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犹太人的历史与教育的沉思
求知能改变一个人仍至于整个人类的命运
没有人是贫穷的,除非他没有接受过教育。
——犹太思想家马克思
谈到教育,就不能不谈犹太人。犹太人——一个由家庭完成教育的民族,家庭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他们的民族与国家,为世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巨人。
今天的以色列,国土面积约20000平方公里,在全世界中列第133位,人口约500万之多,列世界100位;犹太人用自己的努力,在40来年间,国民收入跻身于世界排名的20位,超过了许多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更为辉煌的是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中打败了面积相当于他们五百倍之多、总人口达一点五亿的阿拉伯国家,他们亲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战争史上的神话。
世界上人口数量如此之少的犹太人为什么会创造出如此的辉煌呢?
有一个肯定的回答,那就是教育,是教育让这个民族实现了强国之梦。教育让他们的孩子成为有用之人,是教育让他们的国家走向富强与文明。
犹太教育的历史回顾
犹太民族的家庭教育起源于3000年前。
公元516年,波斯王居鲁士打败新巴比伦尼布甲尼撒二世,允许巴比伦的犹太人返回故乡。一批犹太先知为了保持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进行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家庭教育被看成是保持民族传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受到极大的重视。
接受教育是他们每个人的任务,无论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有着他们接受教育的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教育日臻完善,教育内容也愈益丰富,由最初的宗教教育发展到针对孩子的一生的教育,这是这个民族中最为伟大的创举,也是教育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项成果。
每一个犹太人都清楚地知道,他们人口数量之少,国土面积之小,只有教育才能保证国家的富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让人民都充满了力量,也只有教育才能让自己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犹太人的希望是建立在一所小小的学校上面的。
犹太人宁可变卖所有的东西,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为了娶得学者的女儿,就是丧失一切也无所谓。
犹太人坚信这样的真理:只有接受教育的人才能拥有一切。
一个人要是没有从教育中获得的知识,那他还能有什么呢?他将一无所有。
一个人一旦拥有知识,那他还缺什么呢?
一个人不去学习并拥有知识,那他还能拥有什么呢?
公元70年前后,占领犹太的罗马人肆意破坏犹太教堂,图谋灭亡犹太人。当时,犹太人分成两派,鹰派主张以暴抗暴,鸽派则主张采取非暴力手段来抵抗侵略者。约哈南拉比(学者)属于鸽派,面对犹太民族的空前浩劫,他殚精竭虑想出了一个拯救犹太人的好点子,那就是必须亲自面见到罗马军队的主帅。
当时鸽派的犹太人全被鹰派的关在耶路撒冷的城堡中,既进不去也出不来。约哈南拉比心生一计,于是他开始假装生病,由于他是大拉比,所以前来探望的人很多。不久,一个噩耗传播开来,约哈南拉比死了。
弟子们把他装进棺材,要求抬出城去,因为城堡内没有墓地,鹰派的守兵们不相信拉比真的死了,提出要验看尸体。由于犹太人有绝对不看尸体的风俗,所以不能开棺检看,守城的守兵就要用刺刀刺入棺材作为试探。
弟子们坚决不允许这种对死者不恭的做法,而且强烈要求“掘土安葬”约哈南大拉比。最终,守城的鹰派士兵只好放行,拉比的弟子们抬着他朝着罗马军队的驻地走去。
终于到达了罗马军队的驻地,约哈南拉比从棺材中出来,求见司令官。他凝视着罗马的将军韦斯巴芗的眼睛说:“我对将军阁下和罗马皇帝怀有同样的敬意”。
韦斯巴芗听了此话,大为生气,认为拉比侮辱了罗马皇帝。
约哈南拉比沉着而又坚决的说:“不,请相信我的话吧,阁下一定能当上罗马皇帝”。
韦斯巴芗说:“谢谢你的祝福,你到底想得到什么呢?”
