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同样的环境,相近的能力,成功的为何不是我?”这是今天很多人都发出的疑问。为什么他成功了,我不行?但问题是,能力出众就一定、必须成功吗?成功与否是以学历、头脑或家庭背景来审定的吗?事实上,一个有能力的人如果追求安逸,在舒适的状态中自我陶醉,他也会逐渐变成一个懒惰的弱者。现实中,大部分人都具有强者的潜质,却选择了像弱者一样把舒适作为人生的追求。
只有“不适感”才能开发和释放我们的能力;只有主动地为自己制造不适感,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并且获得持久的成功。这不仅是至理名言,也是被无数案例证明的事实。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大会期间的一次恳谈会上,华为掌舵人任正非用一句话总结了华为公司的生存逻辑:“唯有强者,才有可能把自己的生存状态宣布为幸福!”强者的生存状态是什么?他解释说:“就是对客户的需求要有宗教一般的信仰和敬畏。”一切以客户的要求为中心,意味着要不断地改进服务,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满足客户越来越苛刻的需求,而不是沉浸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中享受舒适。
这让我想到1993年的春寒时节,华为在深圳召开1992年年终总结大会时,任正非当着二百多名员工流下眼泪。他站在台上满脸沉重,只说了一句话:“我们活下来了!”他的双手抹着泪水,台下的华为人唏嘘不断。就在那时,任正非已经为自己,也为华为确立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华为要做强者,就必须承受眼下的艰难与孤独。这就是任正非的强者逻辑:
能够在今天制造不适,战胜不适,享受不适,才有可能把握未来的幸福!
英国著名作家和布道家约翰·班扬(John Bunyan,1628-1688)年轻时期因“参加非法集会”而被捕入狱,判刑十二年。在狱中,他写下了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寓言”的《天路历程》一书,告诉人们如何才能得到更大的成就和幸福。他在书中写道:
“如果可能的话,我祈祷有更多的苦难降临到我的头上。”
苦难自然是人们不欢迎的东西。但当人生的苦难突如其来,你的态度决定了未来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面对苦难,强者不会害怕,不会退缩,环境越恶劣,他们就越奋勇,意志坚定地挑战所有的困难,并在挑战的过程中完成自我的升华;面对苦难,弱者却会痛苦、怯懦地放弃抵抗,接受命运的安排。哪怕是垂死之前的片刻安逸,也会成为弱者殷切期望的一棵救命稻草。他们像鸵鸟一样寻找一切可以暂时栖身的舒适,把头埋进去,逃避现实,而不是勇敢地挑战困境,在苦难中杀出一条血路。
2015年,由《华盛顿邮报》举办的一次企业家论坛上,刚刚宣布退休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对阿里巴巴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了自己的赞赏:“马云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他是我见过的最强大的人。”大多数人都看到了马云成功后的春风得意,却很少关注他奋斗时的艰辛。马云的妻子张瑛回忆说:
“首先儿子就是他创业的‘牺牲品’。1992年孩子出生,是最需要照顾的时候,但那时我家每天都是30多号人在开会。满屋子的烟雾缭绕,就像一间毒气室。我只好把孩子关在屋内。我们和孩子一起吃工作餐,结果孩子长得越来越像他的父亲,也是瘦骨伶仃。当孩子读幼儿园时,我们越来越忙,只在周末才把他接回家。”
在当时,马云一家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他已过而立之年,为了生存,依然要背着大麻袋跑到广州、义乌等地去进货,卖鲜花、礼品,甚至还做过一年的医药销售。可以说,这样的生活令人非常不适,几乎难以忍受。换作其他人,对人生的展望恐怕只有四个字:穷途末路。但马云看到的却是另外四个字:海阔天空。他喜欢并且适应这种状态,没有失去对未来的信心。经过艰难挫折的磨炼,他从互联网中找到了机会,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强者从来都不会自我设限。他们敢于正视困难,接受命运的挑战。他们会借机增强自己的意志、力量和决心,使自己成为真正杰出的人。生活越是不幸,他们的心态就越强大,行动就越坚定,进而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这是因为,他们天生就对舒适嗤之以鼻,骨子里充满了不服输的精神。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弱者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选择安逸,因为安逸就像一剂麻药,能够暂时遮蔽不适带来的痛苦。比如,我的一位学生卢克·扬解释自己为何总是迟到时说:“闹钟把我从甜蜜的睡眠中吵醒,那种感觉全身难受。我想,再睡10分钟又如何?我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继续蒙头大睡。”每当起床后他总是懊恼自己又一次向安逸投降,但他仍然每天重复这一幕。从温暖的被窝中早早地爬起来带给我们的是最典型的“不适感”,每个人都深有体会。有人选择战胜不适,按计划起床;有人会像卢克·扬一样关掉闹钟,选择重新进入梦境。
