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隆庆的领导班子
从沙先生那里回来,我久久不能入睡,因为我已经确信《西游记》这本书绝对是不简单的,因为沙先生指出的地方实在是和我以前知道的《西游记》太不一样了,可白纸黑字就写在那里,书可是我亲自买来的,绝对是正版啊!再有这个沙先生老说自己是从明朝穿越过来的,如果不是,他怎么能注意到《西游记》的这些细节呢?如果是,那太可怕了,难道这世上真有穿越时空的事情?我怎么也不相信穿越时空这种想象中的事情会真的发生在我的生活中。不过为了进一步搞清事实,我决定按照沙先生的要求,好好研究一下他说的那几个人。于是我用电脑查阅资料并且整理出了这几个人的大致情况,但这足足花了我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在应付工作的同时我几乎上厕所都是跑着去的。我不妨将资料展示如下,其实这些资料网上都有,只不过有些琐碎。
为了让先生确认我的劳动,我决定用A4纸打印出来。当这些材料呈现在沙先生面前的时候,是如下模样。
大明朝世宗皇帝简介
明世宗朱厚熜生于1507年9月16日(正德二年八月初十),死于1567年1月23日(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葬在北京明十三陵的永陵。他当皇帝时的年号是嘉靖,这年号还是比较著名的。
嘉靖八年,思想家王守仁逝世。王守仁也称王阳明,由他和陆九渊创立的“陆王心学”学派开始盛行。阳明学说也算是心学的代名词。不过后来嘉靖皇帝又禁止了心学。
嘉靖四十年,皇帝爱上了一个小宫女,据说是因为这孩子爱笑。别人都害怕皇帝,所以脸上总是严肃的,而这孩子13岁时仍然保持着天真烂漫,因此,嘉靖皇帝可能是越老越怀念童年,一辈子寡人当腻了,就爱上了这个小姑娘。从此之后一直到死的5年都是和这个小姑娘一起混日子。虽然俩人年龄差距比较大,但应该可以理解。要不那位学术大师82岁时娶了28岁的妻子也得到了世人的祝福,可见爱情本身就是神奇的,只要您的行为被判断为爱情而不是什么嫖宿幼女。
那位被皇帝喜爱的小宫女姓尚,嘉靖皇帝死的时候她才18岁,好在皇帝死前4个月,已经封她为寿妃,这应该是后宫里非常不错的级别了。62岁,尚寿妃死于皇宫,可以想象她后面的44年应该过得还行,否则早就被折磨死了。皇宫里的寡妇,能活到62岁,应该算是高寿了,这也算是不愧为寿妃的称号。
大明朝穆宗皇帝简介
明穆宗朱载垕是明世宗嘉靖帝第三子,1567年继位,年号隆庆,1572年驾崩。
1567年,他大老师高拱被迫辞职了。二老师张居正和名人海瑞被启用了。一个皇帝,袒护不了自己的老师,也算是够开明的。
1568年,他爸留给他的内阁首辅徐阶主动辞职了。
1569年,他老师高拱又回来了,并授文渊阁大学士兼掌吏部尚书,正式控制内阁。
1570年,海瑞辞职了。这个海瑞本来就是他爸留给他的利器,不是他的自己人。
1571年,在高拱的策划下,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同年开放与蒙古的通贡互市。从此基本结束了明朝与蒙古鞑靼各部近200年兵戈相加的局面。
1572年,闰三月病危,五月驾崩,终年36岁。葬于北京明十三陵昭陵。公开的说法是好色过度,吃了太多的春药害死了他。但是这个情况十分可疑,一个成熟的皇帝怎么可能好色过度呢?他的死因在历史上没有被怀疑过,但这就是最大的可疑之处。说皇帝是好色过度死的无疑是最好的障眼法,因为普通人会觉得皇宫里有的是漂亮女人,这对男人来说确实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是我确实毫无理由地认为,他不是好色过度而死,一定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且对皇帝好色过度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具体可信的事实。一个当了六年皇帝的人,前五年都不好色,第六年突然好色了,而且是一位30多岁的男人,这可能吗?如果他真的好色,那也应该是二十几岁的时候开始的,就像西门庆一样,32岁就过度吃春药而死了。
1572年六月,内阁次辅张居正联合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赶走高拱,从此张居正开始与冯保联手把持朝政。明史评价穆宗皇帝“端拱寡营,躬行俭约、宽恕有余、刚明不足”。