拉比答道:“我只有一个要求和心愿,给我一个能容纳大约10个拉比的学校,永远不要破坏它”。
约哈拉比明白,罗马军队迟早要攻破耶路撒冷。城堡陷落后,罗马军队一定会大肆屠杀犹太人,但只要保存了学校,犹太民族的传统就能保存下来。
韦斯巴芗思考片刻后,答应了拉比的要求。
不久,罗马皇帝死了,韦斯巴芗倚仗军队果真当上了罗马的皇帝。日后当耶路撒冷城破之日,他果真向军队发布了一条命令:
——只给犹太人留下一所小小的学校。
这样,学校留下来了,犹太人的知识和传统也因此得以保留。
犹太人的强大,以及在无数次屠杀之中还能枝叶繁茂,是因为他们有着无数所像约哈南拉比用生命换来的这样小小的学校,让他们的知识和传统在这里传播。
这正是犹太人的远见卓识和历经浩劫而不灭的真谛!
知识带来智慧与财富
上帝向所罗门显现其身,对他说:“你愿我赐给你什么,你可以提出来。”
所罗门对上帝说:“你曾向我的父亲大卫施以仁慈,使我接续他作王。求你赐予我智慧,我好在民众前作出是非判断。”
上帝对所罗门说:“你有这心愿,既不求财富和尊荣,也不求灭绝那恨你之人,又不求长寿,只求智慧好判断民众,我必赐你智慧,也必赐你财富和尊荣。”
犹太人十分注重让孩子在童年时代得到良好的教育。几乎每个犹太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具备理性的思维方式。例如让孩子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是金钱或钻石,母亲会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行何人也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犹太人一心追求知识,并以不同寻常的方式代代相传。
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知识才能得到智慧,一个有着智慧的人也是会得到财富与尊荣的。
犹太人之父本·古里安曾说过:
“如果要让我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犹太史的基本内容,我就用这么几个字:质量胜过数量。”
这话是千真万确的,犹太民族的富强和他们人民的素质、文化、教育、以及世界各地犹太人的仁慈是分不开的。
犹太人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的素质提高了,国家也就强大了。
犹太民族从那所小小的学校开始,他们的民族就在一种知识的鼓励之下坚强地生存着,用他们从书中所得到的智慧经商、做人。直到他们的民族奋斗到复国仍把教育作为复国的重要手段。当时的提法是“犹太复国主义”,历届政府都把教育和科技当成立国的根本。
古里安还说: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梅厄夫人说:
“对教育的投资是最有远见的投资。”
夏扎尔说:
“教育是造就犹太民族的希望所在,教育上的投资就是经济上的投资。”
以色列教育径费从3岁开始就由政府拨款。现在的以色列工党和利库德集团两党竞争的重点并不在于如何发展高等教育和培养高级人才,而是如何发展幼儿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显然,犹太人的目的就是想永远走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
以色列的第一位总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魏兹曼。刚建国时,国家还在隆隆炮火声中,魏兹曼就叫来了教育部长盖尔要他起草一份文件,要求全国3到15岁的孩子,必须接受免费教育。
“免费!”教育部长惊愕不已,要知道,立国之初的以色列尚处于战火之中,而当时的教育部惟一的财产就是一部旧的打字机。
面对教育部长的惊愕,总统说道:
“对,免费,我们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背靠地中海,四面是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这些阿拉伯人是无时不想把我们赶到地中海去。我们必须培训高素质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对付几十倍于我们的敌人”。
闻听此言盖尔也激动起来,说:“我们要建立一个历史博物馆,让孩子们知道3000年前圣殿被罗马人所毁掉的悲剧;让他们知道在二战中犹太人被屠杀的事实;让他们知道巴勒斯坦是我们的世界,是我们的家园,这块土地是我们的,除此我们没有地方可去!”
