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在于计较得少
大千世界善恶苦乐都是客观存在。人生难免有种种烦恼和障碍。快乐就在豪放洒脱的自在中,快乐就在怡然自得的闲情中,只有豁达胸怀,快乐和幸福才能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被释放。
开放你的胸怀,释放自己的灵魂
我们学佛,要修行,是因为人要学会轻安,自在。人的心就像一亩田,你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心胸狭窄的人凡事爱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其实最后的苦果还是要自己尝。
一个人在20多岁时因为被人陷害,在牢房里待了10年。后来冤案告破,他终于走出了监狱。出狱后,他开始了几年如一日的反复控诉、咒骂:“我真不幸,在最年轻有为的时候竟遭受冤屈,在监狱度过本应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样的监狱简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狭窄得连转身都困难。唯一的细小窗口里几乎看不到阳光,冬天寒冷难忍;夏天蚊虫叮咬……真不明白,上帝为什么不惩罚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即使将他千刀万剐,也难解我心头之恨啊!”
75岁那年,在贫病交加中,他终于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来到他的床边:“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为何还如此耿耿于怀呢?”
禅师的话音刚落,病床上的他声嘶力竭地叫喊起来:“我怎么能释怀,那些将我陷于不幸的人现在还活着,我需要的是诅咒,诅咒那些施予我不幸命运的人……”
禅师问:“你因受冤屈在监狱待了多少年?离开监狱后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恶狠狠地将数字告诉了禅师。
禅师长叹了一口气:“你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他人囚禁了你区区10年,而当你走出监牢本应获取永久自由的时候,您却用心底里的仇恨、抱怨、诅咒囚禁了自己整整40年!”
10年的时间纵是漫长,可是相比较40年,这又算得了什么!世上最不幸的人就是囚禁自己心灵的人。有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心一旦被自己封闭起来就变成了“心域”,会限制我们潜质的发展。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开放自己的心,让自己能够与世界交接。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遭遇?生活中,一次次的受挫、碰壁后,奋发的热情、欲望就被“自我设限”压制、扼杀。你开始对失败惶恐不安,却又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豫、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意识和习惯,这些裹足不前的意识渐渐地捆绑住你,让你陷在自我的套子里无力自拔,久而久之,慢慢沉沦,安于囚笼中。其实,当你走出囚笼,脱掉抱怨和诅咒的盔甲的那一刻,幸福就会再次回来。
人人都希望顺畅,都希望拥抱幸福。扩大心量,懂得体谅别人,释放自己的灵魂,就是真正懂得了智慧,明白了轻安、自在的含义。
鹿砦(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生活中的烦恼,一笑了之
快乐对于每个人来说,蕴藏着无限的哲理与深意,它就像一本大书,只有用心去读,才能品味到处处埋藏的快乐。只有明白生活中的真理,才能攫取未曾被注意的快乐。快乐就在平凡单调的生活中,快乐就在豪放洒脱的自在中,快乐就在怡然自得的闲情中,只有胸怀豁达,快乐和幸福才能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被释放。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每天都拥有二十四小时,有的人活得很惬意,有的人却过得很苦恼。如何随性洒脱地生活?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这是百丈怀海禅师曾做的一首禅诗。在乾坤天地之间,有一个清闲自在的人,沐浴阵阵清风,仰观缕缕白云,随性而来,随缘而去,多么潇洒自在!此中情境,令人向往。这又何尝不是禅者的智慧生活呢?
天刚破晓,朱友峰兴冲冲地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到大佛寺参加寺院的早课。谁知才一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正好与朱友峰撞个满怀,将他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满地的水果忍不住叫道:“你看!你这么鲁莽,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怎么给我一个交代?”
这个撞他的人叫李南山,非常不满地说道:“已经撞翻,我说一声对不起就够了,你干吗那么凶?”
朱友峰非常生气道:“你这是什么态度?自己错了还要怪人!”接着,彼此咒骂,互相指责的声音此起彼落。
广圄禅师正好从此经过,就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明原委,开示道:“莽撞的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为。能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
广圄禅师接着又说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层面太多了,例如:在社会上如何与亲族、朋友取得协调;在教养上,如何与师长们取得沟通;在经济上,如何量入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养夫妻、亲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体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如此才不会辜负我们可贵的生命。想想看,为了一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值得吗?”