1573年,他的妻子孝定李太后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名朱尧媛,封号瑞安公主。没错,是个遗腹子,关于这个女儿,缺乏详细记载,但想来应该有些蹊跷,一个病危的皇帝,居然还能够和皇妃弄个遗腹子?但宫廷记录都是人为的,把一些信息过滤掉还是很容易的。
这个孝定李太后是15岁时,进入裕王府,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李氏为朱载垕生下大儿子朱翊钧。后来又生了二儿子,还有上面说的这个三女儿。
大明朝神宗皇帝简介
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这位皇帝是神秘的,也是死后唯一一位陵墓被打开的明朝皇帝。
这位活了58岁当了48年皇帝的人,在后30年里几乎是不与陌生人见面的,以至于生命的最后30年虽然贵为皇帝,却没有见过大臣,或者说是没有让大臣见过。这几乎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
明史评价,明朝的灭亡,始于神宗。
张居正简介
张居正生于1525年,明世宗嘉靖四年,死于1582年,享年58岁。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祖籍安徽凤阳,出生于明代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时人又称张江陵。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张居正以《论时政疏》(《张文忠公全集》卷一五)首陈“血气壅阏”之一病,继指“臃肿痿痹”之五病,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而这些并没有引起明世宗和严嵩的重视。此后,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张居正再没上过一次奏疏。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25岁的张居正因病请假离开京师来到故乡江陵。休假三年中,他开始游山玩水。在这三年中,张居正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使他发现了新的问题,他在《荆州府题名记》(《张文忠公全集》卷九)中说:“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这一切不禁使他侧然心动,责任感让他重返政坛。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张居正回翰林院供职。他在苦闷思索中渐已成熟,在政治的风浪中,他模仿老师徐阶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
1564年(嘉靖四十三年),张居正进宫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徐阶荐张居正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在裕邸期间,张居正任国子监司业从而掌握了很多将来可能进入官场的人力资源信息,这为张居正打开了人脉。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高拱下台后,张居正掌翰林院事。
1567年(隆庆元年),张居正以裕王旧臣的身份,擢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同年四月,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他终于在暗暗的较量中“直上尽头竿”了。
