶猛动物、歹人、悬空、身体突然失去平衡及他人恐惧情感的感染等,都可能引起恐惧,其中心理因素是导致内心恐惧的主要原因。
人们之所以感到恐惧,关键在于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主要是自身缺乏处理可怕情境的能力。当危险情境极度威胁人的生命,自身又无能为力时,会产生绝望情绪。有的刺激还可能导致人的心理变态,出现强迫性的恐怖症状,如惧高症、惧空旷症和惧不洁症等。
人对未知的事物总有一种恐惧感,对不能把握的东西同样恐惧,这是非常正常的,恐惧是动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动物对自己不了解、无法控制、无法战胜的环境和事物的恐惧有助于其趋利避害。
之所以心理学家对恐惧心理的治疗研究一直颇为热衷,是因为外部环境和躯体本身的致病因素,常常首先使人产生恐惧的情绪反应,然后才产生其他心理、生理功能的异常变化。因此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最大的就是恐惧心理。
恐惧源于我们内心,我们只要勇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坦然面对外界一切,就不会再感到恐惧。
2.正常的恐惧VS恐惧症
每个人都会有恐惧感,而持续且过分的恐惧就演变成了恐惧症。
与大自然相比,我们人类显得太渺小、太无力了,天灾、猛兽等轻易就可以要了我们的性命。所以,大自然在不断打磨我们、催促我们不断进化的时候,还附赠了一样东西——恐惧。恐惧并非毫无用处,对于人类而言,就好比是一个警报,当人类面临危险时,这个警报就会自动提醒人们小心应对危险。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恐惧是具有调节性的,运作起来也十分精准。所谓的精准体现在哪里呢?我们不妨来做个假设:你面临着一场雪崩,巨大的雪球向你滚了过来,那么,你肯定会有恐惧的心理,很多人会惊慌失措,甚至大脑一片空白。但是,如果这场雪崩不过是一场3D电影的逼真特效,那么即使你再害怕雪崩,你心中的这种恐惧感显然就不会过于强烈;同样地,一只凶狠的老虎和一只汪汪叫的狗给你造成的恐惧强度肯定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恐惧强度,我们所做的应对措施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面对一只龇牙发怒的狗时,尽管有点恐惧,我们可能还是会捡起石头或棍棒,把狗吓走或打走;而如果是碰见了一只野生老虎,那么所有人的选择都是立刻逃跑。这么看来,恐惧感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份宝藏,因为它的存在,我们能够在感应或者发现危险的时候,及时做出反应。
而反观恐惧症,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害怕恐惧了,而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因为恐惧症所带来的恐惧已经不再属于正常的恐惧范围内,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日常生活中,恐惧症能达到怎样的程度呢?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对比一下:一个害怕蟑螂的人因为某些需要必须到一间可能有蟑螂的房间里拿东西,那么,即使心中不情愿,他也还是会选择前往那个房间;而那些有着“蟑螂恐惧症”的人则无法做到这点。但凡有一点可能出现蟑螂的地方,他们都绝对不肯前往,并且,当看到蟑螂时,还会产生许多过激的反应,例如,头脑空白、四肢无力、发抖、心悸甚至晕倒……这样的反应在正常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可是这些反应却偏偏又是真实存在的。于是,我们将这样的情况称为恐惧症。
恐惧症所带来的病态恐惧是很频繁的。这是因为恐惧症患者一般都十分敏感,就好像一只受惊的兔子,时时刻刻盯着自己周围的风吹草动。或者说,他们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他们所恐惧的东西或事物上。因此,恐惧症患者都有这么一个特点:他们普遍都会对“恐惧”格外敏感,当恐惧症发作的时候,患者会变得十分疯狂,他的头脑中充满了恐惧、担忧。
