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特色课程设计理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体育教育专业特色课程设计理论研究概述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梳理出制订“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的一般规律,分析现存问题与“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的影响要素,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变化轨迹和规律。

(二)对“厚基础、宽口径”与2003版《课程方案》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全面的质疑;对提出的解决办法——“高素质、精专业”及其相应的课程设计,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与实际的研究。

(三)厘清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

(四)分析当代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环境的变化与现实问题的互动关系。

(五)阐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要素的基本理论。

(六)对“厚基础、宽口径”和2003版《课程方案》进行全面梳理与反思。

(七)构建“高素质、精专业”及其课程设计。

(八)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探寻其内在的发展变化轨迹,科学预测其发展轨迹的延长线,以便全面清晰地认识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的基本规律变化的过程。

(九)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吸收其符合国情的部分,避免不必要的弯路,提高改革和发展的效率。

(十)从系统论的原理出发,研究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形成共促发展的“合金”,建立以“高素质、精专业”为核心的专业发展路标体系。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针对本研究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与有关学者交流、计算机检索各论文网站、到国家图书馆以及到各院系档案馆查阅我国历次修订教学计划的文件、资料,收集国内、外体育院(系)现行的教学计划、课程简介和有关文件等,然后再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以获得最可靠、最大容量的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可靠翔实的依据;并对以往的相关研究作最大限度的把握使本研究的起点更高、视角更新、维度更多,为课题的研究分析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二)专家访谈法

包括行家访谈调查和行家问卷调查,采用当面访谈和填写问卷的形式。行家是指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中学和大学的一线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

(三)逻辑分析法

通过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历史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趋势的分析、分类、类比、归纳、演绎等逻辑的方法去整理研究相关信息以获得最大的信息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的方法。旨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建立若干反映对象最本质规定、关系的初始概念、初始命题然后根据一定的逻辑规则推演出根据充分的、论证严密的、首尾一贯的理论体系,从而揭示、描述对象的本质、结构、规律的方法。也就是要通过概念、范畴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描述、反映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其具体方法有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这些方法是本论文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贯穿在本研究的始终。

(四)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作为现状评估的定量指标。对通过调查、访问所获得有效数据,按研究目的和内容进行分类,并按照体育统计学和社会调查统计的方法的原理与基本方法,采用EXCEL2000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五)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要求,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调查方法对有关问卷设计的要求,通过咨询专家反复修改后,设计了问卷。调查对象为体育教育专业高年级学生和有五年以上工龄的中小学体育教师。

1.问卷的设计

根据本研究的要求,设计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问卷。问卷意图反映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运动技能水平、对体育教育专业选择的原始意向,经本专业课程学习后对课程内容和比例的基本看法、运动技能水平的变化趋势,选择专业教师的倾向性,对本专业学习兴趣的变化趋势等,以分析在“厚基础、宽口径”统领下的课程方案的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和修正。

还设计了教师问卷,意图反映出教师更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的体育教师的类型,在学校体育教师岗位的地位,反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需求趋势,专业课程内容的重要性排序与合理的学识比例,对本专业毕业生需求的类型等。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学生问卷调查了175人,收回有效问卷171份。为了保证问卷填写的真实性与回收率,问卷采取记名方式并采用了由教师负责随堂发放、填写的方式。

教师问卷为了保证问卷填写的真实性与回收率,问卷采取记名方式并采用了由经事先培训的专人负责,以相对集中的时间和地点,发放、填写的方式进行。问卷发放53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其中中学28份,小学22份。

中学分别是:大连市第13中、21中、45中、52中、79中、大连世纪中学、大连市实验学校、大连市四中、大连一中、辽师大二附中;小学分别是:抚顺街小学、黑石礁小学、春柳小学、锦绣小学、绿波小学、新兴小学玉华小学。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关于目标的界定

人们想通过行动而达到的目的,指称由此而出现的任务,也指称发生在行动之后并且作为终点而表现出来的结果。[德]沃尔夫风·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6.

本研究对目标的界定:目标就是对行为结果的合理预期。

1.关于培养目标的界定

培养目标是国家依据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对受教育者提出的特定规格标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本科教育核心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它通过具体的规格要求规范着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活动的性质、任务、内容、方式和方向,同时也是衡量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标准;它既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需求与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活动的连接点或中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就会迷失方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出现偏差,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就会出现失误,从而导致教育资源浪费。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六)——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调整[J].辽宁教育研究.2004(10):1 -16,49.

本研究对培养目标的界定:培养目标就是对培养行为的结果的合理预期。

2.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

体育教育专业是近代体育学科形成过程中设置最早的专业,肩负体育学科的“母鸡”功能,是体育教育中专业职责最重要的、最能体现体育学科教育的本质属性的专业领域。

体育教育培养目标是国家依据体育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体育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对受教育者提出的特定规格标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属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中专业学科的培养目标,因此,既具有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共性,也具有其专业独具的个性。它的共性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体育教育核心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它通过具体的规格要求规范着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活动的性质、任务、内容、方式和方向,同时也是衡量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标准;它既是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需求与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活动的连接点或中介;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就会迷失方向,体育教育培养目标出现偏差,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就会出现失误,从而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它的个性为,由于受体育学科特性的制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应具有较强操作技能(集中表现为较为精深的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和更多的默会性知识,在体育教学实施中的落脚点是表现为体育实践能力强。因此,在设定“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就必须考虑符合运动技能的学习规律和对操作性知识的体会、感悟,在身体动作学练中完成体育学科特有的默会知识积累,形成精深的运动技能。

本研究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就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行为结果的合理预期。

(二)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的界定

1.关于课程的界定

课程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与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介。王皋华.体育新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课程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课程是为了培养人和教育人而产生、发展的。培养人是课程的本体功能,体育的功能和教育效应是多层面、多方位的。国内有学者提出了教育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的观点,并且认为承认这种观点是对于教育功能认识的进步。培养人,提高人的素养,是课程最根本、最重要的功能,这是认识大学体育课程功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卫平,张传燧.文化视野中的大学体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审思[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1):114-117,121.

2.关于课程设计的界定

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是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指依照一定的理论基础对课程要素诸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做出抉择和安排的方法技术。在这样的视野之下,研究具体的科学课程设计,主要就是揭示某种科学课程设计类型在目标设计、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及评价策略诸方面的特点以及蕴涵于这些要素之中、作为课程设计理念的理论基础取向。在课程理论研究中,课程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可见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致有论文200余篇,论著10余本。这些研究涉及课程设计的方方面面以及课程设计的多层次研究。但是,在这众多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计概念模糊、对课程设计理论基础的研究繁多且无逻辑等。因此,需要我们对课程设计重新审视并对相关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分析。

3.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的界定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指依据培养目标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作出抉择和安排的方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