正是犹太民族一些领导人远见卓识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犹太民族才有了今天;正是对教育的重视,犹太民族在许多方面都处于世界的前列。今天的犹太人可以自豪地说:
“我国资源缺乏,有的只是沙漠、阳光和智慧”。
教育使犹太民族拥有了众多优秀的人才,而这也使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就从灾难中脱颖而出。
犹太人的发展史证明,要教育人民,第一是学校,第二是学校,第三还是学校。完善的教育会使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充分的改善。
知识胜于金钱
《次经》说:如果一个人来到天国裁判所并说“我太穷了,终日为果腹奔波,没有时间学习”;那么,他就会被问及这样的一个问题:“你比希勒尔还要穷吗?”
希勒尔长老是一个穷人,他每天都要干很重的活,却只能挣到半个纳尔。他用收入的一半支付给学院的门卫,而用另一半来养活自己和家人。
一天,在安息日前夜,他没有挣到钱,学院的门卫不让他进去。于是他爬到教室的房顶,把头紧紧地贴在冰冷的屋顶上,透过玻璃屏息倾听智者施玛和阿弗塔扬的讲课。在他趴在屋顶上的时候,大雪飞扬,不一会儿,就将他盖住了,但他听得非常入迷,终夜没有挪动一下位置。
第二天清晨,施玛对阿弗塔扬说:“兄弟,这间屋子每天都很亮,但今天却有些暗,好像被什么东西遮盖了?”
他们抬头看天,发现屋顶上一个人型的物体,于是,他们爬到屋顶,发现了被大雪盖住几乎快冻死了的希勒尔。他们把他背下来,给他洗澡并涂油,然后把他放到了火炉旁边。
上面这个故事可说是人类求学的典范,他们虽然贫穷,可他们并不自甘堕落,他们知道只有知识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并且获得力量。
犹太人爱读书,爱买书,爱写书。
在犹太人的国度,无论是在街头巷尾,无论是在车站还是广场,专心致志读书的人随处可见。在每个家庭里,书房是必不可少的。
犹太人在休息日,所有的商店、饭店、娱乐场所都停业,交通全部中断,每个人都必须在家中“安息”和祈祷,严禁走亲访友,但有一点是允许的,那就是读书和买书。倘若你从阳台上向下看,你会发现海滩上空空荡荡,大街上寥无人迹,只有书店开业,每个书店中都挤满了人,没有大声喧哗,人们都在静悄悄地看书或购书。
每个书店都生意兴隆,人们对书的酷爱似乎胜于财富。书店中各种观点的书一应俱全,从最为深奥的哲学著作到最通俗的大众读物,都有着各自的读者群体。
在街头的报亭里,可以买到头天出版的西方各种大报,如《世界报》、《纽约时报》等。
犹太人除了希伯来母语之外,大多数人都能讲流利的英语,全国有近30家报刊分别用15种文字出版,出版社与图书馆的数量居全球之首,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竟有近900种刊物。每种刊物的定价都很昂贵,即使最节俭的犹太人家庭也总是要订阅好几种期刊或者报纸。购买书报是每个犹太家庭中的重要支出部分。
在犹太民族中一个14岁左右的孩子每个月都要阅读一本书,全国平均4000人就有一家公共图书馆。
在犹太民族中,学者的地位要高于以色列王,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学者死了,没有人能替代他,而如果一个国王死了,所有杰出的犹太人都有能力竞选国王。
知识是取不走的财富
犹太教义说:
假如父亲与教师两人同时坐牢而只能保释出一个人的话,做孩子的应先保释教师。
学问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而言,犹如鱼之于水,有学问才能生存。
犹太教义中有这样一则关于学问的价值的故事:
一个大学者和一群商人一起出海航行,商人们带了好多货物准备出售。
“你带了什么货物?”商人们问这位学者。
“我的货物比你们的都要宝贵。”这位学者回答。
但这位学者没有向这些商人说明他所带的是什么。
商人们很是吃惊,找遍了船上的每一个地方,却没有发现这位学者带的货物。因此他们便开始嘲笑这位拉比。
“他是一个傻瓜!”商人们说。
在海上航行了几天后,海盗抢劫他们,抢走了商人们所有的货物和衣服。
当船最终靠岸时,商人们发现他们一无所有。在异乡他们完全是陌生人,这使他们陷入了困境,必须忍受种种的困苦,饥寒交迫。
而那位拉比登岸不久,就找到了一所学院,开始解释律法。当地人看到他是如此博学多识,就给了他很大的荣誉。他们给他衣服、食物和住房。当他来到街上,达官贵人都毕恭毕敬地伴随着他。看到这些,与拉比同行的那些商人们都很困窘。
“请原谅我们对你的嘲笑吧,”他们企求道。“请帮帮我们!让他们给我们一些面包吧,我们多么的饥饿啊!现在我们明白了,你说你的货物比我们的货物珍贵,不是夸口。知识才是最好的货物!”