所以,综上所述,恐惧症一般具有下述的几大特点:
1.反应极其强烈,且不受控制;
2.患者会选择刻意逃避来应对自己恐惧的东西或者地点;
3.假设患者无法逃避,则他必将在痛苦中苦苦挣扎;
4.恐惧症虽然不会致死,但是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当然,如果单纯地将恐惧症视为过度恐惧的话,也是不正确的。
因为恐惧症还有一个性质是正常恐惧或者过度恐惧所不具备的,那就是长期性。对于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当我们第一次看到一只凶恶的大狼狗时,我们会感到恐惧,但是到后来,我们和这只凶恶的大狼狗见面的次数多了以后,我们对它的恐惧也会随之降低。但是狼狗恐惧症患者却不一样。长期接触下,他们不仅没能缓解对那只大狼狗的恐惧,而且会发展到连看到那只狼狗的照片都会觉得无比恐慌。又例如,一个人在一条河里不小心被水呛到了,那么,他下次就能吸取教训:在游泳的时候要小心点,避免再次被呛到。但是,有些人却未必如此。他们在呛到水以后,可能会患上游泳恐惧症,在这个时候,他已经不能从呛水事件中收获经验,也不仅仅是轻微害怕,而是感到强烈恐慌:“我不能再游泳了,我非常恐慌”。
在这里,我如此细致地分析恐惧与恐惧症的差别,目的并不在于引导大家差别对待恐惧症患者,而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恐惧症,理解恐惧症患者的反应:在他们承受巨大的痛苦时,不需要再承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所带来的另一份痛苦。
3.恐惧症不等于没勇气
当我表现得仿佛有勇气时,或许勇气就降临了。
说到恐惧,人们很容易联想到的就是勇气。是的,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恐惧与勇气相当于两个极端,而事实上,它们是一体两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没有了恐惧,那么哪里谈得上勇气呢?反过来,如果没有勇气,那么恐惧将时时刻刻压在心头,令人一败涂地。人们常常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同理,“恐惧也是勇气之母”。在大众看来,不害怕、不恐惧就是有勇气的表现,而反过来,害怕和恐惧则是胆小懦弱的行为,更遑论比恐惧更严重的恐惧症了。在不少人看来,身患恐惧症的人更是缺乏勇气的代名词,居然会怕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这种误解普遍存在,甚至很多恐惧症患者自己看来也是这样的,他们往往都会给自己贴上或者被贴上“胆小”的标签。
何为真正的勇气,我们不妨来看看鲍威尔是如何解释的:“勇敢应当指的是两个方面。其一是正面应对所有不应该害怕的东西;其二是恐惧所有值得害怕的东西。”或者可以说,所谓的勇气是相对的,它是个体意志中积极和果断的一面,但是勇气也是有极限的。
未曾身患恐惧症的人恐怕很难理解恐惧症的体验。住在恐惧症患者心里的那个敌人非常强大,它有能力让一个看似正常的人在瞬间失去控制,发抖、心悸、仓皇失措,甚至是晕厥,除了患者本人,没人能够感同身受,也没人能够理解他们所遭遇的痛苦和恐惧。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也说了,恐惧是老祖宗赐予我们的珍贵的宝藏,人类在遇到一些突发的、难以预料的事情的时候,本能反应之一就是惊慌。不用急着否认,事实就是这样,每个人都会产生恐惧的心理,特别是在未知事物即将到来之际,这种恐惧感会更加折磨人。
因此,恐惧症与是否有勇气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盲目的“勇气”也不应该被纳入勇敢的范畴内。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小山村的后山里,有一道深不见底的深涧,深涧上是一座已经有点腐蚀了的废弃独木桥。有一天,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来到独木桥附近玩耍。为首的小孩与其他的小孩打赌,看谁有敢走过这座独木桥,不敢过桥的就是胆小鬼。这是一个小朋友眼中的胆量测试,然后敢过桥的小朋友们真的就是勇士吗?不,教训是血淋淋的——一位小朋友在过桥时,因为桥体断裂而坠落深涧。看完了这个故事,再想想鲍威尔的话,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说恐惧所有值得害怕的东西。
