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0码法则:给孩子距离他会更快乐
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家长都希望塑造孩子的自控力,可试想一下,一个连进行自我掌控的机会都没有的孩子,又何来自我控制呢?随着不断成长,孩子们更渴望有私人空间,希望被父母当成大人看待。倘若家长不能给他们想要的空间,总想把孩子的一切秘密都了然于心,只会促使孩子的保密工作升级。更糟的是,当他们不再信任父母,就连不需保密的事情也会三缄其口。家长不妨从监督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给孩子距离,他会更快乐,也会更独立。
1 不给孩子留距离,结果多是叛逆
爱的真谛是什么呢?是把对方紧紧拴在身边?还是给彼此一些自由空间?要知道,真爱是无私奉献,是牺牲,不是占有。
女孩儿阿芙拉问她的母亲:“我应该怎样爱一个人呢?”母亲没说什么,只是找来一把沙子递到女儿面前,女儿看见那捧沙在母亲的手里,没有一点流失,接着母亲开始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纷纷从她指缝间泻落,握得越紧,落得越多,待母亲再把手张开,沙子已所剩无几。
很显然,手上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是一样。爱如流沙,越是想要紧握,越是散落一地。越是想要挣脱,陷落越深。给彼此一个自由的空间,才会使双方的关系更加完美。德国著名的黑格尔派美学家费歇尔说:“我们只有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到美,距离本身能够美化一切。”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于是想把他们紧紧地握在手心里,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没有自控能力,甚至会像一匹急于脱缰的野马,最终归于“叛逆”。从哈佛的教育经验来看,不与孩子保持距离,至少存在下面3个问题。
(1)管教孩子时没有距离,容易失去尊重
生活中很多人往往犯这样的毛病,对同事,客气礼貌,还要面带笑容;而对家人,客气话和礼貌都省了,有时会把尊重也省了。不高兴了,就开始由着自己的性子把对方当情绪垃圾桶,无所顾忌地发泄一番。如果对孩子也这样,那孩子就惨了。很多父母在单位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看到孩子手中的成绩单,或接到老师反映情况的电话,就怒火中烧,甚至会打骂孩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这些家长会错误认为孩子是自家人,还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生的嘛!不但是私有财产,而且还是处于劣势地位的被管教者。这样管教下来,孩子的自尊心受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2)与孩子说话没有距离,显得没轻没重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所以怎么说都可以,比如批评、责骂孩子的话,与其说成是“恨铁不成钢”心理的语言反射,不如说是通过骂孩子来消解怨气。失败的父母总是把失望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把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他们以为批评得重一点,是对孩子下猛药,是拯救。但如果批评的利器伤到孩子的自尊,比如不顾孩子的面子,在公众场合批评孩子,孩子同样会受伤害,会反感。父母这一行为的背后,其实就是不尊重孩子,与孩子说话没了距离,没轻没重。
(3)与孩子相处没有距离,孩子不服管教
民主的家庭会与孩子做好朋友,平等交流,做做游戏,甚至打打闹闹。但是父母在当“朋友”这一角色时,也不能忘记自己还有“家长”这一角色。太过于随便,与孩子之间没有了一点距离,孩子也会变得任性。不是说不能与孩子做朋友,而是要及时转换角色,该威严时要威严,该坚守时坚守。
有时,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并非是坏事。鸟儿长大了,要有自由飞翔的蓝天。孩子长大了,要脱离父母的怀抱。父母们虽然很明白这个道理,但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有意无意地总把孩子揽入怀中。
父母渴望亲子,孩子却需要学习离开父母的怀抱,这个矛盾,任何课程都解决不了。很多父母,眼睛完全离不开孩子,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逃不过父母的观察,每个可以教育孩子的机会,他们都不想错过。
父母的这种苦心经营,可能让每个人都十分感动。无论他们怎样筋疲力尽,他们仍是觉得不足。但如果把这种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关爱放在自己身上,恐怕谁都不愿意,因为太累了。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是不能老活在父母关注的范围内的,否则他就很难自立,父母就要永远为他负责。所以,好父母会与孩子保持一点距离,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
2 20码法则:恰当的距离是关键
在美国人的教子理论中,有一个“20码[1]法则”是这样说的: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这个法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瑟瑟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相互靠拢后,刺猬身上的长刺又让彼此不堪忍受,很快又各自分开了。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没过多久,刺猬为了抗寒又逐渐靠拢。经过多次摸索,它们逐渐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这便是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也称作“距离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保持恰当的距离,既能保留彼此之间的美好印象,又能避免因为走得太近而带来伤害。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非爱行为”,是指以爱的名义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其实是一种非爱性的掠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父母如果不能给孩子一些距离,就非常容易出现“非爱行为”。英国有一个心理学女博士说,世上所有的爱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所以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父母的生命中分离出去,父母的教育就越成功。明白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有。
沃伦与长子吉姆的关系极为亲密。由于沃伦的父亲没有真正理解过他,陪他的时间也不多,所以沃伦希望与儿子吉姆能更亲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相当完美。他们在一起时他感觉棒极了,因为从未有人对他如此亲近过。
但吉姆进入青春期后,一切开始改变。从前晚上他们常一起看书,或者儿子坐在他的膝上看电视。现在他回家时,儿子总在发短信,或是在和朋友打游戏,沃伦则被冷落一旁,好像他根本不存在。有一回沃伦出差两周回来,迎接他的也不再是家门口热情的拥抱。最近,有时沃伦也不想见到吉姆,他可以和10岁的次子杰克待在一块,但内心深处他知道,杰克进入青春期后也会离开他。他觉得非常困惑:“怎么会这样呢?从来没人告诉我会这样!这太令人痛苦了。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呀!”
