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简单面诊消百病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头面部的脏腑反射区

中医认为,人体的每一部分都可以与整个身体相对应,这一理论早已被现在的医学所证实。根据这一观点,面诊时就可以将人的面、耳、眼、唇、舌等与人体脏腑对应,根据不同部位的各种变化,推测身体各部分的健康程度。除此之外,这一理论还可以作为身体各部分保健和疾病治疗的依据。

21 面与脏腑的分属

《素问·刺热篇》中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中说:“天庭面首,阙上喉咽,阙中印堂,候肺之原。山根侯心,年寿候肝,两傍候胆,脾胃鼻端。颊肾腰脐,颧下大肠,颧内小府,面王子膀。”若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可将整个面部分为五个部分:鼻——明堂,主脾;眉间——阙,主肺;额——颜,主咽喉;颊侧——藩,主大肠;耳门——蔽,主肾。

面部与脏腑的具体对应关系与所主病症为:

心理压力区

反射区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

找位技巧

将眉毛至发际的区域三分,最上面的就是。

诊断

诊断1:如果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此处与面部颜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

诊断2:如果此处长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色素痣,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心脏区

反射区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

找位技巧

在两眼角之间画线,与鼻梁中线交叉处就是。

诊断

诊断1:如果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说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或血液黏稠度高。

诊断2:如果此处出现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

面与脏腑的分属(一)

头面区

反射区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

找位技巧

在两太阳穴之间画线,与鼻梁中线交叉处就是。

诊断

如果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部分发红的话,说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

肺区

反射区在两眉端连线的中点

找位技巧

将鼻梁中线向上延长,在两眉毛之间画线,交叉点就是。

诊断

诊断1:若此处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明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

诊断2:两眉头部位有痣、色素痣或发白,说明此人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有肺病。

胸乳区

反射区在眼内眦稍上方

找位技巧

眼内眦垂直向上,至眉毛之间的位置就是。

诊断

如果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色素痣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如果女生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有乳腺增生。

面与脏腑的分属(二)

肝区

反射区在外耳道与鼻中线交叉处

找位技巧

两外耳道口连线,与鼻中线交叉点就是。

诊断

诊断1:如果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的话,说明此人肝火旺。

诊断2:如果此处有痣,且巩膜发黄,面色非常黄,说明此人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

胆区

反射区在肝区的外侧

找位技巧

肝区的平行线两侧,鼻的边缘处就是。

诊断

诊断1:如果这一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说明胆部有轻微炎症。

诊断2:如果此处有一对明显的斑或有痣、色素痣,说明有胆结石。

肾区

反射区在颊部,鼻翼水平线与太阳穴的垂直线交叉处

找位技巧

在两耳垂之间连线,从太阳穴处垂直向下,交叉点就是。

诊断

诊断1:如果这一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或有斑,说明此人肾虚,一般怠懒,会有腰背及腿部酸痛。

诊断2:如果这一部位有很深且很大的斑,极可能有肾结石。

面与脏腑的分属(三)

膀胱区

反射区域在鼻下人中沟处的鼻根部位

找位技巧

将人中沟与鼻根部位三分,上面的部分就是。

诊断

诊断1:如果这一部位发红,有红血丝、青春痘、疮等,且伴有小便赤黄、尿频、尿急等症,说明有膀胱炎。

诊断2:如果此处发红,但尿不频不急,且整个鼻梁骨发红,说明有鼻炎。

脾区

反射区域在鼻头

找位技巧

肝区下方的鼻头处就是。

诊断

诊断1:如果此处发红或有酒糟鼻或鼻头肿大,说明脾虚或脾大,一般感觉头重、脸颊痛、心烦等。

诊断2:如果此处发黄,也是脾虚,会出现汗多、畏风、四肢懒动、倦怠、不嗜食等症状。

面与脏腑的分属(四)

胃区

反射区在鼻翼

找位技巧

脾区的两侧,两鼻翼处就是。

诊断

诊断1:如果此处发红,是胃火,易饥饿、口臭。

诊断2:如果这一部位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是胃炎。

诊断3:如果鼻翼交表,是胃寒;而鼻翼部青瘪的,一般是以前有胃痛,而后形成病根,可引起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引发胃癌的可能性较大。