1572年(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朱翊钧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1582年(万历十年)7月9日(六月二十)卒,58岁,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一位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大臣。去世后被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帝鉴图说》据说是一本小人书,书中把历朝皇帝的功过是非都画进去了,可以说是费尽心血。张居正要把万历小皇帝打造成千古名君,而小皇帝也确实学得不错,从18岁一直到20几岁都是很有作为的,但小皇帝为什么要抄他的家,又为什么几十年不见大臣,这没有理由啊!如果按照公开的言论说小皇帝嫉恨张居正以前管他太严格了,那么小皇帝长大之后自然明白这种严格是正确的。如果说小皇帝是因为张居正功高震主,那么应该是在张居正活着的时候下手。岳飞不就是在活着的时候被勒死的吗?而张居正是死后遭到抄家,这实在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张居正墓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西北张家台,占地15亩。墓地原有的石人、石马、石龟、石狮等大多在“文革”期间损毁。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市镇这个名字至少是始于唐朝,而且镇子就在长江的边上,如果把长江称为流经沙市的河,简称流沙河,对当地人来说无疑是恰当的。
海瑞简介
海瑞(1514-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今天的海南仍然有不少猴子,明朝的海南,猴子应该更多。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和张居正比起来,他的功名比较低,但纵观当时的社会,举人是很了不起的功名。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海瑞上京城参加会试。在此期间,海瑞向中央朝廷上《平黎策》,再次重申了他的治黎策略。这一建议并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这次会试海瑞落榜了。
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两次会试都没考中的海瑞决定放弃科举考试,同年闰三月,海南承宣布政使司(等于现代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指派海瑞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中国古代的正式官派教师)。
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海瑞被任命为淳安知县。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吏部尚书陆光祖主张文官选举,海瑞被选拔为户部云南司主事。用现代话说,52岁到京城当了处级干部。这位本该混日子的官员居然写了一封7000多字的奏折,奏折分三段,第一段是夸皇帝曾经是伟大的皇帝。第二段是骂皇帝,说皇帝又傻又疯居然相信道士的谎言大搞迷信活动不务正业。第三段是劝皇帝,说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一定好好干,国家就可以立即好起来。结果皇帝也给他三个答复,第一是把他关进了天牢,第二是不予判决在牢中好好反省,第三是遗命无罪释放加以重用。
1566年,即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裕王朱载垕(明穆宗)继位,奉先帝世宗遗诏,赦免了以海瑞为代表的所有谏言诸臣。海瑞被释放出狱,官复原职,不久改在兵部任职。后来调大理寺任职,提拔为尚宝丞(专门管理皇帝御玺、印鉴的官员)。
1567年(隆庆元年),徐阶被御史齐康所弹劾,海瑞上言说:“徐阶侍奉先帝,不能挽救于神仙土木工程的失误,惧怕皇威保持禄位,实在也是有这样的事。然而自从徐阶主持国政以来,忧劳国事,气量宽宠能容人,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齐康如此心甘情愿地充当飞鹰走狗,捕捉吞噬善类,其罪恶又超过了高拱。”人们赞成他的话。但海瑞从此也就得罪了高拱。海瑞为什么对高拱的评价非常差,我们不知道,但我简单看了看海瑞的奏折,确实把高拱说成了政治流氓。
