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广播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理论架构

一、生命科学与健康传播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历史的概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健康教育专家鲍尔(Bauer.W.W.)和霍尔(Hull,H.G.)认为:“健康是人们身体、心情和精神方面都自觉良好、活力充沛的一种状态。”敦恩(Dunn,H)把健康视为个体的动态的发展状况,健康具有整体性,是个体生存、自我更新、创造性的调整和实现其发展目标的良好状态。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这个通俗简洁、但又内涵深刻的健康定义,被人们视为现代健康观的经典定义而广为接受。不过,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新的社会和时代内涵不断注入其中,使现代健康观更加丰富和深刻。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对健康定义进一步解释为:“一个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张建华,王自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人的健康状态的获取和保持,既与自身与生俱来的身体素质有关,也与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方式、健康素养、生活环境紧密相关。而外界健康信息的获取和影响对人们后天健康素质的养成、健康状态的达成都至关重要。健康教育、健康传播的重要意义也体现于此。

从本质意义上说,健康传播是对生命科学的关注和传播。生命科学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通过分子遗传学为主的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发育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最终能够达到治疗诊断遗传病、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人类生活、保护环境等目的。陈竺.医学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生命科学离不开公众。生命科学知识需要公众的理解,生命与健康技能需要公众的掌握,生命科学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健康状态和健康生活。在科学与公众、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媒体扮演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角色,承担着科学传播的责任。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公众理解科学》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家应该做科普,要帮助媒体全面深入介绍和报道科学和科技进展。陈鹏.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科学传播以大众媒体为核心,打破了传统的以科学共同体为核心的局面。这个传播过程是传受双方主动、互动、有反思、有反馈的传播。健康广播实际上是以广播为媒介,以公共传播服务的形式,建立了生命科学教育普及与大众健康获取之间的桥梁。

二、发展传播学视野下的健康传播

发展传播学理论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以美国学者勒纳在1958年出版的《传统社会的消失:中东的现代化》为标志,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功能。它是利用传播的过程、技术和媒介,帮助人们全面认识他们所处的环境及变革的手段,帮助人们解决冲突、达成共识,帮助人们制定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帮助人们获取必要的知识和技术以改善自身的处境和社会状况、提高机构的效率。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勒纳的移情理论、施拉姆的媒介功能理论、罗杰斯的创新与扩散理论等。发展传播学传入中国的标志是,20世纪80年代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引进中国,成为中国内地发展传播学的肇始。同时,这也是中国首次引进传播学这一概念。

如何才算是一个发展传播学的研究?

徐晖明(2009)认为,“发展传播学的研究大致有两个层次:理论框架研究和实证研究。前者建立基本的理论假设和宏观视角,关注传播对于社会发展是否具有推动作用,以及发生的机制是什么。后者具体考察传播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多表现为专题性的研究。例如,性别与传播、健康传播、国际发展传播项目的实施成效、新传播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传播与传统文化、发展传播中的公共参与、乡村地区的传播等”。徐晖明.我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状况[J].当代传播,2009(2).发展传播的学奠基人勒纳、英格尔斯认为,国家或个人的现代化是发展传播学的主旨所在。因此,要辨别什么样的研究是发展研究,重点要看它是不是关于个人、社群(社区)、国家的现代化有关的理论或实证研究。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基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陈云芝(2006)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调整,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重物轻人、唯GDP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等问题。党和政府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为了破解发展难题,纠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陈云芝.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D].中共中央党校,2006.庞元正将以人为本归结为四句话:依靠人是发展的根本前提、提高人是发展的根本途径、尊重人是发展的根本要求、为了人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庞元正.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N].解放日报,2006-03-13.

美国学者格德温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一个观点:“我们应当研究传播如何才能有效地使下层参与决策过程,或者从另一方面提出问题:究竟是什么样的现存障碍使下层与决策过程变得困难,我们又能做什么来减少这些障碍。这对发展问题而言,远比我们迄今认识到的重要。”因此,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如何真正转向实际生活,使人们真实地感到与自己息息相关,就成为社会发展实践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健康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安危,健康权是会公众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健康传播的角度看,即对人的生命状态和健康权益的呵护和保护。从这层意义出发,政府、社会和媒体的公共服务职能才能得以发挥。

三、广播媒介优势与健康传播

(一)广播的媒介功能

广播是具有革命意义的科技发明,是唯一以音频内容(口语+音乐)为主体的大众传媒。广播的唯一传播符号就是声音。“声音的非可视化”可概括为三个“看不见”:看不见说话的人、看不见所说的事、看不见与之相关的文字。广播的频率和节目的标识和内容传递主要通过口语来呈现。广播媒介的生命力在于它实现了“解放”声音为主体的有效传播。