知识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最为重要的资本。
我们人类的成功证明了,只有知识才能构造巨大的财富资源,既能使土地获得丰收,又能使文化繁荣昌盛。没有知识就不会有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知识会使精神和物质的荒野变成肥沃的土地。
那些生于战乱年代的犹太人认为,一个“没有国家”的人,一切财富都有随时被掠夺的危险,而知识和技能则是“惟一可以随身携带,终身享用不尽的资产”。尤其是那些漂泊于他乡的犹太人,为了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往往不惜倾家荡产,他们中的孩子上大学的占三分之二。在美国的适龄青年中,上大学的比例为40%,而犹太商人的孩子则是80%。因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比财富更为重要。
知识是工具,而不是目的;生活需要知识,正如战争需要枪炮一样。没有什么力量比知识更为强大的了,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一部开启犹太民族智慧的书
犹太民族的事迹具有某些代表性,也具有一定的经验与说服力,同时,这个民族中的许多东西很值得其他民族借鉴、学习:
——如果一个犹太人的家着火了,他们冲进房间最先抢救的是他们的书籍。在犹太民族的心目中,没有什么财产比书更为珍贵。
他们的小孩子出生时,第一件事就是往书上涂点蜜糖让他用舌头舔尝书是甜蜜的,让他明白书永远是好东西,从小就要学会亲近书。
书是犹太人的衣钵,他们的民众在遭受屠杀、四处流亡时期,总不忘随身携带一本书——《塔木德》,就是这本书陪伴着他们在四处逃亡之时,仍不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有这本书陪伴着让他们时时想到自己的家园与民族。
“塔木德”是犹太民族的灵魂。
《塔木德》一书,是在公元二世纪至六世纪之间,犹太教口传的律法集,即《巴比伦塔木德》和《巴勒斯坦塔木德》,统称《塔木德》,并形成了塔木德文化。该书共250万字,是一本关于犹太人的生活智慧经典。这部书不仅注解了《圣经》中的律法而且还是一部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其内容除宗教训诫和道德说教外,还包括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民间习俗,乃至天文地理、医学算术及植物学知识。
整部作品通俗易懂,睿智隽永,是犹太人行为处事的行动指南,同时对流散状态的犹太人维护民族统一、加强凝聚力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
《塔木德》一书凝聚了十个世纪中,二千余位犹太学者对自己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智慧的发掘、思考和提炼,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航海图,是支撑世代犹太人的精神支柱。
《塔木德》告诉我们:
——无知的人不可能是虔诚的;胆怯的人不可能学到东西;而性情急躁之人不可能当好老师。学习使人严谨,严谨使人热情,热情使人洁净,洁净使人克制,克制使人纯洁,纯洁使人神圣,神圣使人谦卑,谦卑使人恐惧罪恶,恐惧罪恶使人圣洁,圣洁使人拥有神圣的灵魂,神圣的灵魂使人永生。
直到今天,犹太人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塔木德》。许多人除了每天早上阅读一段时间之外,安息中更特意安排几小时的学习时间,其态度之认真,有时几个小时只学习几十句,他们认为只要理解了其中几句话的要义就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凡逢家庭共同进餐或朋友来吃饭时,席间总要共同探讨一下《塔木德》的内容。
他们学完一卷《塔木德》便被认为是一件大事,往往要请朋友来庆贺一番。
《塔木德》已经成为这个民族精神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成为整个犹太民族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犹太文化就是塔木德文化,《塔木德》是他们民族的智慧宝库。
犹太民族中的一位很有影响的大拉比说:
——为了确保我们的智慧在以色列不被人们遗忘,我做过什么?