诊断4:鼻翼薄且沟深说明是萎缩性胃炎。

小肠区

反射区在颧骨内侧,肝胆区的水平线上

找位技巧

肝胆区的水平线上,颧骨内侧,眼睛下方就是。

诊断

如果这一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或色素痣,说明小肠吸收功能不好,一般大便溏稀或一天排便两次。

面与脏腑的分属(五)

大肠区

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外侧部位

找位技巧

在两耳垂之间画线,沿目外眦垂直向下画线,交叉点就是。

诊断

诊断1:如果这一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或色素痣,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大便干燥、便秘或两天排便一次。

诊断2:如果这一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说明此人有便秘或痔疮。

诊断3:如果这一部位发红或有白点,说明有直肠癌变的可能。

生殖系统区

反射区域在人中沟及嘴唇四周部位

找位技巧

嘴唇周围就是。

诊断

诊断1:如果女性嘴唇下面有痣、色素痣,下颌发红,而肾的反射区域比较光洁的话,说明此人子宫后倾,腰部酸痛。

诊断2:如果女性嘴唇四周有痣、色素痣,且肾反射区域不好的话,或女性的嘴唇四周发青、发黑或发白,且肾的反射区域也不好的话,这两种情况一般都说明此人性冷淡。

22 眼与脏腑的分属

《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可以说目为肝之官,心之使,阴阳之所会,宗脉之所聚,营卫魂魄之所常营,神气之所生,气之清明者也。总之,目与五脏六腑、经络筋骨、精神气血,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但在望神方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而且可以察五脏六腑的变化,对某些病症的诊断,具有“见微知著”的意义。

眼为筋骨血气肌肉之部

《灵枢·大惑论》认为,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此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筋骨肌肉气血,又分属于五脏,后世医家据此发展为五轮学说,《秘传眼科龙木论》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并以此测相应脏腑的病变。

眼为五脏六腑之部

据《黄帝内经》所述,因为肝属风主筋,所以黑睛称为“风轮”,属肝与胆。因为心主血脉,所以内外眦的血络称为“血轮”,属心与小肠。因为脾主肌肉,所以眼睑称为“肉轮”,属脾与胃。因为肺主气其色白,所以白睛称为“气轮”,属肺与大肠。因为肾属水,主骨生髓,所以瞳人称为“水轮”,属肾与膀胱。另有八廓之说,以八卦方位分应脏腑。

眼为经络阴阳之部

据《黄帝内经》记载,直接与眼有联系的经脉有: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手太阳、手少阳,手少阴,足厥阴,任脉、督脉、阴跷脉、阳跷脉。经筋则有: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手太阳、手少阳,且太阳为上睑,阳明为下睑,少阳结于目眦为外维。据《灵枢·论疾诊尺》篇载,赤脉从上向下者,属太阳病;从下向上者,属阳明病,从外向内者,属少阳病。又据《灵枢·热病》篇载,目赤从内眦始者,属阴跷病。《灵枢·大惑论》认为,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眼睑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外眦为阳,内眦为阴。

眼与脏腑的分属关系

脏腑在眼的分布

眼睛之所以能辨识万物,原因在于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如果脏腑功能失调,精气不能充足流畅地注入眼睛,就会影响眼睛的正常功能。脏腑在眼睛的分区如图所示:

23 鼻与脏腑的分属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可见,鼻与脏腑中的肺相对应。但从全息的角度来看,鼻与人体各脏腑器官都有联系。

中医学认为,鼻是体表的一个器官,与人体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生理和病理关系。主要表现在它与肺、脾、胆、肾、心等脏腑关系特别密切。所以,诊断疾病时,观察鼻部周围颜色的变化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要想诊断准确,首先必须明确鼻部不同穴位与身体的对应关系。

肺分布于两眉内侧端连线之中点。肺主鼻,鼻为肺之窍,肺之官;肺气上接气道通于鼻,构成肺系,肺气充满则能与鼻共司呼吸,助发音,知香臭;肺系是否有病可以在鼻上反映出来,可以判断肺系是否健康。

脾分布于当鼻准头上缘正中线上,心与外生殖器连线之中点。鼻为血脉聚集之处,而脾脏具有统率血、化生血的功能,脾的统血、生血功能可以影响鼻的生理功能,鼻生理功能的完成需要依靠脾气升清的功能协助;脾经有病,则头面诸窍,包括鼻在内,“九窍”均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脾不健康便“九窍”不利。