曹璐提出,广播媒介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传播优势:①广播是伴随性强的媒介,可以“解放”双眼、双手,让听众边做其他事情边听广播。在一天24小时当中,除睡眠时间外,人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体现为必需时间——工作8小时为主;必要时间——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必要付出时间;休息时间——生活质量和社会化程度的集中体现。广播在以上三种时间关系中,都可以做到不同程度地嵌入听众生活。②传播的即时性。电波传播几近与事件发生同步,广播的直播传播使频率成为开放性的“时间版面”。广播的持续滚动播出实现了理想中的即时传播与接受。③非可视化和听觉感染力。当听众从无意注意进入有意注意的专注性收听和持续收听后,广播可以带来听觉上的联想、形象和感悟。④收听状态的移动性。当今已进入空间升值、时间贬值的流动社会,从庞大的流动人口大军到汽车社会,移动收听进入升值时期。⑤音频媒介成本相对低廉,技术门槛较低、易操作。⑥广播是高存活性媒介。尤其是半导体广播靠电池供电,可以离开电源,灵活机动地收听。在公共事件突发时,广播的这一优势在信息传播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曹璐.广播新闻理念与实务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6-8.广播声音传播与生俱来,往往是潜在性的,只有广播从业者有效开发、成熟驾驭,才能实现广播所特有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一层自我超越需求。虽然,通常不被认作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但近年来被更多地应用于积极心理学的建设当中。积极的社会心理包括了一些人类重要的美德和力量,比如智慧、勇气、人性、正义、节制、灵性超越等,Snyder,C.R.,and Lopez,Shane J.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这些美德恰恰是所谓社会正能量的来源和动力。作为一种“心灵媒介”,广播除了提供信息服务这一基本价值之外,它更具有营造积极社会心理的深层利用价值。尤其是体现为对弱势群体,包括老人、残疾人、边缘人群、困难群体的尊重、体贴和呵护。因此,广播成为社会转型期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的平台。曹璐,邓炘炘.社会转型与广播媒介功能的深层开发[J].中国广播,2006(5):10.

(二)对广播的常态依赖与特殊依赖

1976年,美国学者狄弗勒(M.L.DeFleur)和博罗奇(Ball-Rokeach)正式提出媒介系统依赖理论(Media-system dependency)。其基本思路是把媒介作为“受众—媒介—社会”这一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媒介联结了受众与社会结构。这一理论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个人、群体、媒介和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其实就是一种媒介生态关系。这种生态关系既是信息传播和媒介运作的客观存在,也是用来描述及解释大众传播现象与规律的可靠途径。张咏华.一种独辟蹊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媒介系统依赖论评述[J].新闻大学,1997(1):27-28.

听众对广播媒体的依赖首先表现为常态依赖或日常依赖,即广播通过日常提供的信息满足听众的基本需求。就健康广播而言,即提供听众想知、欲知、未知的健康信息,包括新闻报道中的健康信息,以及健康节目中的健康养生知识、健康理念、疾病防治原理和健康服务等。

其次,听众对广播媒体的依赖还表现为异常依赖或特殊依赖。即当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时,受众迫切需要从媒介获取信息,了解事态情况变化,以便进行判断、决策和行动。媒介系统依赖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运用动态的观点解释人们形成各自媒介组合的过程。它指出,当情况(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为自己构造的媒介系统也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在一场危机时期,我们构成一种将能最好地服务于当时最重要的个人目标的媒介系统。当危机结束时,我们也许会恢复我们日常的媒介系统,重新建立适合于达到日常目标的媒介依赖关系。”张咏华.一种独辟蹊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媒介系统依赖论评述[J].新闻大学,1997(1):30.尤其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难性事件中,电视、网络媒体受制于其传播技术的相对复杂,往往不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而广播则可以成为灾情中的“生命线”。

2003年“非典”的发生,让中国公众认识到了公共健康以及健康传播的重要性。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广播媒体利用便捷、高效的传播优势在卫生防疫救助信息发布、心理救援建设等方面都提供了大量健康服务,体现出广播公共服务的人本精神。2013年四川省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央台第一时间启动“国家应急广播”报道程序,是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在突发灾难事件中对灾区民众定向播出的应急频率。“国家应急广播”在芦山地震当中,除了及时播报政府公告、救援信息、听众热线、专家访谈、记者连线外,还特别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灾害互助热线、救援知识、实用卫生科普信息等,成为震区最快捷的沟通渠道和最具人文关怀的心理抚慰。新华网.国家应急广播首个定向应急频率开播[EB/OL].(2013-04-23)[2016-05-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4/22/c_115493814.htm.

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公共卫生与健康问题会得到激发。灾区群众急须获取生命救援、灾后传染病防治、灾区公共卫生服务、心理健康救援等方面的信息,于是形成对广播媒体的在特殊时期内的特殊依赖。广播在此时成为公众必听必备的应灾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