我种过亚麻,用亚麻绳结成网,然后用网捉过鹿,把鹿肉给孤儿吃,用鹿皮来做书写卷轴,用卷轴写上我们的人生经验。这样就能让人在此世享用果实,而在来世仍然拥有智慧的资本:
——尊重父母,付出爱心,善待陌生人,与邻居和睦相处。
从这些犹太人的事迹中我们得出了一个至观重要的结论——只有不放弃学习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毫无疑问,教育是一个民族一切思想的先行官。否定教育,即等于反对我们一切创造力的精神源泉。
教育使人完善
犹太教义说:
——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愚蠢的人受教育,可以去掉他们本性中的愚蠢。
聪明的人更需要接受教育,因为聪明人如锋利的刀,不接受教育,砍到不该砍的地方,其破坏力更大。其活泼的心性,不去忙碌有益的事情,就会干出有害的事情。正如肥沃田地,不种上庄稼,就会长出茂密的野草一样。
富人和穷人都要接受教育。
富有的人没有智慧,岂不像吃饱了糠麸的猪或者驴子一样无知之极。
贫穷的人不懂得知识,没有智慧,就如一头负重的驴子,只知道在那里用自己的观点来征服世界,结果却弄出了许多的笑话。
美貌无知的人没有智慧,就如一只具有美丽羽毛的孔雀,或是一把藏着钝刀的金鞘,只是看着好看,其实没有实际的用处。
有权力的人更要接受教育,因为他们必须具有智慧,正如向导要有眼睛,喇叭要会出声,刀要有刃一样。
地位低的人也要接受教育,方能改变命运。
智力低能到不能教化的人,世上几乎没有,好比一把筛子,倘若你连续不断地向它泼水,它虽然不能保留一滴水,然而它会愈来愈清洁。笨拙和思考力贫乏的人,虽然不可能有独创,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能改变气质,脱离蒙昧。
再者,人的智力也如同身体,有的人幼年身体强壮,长大反而体弱多病;另一些人童年矮小体弱多病,长大则强健壮硕。智能也是如此,有的人懂事早,少年聪慧,成人后反而庸碌无为;有的人则相反。在教育的园圃里,有早结果实的树,也有晚结果实的树。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开启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
知识是树,教育是根
犹太教义说:无论是耶稣还是异教徒都没有掌握上帝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只所以说上帝万能是借助于因果律推断出来的,使用的是增加完善性消除不完善性的方法,这也许就是知识。
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呢?知识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只有把教育的根打牢,知识才能牢固地存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懂得并且记忆有用的东西,才能够成为自己的财产。
知识的获得凭借教育中的记忆。
记忆应当自幼练习,因为练习可使记忆得到发展。在青少年时期,劳苦是不觉得的,因此增加记忆练习就可以使记忆得到发展,毫无麻烦,并具有保持力。
没有一种能力是比记忆更容易的行为,更能得到发展的行为。
要每天找点东西去记忆,记忆这东西,你越是多给,它的力量便越强,越能诚实地记住;如果你越是少给它,它便开始退化,便记得越来越不扎实。
自然界的重多事例启发我们,这是获得知识的规律。
一株树木,吸取的养分愈多,它便长得越强壮;它长得愈强壮,便愈能增强养分水分的摄取能力,以至于良性循环。
一只动物,它的成长和消化功能成正比。这是每一个发展中的生物的特性。
为了知识之树的高大与根的深远,必须强迫儿童接受教育和记忆训练,不应该迁就他们。这样才能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让人受益的实用知识
犹太先知希莱尔说:
——知识如汪洋大海,人之生命有限,一生勤奋摄取,也无法全得。但先学习什么知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是由教育决定的。
人们日常所犯的错误和步入的误区,常常是虚荣先于实用。有益于人生的知识,每不如投机的、见风使舵的知识更为人所重视。
古希腊学校,在苏格拉底从事教育之前,音乐、诗文、修辞和哲学都为重要科目,但却与人的物质生活和必要的自下而上的生产无甚关系,至于那些有益于生活的知识技术,反而无足轻重。
这种轻重倒置的现象,至今依然存在。
在苏格拉底时期,人们耗费了很多的时光以求得知识,但在其从事的实际工作中,或商店、或机关公务,或理财等,却从未想到使用,也不能使用,其实这种求知是无任何益处的。
在学校中所学知识,不少人在步入社会不久便遗忘了。
教育的粗浅与不当,还表现在各种知识的比较价值,至今尚没有专门的讨论。
人们对该学什么没有明确的观念,而且对这种现象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读什么样的书,听什么样的讲,教子女学习什么,放弃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以习惯为取舍,以爱好与偏见为准绳,很少去科学地进行选择。
——我们只有短促的生命!