胆分布于目内眦之下,肝穴外侧。胆经之气上通于脑,下通于鼻,胆热移脑则可影响鼻,发生鼻渊(鼻窦炎)。

肾分布于脾与外生殖器连线之中点。鼻司呼吸,依靠肾气协助,其中肺主呼出,而肾主纳入,肾不纳气则引发为哮喘;肾气不足或肾阳虚弱,则鼻易为风寒所袭,可表现为多嚏。

心分布于两目内眦连线之中点。鼻主嗅觉,需要心经的功能参与协助,所以也能说心主嗅;心主脉,鼻为血脉聚集之处,心的健康与否可以影响和导致鼻病。

肝分布于鼻梁最高点之下方,两颧连线与鼻正中线交叉点,心穴与脾穴连线之中点。如果肝出现问题,会在这一位置有所反映。

鼻全息图

鼻全息图

对鼻子进行分区,可以与人体五脏六腑及四肢相对应,我们可以以此来推断身体的健康变化。从整体来看,人体各部位在鼻子的分布就像一个坐着的人。

鼻子的颜色与征象

根据鼻子与脏腑的对应,当鼻子出现不同的颜色时,说明身体出现了异常。了解不同颜色的变化与所代表的征象,可以随时把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24 人中与脏腑的分属

人中作为连接鼻与口唇的重要部位,许多经络都从其部位经过,所以人体的一些病变也会在口唇反映出来。

人中内应脾胃,下应膀胱子户,主要为人体生殖系统的分布区。《灵枢·五色篇》中说:“面王(鼻)以下者,膀胱、子处也。”这是在提示人们,人中主候男女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情况。但实际上,人中的作用远不及于此。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在许多情况下,当人昏迷不醒时,可以掐人中使其复苏。

人中为许多经脉汇聚之所

人中部位是经络交错、经气灌注的要地,与经脉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阳小肠经等经脉都直接循行于人中。由于经脉的络属关系,使人中与经脉及其相应的脏腑联系起来。所以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变化,可以通过人中的形态、色泽等的改变反映出来。

从人体发生学角度看人中

从人体发生学角度来看,人中与子宫在发生学方面有一定的联系。因子宫形态异常与中肾旁管发育异常有关,而中肾旁管形成的时期,恰好是上唇(人中)形成的时期(胚胎生长的第6~7周)。如果此时期胚胎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则中肾旁管的形成和上唇的形成,均可遭受同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形态上的同步变异。因此说,观察人中的改变可以反映男女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状况。

人中与所主病

《黄帝内经》中说:“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肌肉,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肉先死也。甲笃乙死。”《脉经》中说:“病患鼻下平者,胃病也;微赤者,病发痈;微黑者,有热;青者,有寒;白者不治。凡急痛暴厥,人中青者,为血实,宜决之。”又说:“凡中风,鼻下赤黑相兼,吐沫而身直者,七日死。”

凡人胃中与前阴,病湿热腐烂,或淤血凝滞作痛者,往往人中见赤色小粟疮,或常见黑斑,如烟煤晦暗者,知其气络有相应也。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人中的色泽和形态来判断身体的病变。

人中全息图

经过人中的经脉

许多经络都从人中经过,如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等经脉都直接循行于人中,这使人中与经脉及其相应的脏腑联系起来。

人中全息图与主治

人中全息图就像一个头朝下的人体。我们可以将人中沿人中沟分为上中下三段,三段又可分为三穴,所以共九穴。用针刺人中的不同穴位可治疗不同的病症。

25 唇与脏腑的分属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如《黄帝内经》中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脾之华在唇,所以,脾的病变会在口部反映出来。足阳明胃经环绕口唇,所以诊口唇,可知脾胃之病变。《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其华在唇四白。”

口以开阖为用,为心之外候,饮食均从口入,四通八达,为脏腑之要冲。大肠之经脉挟口交人中;肝络之脉络环唇内;冲脉络唇口;任脉至承浆;督脉上颐环唇。所以,唇诊之形与色的变化、肌肉之荣枯、皮之薄厚等都可测知其有关脏腑的功能状态。

如果从脏腑在唇部的分布来看,唇其实是一个翻转了(由上翻下)的八卦图,脏腑与唇为对应关系,脏腑在八卦方位上所占的区域就是唇相对应的部位。具体的对应关系如下:

