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谋求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学研究永恒的主题。20世纪末以来,经济结构性变化使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通过并购扩张整合的特大型企业与富于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中小企业并存。然而,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消除各国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经济与金融结构失衡的现象,继而引发金融结构转换超前与中小企业发展滞后的悖论。
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在理论界早已形成共识。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遭遇的融资瓶颈亦成为世界性难题。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更替,中小企业从最初主要依靠自有资金,逐步转向更多地利用外部资金。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由于不具备以自身信用为基础发行企业债券的实力和条件,而在公开的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又面临着过高的准入门槛、佣金成本和投资回报,因此,与其他机构相比,中小企业更可能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支持。Cole和Wolken(1995)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借款的60%以上是商业银行贷款,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学者巴曙松(2004)也指出,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银行贷款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缓解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不可替代的途径。然而,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由于受到其自身风险特征的影响,难以得到强调稳健经营的银行的有效供给。这种供需矛盾虽是信贷市场自发选择的结果,但由此引致的信贷约束却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
在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和资本相对稀缺的要素禀赋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是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理论界和决策层的重视。董彦岭(2005)提出,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经济体制具有发展与改革的双重意义。中小企业的“发展意义”是指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据统计,中小企业群体创造了我国50%以上的利税,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商品出口、专利发明,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中小企业的“改革意义”是指“体制外”发展起来的中小民营企业,为更大规模的体制内国有大企业改革提供了借鉴和示范经验。同时,大量中小企业的创办与充分的市场竞争,培育出大批企业家人才和企业家精神。
虽然具有比较优势、差异性和多样化的中小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并适应要素禀赋特点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追求规模经济和实施赶超战略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强位弱势”的尴尬境地(白钦先和薛誉华,2001),其中中小企业所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境最为人们所诟病。尽管近年来中央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财税、信贷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推动信贷管理制度创新,拓宽符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的多元化融资渠道,改善中小企业经营和融资环境,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还是一直处于窘迫状态。
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下,信贷融资在中小企业外部融资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有些地区,甚至是唯一对中小企业有实质性影响的外部融资形式。据统计,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中,企业自有资金等内源性融资占比约为60%,公司债券和股票发行等外源性融资占比不到1%,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占比为21%,其他渠道融资占比约为18%。所以,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也应该从这一特定条件出发。在信贷融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之前,其他融资形式必然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体制障碍。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实践和经验也表明,发展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种有效方法。鉴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有效治理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因此,摒弃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般性的探讨,集中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特定形式——信贷融资,进行全面、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得出更具说服力和操作性的政策启示,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术界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已产生了大量理论、实证和政策文献。国外文献主要集中于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的某一个方面,如银行兼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中小企业关系型信贷等,缺乏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整体性研究。国内大多文献立足于从中小企业自身出发,以单一的平面视角探讨中小企业融资中涉及的融资成本和收益、融资结构和效率、融资渠道和创新等问题,这些文献虽然包含着一些精辟的洞见,但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具有信息不透明性,研究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以及由此引起的信贷配给。在信贷关系中,中小企业可以全面分析和掌握银行的信贷政策、信贷制度、信贷监管等信息,而银行却不可能拥有和掌握每个贷款企业的全部信息,这就形成了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于是,处于信息劣势的银行基于理性的考虑,会对处于信息优势的中小企业施以信贷配给,而信贷配给的结果是双方融资交易关系的破裂或消失,这会使得一方面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银行信贷资金难以增值。由此,本文认为,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的研究,应以不对称信息为主线,并纳入到整个金融结构调整和发展的理论框架中加以考察。