我们应该记住这句话:我们追求知识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生命有限,因此我们就得把学习放在最见成效的地方。
学习什么知识,最好仔细衡量后再作出决定,不要把光阴浪费在错误的选择上面。
先选择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总得有个衡量的标准。
常规事物,自然无需争论,其价值可以一目了然。对于特殊知识争论其价值时,必先看有什么样的用处。
当然,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无论是语言、数学、地理、自然、哲学等等,都对人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这并不能指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与收获。
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人生活得更好。
怎样生活,这是我们人人所面对的重要问题。普遍问题是:
——在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下如何治家,如何立家,如何尽公民的义务,如何利用自我才能,如何来创造自己的价值,如何达到完美的生活等。
以上这些是我们所学习的一件大事,也是教育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教育的功能。
为了前进,就必须要有知识,我们需要知识,就像是需要空气一样。但知识是由教育带来的。
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犹太人接受教育首先要从学习自己的历史开始在以色列,无论是世俗学校,还是宗教学校,或是官方学校,甚至社会的各个群体,都非常重视历史教育。即使没有文化的人,对自己民族的历史遭遇都记得一清二楚。以色列的学校时常把学生拉到“野外课堂”去接受教育去亲眼感受当年的历史古迹。以色列人在国内旅游听看也全是历史。《圣经》叙述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以便让年轻人学习并铭记于心。让年轻人从继承的遗产中走出来,在他们从其他人和各种事情中吸取知识。
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接受教育者维持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知识,而这相当一部分是出自于一个人的本能。
还在怀抱中的婴儿,一见到生人或者稍有饥饿就啼哭不止,这是趋安避难的本能之声。当他稍稍长大一点,能够行走之时,路途中遇到自己害怕的动物,就惊慌不安,这是趋安避难的进一步发展。
儿童总是时时去追求维持自己生存的知识。如何保持身体平衡,如何避免行动中的冲撞……
追求生存知识,是一个人先天所具有的本能。
从这点可以得出,顺应自然的教育大都是周密完备的,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要给获得这种顺应自然的教育留有余地,创造条件,不要违背自然。
人生的五种主要活动按重要的次序如下:
一、与维持自己生存有直接关系的活动。
二、为获得生活的必需,与维持自己生存有间接关系的活动。
三、以教育后代为目的的活动。
四、维持正常社会和政治关系的活动。
五、以满足爱好和情感的一切活动。
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能保证我们个人生存的知识和注意事项,无疑当居首位。如果一个人如初生的婴儿一般,对行为规范一无所知,则初入街市,就可能招致横祸,即使他在别的地方才华出众又有什么用呢?犹太人认为第一种知识涉及维持生命的重要性,自然应放在首位。
获取生活资料的知识,应该置于次位。一个人的社会职业,当先于家族任务。因为,一般地说不能完成职业任务,就难以完成家族任务。养活自己的能力先于养活儿孙的能力,这个道理很是简单,自己都养不活,何谈养活儿孙?