1570年(隆庆三年)夏天,海瑞升调右佥都御史(正三品),外放应天巡抚。辖区包括应天、苏州、常州、镇江、松江、徽州、天平、宁国、安庆、池州十府及广德州,多为江南富庶的鱼米之乡。当年冬季,都给事中舒化说海瑞迂腐滞缓,不通晓施政的要领,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明穆宗还是用嘉奖的语言下诏书鼓励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鱼肉士大夫,沽名乱政,于是海瑞被改任南京粮储。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握吏部,因他早就仇恨海瑞,便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因此遂因病引退,回到琼山老家。海瑞巡抚吴地才半年。平民百姓听说海瑞解职而去,呼号哭泣于道路,家家绘制海瑞像祭祀他。
1584年(万历十二年)冬天,张居正去世之后,吏部提议起用海瑞。
1585年(万历十三年)正月,召海瑞为南京右佥都御史,在赴任的路上改为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当时年已72岁了。
1587年(万历十五年),海瑞病死于南京任上。
1589年(万历十七年),大明政府在海南省海口市西郊滨涯村建造海瑞墓,那是一处长方形陵园,四周为石砌围墙。万历皇帝派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海瑞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历十七年,朱翊钧不再接见朝臣。
冯保简介
冯保(1543-1583年),字永亭,号双林,河北省衡水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冯保于嘉靖年间不知何时阉割入宫。
1566年,也就是隆庆初年,已经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东厂就是朝廷一直依仗的重要的特务机关,由此可见冯保的能力不一般。当时司礼监缺一名掌印太监,按资历应由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冯保升任。但大学士高拱推荐御用监的陈洪掌印司礼监。等到陈洪罢职,高拱又推荐掌管尚膳监的孟冲补缺。按照规定,孟冲是没有资格掌管司礼监的,冯保因此痛恨高拱。隆庆六年,穆宗驾崩,冯保受帝托孤,与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高仪同为神宗顾命大臣。
1572年,万历皇帝即位,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冯保有着较好的文化素养,他在司礼监监刻了《启蒙集》《帝鉴图说》《四书》等很多书。
1582年张居正死后,很快冯保被明神宗放逐到南京,他的弟弟和侄子被削职下狱,家产亦被抄收。搜出金银百余万两,各种瑰丽珍宝不计其数。
1583年,万历十一年一月,冯保病逝于南京。冯保的弟弟冯佑、侄子冯邦宁削职后死于狱中。
冯保为人风雅、书法颇佳,通乐理、擅弹琴,并造了不少琴。如今《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上有冯保的题字,这也应该为该图增加了价值。
所有的材料都查不到冯保的信仰是什么?冯保到底是不是心学的信徒无从知晓。也查不到冯保和海瑞有什么关系。
高拱简介
高拱(1513—1578年),字肃卿,号中玄。汉族,河南省新郑人。祖籍山西洪洞,先祖为避元末乱迁徙新郑高老庄村。看到高老庄的名称,让我不由得想起了猪八戒在高老庄当女婿的事情,这个巧合有意思。
高拱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受到严格的家教,“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稍长,即攻读经义,苦钻学问。17岁以“礼经”魁于乡,以后却在科举道路上蹉跎了十三个年头,才于嘉靖二十年进士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授任翰林编修,九年考满,升翰林侍读。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裕王朱载垕开邸受经,高拱被选入府进讲。此时皇太子已殁二年而新储未建,朱载垕与其异母兄弟景王都居京城,论序当立朱载垕,而嘉靖帝似瞩目景王。