从理论上看,信息非对称性、中小企业特质、银行业结构变迁、信用制度滞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等,都是影响中小企业信贷均衡的主要因素。本文试图以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为线索,从不同层面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展开深入研究,即从微观层面考察商业银行信贷契约均衡及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从宏观视角探究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制度层面重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为创造良性的中小企业金融生态,构筑合理的银行业结构,优化宏观金融资源配置,实现经济主体多方“共赢”提供理论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的相关研究建立在非对称信息理论的基础上。非对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以1970年Akerlof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开创性论文《次品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为标志。非对称信息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从80年代起,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非对称信息理论应用于对金融市场的研究,特别是信贷市场的分析和应用,使这一理论的作用充分展示出来。在信贷市场上,资金的使用者在企业经营方面比资金的提供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因此,他们就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在事先谈判、合同签订或事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使资金的提供者承担过多的风险,即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非对称信息问题被认为是银企双方进行信贷交易的首要难题。所以企业选择何种融资方式,按照这种融资方式能否取得资金,都取决于能否成功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围绕非对称信息理论,西方学者就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可得性问题进一步提出信贷配给理论、关系型借贷理论、小银行优势理论、金融结构理论、融资生命周期理论和资本约束理论等。
(1)关于信贷配给理论。信贷配给是国外大量关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文献的主题。该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是产生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而银行是根据收益与风险的权衡判断信贷供给,银行为避免严重的逆向选择而不愿提高利率,使得一部分企业信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信贷配给(Stiglitz and Weiss,1981)。在此之后,Whette(1983)认为道德风险同逆向选择一样,会导致银行预期收益和利率之间产生非单调的函数关系,从而引起信贷配给。信贷配给理论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就是降低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引入抵押担保机制(Bester,1985)、联保体制(Karlan,2007),缩短借贷距离,或通过银行的关系型融资(Berger and Udell,1995),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2)关于关系型借贷理论。Berlin和Mester(1998)将银行贷款分为市场交易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交易型贷款多为一次性的市场交易行为,信贷需求不会反复发生,而关系型贷款是以银行对贷款人保持密切监督、银企重新谈判和双方隐含的长期合约为基本特征。Berger和Udell(2002)认为,市场交易型贷款主要依赖于贷款人易于表达、量化、传递的“硬信息”,而关系型贷款主要依靠可意会却难以量化的传递的“软信息”。一般认为中小企业更加依赖于关系型贷款,因为银行可以通过长期与部分企业的业务关系,从各种渠道获得企业及控制人的相关信息,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增强银行的放贷意愿,提高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降低中小企业因抵押担保所产生的机会成本。
(3)关于“小银行优势”理论。Berger和Udell(1996), Petersen(1998)等学者围绕银行信息处理问题提出了小银行提供关系型信贷的优势假说。“小银行优势”理论(Small Bank Advantage)是基于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之间负相关关系的规模匹配理论,认为大型金融机构普遍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而小型金融机构则更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Peek and Rosengren,1998; Jayaratne and Strahan,1996)。Cole, Goldberg和White(1999)研究了大型商业银行的小企业贷款行为,发现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更多的基于财务指标,相对而言,小银行更多地看重之前与小企业之间的关系。然而,Berger(1998)以美国的小企业融资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小企业贷款随着大型银行的合并逐渐减少,而小型银行合并后,其对小企业贷款是增加的。Strahan和Weston(1998)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小型银行合并之初其抗风险能力因为多元化的业务结构而增强,从而能够为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但随着银行规模和复杂性的递增,向中小企业贷款会出现组织不经济,但银行多样化会抵消这种效应。Berger和DeYoung(2001)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复杂,决策链条较长,导致总部对各分支机构的控制效率降低,使得关系性贷款无法有效实施以开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
近几年也有学者对该理论提出质疑,认为中小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方面并不比大银行有明显的比较优势(Berger, Rosen and Udell,2007),或信息技术革命将缩短这种差距(Pertersen and Rajan,2002; DeYoung etc,2010),且大型银行通过实施巴塞尔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减弱小型专业化银行的关系型借贷的竞争优势(Altman, 2005)。采用企业主个人信用评级的硬信息(Enrich,2007),充分利用产品多样化和机构网点优势,配合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在中小企业信贷领域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比较优势(Udell,2008)。Torre(2010)更是提出了“大银行优势”理论,认为多样化经营的大型银行完全可以凭借交易性贷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解决各类信贷技术信息不对称问题。