阻碍我们成功的不良习惯还有很多。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所有的不良习惯均迎合了人趋利避害的本性,人们生来追求舒适和安逸。因此,一些类似“立刻起床”还是“继续大睡”的选择,便成了强者与弱者的重要分水岭。
●我们本该再坚持工作30分钟的时候选择了放弃,把这些时间交给了沙发、电视或者手机游戏;
●我们享受着空调房的清凉,不愿意去见早就约好的客户;
●我们在各个领域的拖延症让已经定下来的目标难以实现;
●我们对舒适生活的依赖让自己早早丧失了奋斗的激情。
没有什么比舒适更能绊住我们闯荡的脚步。但是从现在起——从读到本书开始,你也许会为自己找到一个摆脱舒适的理由,努力去寻找各种让自己变得不舒适的环境,建立适应“不适”的强者习惯。因为正是各式各样的痛苦在促使我们成长,让我们在对抗痛苦、战胜不适的过程中变得更强。
通过本书,我希望人们可以发现一个简单的事实:任何只要让你感觉“不适”的事情都关乎一个你是否能成为强者的逻辑——你之所以没有变强,正是因为你选择了“舒适”,而不是战胜了“不适”。与此同时,你也会在书中看到,所有的“不适”感都是可以训练、人为制造出来的。经过针对性的训练和适应,我们可以将一件令自己不适的事物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然后你就会像一个成功的强者那样考虑问题,用强大的神经、意志力与勇气处理这些问题。你不会再觉得这些痛苦是毁掉人生幸福的凶手,而是把它们视为创造幸福的必经之路。在经历这些事物时,当你由“不适”变得“舒适”,你就养成了良好的成功者的习惯。
如果你在本书中理解并学到了这种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比如不会像卢克·扬那样每天早晨都与闹钟势如水火,你会成为一个可以迅速跳出舒适区的人;你可以克服折磨自己许久的拖延症;你可以怀着冒险精神探索未知的领域……总而言之,你将获得足够的勇气来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不适感”,继而承受更大的痛苦,获取更大的成功。
适应“不适”,培养强者习惯
就在本书完稿前的三个月,我收到卢克·扬从美国发来的邮件。“我创造了一种方法,可以让我提前两个小时起床。”他说,“我为闹钟设置了一个程序,它每5分钟就会响一次,每次声音越来越大。我把闹钟放到远离枕头的地方,除非我穿好衣服走过去,否则我就要烦躁地遭受闹钟每5分钟一次、每次持续30秒的折磨。冬天很冷,当我钻出温暖的被窝、穿上厚厚的衣服时,就再也不想进去了。”
适应早起的“不适”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起初,人们讨厌起床的痛苦,但当闹钟的噪音变成新的痛苦后,早起的“不适”感退居次位。此时,赶紧起来成了人们的第一个念头。卢克·扬用这种办法使自己培养了早起早睡的习惯。
在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种种的不适,除了赖床外,本书还会讲到许多影响我们人生质量的不适感。能不能战胜这些不适感,成为我们能否培养强者习惯并最终成为强者的关键因素。
强者不是天生的。在人生的最初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弱者,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对未来很不确定,对社会险恶的竞争环境充满恐惧。从生下来到上学读书,每一天、每件事都在帮助我们成长——你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开始慢慢地决定你是一个强者还是弱者。
在这个过程中,你所建立的习惯影响了你当下和未来的强弱。在《叟当给陌生人准备的床》这个犹太人的故事中,叟当的居民会用一张非常漂亮的床招待客人。但他们对待客人的手段也是残酷的,如果客人太高,他们就把他的腿锯短来将就床;如果客人太矮,他们就把他拉长,直到四肢被拉断为止。先知来到叟当后,人们也让他睡到这张床上,但是先知回答说:
“自从我妈妈死后,我就发誓不会在床上睡觉了。”