李南山先说道:“禅师!我错了,实在太冒失了!”说着便转身向朱友峰道:“请接受我至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朱友峰也由衷地说道:“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实在太幼稚了!”
广圄禅师的一番话,感化了这两位争强好斗之人。
我们常常会为生活中的琐事大发雷霆,归根到底,都是我们的心不够沉静,就像一杯浑浊的水,于是,随便一件事情都能触发心底的不满。
沉下心来想想,其实每一次的生气都是一些小事而已。但它们却影响了一天的心情。这又是何苦呢?不妨宽容、随性一些。
一个人的心中如果装不下“宽容”,生活就如同在刀锋上行走。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和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博大的胸怀,不拘小节的潇洒,欢喜了别人,也放过了自己。
我们每天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意,带来的是包涵和谅解。多少烦恼一笑而过,生活因此变得轻松,快乐。
赤谷安禅师塔(唐·卢照邻)
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
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烟霞朝晚聚,猿马岁时闻。
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
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
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氲。
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分。
且当事芝术,从吾所好云。
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真幸福
明云禅师曾在终南山中修行达三十年之久,他平静淡泊,兴趣高雅,不但喜欢参禅悟道,而且也喜爱花草树木,尤其喜爱兰花。寺中前庭后院栽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这些兰花来自四面八方,全是老禅师年复一年的积聚所得。他茶余饭后、讲经说法之余,都忘不了去看一看他那心爱的兰花。大家都说,兰花就是明云禅师的命根子。
这天明云禅师有事要下山去,临行前当然忘不了嘱托弟子照看他的兰花。弟子也乐得其事,上午他一盆一盆地认认真真浇水,等到最后轮到那盆兰花中的珍品——君子兰了,弟子更加小心翼翼了,这可是师父的最爱啊!他也许忙了一上午有些累了,越是小心翼翼,手就越不听使唤,水壶滑下来砸在了花盆上,连花盆架也碰倒了,整盆兰花都摔在了地上。这回可把弟子给吓坏了,愣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心想:师父回来看到这番景象,肯定会大发雷霆!他越想越害怕。
下午明云禅师回来了,他知道了这件事后非但一点儿不生气,反而平心静气地安慰弟子道:“我之所以栽种兰花,为的是修身养性,并且也为了美化寺院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啊!世间之事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执著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那不是修禅者的秉性!”
弟子听了师父的一番话,这才放下心来,他对师父的言行敬佩不已,从此更加认真修行禅定。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做到的无疑就是放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爱憎之念常常霸占住我们的心房,哪里能快乐自主?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为理智的“放”。
财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将进酒》诗中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得上是非常潇洒的“放”。
名能否放得下?高智商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若能将“名”放下,就可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忧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得上是幸福的“放”。
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的,理智的“放”、潇洒的“放”、超脱的“放”、“幸福的放”……无论是哪一种放下,都会获得自在。很多人总是抱怨自己很累,身体累,心也累,总之就是疲惫不堪。那是因为我们的身心被自己分裂成了两块,甚至更多块。
人生在世,就是一次旅途,装的东西太多,就会难以行走。那样如何去更远的地方看更好的风景。轻囊才可致远,静心方能行久。因此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真幸福。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灭却心头火,看透世间颠倒
中国禅宗的傅大士,曾经写过一首颠倒的偈子:“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用一首通俗的打油诗来解读这句偈子:“半夜起来贼咬狗,捡个狗来打石头,从来不说颠倒话,阳沟踏在脚里头。”在佛的眼里,人世间的一切都是颠倒的。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黄金?珠宝?美玉?还是其他什么东西?这些东西都很值钱,但是这样就能够说它们很有价值吗?显然不是。其实,我们认为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却没有价钱。就像智慧绝对是无价的,但是智慧也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颠倒。
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人本来就是颠倒的,正如南怀瑾先生的一席玩笑话:你看!上帝造人就造颠倒了。两只眼睛都长在前面,后面什么都看不见,所以走路会被车子撞倒,假如眼睛一只长在前面,一只长在后面,就不会有那么多车祸了。眉毛长在手指头上的话,早晨起来当牙刷用,多方便。鼻子倒过来,吃完饭,把筷子往鼻子一插;下雨打伞也方便,往鼻子上一插,不用手撑着。嘴巴假如长在头顶上,吃饭往头上一倒,免得浪费时间。口袋里的钞票脏得要命,又不能当饭吃,却要数了又数,然后还要放在保险箱里。人不吃它就会死的米、麦,却摆在那里没有人理,你说众生颠倒不颠倒?黄金、钻石能做什么用?却珍惜得不得了,贵得要命,结果还惹来杀身之祸,颠倒不颠倒?说什么打是情,骂是爱,颠倒!