(4)关于金融结构理论。最初的金融结构理论认为,金融市场的集中度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可获得性显著正相关(Berger and Bonime,1999),商业银行的垄断能力越强,越具备向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的实力(Petersen and Rajan,1995),高集中度的银行业往往会提供较低的资金成本(Berger and Hannan,1989),且新成立的中小企业在高度集中的银行业中将以低成本获得较多的资金支持,成立较长时间的中小企业在高度集中的银行业中却只能以较高成本获得少量的资金支持(Petersen and Rajan,1995)。此外,另有研究表明,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往往会降低银行为新的借款者发放贷款的动力,集中度过高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会限制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新借款者的融资需求(Cestone and White,2003)。Beck等(2006)通过54个国家的数据实证研究证明,金融市场整体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资金。这个结论被Cetorelli和Strahan(2006)及Bertrand等(2007)分别以美国和法国的相关数据得到了证明。
(5)关于融资周期理论。由于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存在更为严重的信息不透明问题,一般关于企业资本结构影响融资方式的研究方法并不适用于中小企业,而融资周期理论为研究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路。Sahlman(1990)和Wetzel(1994)认为,创始企业的融资非常严重地依赖于初始的内源融资、贸易融资、天使融资。强调创始企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因而从中介机构获得外源融资非常困难。Berger和Udell(1998)认为中小企业具有成长生命周期,其财务需求和融资选择变化随企业成长、经验获得和信息不透明的减弱而变化。中小企业在创立初期的信息不透明程度是最高的,往往依靠内部融资或天使投资,随着进入发展阶段,企业将借助非公开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进入成熟阶段后则往往通过公开的金融市场融资。Rosen(1998)进一步论证了财务结构和中小企业在不同年龄段融资进化的决定因素。
(6)关于资本约束理论。资本约束理论是指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将降低或增强其风险偏好,进而影响资产的风险组合。Koehn和Santomero(1980)及Kim和Santomero(1988)基于实证研究认为,银行在面临资本约束的情况下会倾向于风险更高的资产组合,从而增加利率水平较高的中小企业贷款。而Furlong和Keely(1989)及Rochet(1992)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银行的资本约束会降低其风险偏好,进而减少中小企业贷款。然而,Dietrich和James(1983)、Hovakimian和Kane(2000)及Rime(2001)分别从资本充足率约束和信贷规模约束角度考察了资本约束对其风险偏好的影响,认为银行风险偏好不会随着资本约束的变化而变化。该观点在Fur-long和Keely(1990)后期的研究中也得到了支持。
近年来,企业家异质性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到中小企业信贷研究中。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家异质性可作为信贷融资“硬信息”、“软信息”的有效补充,弥补其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家异质性主要从企业家财富、企业家信用评级、企业家获利能力及企业家风险厌恶程度影响信贷融资可获得性。Avery(1998)、Berger和Udell(1998)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企业家个人财富、企业家个人资产等因素较其他影响因素而言,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最为显著。Cavalluzzo和Wolken(2005)的研究发现,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中进行审核时会比较关注企业家的信用积分。从企业家经验、业绩、信誉、决策能力等自身风险指标来优化信用评价等级,可以摆脱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Vos(2007)根据英国、美国大样本调研数据表明,经商年限、年龄、性别、学历以及个人投资数量等企业家个人因素会影响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总之,企业家异质性与信贷融资的关系已初步被证实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难问题,但现有研究对企业家异质性界定还不明确,对其内涵也没有深入挖掘,因而企业家异质性对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的影响还值得学术界继续深入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正式制度安排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那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转变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目前国内关于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的讨论主要以信贷融资困境为核心,以原因与解决途径为两条主线,以银行、企业与政府为三个考察点,从金融体制、银行管理、信用环境、信贷融资模式创新四个方面展开。
金融体制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李扬和杨思群(2001)认为转轨经济特有的制度和结构障碍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卢峰和姚洋(2004)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金融压抑与国有银行垄断造成了银行业严重的信贷歧视,非国有中小型企业深受其害。陈晓红和郭声琨(2006)认为,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制度约束主要有金融抑制、外生性金融成长和信贷紧缩。罗正英(2010)研究表明,非国有控股中小企业所处地区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概率较大。李志赞(2002)、鲁丹和肖荣华(2008)均认为我国以大银行为主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存在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张杰(2002)发现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困境源于所有制歧视,因此需要营造内生性金融制度成长的外部环境。杨再斌和匡霞(2003)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整体配给存在着明显的所有制约束,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配给程度存在明显差别。高正平(2004)认为我国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最为严重的是占市场主体的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普遍有所有制歧视。张捷和王霄(2002)实证分析表明,构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壁垒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歧视而非所有制歧视,因此应发展更多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市场。张琦和陈晓红(2008)利用湖南省中小企业信贷实际调研数据实证结果也支持了我国中小企业面临信贷规模歧视的观点。李懋(2009)利用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的横截面数据,实证考察了所有制类型和企业规模对借贷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民营企业在借贷时面临“所有制”与“规模”的“双歧视”。秦捷和钟田丽(2011)利用中小企业板数据实证支持了发展中小银行有利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观点。