许多家长将子女以及同子女的关系理想化了——这种理想化对父母的安全感与完整感都极其重要。但对孩子而言,这种理想化带来的则是另一种影响,可能危及他们以健康的方式独立,以及他们道德价值的形成。青少年的独立与关键道德品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比较父母与自身以及其他孩子与成人眼中的自己实现的。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对孩子来说,世界就像一间实验室,在实验室中他们不停地将自己归类,再归类。例如,一名十几岁的少女可能在不同派系间摇摆,或有着多位导师,在此期间十分留意哪种关系能够激发“真实的”自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形成了自我界定或自我意识,使得新旧角色得以巩固,并融入了父母的道德期望及标准,表达出内心的某种自我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然会表现出“冷落”父母的行为。这时候,父母不能怪孩子,而是要提醒自己是时候与孩子保持一点距离了。
许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舍不得放开手;还有些家长喜欢什么都不回避孩子,甚至夫妻之间的感情表露、争吵等都让孩子亲身经历,还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对自己更有感情。其实距离产生美,家长完全用不着和孩子零距离,必要的距离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自理能力,而且可以避免父母因为不慎而伤及孩子稚嫩的心,请父母们一定记得。
3 孩子长大以后,无需“亲密无间”
在生活上,父母不给孩子动手的空间。饮食起居父母全包了,什么都不让孩子尝试,有的孩子甚至长到六七岁饭喂到嘴边也不知张口,非得喂饭人用勺子去碰嘴唇;在学习上,父母不给孩子动脑的空间。每项学习都是填鸭式的灌输法,难以计数的各种培训班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在娱乐上,不给孩子想象的空间。丰富完善的玩具没有留下一点空间让孩子去想象。
生活中,大多数的家长们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坚定地认为,他们和孩子是亲密无间的!但哈佛的教育观点却不这样认为。哈佛的教育者把空间形象化:伸出你的双手,伸展到最大限度,然后转一圈,以不触到别人的手为宜,双手上下左右移动再转一圈,感到自己在一个很舒服的泡泡里面,这就是你的个人空间。哈佛的教育者强调,在和别人来往的时候,尽量保持不要打扰破坏对方的“泡泡空间”,即使对方是你的孩子。
谁都知道,孩子的成长,没有空间是不成的。但是由于家长包办过多,禁止过多,使得孩子缺少自己活动空间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他们老想着帮孩子,比如孩子抢玩具,妈妈赶紧说,别抢别抢,妈妈再给你买一个,生怕孩子吃亏,着急地给孩子灌输如何讨人喜欢,着急地支招如何胜过小朋友……剥夺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他们把孩子所有时间都排得满满的,给孩子报各种班:画画班、游泳班、钢琴班、讲故事班、思维训练班……生怕孩子荒废了光阴,不给孩子留白,不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发现自己的兴趣。
他们不允许孩子有那些看起来没出息的兴趣:玩泥巴、捡树枝、淋雨、无缘无故欢笑……每当这个时候,就泼他们的冷水,呵斥他们,把他们从兴高采烈变得缩手缩脚。
事实是,要想培养健康的孩子,尤其是想培养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首先,要给予孩子空间,而且还要不断扩大孩子的空间。
走进美国超大公司纽约总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办公室门口摆着的一个漂亮的鱼缸。鱼缸里十几条热带杂交鱼正在开心地嬉戏,它们长约3英寸,脊背一片红色,头尤其大,长得很是漂亮,进进出出的人几乎都会因为这些美丽的鱼而驻足。
这一天,董事长的顽皮小子来找父亲,看到这些长相奇特的小鱼很是好奇,于是非常兴奋地试图去抓出一只来。慌乱中,鱼缸被他从桌子上推了下来,碎了一地。鱼缸里的水四处横流,十几条热带鱼可怜巴巴地趴在地上苟延残喘。
办公室的人急忙把它们拣起来,但是鱼缸碎了,把它们安置在哪儿呢?人们四处张望,发现只有院子中的喷水池可以做它们暂时的容身之所,于是,人们把那十几条鱼放了进去。
2个月后,一个新的鱼缸被抬了回来,人们纷纷跑到喷水池边捞起那些漂亮的小鱼。十几条鱼都被捞起来了,但令他们非常惊讶的是,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那些鱼竟然都由3英寸来长疯长到了1英尺!