所以养活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比维护家族幸福的知识更为重要,这种需求仅次于维护自己生存所需要的知识。
……
知识大致可分为三类:
有内在价值的知识,例如一切自然科学的知识,均属此类;有半内在价值的知识,例如语言文字知识,以语言存在期限为限;有世俗价值者,例如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时间。合理的评价是:若其它条件相等,学习中必当先学习具有内在价值和世俗价值的知识。
接受教育实际上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有不少的人读了许多的书,下了许多的力气,结果济世成了一句空话,连自己吃饱肚子都成问题,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在犹太民族中,以谋生为目的的教育是主要的,也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任务。能够谋生处事,是犹太民族教育的宗旨。
犹太先知说:如果我们不和嘲笑我们知识的那些思想保持一致,我们的知识就等于零,我们的头脑就等于装满了废纸的筐子。
教育是对自我发展的投资
犹太律法书说:
你当追想上古之日,思念历代先贤。
问你的父亲,他必指示你;
问你的长者,他必告诉你。
我们认识到了知识是一种美好的东西,它是改变我们命运的力量,并能扩大我们的视野。
教育是让我们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我们现在所要面对的,是我们该如何对自己进行教育上的投资,在这里我们所要保证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真正含义与价值。
我们生活中的不少人常用在学校期间得到的文凭、证书、学位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但犹太人认为:这种只注重数量的教育不一定能造就一个成功者。
这与犹太民族的实用主义有关,犹太民族是一个讲究真才实学的民族。
在犹太民族中曾有过这样一位老板,他说:“我们最感兴趣的是能力,不是文凭。”
一个学位或者文凭也许能帮助你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它不能保证你在工作上能取得成绩获得进步。我们知道商业最注重的是能力,而不是文凭。
对我们工作中的某些人来说,教育意味着一个人的脑子里储藏着多少信息和知识。但死记硬背事实、数据的教育方式不会使你达到目的。
我们所要认清的是,真正的教育,值得你去投资的教育是那能让你获得真正的知识,能开发和培养你的潜力的教育。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如何,要看他的大脑得到了多大程度的开发,而这最直接的办法是,看他的思维能力。
能改善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方法就是接受教育。你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去接受教育,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去学校学习。
今天,有不少的人进入学校的目的是得到一张承认学历的文凭,这是他们去学校的目的,这种想法对教育是一种真正的亵渎。
犹太教育家塞雷格说:教育使我们获得知识与能力,改变我们的思维与命运,这是我们接受教育的真正目的,不论用哪种方式,只要能让我们获得这些,我们就值得投资。
我们所要明白的也是不能忽视的是:
“教育是一项真正的交易。”
你不妨算算这种成本占了你多少的收入比例,然后问自己:
“我的未来值得这笔小小的投入吗?”
我们所要知道的是,进行教育上的投资会让你获得很多的好处:
——教育可以让你的头脑充实,可以帮助训练你的头脑适应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并且能帮助你解决各种难题。这就是教育为你所带来的最为实惠的好处。
一位叫彼得·F·德鲁克的犹太学者说过这样一段话:
“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知识已经成为首要产业,这种产业为经济提供必要的和重要的生产资源。”
从这段犹太学者的话中我们得出,教育越来越控制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求职的途径,所以全体社会都需要文化,而且文化与知识的需要也更为广泛。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即把学校教育与业余教育结合起来,寻求全面发展。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转变,许多简单的劳动、重复作业将由机器人所取代,而人要从事创造性劳动,一个人的教育也提升到了终生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应该扩展到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
在今天这个时代,已不在有一劳永逸的知识了,而需要通过终身的学习去建立一个不断更新、充实的知识体系。
这个问题不仅是犹太民族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世界人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只有学习,再学习,终身投资于教育,才能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今天的犹太学者黑塞尔说:
——知识的废旧率很高,每个人必须充分运用自己的有限时间,学习和掌握劳动和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断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所以教育总是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站在知识的前列,这样才不至于落伍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