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药品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大局。近年来,市局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目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措施,大力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建设,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在食品药品监管、信息资源共享、重大事件处置、政务公开建设和社会公众服务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有力促进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深入开展。
一、整合资源,科学管理,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控网”
市局以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主题,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立足需求,突出应用;坚持重点,逐步推进”的原则,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四大”信息化系统,提高药品监管水平
近几年,市局共陆续开发使用了4个药品电子监管系统。一是启动了药品流向远程监管系统。从覆盖全市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公司总部及大型零售企业,到逐步覆盖所有的乡镇卫生院,促进药品流向追溯能力不断提高。2013年,已对251家药品批发企业、357家零售连锁公司总部及大型零售企业、52家乡镇卫生院和142家器械批发企业入网实时监控。二是建立了药品仓库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利用无线网络和温湿度传感器对药品配送企业仓库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监控环节由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实时监控向疫苗等经营企业的冷链环节推进。配合医改工作,市局在2家市管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的药品阴凉库和冷库安装了温湿度远程在线实时监控,确保冷藏药品储存、运输环节质量安全。三是实施了执业药师配置核准流程和网上查询功能。构建全市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动态数据库,完成执业药师建档2751份,为零售药店做到执业药师“应配尽配、不重不漏”打下良好基础。四是开发了药品安全日常监管和信用评定系统。对全市药品经营企业建立“电子户口”,完善基础数据库和电子监管档案,重点将企业的“信用等级”、“质量管理问题”和“产品抽检结果”等信息纳入信息化管理,初步发挥了电子监管在科学评估企业风险和诚信等级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推进实施食品餐饮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夯实餐饮企业监管基础
武汉餐饮业发展迅猛,为适应监管工作新形势,促进餐饮食品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市局投入40万元研发建设餐饮食品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系统围绕全市的餐饮服务企业,不断充实和完善监管本底,覆盖行政审批、监管执法、监测抽检、突发事件处置、电子地图等功能。通过建立餐饮服务企业电子监管执法档案,对餐饮服务企业实现实时动态量化评级。该系统的实施和应用,对全面评估餐饮服务企业风险,科学评定诚信等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8月,该系统正式投入试运行,通过网上办理餐饮服务行政许可5820笔,处理举报投诉44笔,行政处罚48笔,管理餐饮服务单位31532家。
(三)开通使用数字化媒体广告监测系统,有效监控违法行为
市局在全省率先安装了数字化媒体广告监测系统,监测范围由原来的4个平面媒体,扩大为对武汉市8个市级电视频道、5个广播电台、3个市级主要报刊上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广告的全方位监测。2012年1至8月共监测到严重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广告855个,其中严重违法药品广告493个,严重违法医疗器械广告103个,严重违法保健食品等广告159个,虚假违法药品广告监测结果上报率、移送率为100%。对46个药品广告品种采取了责令暂停销售的行政措施,对70家参与经销违法药品广告的药店责任人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和集体约谈。同时开展广告药品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对已采取暂停销售行政措施的广告药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已查处违法销售案件23件,罚没款共计10万余元。通过局网站设立“药品广告强制措施”和“违法广告监测查询”专栏,向社会曝光虚假药品广告,有力震慑了违法药品广告发布者和经营者。
二、预警评估,服务公众,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服务网”
市局以电子政务网为工作平台,不断丰富信息化的服务内容,扩大平台和网站的影响,切实提高了服务平台和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
(一)更新数据,及时公布预警
进一步整合和完善网站栏目,增加数据查询功能,尽最大可能增加市民、企业关注的信息。在网站开设许可办理进度查询、药品数据查询、违法广告查询、执业药师数据查询、电子地图查询等功能。如市民能够通过网站查询到全市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品库存信息,方便了市民购药。定期发布药品、医疗器械质量信息公告,药品医疗器械警戒及其召回信息、违法药品广告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等信息。对老百姓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话题,开设《食品药品安全在您身边》栏目,为百姓提供食品药品安全常识、通报监督抽检情况、发布风险评估及预警信息。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发布食品药品安全公益广告,提醒广大市民关注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建立全市药品零售企业网上行政许可受理窗口,方便企业通过网站通道办理行政许可申请,查询许可办理进度。
(二)拓宽渠道,保障市民权益
市局一直高度重视举报投诉处理工作,进一步将市长专线等网上举报投诉和原有举报投诉工作进行有效整合,安排专人对网上举报投诉进行及时受理和答复。截至2012年9月共办理信访(举报投诉)517件,其中网上投诉132件,均按要求及时办结,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落实。2013年,根据国家局和省局开通全国12331举报投诉电话的统一部署,市局又开始筹备开通武汉市12331食品药品举报投诉电话,拟将原有的24小时举报投诉电话逐步整合到12331举报投诉系统,梳理投诉处理资源,规范处理时限和流程,筹建武汉市级12331举报投诉呼叫分中心,将12331电话向各分局及其事业单位延伸,配套建设食品药品举报投诉信息处理系统,形成科学、高效的举报投诉处理和应急通讯保障机制。
(三)发动宣传,促进全民参与
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拓宽宣传工作手段。市局一方面利用全市13637辆出租车的流动LED屏,在每天的交通高峰时段滚动播出饮食用药安全温馨提示;另一方面,在武汉火车站、长江大桥等人流量大的固定位置,制作“食品药品安全”大型户外墙体广告,宣传“关注您的饮食健康”等理念,扩大市民关注度和社会监督参与面。为方便市民购药,市局又与湖北移动联合推出了购药信息免费查询服务,全省移动用户通过手机上网,就可以知道武汉市哪家药店是守信药店、哪里有24小时售药药店等购药信息。2013年3月份起,市局又在新浪、腾讯等国内知名网站,开通“食品药品安全政务”微博,进一步拉近市局与广大网民距离,开展点对点的交流互动。半年时间,市局共发布微博信息254条,开展了两次“微访谈”活动,在新浪、腾讯微博粉丝数量总计超过5万。
三、完善系统,规范流程,建立食品药品安全“效能网”
为推进网上办公自动化,规范行政审批流程,做到公正、公开、透明,自2008年起,市局开始启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工作,建立局系统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信息系统,将全局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电子监察,并出台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工作制度》,实施行政审批时限监控和预警超期红黄牌警告制度。