对于鱼的突然长大,人们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有的说可能是因为喷水池的水是活水,最有利于鱼的生长;有的说喷水池里可能含有某种矿物质,是它促进了鱼的生长;也有的说那些鱼可能是吃了什么特殊的食物。但无论如何,都有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喷水池要比鱼缸大得多!
后来,人们把这种由于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而带来孩子更快发展的现象称为“鱼缸法则”。对于孩子的教育,事实就是这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应给孩子越来越多的自由,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充分的空间。要想使孩子长得更快、更大,就一定要给他们活动的自由,而不要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鱼缸”。
4 容许孩子拥有自己的小秘密
“妈妈,你别问了行吗?”“不要动我的抽屉!”“不能说,因为这是秘密!”……当孩子有了秘密,就像一只擒虫在嘴的小鸟,警觉地张开羽翼以防他人的掠夺。有的家长疑惑不解,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的家长忧心忡忡:逃离我们的视线,这孩子小小年纪可千万别不学好!更有的家长理直气壮地认为:作为父母,我们可是孩子最亲的人,还有什么情况要向我们隐瞒的呢?
另一种情形是,我们常常能从一些家长嘴里听到这样一句自豪的话:“在我家,孩子没有秘密。”通常这个时候,多数人会对说话的人报以羡慕的眼光。可是,家里的孩子没有秘密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吗?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伴随着一些小秘密,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当父母发现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时,其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这意味着孩子构建了内心世界,唤醒了自我意识的成长。假如一个人什么秘密也没有,那才真是不妙,因为没有秘密是思想不健全的表现,“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人。
孩子的秘密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孩子秘密的形成,都要经历一番从无到有的过程。3岁以前的孩子,意识处于完全依赖父母等抚养者的阶段,尚未建立“自我意识”,因而也没有秘密可言。3~4岁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萌发,开始明确意识到自我和客观世界的分离,隐约感觉到秘密的含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生活领域和情感空间不断扩充,秘密越来越多,保护秘密的想法更加强烈。
而当孩子开始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来隐藏属于个人的秘密,更开始承担起保守自己和他人秘密的职责时,他的自控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拥有秘密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并且是要独立承担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有远见的父母应当允许孩子保留自己的秘密。
安德鲁在超市里的一个货架前面徘徊了3次,安德鲁妈妈了解到他是想买那个精致的带锁的铁盒。“家里不是有玩具柜、书柜吗,用得着搬一个铁盒回去吗?”妈妈不以为然,硬拉着他往前走。
可是这头“小犟牛”不走,眼神死死地盯着铁盒,坚持要买:“带锁的盒子多好,这样,什么样的秘密都能藏在里面啦!”藏秘密?原来他想为自己的秘密安个家!安德鲁妈妈被孩子的童心打动了。安德鲁如获至宝地得到了带锁的铁盒。后来,安德鲁妈妈发现他“宝盒”里秘密还真不少:他得奖的小星星,安迪借他的弹弹球,给爸爸惊喜的生日礼物,和小朋友要一起栽种的花种……
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独立活动的小角落,在这个“独立王国”里,孩子是主人,可以自主管理和支配自己的小天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感受成长带来的喜悦。
