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心身耗竭综合征的预防
即使达成目标也需注意
努力奋斗但目标还是未能达成的时候,产生巨大挫折感是常有的事。但也有另外一种情形是,即便某个目标顺利达成了,随后也会有疲惫与虚脱之感,失去挑战新目标的力气。一般将此称作“心身耗竭综合征”。
心身耗竭综合征专业上来说是“疲惫性抑郁症”,是抑郁症、抑郁状态的一种。当然也要看程度,一般认为这是一种需要找专业医师治疗的状态。可以说,在考试成功、找到工作、盖了新房子、还完房贷、如愿以偿获得晋升、退休等人生重要节点上尤其需要注意。
“心身耗竭综合征”与错误的思维方式有关
好不容易如愿以偿实现目标,为什么会心身耗竭呢?本来应该得到巨大成就感与满足感才对啊。笔者认为,原因可能在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错误的观念。例如,如果有过诸如“无论如何必须通过就职考试”、“40岁之前无论如何必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必须坚持工作到退休”等“必须……”的思维方式,那么实现目标的过程就将伴随巨大的精神负担。
一旦有绝对要求,“必须如何如何”,那么做不到或情况并非如此的现实,就会成为不该发生、令人难以忍受的悲剧。一旦失败,就容易认为自己是无能和无用之辈。所以伴随着“必须……”观念的目标实现过程,通常只会是失败的恐惧如影随形,使人精神高度紧张。有时连周围的鼓励和加油都会被认为是一种压力。一旦目标无法实现,当然会遭遇巨大挫折,就算目标实现了,那时剩下的也只会是筋疲力尽、心身耗竭的自己,根本没心思去享受成就感与满足感,更不会有力气去向新目标挑战。
为了不使自己心身耗竭也要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式
心身耗竭产生的理由,就在于觉得目标是“绝对必须实现的”对象,说到底在于认为“一旦实现不了就将面对无法忍受的悲惨局面”。
要预防心身耗竭征,就要想“最好可以实现目标,但是绝对必须实现的理由并不存在”。这样一来,就算不走运,努力了但目标没能实现,尽管情况并不理想,但还到不了不该发生的难以忍受的悲剧的地步,所以终归是可以承受的。还有,虽然高兴不起来,但也无须觉得遇到了“最糟糕的情况”。另外,如果顺利实现了目标,那么将有非常理想的局面出现,所以从中体会到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可能性也将相应提高。
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另一个好处
若将实现目标从“必须……”的绝对要求转换为“最好能……”的相对愿望,还会出现什么不同呢?首先,由于悲壮感减轻,所以能够把事物看得更加清楚与现实。此外,灵活处理也将成为可能。因此,得出好结果的概率也将相应上升。还有,享受实现目标的过程的概率也会上升。这是因为,该过程将被看作是创造理想状况的过程,会更有干劲,周围的声援也会变成巨大的鼓励。当然了,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等,注意健康管理也十分重要。希望大家都能通过正确的思维方式与健康管理,对心身耗竭征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