为进一步方便行政相对人,规范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完善监督与责任追溯机制,市局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工作全部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同时,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减少办理环节,提高审批速度。在电子监察系统中,市局全面应用了药品行政审批系统,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共享、网上反馈、网上统计等功能,营造公开透明的药监服务环境。通过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进行科学限定,对处罚程序、结果、时限、幅度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了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据统计,截至2012年9月,市局共办理行政许可业务31327笔,全部在规定的时限范围内办结,无一笔超期业务。为建立全市统一的涉药械单位公共信息资源库,几年来,不断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通过与药品质量日常监管、信用等级评定等政务信息对接,整合利用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检查、跟踪检查、日常监管检查及专项检查等数据,实现了企业基础信息共享。2013年,武汉市开通“市民之家”政务窗口后,市局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工作,安排3名专职工作人员进驻窗口,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前置便民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
四、搭建平台,整合力量,夯实覆盖全程的“责任网”(暨市局2013年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直以来,武汉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始终面临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难题,为进一步提升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信息化推动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网格化、社会化管理,构建覆盖全程的“责任网”新体系建设,推进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全覆盖,做了以下工作。
(一)基本情况
网格化管理工作是一项改变食品药品监管模式的全局性工作,涉及工作机制建立、考核模式完善、基层队伍整合、技术平台搭建等多方面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局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原则,2012年在全市选取32个试点社区开展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工作,配备食品药品专业网格员64名(每社区食品餐饮、药品监管网格员各1名),在确定了食品药品网格员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在试点社区内开展食品药品网格化工作试点,初步实现食品药品网格化工作与基层社区对接运转。2013年在此基础搭建全市药品经营企业网格监管系统,完成了全市3329家药品零售企业地理位置标注和全市13个行政区,4个开发区,179条街道边界数字化建库工作。全市配备药品零售监管网格员105名,初步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二)主要做法
1.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整合、不断完善”的原则,市局分三步走,逐步完成全市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平台建设。2012年,市局投入40万元建立食品药品餐饮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系统围绕食品药品餐饮服务企业,不断充实和完善监管本底,覆盖行政审批、监管执法、投诉举报、监测抽检、突发事件处置、电子地图等功能。通过建立服务企业电子监管执法档案,对餐饮等服务企业实现实时动态量化评级。该系统的实施和应用,对全面评估餐饮服务企业风险,科学评定诚信等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3年根据全市食品药品机构改革工作实际,重点推进了全市药品零售企业网格化监管系统建设,完成全市3329家药品零售企业地理位置标注和全市13个行政区,4个开发区,179条街道边界数字化建库工作。2013年,将整合各类食品药品监管业务,构建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平台,力争实现市、区、街三级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全覆盖。
2.确定网格,定岗定责
市局以市、区、街(网格)为单位,划分三级网块,以全市179个行政街道为依托,组建食品药品综合管理网,设置179个网格,实现与全市“人房网”的完全融合。在网格划分基础上定人、定岗、定责。“定人”,就是明确一名监管人员作为网格责任人,实行包格到位,承担网格管理职责。对网格责任人进行公示,方便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监督。“定岗”,就是将巡查作为网格责任人的日常工作,坚持每天巡查,实现人到格中去,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定责”,就是明确把网格管理的职责内容纳入网格,充分利用职能优势,逐步把食品药品宣传等监管项目纳入网格,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网格内容,力争实现管理“全覆盖”。
3.整合力量,建设队伍
根据全市统一安排,武汉市网格管理服务队伍主要由社区网格管理员、社区综合专干、各部门专业网格员组成。其中由市局在网格中派驻的专业网格员(每个网格派驻食品餐饮和药品管理网格管理员各一名),主要负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为弥补监管力量不足的缺陷,健全问题发现机制,提高监管效率,按照“一专多职、整合力量、夯实网底”的原则,积极整合利用全市9300名社区网格管理员和6803名社区专干力量,充分发挥其“四员”作用(当好信息员,当好协管员,当好宣传员,当好调解员),实现食品药品监管社会化。同时加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社区联系,建立区、街、社区食品药品执法对接机制,街道(乡)食品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应主动与社区(村)网格员进行工作对接,互留联系方式,保持联络畅通。同时街道(乡)食品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应定期到辖区内社区(村)走访了解食品药品安全状况。
市局牵头编制了“智慧的食品药品安全规划”,已被列入“武汉智慧城市”的重点规划建设领域之一。规划建设的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网”,以宽带、融合、泛在、感知的信息网络为基础,整合利用分布在城市中各个局部的各类食品药品信息资源,建设智能化协同业务处理和在线服务平台,实现对城市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资源的完善、优化、共享、整合,提高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行政管理能力,建立全产业链的检验监控机制,切实提高食品药品追溯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相关信息的发布与反馈机制,为武汉市民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服务。下一步,还将抢抓“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构建覆盖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从生产、流通到消费使用全环节监管职责的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积极推进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构建智慧武汉、和谐武汉作出新的贡献。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