世间没有一样不颠倒,众生颠倒,样样颠倒。不颠倒,就成佛了。佛是什么?中国禅宗祖师说佛是无事的凡人,没有事的平凡人,哪个人能够做得到?都是无事生非,都在颠倒之中。人之所以不快乐,在于他们的追求,他们追求的东西无非名、利、欲,又怎么能够活得快乐呢?这恰恰是众生智慧颠倒的根源。如何才不颠倒呢?明代大诗僧苍雪大师有首诗:“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只有去除各种各样的妄想,摆脱名、利、欲等的束缚,才能消除心中的万虑,不颠不倒。
纷纷扰扰的世界,总有无尽的诱惑,如果一味地追求名利,沉迷于花花世界之中,心中所求太多,只能使自己疲惫不堪,寝食难安。
这又何苦?再好的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不灭却心灵各种欲望之火,让心灵在无物无我之中,看透世间诸多颠倒呢?身在红尘中,心在红尘外。畅游青山绿水,沐浴徐徐清风,人生何等惬意!
禅诗(唐·皎然)
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
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
实际且何有,物先安可存。
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
“一切皆空”实为样样都有
佛陀在灵山会上,出示手中的一颗随色摩尼珠,问四方天王:“你们说说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后,各说是青、黄、红、白等不同的色泽。
佛陀将摩尼珠收回,张开空空的手掌,又问:“那我现在手中的这颗摩尼珠又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异口同声说:“世尊,您现在手中一无所有,哪有什么摩尼珠呢?”
佛陀于是说:“我拿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别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你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颠倒啊!”
佛陀的手中虽然空无一物,但就像苏东坡的诗句所说:“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正因为“空无”,所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佛陀感叹世人“颠倒”,因为世人只执著于“有”,而不知道“空”的无穷妙用;世人总是被外在的、有形的东西所迷惑,而看不见内在的、无形的本性和生活,其实那才是最宝贵的明珠。
即使是对佛教不熟悉的人都知道有句话叫“一切皆空”,“空”这个字在佛教经典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佛法中的“空”指“无我”,即“不是我”或者“没有我”的意思,是性空而非相空,是理空而非事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面对着无数人和事,与花鸟虫鱼共存,安享天地自然的造化,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实在的东西,皆是依因缘的关系才有的;因为是从因缘而产生,所以依因缘的转化而转化,没有实体,所以才称之为“空”。就好比临水看花,水中为什么会有曼妙的花影?有水、有花、有阳光,花的影子才能投映到水中,给人以美的享受。花影是种种条件共同产生的,不是一件实在的物体,虽然不是实体,但我们看到的那美丽的形象,却是清清楚楚,并非没有。所以佛说一切皆空,同时即说一切因缘皆有,不但要体悟一切皆空,还要知道有因有果。
我们在书本或是影视作品当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因为受到情感的伤害,事业的挫败等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空门”在人们眼中有时候被当做是一种逃避的方式。对于空,有些人可能误会了,以为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横竖是没有,没有意义,于是坏事不干,好事也不做,糊糊涂涂地看破,生活下去就好了。其实佛法之中空的意义,有着最高的哲理,诸佛菩萨就是悟到空的真理者。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反而是样样都有。
大千世界,百态丛生,人生、善恶、苦乐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佛法之中说,有邪有正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要弃邪归正,离恶向善。如果说什么都没有,那何必要学习佛法呢?佛法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指点人们看透这因果,走出这困厄。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唐·刘长卿)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