但李扬(2001)不赞成“大对大,小对小,公对公,私对私”的观点。他认为风险可以衡量的企业和项目贷款需求基本可得到满足,部分地区和银行甚至出现对国有企业的歧视。王朝弟(2006)认为设立新的金融机构或融资框架来修补现有金融体系的残缺与不足均属于体制外求解。当前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时面临的约束条件主要来自于银行体系内部。现有金融体系在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上尚有发掘潜力。梁笛(2007)发现,银行规模扩大本身并不必然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银行资本约束和内部管理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刘斌(2005)对资本充足性约束和商业银行贷款发放偏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充足性约束对资本未达标的银行影响较大,随着资本约束的增强,将导致其中小企业贷款比例的降低。黄宪等(2005)的研究认为,资本充足性监管会降低银行的风险偏好,导致商业银行在面临较强的资本充足性监管的情况下将降低其中小企业贷款的比例。黄宪和吴克保(2009)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及信贷行为,客观上引致我国商业银行紧缩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袁增霆、蔡真和王旭祥(2010)认为银行参照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的先验概率做出是否放贷的决策,造成整个小企业信贷市场的萎缩,而市场的萎缩导致小企业信贷反映出的信息愈加失真。
来自银行系统的反馈调查研究大都认为,银行内部管理与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如辛树人和向珂(2004)以某地150家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调查数据、中国人民银行长沙支行(2008)通过向2007年湖南省297户中小企业和106家银行机构发放了调查问卷、中国人民银行朔州支行(2008)的调研结果、苏南宏(2009)结合工商银行工作实践,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原因总结如下:银行组织体系难以适应中小企业服务需求,如中小企业客户经理数量不充足;银行信贷政策与管理制度不适应中小企业的需求,如信贷人员的激励考核机制建设滞后、客户评级授信体系缺乏针对性、贷款审批效率低;金融产品体系不健全,如缺少针对中小企业特点的差别化管理和专业化运作,金融产品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金融体系的配套服务不健全;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不健全等。
信用环境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中小企业自身在信贷市场上的违约与失信行为,以及整体信用环境的不容乐观是形成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原因。但专门讨论信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与作用的文献很少,对于信任(trust)或社会资本、声誉机制在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当中的运作机理及实证效果的研究就更少。黎成曹和凝蓉(2005)指出信用严重缺失并非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类似问题,只是由于其高度重视,金融信用制度建设较为完善,而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了信用制度建设,金融信用问题较为突出。苏存(2005)指出了信用缺失的危害之一就是造成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恶化了银企关系,在贷款约束责任加强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放款更加慎重。刘少波和蒋海(2004)认为信誉机制能降低借贷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提高授信方的信用服务与资源供给。赵岩青和何广文(2008)指出建立在声誉效应基础上的信任机制能促进小额信贷中借贷双方建立信任关系。
相比较而言,信用担保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作用方面的文献非常集中。其运作模式主要有政策性信用担保、互助性信用担保以及商业性信用担保。其中,互助性信用担保近年来得到了多数学者的支持。彭江波(2008)认为以市场分工和有偿担保为基础的专业担保只是解决了层级较高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大批低层级中小企业中,互助式担保组织的绩效理论上优于专业化担保公司,信息不对称风险可通过外部经济的内部化实现对冲。崔晓玲和钟田丽(2010)借助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互助性信用担保运行机理在于其利用被担保中小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提高了互助性担保的激励强度,从而降低了被担保中小企业的风险并最终节约了代理成本。但也有观点认为信用担保在运行过程中并没有摆脱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内在矛盾,因此仍会出现市场失灵;而且由于其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由财政出资的信用担保还可能产生政府失灵(王霄,2005)。位志宇和杨忠直(2006)建立了一个担保银行信贷配给模型,分析担保机构、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作用机理以及担保机构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面临企业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时的风险规避选择。结论是担保机构的引入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能力十分有限。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模式创新。为解决中小企业与银行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少合格的抵押资产、信用等级低、融资规模小而交易成本高、风险大等融资障碍,不少学者提出各种创新型的信贷融资模式。
(1)集群信贷融资模式。高连和(2008)在关系型融资和集群融资基础上,提出了集群财务公司代理担保制是中小企业集群关系融资模式,并认为其创新之处在于把集群内单个企业的关系型融资转换成集群整体的关系型融资。林洲钮和林汉川(2009)进一步地从“自组织”的角度分析了以融资为核心目标形成中小融资集群的产生与演进。融资集群的组织形式能够改变单一企业信用资产不足的局面,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罗正英(2010)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的地域根植性可缓解事前的逆向选择与事后的道德风险,克服了单个中小企业融资规模小所引发的金融机构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并把单个企业的信贷风险转化为整个行业的系统风险,从而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2)“网络联保”信贷融资模式。吴义爽(2009)分析了由银行与网络公司共同开发的“网络联保”信贷模式的优势。联合企业的“连坐效应”在借款人层面上建立了预防机会主义行为的机制,互联网的信息披露与惩罚功能不仅进一步遏制了个体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也有效防范了企业合谋进行违约的激励。银行、企业、与网络公司的关联博弈结构达到了以“企业间对称信息”来博弈“银企间非对称信息”的效果,创造了银行以“事后对称信息”来博弈“事前非对称信息”的效应。
