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献分类
文献作为知识的载体,科学的媒介,自然少不了要分类,如果没有分类,就不可能有《永乐大典》或《四库全书》这样的皇皇巨著,图书馆里的数以万计的文献也会乱得像一锅粥,许许多多的文献便失去了利用的价值。
图书是最常见的文献类型,除了图书,我们还有报纸、杂志、相片、胶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计算机数据库、电脑网页等,凡“一切记录知识信息的载体”都可以称为文献的文献。
于是文献分类就成了人们最早关注并最早形成的一门分类科学。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有文献可考的中国文献整理工作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古诗者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前551一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仪”,定为“三百五篇”,此即孔子“删诗”之说。但唐代孔颖达(574-648)对此提出怀疑:《诗经》编订成集,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乐工为之歌《诗》,其顺序和今天的《诗经》基本一致。当时孔子只有八岁,不可能删诗。如果孔子曾把《诗经》删去十分之九,那么在先秦典籍中我们一定还能发现大量逸诗,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此“删诗”之说不足凭信。但孔子曾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可知他确实做过一些整理《诗经》音乐的工作。
不论孔子是否修编《诗经》,可以肯定的是将诗“三百五篇”按风、雅、颂进行音乐分类,按“赋、比、兴”进行表现手法的分类的那些事儿至少在孔子的时代已经完成。
文献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载体的形式首先是文献分类的标准之一。
在文献发展的历史上,泥土、草、树叶、动物的骨头、甲壳、石碑、钟鼎、陶器、竹简、丝绸、皮革等都充当过文献的载体。
因此早期的文献也就有了如下的分类。
1.泥板书
约4000年前,古巴比伦时代就已使用棒子在潮湿的泥板上书写符号,然后将之晒千或烘干以便阅读及保留,这些物体应可视为最早的文献,今天我们仍可阅读到这些古巴比伦时代的文字、图画和贸易合约,均是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石头滚压在圆柱形的泥土上,这些小圆柱体已超过4500多年的历史。
巴比伦时代的泥板书
2.纸草书
纸草(papyrus)是5000多年前在地中海国家中最主要的书写媒介,古埃及人最为常用。纸草是种很稳定的材料,能在埃及较低洼的沼泽地区找到,茎呈三角形,高约5米,近根部直径6至8厘米。由它加工成纸草不适宜折叠,不能做成书本,因此须将许多纸草片黏成长条,并于写字后卷成一卷,就成了“卷轴”,拉丁文是volumen,即纸草做成的卷轴书籍。
3.羊皮书
所谓的羊皮纸,不一定都是用羊皮制成的,也有用其他兽皮制成的。公元前2世纪,小亚细亚人把兽皮洗净、拉伸、打磨后制成了可以两面书写的羊皮纸。由羊皮纸写成的书,就是羊皮书了。
4.竹简书
竹简是中国古代较为普及的传播媒介之一,人们在竹片上刻好文字,用绳串起来,即成书册,正如象形字“册”所表达的意义一样。孔夫子读书,“韦编三绝”,就是读的这种竹简书。
5.帛书
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写在绸子上的“帛书”,卷在木轴上。于是有了“读书破万卷”的说法。所谓帛书,就是将文字、图像写绘于丝织品上的一种书籍形式。在纸张发明之前,帛书是和竹简同时使用的一种书籍形式。
除以上说到的,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铭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刻在石头上的碑文等都是以载体形式来划分的文献。
造纸术发明以后的文献,人们的关注焦点开始从载体转向了内容。于是出现了针对文献内容特征进行研究的学者及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