为了被“床”所容纳,一个人要付出多么惨痛的代价?但先知却早早摆脱了对床的依赖,他建立的就是强者的习惯。道理是明摆着的,强者的力量总是比问题更强大。如果你处处顺应不适,追求舒适,你就在问题面前处于绝对的劣势。你必须不断地阉割自己,屈就于现实。但当你拥有强者的心态和习惯以后,你就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通过这本书,我衷心地期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变成一名真正的强者,从“床上”跳下来,适应“不适”,并战胜“不适”。
运用本书,获得突破性成长
在本书付印前的一个月,我到北京中关村参加一场创业讨论会。有一位24岁的年轻人正带领团队开发一款手机应用软件。他说自己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缺乏资金、技术、政策支持等硬条件,而是现在的环境太舒适了,很难找到志同道合、愿意一起吃苦奋斗的伙伴。有些人不用吃苦也能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拿着20万元的年薪,然后娶妻生子,过上安逸的生活。
“他们为何还要成长呢?这就是一个现实问题。”这位年轻人的苦恼也正是我们希望在书中解决的困惑。在这个世界上,凡是强者都会想尽办法给自己找不适,但弱者却只会给自己寻找舒服的避风港。久而久之,强者在不适中变得更强,弱者却在舒坦的安乐窝中逐渐失去变强的能力。那么,当环境有所变化时,他便很难扭转不利的局面。
运用本书,我们能够掌握强者的思维和行为逻辑,建立强者的思考和行动模式,进而拥有强者必备的技能。第一个技能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在不适的现实环境中,先适应不适,然后再解决问题,完全地支配自己的世界,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如果你学会了强者的逻辑,就能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习惯了强者的思维,走出舒适区,你就能搞定今天所面临的大部分所谓的“问题”,比如拖延症,学习、工作、创业、留学、恋爱等所有的领域内都会发生的苦恼。当你运用强者的逻辑进行思考和采取行动时,你会豁然发现,原来这些问题的本质是如此的简单,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样不可战胜。
我们要学会迎接生活中的各种不舒适——贫穷,孤独,没有机遇,没有朋友,甚至没有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等。生活是难以预料的,我们要成功就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忍受很多的痛苦,甚至是让自己遍体鳞伤。这些不适无法避免,而你也不能逃避。本书的主张是,我们要享受这些不适,并在不适的过程中使自己获得积极成长的力量。从这个角度看,许多不适并不是坏事,它们其实正是命运给予我们的暗示:
你想变得强大吗?你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强者吗?那就来挑战我,而不是落荒而逃!
如何来挑战这些不适感呢?书中将会与读者探讨,并提供一些实用和易于执行的办法。打个比方说,在我30岁前,我一直觉得假期时就应该让自己舒适一些,躺在床上看电视,在咖啡厅待一下午,或者泡一壶茶享受胡思乱想的时光。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些对舒适的急切的追求逐渐形成习惯后,非假期的时间我也开始做这些事情,并且影响到了平时对待工作的心态,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于是,我在假期引入了一项新的活动:每天去健身房做半小时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可以制造一些不适感,它不会严重到令我们讨厌,但人的本能总是逃避困难的——我们总能找到借口摆脱不适,回归舒适区。对此,我制订了一份计划表,把力量训练的不适纳入生活的固定程序中,让它成为习惯。我要求自己下午必须拿出半小时完成这件事,每当做完20个健身动作或30分钟的力量训练后,就在计划表上写明“完成”。我为计划表准备了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每个月我都打印新的表格,总结上个月的情况。几个月过后,我发现自己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在工作中也更有活力和充满自信。
由不适变得舒适,强者的习惯就是这么养成的。其中的关键逻辑是:你如何对待这些令自己感到厌恶的体验?通过本书你会发现,对任何不适的适应都是可以训练的。我们能够将大多数不适的事情转变成一种习惯,在适应中改造它,在改造中让自己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