嘉靖四十五(1566年),因首辅徐阶推荐,拜文渊阁大学士。十二月十四嘉靖帝驾崩,朱载垕继位为帝,封高拱为少保兼太子太保。不久,高拱与徐阶反目成仇,竟至相互攻讦,后为胡应嘉、欧阳一敬所逼退。由此看来,让高拱进入内阁应该是嘉靖皇帝的意思,这是为儿子接班做准备,徐大人不能不听老皇帝的话,但心里忌惮高拱,所以才会择机推翻高拱。
隆庆二年(1568年)七月,徐阶主动提出退休归乡。
隆庆三年(1569年),张居正与太监李芳等合谋,奏请复起高拱。是年十二月,冷落了一年多的高拱接旨后,不顾腊月严寒,日夜兼程,直奔京城,以大学士兼掌吏部重新登台。高拱通过门生腹心散布言论,安抚言路诸官说,“徐阶昔日对我有恩情,后来因为小事不睦,不足以怨恨”,“我自当彻底改变过去不好的思想和念头,与诸君共同治理朝政”。言之凿凿,颇为大度,于是人心稍安。
隆庆六年,穆宗驾崩后一个月,高拱被李太后罢免回乡。
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回故乡湖北江陵葬父,路过高拱的故里,专程探望高拱,两人相见掩面而泣,感慨不已。临终前高拱写了《病榻遗言》四卷,记述张居正勾结冯保阴夺首辅之位的经过,将张居正描述为阴险刻毒的人物,大骂张居正“又做师婆又做鬼,吹笛捏眼打鼓弄琵琶”。
万历六年(1578年)十二月,高拱在家里去世,葬县城北郊今阁老坟村。
万历七年(1579年),以“高拱担当受降,北虏称臣,功不可泯”,赠复原官。
张居正死后,《病榻遗言》刊刻,此书在北京广为流传,催化了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清算。
沙先生看了看我给他的资料,先是一目十行地阅读了一遍,然后又从头细看了一遍后说:“难为你一天就整理出这么一份材料,你要是在我朝,一定也能成为一个人才。”
“这不是有网络吗?什么材料只要上网认真找,总会有收获的。”我说。
“你们现在的网络确实是好啊!我们可只有人脑,没有电脑。”沙先生说。
“可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虽然科技越来越发达,但人活得越来越不轻松。尽管我们温饱没问题,还有汽车代步,可心里面总是不安的!”我说。
“这是正常的,因为你就是这种不安的人,给你联合国秘书长的位子,你又开始担心外星人攻击地球了!”沙先生说。
“您这明朝人怎么还知道联合国?”我笑着问。
“老夫在你这儿都10年了,你们这个社会的很多事情我是由惊讶变成理解,由理解变成习以为常,老夫我实在是幸运,能够穿越到你们这个时代,你可以设想自己穿越到公元2513年,不知道那会是怎样一种情景!”沙先生笑着对我说。
“沙先生,我们昨天说到菩萨收沙悟净了,这有什么玄机吗?”我问。
“沙悟净的原名叫什么?”沙先生问。
“我不知道啊?书里没说啊?书里说他是卷帘将军,打破了琉璃盏被贬下界的。”我说。
“卷帘将军!琉璃盏!那厮着实可恨!给我编排这么一个明目!”沙先生说。
“沙先生您不喜欢这些名词一定是有原因的,可否相告?”我问。
“卷帘将军,世上可有此名,卷帘子还用将军吗?什么地方需要帘子?我为什么要去卷那个帘子?你不知道就算了,不过我迟早会告诉你的。琉璃盏说的是流离失所和人头被斩,你没有站在京城的高墙上看过鞑靼人杀我百姓,而城里的严大人秘密下令绝不出城相救的场面。人的生命在那一刻如同畜生,而看着同胞哀号,自己岂能不痛心疾首。从那时起,我对朝廷就失去了信心,但毕竟心有不甘啊!”沙先生说。
“那卷帘子是咋回事?”我不知趣地又问。
“那是我的隐私,我能先不说这个吗?不过我迟早还是要告诉你,不然我们的故事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好吧!我可以先告诉你这卷帘卷的是珠帘。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沙先生说完沉默了,若有所思。
“看起来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好吧!等您想告诉我的时候我再说,此刻我们往下讲如何?”我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我们该说那猪悟能的故事了。你注意那野猪说的话,他是天蓬元帅,他带酒戏弄嫦娥,贬下尘凡,错投猪胎。家住福陵山云栈洞,其实是卵二姐家的倒插门女婿。”沙先生说。
“这里面一定有玄机,不过看起来这也就是作者幽默的写法,您想啊!一头猪居然做了上门女婿,多好玩儿啊!”我说。
“其实第一次看到这里,我也是无法发现玄机,但读完全书之后,我再来看这段文字,就清楚了。”沙先生说。
“那您看我们是读完全书再说呢?还是现在就说说?”我问。