将口微闭,自两口角画一横线,再自人中沟经上下唇中央画一垂直于两口角的竖线,将口唇分成四等份,再划两条过直角中点的斜线,将口唇分成了八等份。每份为一个八卦方位,每个脏或腑分配在一个方位上,然后根据每个方位上的形态、色泽等来判断生理、病理变化。

1.乾一:属肺、大肠。肺热发热患者,多在口唇下方起疱疹。

2.坎二:属肾、膀胱。急性肾炎的患者此处红紫,慢性肾炎的患者此处暗黑。

3.艮三:属上焦、膈以上,胸背部、胸腔内脏器、颈项、头颅、五官。凡是上焦火旺的患者此处易起疱疹、口角溃烂。

4.震四:肝胆区。凡是肝胆有湿热、淤热,肝胆火旺者,均有疱疹或肿胀、痛、痒等。

5.巽五:属中焦。凡是中焦疾患(包括膈肌以下、肚脐以上,上肢部,腰背部及其内脏器官)均在此处有肿胀、疱疹等。

6.离六:属心、小肠。凡心经有热、小肠经有热,鼻唇沟右侧起疱疹。

7.坤七:属脾和胃。凡是脾、胃有病的均在此处有疱疹或红肿。

8.兑八:属下焦(包括脐水平以下小腹部、腰骶部、盆腔、泌尿生殖系统)。凡是下焦有湿热、淤血者,均易在此处起疱疹、肿胀、口角溃烂等。

唇八卦全息图

唇八卦全息图

根据唇部与八卦的对应,可以划分唇的脏腑分区,如图所示:

口唇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健康的唇应为淡红色,圆润饱满而不干燥,无溃疡、开裂等。当身体发生病变时,口唇会第一时间将其反映出来,把握口唇的颜色变化,也就是把握了自己的健康。

26 耳与脏腑的分属

耳为肾之窍,手足少阳经之脉布于耳,手足太阳经,阳四经亦行于耳前后,所以说耳为“宗脉之所聚”。《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可见,耳诊可察知心脏功能。

据现代耳针疗法研究发现,耳部还有脏腑与身体相关部位的区域划分,而且,人体内脏在耳部的分布是有规律的。经常按摩耳朵,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根据相应部位取穴

内脏器官、肢体等发生病变,在耳郭相应部位有压痛点(或反映点),可作为取穴的根据。例如胃病取胃穴,踝关节扭伤取踝穴等,可用钝头探棒查找出压痛点。

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取穴

根据中医脏腑学说,肝与胆,心与小肠,肾与膀胱,脾与胃互为表里,因而肝病又取胆穴,心脏病取小肠穴,肠炎取肺穴。根据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唇),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的中医理论,因而眼病取肝穴,中耳炎取肾穴,鼻炎取肺穴。根据肝主筋,心主血,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的理论,因而皮肤病取肺穴,骨科病取肾穴,肌肉病取脾穴。

根据西医理论取穴

皮质下穴有调节大脑皮质的功能,因而神经系统的病症要取皮质下穴;交感穴有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因而内脏病痛要取交感穴;平喘穴有调节呼吸中枢及抗过敏的功能,因而哮喘要取平喘穴。

根据临床经验取穴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了治疗疾病的有效耳穴,如眼穴、肝穴、脾穴能治疗麦粒肿;神门穴、皮质下穴、热穴及相应部位,如踝关节扭伤,相应部位的耳穴是踝穴,能治疗扭伤;颈椎穴、颈穴、神门穴、外生殖器穴,能治疗落枕;枕穴、额穴、枕小神经穴、神门穴、皮质下穴,能治疗头痛。

耳朵反射区

耳朵正面反射区

人的耳朵与全身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所以,了解耳朵各部分的对应关系,并经常按摩,对身体保健有很好的效果。