通常孩子在处理现实面临的困境时,习惯性地寻找一个他人不知道的“秘密”来保持内心的平衡,这个秘密包括与异性朋友交往、写日记等。对于孩子的秘密,家长强行了解,盲目干涉,只会落个“防火防盗防父母”的下场。一旦这些秘密被父母揭开,孩子稳定的心理就会变得紊乱,会对父母产生激烈抵抗,造成亲子关系的隔阂和疏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代沟。
聪明的家长应充分理解、尊重,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灵空间,让孩子收藏属于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孩子在信赖的基础上敞开心扉主动说出秘密,最终才可能和孩子一道快乐分享秘密,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5 不要私闯孩子的“秘密花园”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渴望被尊重、被承认。千万不要以为“请勿打扰”这四个字只会出现在宾馆门把手上,实际上,很多孩子也会在自己房间的门把上,留下这类话语:“请勿打扰。有事请先敲三下,允许方可进入。”
我们的孩子有了秘密,标志着他们开始成长,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或许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但孩子自己遇到问题后去思考、摸索、探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可贵的。当孩子有这个需求时,建议家长可主动为孩子创造一些独立的空间,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可能有些家长会理直气壮地认为:我是孩子的父母,孩子的一切情况我都应该了如指掌,有什么秘密不秘密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为了更好地掌控孩子,父母偷看孩子日记、私拆信件、监听电话、查上网记录、盘问孩子与同伴或异性的交往情况等,便成了孩子最讨厌的“刺探”。
哈佛的教育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懂得慎重对待孩子的秘密。那么做家长的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秘密呢?下面我就总结几点供各位家长参考。
(1)尊重孩子的隐私
詹妮有一个大大的玩具柜。从4岁开始,詹妮就不让家人碰这个柜子了,她的理由让大人哭笑不得:这是她的“家”,别人进去就是“私闯民宅”。奶奶担心孙女在里面放不安全的物品,便常趁詹妮不在家的时候打开柜子看看,其实里面就是普通的玩具娃娃、积木之类。詹妮的家人搞不懂为什么詹妮要对这个玩具柜保护得如此隐蔽。
其实,既然让孩子拥有了这样一个玩具柜,就应该给孩子留一个从“硬件”到“软件”都完整属于自己的独立小空间,大人尽量不去干涉孩子在里面放了什么、做了什么。虽然家长迫切希望了解孩子的初衷是好的,但应该注意方法,而且要尊重孩子希望保守秘密的意愿。当然,这里说的尊重孩子的秘密,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孩子,而是对秘密进行适当的管理。
(2)通过沟通让孩子敞开心扉
如果家长出于安全的考虑,认为有必要了解孩子“小空间”的情况,则应当提前向孩子说明,以“客人”的身份“参观”,以建议者的身份指导孩子对空间的使用,避免引起孩子的反感。面对孩子的秘密,通过交流、谈话等方式来沟通和疏导,尽量让孩子主动向你敞开心扉,说出秘密,一起分享秘密,才是明智之举。
帮女儿打扫房间时,邦妮妈妈发现女儿居然有两个日记本,一本是交给老师看的,里面是老师布置的日记。另一本,邦妮支支吾吾说是自己写着好玩的。她神态那么紧张,让人对她的“秘密”日记本的内容更加好奇。
但邦妮妈妈知道,如果强行看女儿的日记本,一定会遭到反感。她故意装出毫不在意的样子说:“我以前也偷偷写日记呢!”邦妮睁大眼睛问:“真的吗,妈妈,那你的日记本里写了些什么呢?”她说:“无非是记录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凡是不想让人知道的想法都可以在日记里写下来。”
邦妮连连点头,好像找到了知己。轻轻松松的对话,让邦妮放松了对妈妈的警惕,反而搂着妈妈的脖子撒娇,还主动翻日记本给她看。得到孩子的信赖,邦妮妈妈开心极了。其实孩子的日记也没什么秘密,只不过她不想公开而已,里面记了些趣事,一些她对老师和同学的看法,还有一次妈妈生她的气,她在日记里指责妈妈像武则天!
