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全管理(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管理,就是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科学地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群体的活动,以达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开展的各项活动。安全管理就是组织或企业管理者为实现安全目标,按照安全管理原则,科学地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全体成员保障安全的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国家应用立法、监督、监察等手段,企业通过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对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预测、预警、监测、预防、应急、调查、处理,从而实现安全生产保障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活动是运用有效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通过共同的努力,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工艺、环境条件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危险危害因素,降低或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经济损失;安全生产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员工、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方面;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责任原则是“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等。

为实现现代企业安全的科学管理,需要学习和掌握与安全管理科学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理论、原理、原则、模式、方法、手段、技术等。

一、安全管理理论的发展

安全管理的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如表1所示。

表1 安全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一阶段(低级):在人类工业发展初期,发展了事故理论,建立在事故致因分析理论基础上,是经验型的管理方式。这一阶段常常被称为传统安全管理阶段。

第二阶段(初级):在电气化时代,发展了危险理论,建立在危险分析理论基础上,具有超前预防型的管理特征。这一阶段提出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常常被称为科学管理的初级阶段。

第三阶段(中级):在信息化时代,发展了风险理论,建立在风险控制理论基础上,具有系统化管理的特征。这一阶段提出了风险管理概念,是科学管理的高级阶段。

第四阶段(高级):21世纪以来,提出以本质安全为管理目标,推进兴文化的人本安全和强科技的物本安全,是人类现代和未来不断追求的目标。

上述四个阶段管理理论,对应的具有四种管理模式。

事故型管理模式:以事故为管理对象;管理的程式是事故发生—现场调查—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实施整改—效果评价和反馈。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经验型,缺点是事后整改,成本高,不符合预防的原则。

缺陷型管理模式:以缺陷或隐患为管理对象,管理的程式是查找隐患—分析成因—关键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实施整改—效果评价。其特点是超前管理、预防型、标本兼治,缺点是系统全面有限、被动式、实时性差、从上而下,缺乏现场参与、无合理分级、复杂动态风险失控等。

风险型管理模式:以风险为管理对象,管理的程式是进行风险全面辨识—风险科学分级评价—制定风险防范方案—风险实时预报—风险适时预警—风险及时预控—风险消除或削减—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其特点是风险管理类型全面、过程系统、现场主动参与、防范动态实时、科学分级、有效预警预控,其缺点是专业化程度高、应用难度大、需要不断改进。

安全目标型管理模式:以安全系统为管理对象,全面的安全管理目标,管理程式是制定安全目标—分解目标—管理方案设计—管理方案实施—适时评审—管理目标实现—管理目标优化。其特点是全面性、预防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综合策略,缺点是成本高、技术性强,还处于探索阶段。

可以说,在不同层次安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第一次是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飞跃,第二次是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飞跃。目前我国的多数企业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着第一次的飞跃,少数较为现代的企业在探索第二次飞跃。

二、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

管理也是一门技术。安全管理技术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是保证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前提和决定性因素。

从管理对象的角度: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早期,人们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显然仅仅围绕事故本身做文章,安全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强化了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高效,因此,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21世纪,隐患管理将得到推行和普及。

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早期是事故后管理,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强化超前和预防型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环诸因素,管理不仅是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协调。21世纪,要落实这种认识和过程。

从管理技法的角度: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21世纪,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已经大显身手,未来,安全文化管理的手段将成为重要而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

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及特点

安全管理科学首先涉及的是基础或日常安全管理,有时也称为传统安全管理,如安全责任制、安全监察、安全设备检验制、劳动环境及卫生条件管理、事故管理、“三同时”和“五同时”等基础管理,以及安全检查制、“三全”管理、三负责制、“5S”活动、“五不动火”管理、审批动火票的“五信五不信”、“四查五整顿”、“巡检挂牌制”、防电气误操作“五步操作管理法”、人流物流定置管理、三点控制、安全班组活动等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方法等。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更需要发展科学、合理、有效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一个具有现代技术的生产企业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安全管理科学。目前,现代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工程中最活跃、最前沿的研究和发展领域。

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安全管理哲学、安全科学决策、安全规划、安全系统管理、安全经济学原理、安全协调学原理、事故预测与预防理论、事故管理模型学、安全法制管理、安全目标管理、安全标准化管理、无隐患管理、安全行为抽样技术、安全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PDCA循环模式、HSE管理体系、OHSMSNOSA等综合性的管理模式; SCLPHALECJHA等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评价的危险预知活动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以及亲情参与制、轮流监督制、名誉员工制、四不伤害活动、三能四标五化六新、三法三卡、班组安全建设等基层和现场管理方法。

现代安全管理的意义和特点在于:要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过去企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变次要因素为核心价值)。

四、掌握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之意义

安全管理方法与对策进步,需要安全科学理论作为基础,需要有战略和方向的指导。实现这一目标的出路,就是研究和认识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科学的规律,搞清安全管理的科学原理。

安全科学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策略,是安全科学以及安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石,是人类预防事故的重要理论核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以及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推行,新世纪人们将不断探求先进、适用、有效的安全科学原理。

有了丰富而充实的安全科学理论,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人类实现了安全科学原理的掌握,才能改变自身对事故的认识和态度,才能使今天人们安全生产和生活的必然王国走向未来人类安全生存与发展的自由王国。

任何科学的东西,必然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和进步,现代安全管理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才能为降低人类利用技术的生命、健康、经济、环境的风险代价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第三版由罗云主编,许铭副主编,参编人员还有:程五一、樊运晓、鲁华璋、罗斯达、常成武、李峰、游建川、仝世渝、徐东超、黄西菲、李彤、黄玥诚、曾珠、李平、李永霞。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特种设备风险管理和安全生产系统战略方面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内容,反映了当代企业安全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但是,发展和进步是永恒的,本书内容创新是相对的,存在不足和疏漏是必然的,我们期望读者的批评、指正和建议。

罗 云

2015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