“现在就说吧!以后读到那里的时候再提醒一下验证一下不是很好吗?其实这个猪八戒不是别人,正是高拱的化身,你知道高拱吧!对了,你知道,你刚才还给我看你总结的材料呢!就是那位著名的高大人。”沙先生说。
“高大人是嘉靖时期的进士,是嘉靖皇帝儿子的老师,是隆庆皇帝的首席大官,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怎么变成猪八戒了?”我问。
“本书后面还有四个重要信息,我先告诉你,第一是猪八戒招赘在高老庄,第二是猪八戒还有一个名字叫作猪刚鬣,第三是猪八戒喜欢用鼻子拱人拱地。第四是猪八戒和孙悟空战斗的时候总是红光一片。是不是?”沙先生问我。
“您说得没错,这就说明猪八戒是高拱吗?”我问。
“看来你非常不善于猜字谜!我来给你解释吧!天蓬元帅这个名字纯粹是杜撰,为的就是一个高字,至于那个拱字,几乎伴随猪八戒取经全过程。高拱祖上是避战乱逃到高老庄的,因此叫作乱而解,也就是卵二姐,否则谁家姑娘叫卵二姐?云栈洞自然是红彤彤一片,那便是洪洞县的谐音啊!高拱的脾气刚烈无比,这是天下共知的,因此那厮给他起了原名叫作猪刚鬣,谐音猪刚烈。”沙先生说。
“仅凭字谜您就说猪八戒的原型是高拱,我怎么还是觉得有些牵强附会呢?”我问。
“你说得有道理,如果仅仅是字谜,那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关键是那厮将猪八戒的故事和高拱的政绩完全结合起来了,而且据我所知是很客观的,那厮没有胡说。不过那厮借孙悟空的嘴把高拱骂了千遍呆子夯货,也实在是够恶毒的。当然高拱其实对那厮也是有偏见的,他们俩其实都是有优点的,可裕王也就是穆宗不会调解,导致俩人的误会一直比较深。”沙先生说。
“您这么一说我还真是觉得很有道理了,如果不是您这位当事者,我可研究十辈子也不知道这里面居然有这样的内幕。那您说说这悟空、悟能、悟净的名字有没有特殊含义呢?”我问。
“当然有了!不过那厮用意比较恶毒。悟空,是说那厮已经基本悟透了人世间一切都是空。悟能是说这高拱似乎是个能臣,但最终没有参透什么是能臣。而悟净则是说我应该从这个净字中悟出些什么。”沙先生说。
“那您悟出什么了?”我问。
“我当然悟出了,但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但这个净字实在是恶毒!”沙先生气愤地说。
“那个小白龙烧殿上明珠的事情是怎么回事?”我问。
“那条龙指的是太监冯保。烧明珠的事情其实是指的是嘉靖四十四年,毓德宫那把大火,本来宫里对走水的防范是十分严格的,但因为小太监睡得太死,使得损失实在是大了一些,烧了不少好东西,岂止是殿上的明珠!是整个大殿都没了。但皇上知道,这也不能完全怪他,所以就从轻发落了,但毕竟也是一个损失。”沙先生说。
“沙先生,您分析高拱是猪八戒可以说是条条在理,分析沙僧,起码还有一个沙字为证,江河为凭。但是这个冯保和白龙马是一个人,是不是牵强了?”我问。
“你果然是太认死理了,不过也好,没有你这种认死理的人,我还真是难以让人相信我的故事是真的,我现在就来证明给你看冯保和白龙马的关系。马和冯只差两笔,这两笔恰似生在马脖子上,书里说当龙变成马时被摘下了项下明珠,而当马变回龙时是颌下生出两根银须,这显然是字谜,谜底是个‘冯’字。这白龙马的作用就是脚力,目的是保障唐僧有的可骑,马确是没有人权的畜生,这和宫里的太监地位差不多。太监是没有完整人格的,但皇帝又不能没有太监,毕竟人与人偷情实在是太容易了,皇家血脉如何保证!”沙先生说。
“如果是现代社会就好了,做个男性结扎手术,既保证了皇家血脉,又解决了后宫的性紧张,岂不是两全其美?”我说。
“哼!混账话!不生孩子就可以乱来吗?岂有此理!其实冯保的作用可不只是当个白龙马,而是还有很多重要的通讯联络协调等事情,当然书里面凡是孙悟空被猪八戒骂成弼马温的时候,其实孙悟空干的事情就是那个冯保干的事情。毕竟冯保在隆庆王朝那六年里做了六年的御马监主管,也就是弼马温。”沙先生说。
“沙先生您看这页说,菩萨带引木叉行者过了此山,又奔东土,行不多时,忽见金光万道,瑞气千条。这个‘瑞’字是不是那厮故意写的?”我问。
“是啊!那厮时不时地将这个‘瑞’字写出来,还有那个‘海’字更是随处可见,这人啊,总还是有些爱这虚名!”沙先生感叹说。
“沙先生,您说这菩萨如果是尚寿妃的话,也就可以说这菩萨私下里代表如来佛找了四个人给唐僧做帮手其实是尚寿妃在嘉靖皇帝的授意下分别找了几个大臣谈话,告诉他们辅佐裕王登基的事情了?”我问。