恐惧是对陌生事物的畏惧,恐惧症是对陌生事物的无知。勇气并非争强好胜,而是勇于承担,勇于迎接挑战。
总之,患有恐惧症并不意味着胆小、缺乏勇气,只要勇于正视自己的恐惧症,并且努力战胜恐惧症,就是真正的勇敢者。
【Conclusion】你可以征服生命中所有的恐惧
恐惧是正常的,没有恐惧则是不正常的,不合逻辑的恐惧则是病。
亚历山大·波列耶夫认为:恐惧是人的一种很正常的感觉,是一种警告危险和提早防备的信号。比如说,我们往悬崖下瞅时总是心惊胆战。要是没有这些恐惧症,人类早就灭绝了。人类大脑底部有一个杏仁体的脑结构,这是个专管恐惧感和不信任感的区域,被称为大脑中的恐惧中枢。每一次只要感到危险逼近,这个区域便活跃起来,而且想制止也制止不住。
如果这种感觉不再受到约束,那一般的害怕就被赋予一种非理性的、不合逻辑的东西。比如说,害怕游行队伍中带有敌意的人群,这合乎逻辑。
正常的恐惧心理可以训练我们应对真正的威胁。这点从野生动物的例子也可看出。马里兰州贝色斯达国立卫生研究所的研究员史渥米说:“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猴子看到蛇,目不转睛地跟它相互瞪眼,通常都活不长命;如果母猴教得好,凡事小心谨慎的小猴子,反而不容易早死。”
哈佛大学心理系主任卡林说:“养成凡事稍微害怕的心理,有个重要的作用:教我们明白四周环境里,有些东西必须十分注意、十分小心,这本领是可以训练的。”
密歇根大学的中古史专家米勒出了一本书——《神秘的勇气》,书中从历史观点阐述了畏惧心理并指出:勇气其实是害怕的幻影,只不过被荣耀化了。
米勒研究了许多英勇武士的背景,结论是:刚猛不是正面的特性,而是负面的特性,缺乏自省能力的人才具备这种特性。他认为,大部分人都不是刚猛之士,也就是不勇敢、心存畏惧的普通人,只愿面对少许的可怕状况,而不愿不顾一切地豁出去。
他说:“面对的可怕状况不致造成生命危险的话,我们反而认为具有娱乐效果呢!大多数我们喜欢的娱乐不就是有一点点危险吗?”
著名的成功大师戴尔·卡耐基刚开始在纽约展开他的训练课程时,第一步就是训练学员站在讲台对大家发表演讲。但是许多学员不是结结巴巴,就是手脚发抖,或者脑中一片空白,什么话都讲不出来。卡耐基告诉他们:“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成功的第一步,所有压力恐惧完全是由自己造成的。”然后一步一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训练他们,最后,多数人都能站上讲台流利地发表演说了。
这些勇于面对群众的学员,同时也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最后在事业发展上也都获得了成功。无畏心的重要可见一斑。
麦克·英泰尔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37岁那年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薪水优厚的记者工作,只带了干净的衣服,从阳光明媚的加州出发,靠搭便车横越美国。
他的目的地是美国东海岸北卡罗来纳州的恐怖角——这只是他精神快崩溃时做的一个仓促决定。某个午后他忽然哭了,因为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会后悔吗?答案竟是那么肯定。虽然他有好工作,有漂亮的女友,但他发现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下过什么赌注,平顺的人生从没有高峰或谷底。
他为自己懦弱的前半生而痛哭。一念之间,他选择了北卡罗来纳的恐怖角作为最终目的,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惧的决心。
最后,麦克·英泰尔成为美国媒体中传颂的知名人物。
克服恐惧看起来非常困难,但改变却在一念之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恐惧和担心完全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想要驱除它必须在潜意识里彻底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