(3)供应链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在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贸易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上可谓独树一帜。熊熊等(2009)指出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更关注中小企业整个供应链的交易风险,通过依赖交易对手(核心企业)的资信、供应链的整体实力,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获得提升。供应链金融信用评价最核心的特点是银行淡化企业自身限制,只针对单笔业务进行授信,从而规避了中小企业在披露信息和财务等方面存在的融资障碍。
(4)互助融资模式。中小企业互助融资模式突破了自身抵押资本的瓶颈并解决了披露财务信息时的困难。孙林和杨俊(2011)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将弱势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组建成大集体,再借助大集体的信誉来与大银行进行信贷交易,即能克服抵押资本不足和信息披露过度的问题。互助融资的优势在于对企业信息的内部掌握,在于集体内有互相监督机制,能够把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外部监督转化为集体成员的内部监督,从而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把低信用转化为高信用,使单一中小企业在正规金融部门融资的能力得到增强。
综上所述,目前国外的相关理论基本上是从企业自身特征和信贷契约属性的角度来分析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及成因。而国内学者主要立足于我国转轨时期特有的金融体制和制度环境,分析在以银行为主的融资体系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问题和解决路径。国外对于银行规模在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的比较优势、银企关系差异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丰富,而我国对大型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方面是否存在内生悖论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在当前国内明显的国有主导型金融资源控制的金融结构下,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此外,国内对于是否应该设立中小金融机构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小企业贷款难是缘于银行的规模歧视还是所有制歧视,以及担保机构的作用这几个问题还尚存争议,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另外,目前国内更多关注信贷融资模式而不是信贷技术的创新,但信贷技术是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各种信贷技术对小企业信贷约束的改善也都需要更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本文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非对称信息问题及其解决,贯穿于分析的始终。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的共同作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Berger和Udell(1998)认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是非对称信息的典型形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与大企业相比,有两项重要差异:一是信息结构差异,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信息具有更多的私有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信息成本在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交易成本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是规模经济差异,中小企业因贷款规模较小,其单位融资要负担更高的固定成本。鉴于此,由融资规模不经济所产生的高成本如何进行合理的消化和跨期分摊也显得较为重要。但较之于信息不对称特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规模不经济的特征相对次要,可看作分析的前提而非对象,因此,信息不对称可视为研究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最重要的视角。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试图借鉴信息结构理论、融资结构理论、金融中介理论、信贷配给理论、信贷契约理论、信用担保理论等现代经济学前沿理论观点,通过大量的数据与事实,采用演绎推理和经验实证、数理模型和逻辑推导、归纳与比较相结合等分析方法,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一些重要方面,如中小企业信贷契约均衡、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的银行业结构因素、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等展开讨论,从中提炼出蕴涵的共有规律,以推导出一些重要的结论与有益的启迪。在上述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制度障碍进行实证考察,并提出改进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政策建议。
全文的框架结构及主要观点如下。
第1章“导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方法与主要观点、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中小企业的作用及其信贷融资约束”,对中小企业的内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展开理论阐述;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及融资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问题,并对其根源进行了概括性论述。
本章认为,中小企业是一个多重相对性概念,其内涵界定至今尚无定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融资需求特征,其金融成长周期需要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体系来对应其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表现为更偏好内源融资、更依赖债务融资等特征。中小企业在外源融资中更易遭受“融资缺口”的困扰,其形成的根源可以从信息不对称、融资规模不经济、抵押担保壁垒、政府金融规制、货币政策变化、制度环境滞后等方面找到解答。
第3章“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理论综述”,以非对称信息假设为前提,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偏好在理论上进行了重新归纳和梳理。分别从四个不同的理论视角,即融资结构理论、金融中介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关系型信贷理论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从中提炼出适合解释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理论观点。