“你果然说对了,嘉靖四十五年八月,尚美人被陛下加封为尚寿妃,一旦成为皇妃,和大臣见个面就不算是大事情,甚至转达皇帝的特殊旨意也是可以的,因为皇帝有些话是不能告诉太监的,皇帝最信得过的人里是包括贵妃娘娘的,有时候比对太监还要信任一些。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皇帝通过从太监和皇妃们那里获得的消息相互印证,也可以进一步确定信息的安全可靠性。”沙先生说。
“您够有经验的!”我说。
“老夫当政十年,自然对此了如指掌!”沙先生说。
“下面这回是个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沙先生咱跳过去吧?”我问。
“既是全书有它,岂可跳过?再说这个附录里面还是有些机密的。你昨天可曾看过此附录之内容?”沙先生说。
“我看了,就是说唐僧他爸中了状元,被他妈扔绣球选中,当了宰相的女婿,封了官,在去上任的路上遇到坏人,打死了他爸,霸占了他妈,生了他扔水里被老和尚捡到抚养成了和尚,最后又报了仇雪了恨。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啊?这也算把唐僧的来历给交代清楚了,不是吗?”我问。
“今人读书若都如你这般不求甚解,这书里的秘密永远都难以发现啊!也罢,我们就再花些时间分析一下这个附录。其实这个附录中的秘密有两条,第一是告诉你这本书里的唐僧是个虚拟的人物,和历史上唐太宗表彰的玄奘法师完全没有关系。第二告诉你书里的这个唐僧出身名门,其实是一个大人物。”沙先生说。
“请沙先生指点,学生惭愧!”我说。
“你来看这里,陈光蕊也就是唐僧他爸是贞观十三年考的状元,你在看这第九回开始,还是贞观十三年,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到了第十二回,依然是贞观十三年,陈玄奘法师讲法,经过评定,太宗皇帝派他去取经。也就是在贞观十三年这一年里,唐僧从无到有到18岁复仇到30岁派往天竺国取经,这一年可够紧张的!”沙先生说。
“我觉得这可能是笔误吧!”我说!
“这是个故意的笔误!如此辉煌的巨著,怎么会有如此低劣的笔误,只不过就像那厮说的历代无人肯认真,立志修玄玄自明!”沙先生说。
“那您的意思是作者故意留这么一个破绽,告诉读者这个唐僧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所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也就不是历史上真实的故事,从而让大家去猜测真实的故事到底是什么?对吗?”我问。
“对了!读书就要认真读,否则只知道大概,那不是不嚼食物就往下咽吗?你能知道什么味道吗?”沙先生说。
“您说唐僧出身名门从何处看出来的?”我问。
“你呀!下次好好看书,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直接告诉你吧!你看书中说,宰相的千金被流氓霸占18年,宰相居然不知道?宰相知道真相之后居然要带6万御林军去剿灭贼人?这都是明显的不可能。还有那陈光蕊封官封的是江州州主,这是个什么官,其实就是王爷,江州是哪里?就是湖北啊!也就是告诉你这个陈光蕊和嘉靖皇帝是老乡。那唐僧其实是王爷的儿子,那王爷是湖北人士,那唐僧的原型是谁不言自明啊!”沙先生说。
“沙先生说的是皇帝吧!就是那个隆庆皇帝吧!我虽然这么问您,但我实在是对这个问题感到不可思议。一个和尚的原型居然是皇帝。”我说。
“这次你说对了!那唐僧正是隆庆皇帝的化身。那唐僧的言行细看就是一个帝王,只不过你们普通百姓是看不出来的,因为你们没有接触过帝王啊!后文书说那陈光蕊,也就是唐僧他爸,只是在朝廷里研究寂灭的问题,这其实就是说世宗晚年一直迷信升仙的事情。不是传说如来佛也曾经是个王子吗?皇帝变和尚并不是没有先例。”沙先生说。
“您的理论太高深了,我现在实在无法理解,不过基于您前面分析得都对,我现在可以暂且相信您说的,不过我希望您在后面能够给我指出这唐僧是隆庆皇帝的具体证据。”我说。
“我当然要指给你看所谓的证据,否则这故事便无法讲。但此时你确实要首先相信我,这样我才能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好了,今日到此暂罢,明日再来言说。后面内容还有很多要讲,不知你能否从第八回看到第十四回。”沙先生说。
“一天看六回,那我只能走马观花了。”我说。
“就是让你看一回,我看你也就是个不求甚解。读过就行,知道大致意思就行,书中的秘密你当然也看不出来,还是明晚我给你讲吧!”沙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