耳朵背面反射区

耳朵就是一个脏腑图,认识脏腑在耳朵的反射区,我们可以经常通过按摩耳朵来进行保健。

27 舌与脏腑的分属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窍,脾胃之外候。人体的五脏六腑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与舌有联系。如《灵枢·经脉》中说,“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厥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脾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灵枢·营卫生会》中说:“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至舌,下足阳明。”《灵枢·经筋》中指出:“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说明舌通过经脉、经别或经筋,与心、肝、脾、肾、胃、膀胱、三焦诸脏腑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心主舌,心气通于舌,所以心与舌的联系最为密切。至于肺、胆、小肠、大肠等,与舌虽无直接联系,但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络于脾胃;足少阳胆经络于肝;手太阳小肠经与心互为表里;手阳明大肠经又连络于肺,故肺、胆、小肠、大肠等脏腑之经气,亦可间接联系于舌。由于舌与脏腑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才使舌能客观地反映出体内各种生理、病理变化,显示身体的外在表现和功能状态。可以说,舌蕴含了生命活动的内在信息,是反映人体信息的一个窗口,所以舌被认为是人体系统中包含它在内的整个信息贮存库的一个全息元。

舌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四部分,中医舌诊中又把舌体划分为上、中、下三焦,其尖部为上焦,中部为中焦,根部为下焦。其脏腑分属,因心肺居上,故舌尖候心和肺;脾胃居中,舌中则候脾胃;肝胆之脉布胁肋,故舌之两边候肝胆;肾居下焦,则舌根候肾。

国外有学者通过针刺测量仪测量得出:躯体在舌的投影中,其上部相当于舌体前部,其下部相当于舌体的后部。这与中医将舌体的前、中、后部分别对应上、中、下三焦的理论是基本一致的,舌尖主心肺,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通过以舌的部位候脏腑的理论,以观察其部位的变化情况,测得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的病理变化,反映气血、津液的输布状况,观测疾病的性质及病位所在,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舌部的脏腑分区

舌部脏腑分区图

中医望诊时,望舌是关键的一步。了解舌的分区,以及舌与脏腑的关系,在面诊时很重要。

舌头颜色与健康

舌色即舌头的颜色,一般可分为淡白、淡红、红、绛、紫、青几种。除淡红色为正常舌色外,其余都是主病之色。

28 牙齿与脏腑的分属

现代解剖学将牙齿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决定了各部位牙齿所属脏腑不同:上切牙属心,下切牙属肾;上尖牙及前磨牙属胃,下尖牙及前磨牙属脾;上左磨牙属胆,下左磨牙属肝;上右磨牙属大肠,下右磨牙属肺。明确了齿诊的脏腑部位分属,对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于牙齿同脏腑的联系,《黄帝内经》上明确指出的有胃、大肠二经,如“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上交齿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

张颖清的《生物全息律》中说:“生物体每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上都与整体相同,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牙齿也是人体相对独立的部分,也应是人体成比例的缩小。所以,它不仅和胃、大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和人体的其他脏腑密切相关。如手阳明经“入下齿中”,足阳明经“入上齿中”,手阳明别络“遍齿”,手少阳之筋“支者上曲牙”,足阳明经“循牙车”,手阳明、足太阳有“入龈遍齿者”。又齿为骨之余,而肾主骨,故《杂病源流犀烛》曰:“齿者,肾之标,骨之本也。”说明肾与齿关系密切。《黄帝内经》不仅肯定了齿与肾气、精髓、手足阳明经脉等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的联系,而且观察到了胃火牙痛、肾虚齿松齿脱等齿与脏腑在病理上的联系。温病学家叶天士更丰富发展了这一诊断方法,《外感温热篇》第31条中说,牙齿“上半截润,胃津养之,下半截燥,由肾水不能上滋其根,而心火灼……”可见,从一颗牙齿上也能粗略地反映出人体各脏腑的信息。

与牙齿所连接的是牙龈,牙龈上为足阳明胃脉所贯络,下为手阳明大肠脉所贯络。通过观察牙龈的色泽和荣枯的变化,也可以将其作为诊断的依据。

牙齿与脏腑的分属关系

牙齿与脏腑的分区

牙龈反射区

牙齿与脏腑的关系主要靠牙龈来联系,下图中所示的牙龈反射区将牙齿与全身联系起来。认识这些区域,可以很好地把握身体的健康状况。

本章看点

面色赤色

面色赤一般主热,具体到不同的热证又有不同

面色青色

面色青主寒、主痛、主风、主肝病,是病重的表现

面色黄色

面色黄主热、主湿、主虚,是脾虚湿蕴的象征

面色白色

面色白主寒、主气血虚,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面色黑色

面色黑主虚、主寒、主淤血,具体病症又有不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