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因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黏度增加等情况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脑缺血坏死。常见病有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可加速脑血栓的进展。其他病因有非特异性动脉炎、钩端螺旋体病、动脉瘤、胶原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头外伤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脑血栓形成发病率约为110/10万人口,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
多在静态下发病,急性起病,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前驱症状。病情多在几小时或1~3d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其他症状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相似,包括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眼球活动障碍、吞咽困难、失语、意识障碍等。
实验室相关检查 ①CT或MRI检查,明确或提示脑缺血、梗死的范围、部位、血管分布、有无出血、陈旧或新鲜梗死灶等;②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有助于判断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对预后判断、溶栓治疗有参考意义,也可判断血管痉挛、侧支循环建立程度;③血管造影数字减影(DSA),可判断血管内治疗、动脉内溶栓的疗效;④血压监测,以便合理控制血压水平;⑤血液检查:了解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糖和血脂水平,及时指导治疗。
【防治措施与用药】
1.防治措施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不规律生活(学习、工作),有效控制血压、血脂、血糖于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诊疗。
2.用药参考
可参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尚可选用以下药物对症治疗:
尿激酶[保甲] 可直接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因而可溶解血栓。对新鲜血栓效果较好。静脉注射后迅速由肝脏代谢,t 1/2约15min,在肝功能损害者t 1/2延长。用于脑血管栓塞等有效。通常1次以50万~150万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静脉滴注,剂量可酌情增减。
链激酶[保甲](溶栓酶,含重组链激酶) 作用机制同尿激酶。用药前先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5~5mg或氢化可的松25~50mg,以预防出血倾向、感冒样寒战、发热等不良反应。本品初始剂量50万U溶于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约30min静脉滴注完毕。维持剂量:将本品60万U溶于250ml或50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氢化可的松25~50mg或地塞米松1.25~2.5mg,静脉滴注6h,保持本品滴注10万U/h水平;4次/d,治疗持续24~72h或直到血栓溶解或病情不再发展为止。用药剂量可酌情加减,或遵医嘱。治疗结束时,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作为过渡,以防血栓再度形成。
此外,尚可选用巴曲酶(东菱精纯抗栓酶)、蚓激酶、去纤酶(去纤维蛋白原酶)、蝮蛇抗栓酶等,需在临床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中成药可试用脑血康(水蛭)胶囊片、清开灵注射液(见脑栓塞)、脉络宁口服液和注射液(见脑栓塞)和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