像邦妮妈妈这样,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世界”,是尊重孩子的表现。用赏识和尊重换取孩子的信任,让孩子主动亮出自己的秘密,加强亲子沟通,这才是父母应该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
(3)请对孩子的秘密守口如瓶
如果你承诺为孩子保守秘密,就一定要信守诺言,为孩子的秘密守口如瓶。秘密若从口里出来,就已出了大门了,以后会遍于全世界。或许孩子的秘密在你眼中不算什么,但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意义非凡。孩子将他的小秘密与你分享,是一种信任的体现,你们之间就像彼此的盟友一般。而如果你把秘密张扬出去,就无异于背弃了盟约,不仅伤了孩子对你的信任,还会在孩子幼小心灵中埋下一颗“不守信”的种子。
6 当你遭遇孩子的突然疏远时……
我们需要和孩子保持一点距离,这是对过于疼爱孩子的父母的提醒。但事情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过大,已经变成了疏远,这种情况更让父母们感到痛苦。
一般来说,孩子与父母的疏远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孩子从懂事起就压根与父母“不亲”;二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突然变得与父母疏远了。
这两种情况都很常见,但第一种更为严重,让我们一起来看。
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史密斯先生每日忙个不停。作为公司项目负责人,他白天在外要应付方方面面的事,下班后手机依然响个不停。但近一个月来,到家后已身心俱疲的他却心甘情愿做起了“超级奶爸”。他往往一手接电话,一手给孩子喂奶;或者一边看着在床上玩耍的孩子,一边上网查找资料。
原因很简单:孩子1岁了,会喊保姆阿姨,会甜甜地叫妈妈,就是不会喊爸爸,他心里真不是滋味。以前他认为在外多挣些钱,就是给孩子和家人最大的爱。工作忙,应酬多,在家的时间少,妻子因此而抱怨时,他会觉得很委屈。如今,是孩子让他明白,亲情也是需要时间培养的,他一定要听到孩子叫他一声爸爸。
因忙于工作而造成亲子关系疏远,让很多初为人父母的都市白领们倍感心酸。当孩子出现喜欢缠着保姆或者奶奶外婆,不要爸爸妈妈的情形时,千万别急着责备他,因为这是宝宝对爸爸妈妈平常疏于对他关心和照顾的抗议。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应该就不难理解了。在你回答问题时先别找理由,是或不是,有或没有,只选一个答案就可以:
你每天都在孩子没睡着前回家吗?
你会帮孩子换尿布、冲奶粉吗?
每天专心陪孩子玩的时间有没有1个小时?
你有为他说晚安故事、陪他散步或玩球吗?
你常常抱他并且跟他说话吗?
孩子哭个不停时你会耐心地哄他吗?
相信如果上述问题的答案都是“是”,孩子没有理由会和你疏远。如果答案总是“不是”,那么是我们改变的时候了。
宝宝从出生到进入青少年时期前,可能是父母唯一能有时间陪他、建立亲密亲子关系的时候,如果错过,当孩子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世界,父母想陪他也许连机会都没有了,但是在孩子最需要的这个阶段,爸爸妈妈却常常为事业、为赚钱,用掉了所有的精神与时间。没有时间陪孩子是个事实,却也成了扼杀亲子关系的罪魁祸首,当爸爸妈妈发现自己在孩子的心中似乎不被重视、与孩子不亲的状况出现时,想要弥补往往需要花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费尽心思来引导,这对爸爸妈妈、对孩子都将会是一种可怕的煎熬。
要改善亲子关系,最好每天花些时间陪孩子一起玩、跟他聊天、讲故事给孩子听……了解孩子心思,也让孩子了解爸爸妈妈其实很爱他。
至于第二种情况,则不必大惊小怪,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与父母疏远的情形再正常不过了。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后,逐渐地,开始和父母疏远起来。原先上小学时,放学回家后总要绘声绘色地把在学校经历的有趣的事向父母汇报;看电视还要靠在父亲或母亲的肩膀上;上街总要拉着父母的手……可一上中学,回家之后说声“我回来了”便一头扎进自己的卧室,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不再主动与父母说话;上街时拒绝父母牵着自己的手……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有意无意地“疏远”非常敏感,有的父母觉得孩子有什么心事;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大了,“翅膀硬了”;有的父母,则感到不安,不断地盘问、责怪孩子,反倒使孩子离自己愈来愈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查理斯今年13岁,他原来是一个很听话的乖孩子。自从进中学开始,妈妈发现他变了很多,变得不爱和自己说话。妈妈和他说话,他总是嫌啰唆,常常会粗暴地顶撞她。
最让妈妈伤心的是,有一天,他从外面回到家里时满头大汗,妈妈好心地拿了条毛巾,想帮他擦擦头上的汗水,就像小时候一样。但他居然猛地一把推开妈妈,差点把她推倒在地。妈妈质问他这是为什么,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不理。痛苦的妈妈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孩子为什么会疏远、拒绝自己: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啦?
其实,这位妈妈不必过于痛苦,这种情况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是很常见的现象。孩子在进入中学之后,接触到的知识面渐渐开阔,他们会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父母的意见被孩子认为是对他们的一种“干涉”,是对他们的一种“不尊重”,他们会嫌家长太啰唆,但他们还不懂得采用沟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就采用抗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就是常说的“逆反心理”。
而且,当男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已经有了性别认识,对妈妈过于亲昵的动作会有难堪的感觉,所以妈妈应该注意到自己的行为方式。女儿和爸爸之间也同样如此。
注释:
[1]码,英美制长度单位。1码等于3英尺,合0.914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