本章认为,基于非对称信息的代理成本理论、信号理论和融资顺序理论有力地解释了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偏好。由交易费用理论和非对称信息理论两个分析范式共同构成的金融中介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具有信息生产、代理监控和创建声誉机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然而,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使其易成为银行信贷配给的首选对象。从理论上看,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是“强式信贷配给”、“自我选择信贷配给”和“区域信贷配给”。在我国,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抑制是导致信贷配给的主要因素。关系型借贷理论证明了保持长期的银企关系能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并缓解信贷配给。而在发放关系型信贷方面,大多数学者支持“小银行优势假说”。
第4章“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影响因素”,运用信贷契约基本理论和模型框架,考察了在非对称信息结构下,不同类型信贷市场中的中小企业信贷契约均衡。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的数据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基于内部视角,对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微观变量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政策启示。
本章认为,信贷契约理论是信息结构理论和契约理论在信贷市场研究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尤其适合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研究。通过对中小企业信贷契约理论的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银行业垄断、利率限制、过度倚重抵押品、金融抑制等因素会导致信贷契约的低效均衡。弥补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缺口,应从缓解信息不对称入手,在完善银行竞争结构的基础上,推进利率市场化以覆盖风险溢价,努力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并实现金融自由化。
基于内部视角,本章重点考察了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微观变量。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借贷市场上,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明显的规模歧视,银行放贷既注重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抵押品价值、所在行业和所有权性质等“硬信息”,也注重中小企业经营年限、企业家特质等“软信息”。这说明关系型借贷技术在我国信贷市场的运用较为普遍。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难题,中小企业需改善财务状况,提高信息处理、加工和传递能力;银行需改进抵押物方式,并创新贷款技术;政府须拓宽信用信息甄别渠道,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第5章“非对称信息下银行业结构变化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首先就围绕银行业结构变化对中小企业信贷冲击产生的国内外的重要观点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从信息处理、风险分担和信贷技术等多维度视角,全面分析了银行业结构差异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我国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现存悖论与解困路径。
本章认为,银行业结构包含银行业规模结构和银行业市场结构两个层面。大规模并购导致的银行业集约化趋势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存在单一结论。通过综合权衡不同结构的银行在信息处理、风险分担和信贷技术上的相对优势,发现“小银行优势假说”存在理论上的偏失。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可实现既相互竞争又分工合作的共生模式。在我国,银行业市场垄断结构使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陷入信贷融资困境。但过分强调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匹配,并试图通过设立新的金融机构或融资框架来修补现有金融体系的残缺与不足,有可能把我国银行业改革带向误区。现有金融体系在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上尚有发掘潜力,不同规模的银行可以通过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实现互补、协调和共赢。
第6章“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重构”,回顾了不对称信息框架下信用担保理论,阐释了信用担保的经济学机理。通过对代表性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国别比较,归纳与提炼出我国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在此基础上,全面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缺失及其成因,并提出重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政策建议。
本章认为,交易成本理论、激励效应与逆向选择理论、信号传递与资信评价理论、关系型贷款理论等共同奠定了信用担保制度的理论基础。“信用缺口说”合理解释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意义。日本、美国、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信用担保制度在基本构架、定位与职能、风险防控等方面给我国带来了丰富的启迪。在我国,中小企业信贷担保缺失现象仍十分突出,原因在于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市场化程度不足,存在着结构、经营和管理上的三重缺陷。重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应从优化信用担保结构、完善信用担保运行机制、规范担保行业约束机制、创新担保模式等方面着手。
第7章“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制度障碍与解困路径”,可作为一般性理论在我国特殊问题上的具体应用。本章运用以上各章的主要观点,对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现状、制度缺陷进行实证考察,并试图找出解困路径。本章既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研究的具体化,又是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各个侧面的综合,是全文的落脚点。
本章认为,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改革示范效应日益彰显,但其面临的融资约束却成为持续发展的桎梏。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出发,本章分析了阻碍中小企业信贷交易达成的各种制度因素,即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缺失、银行业治理结构和竞争结构缺陷、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及信贷技术滞后、金融抑制、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等。本章认为,我国应从发达国家支持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政策中获取经验,通过构建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放松金融抑制、调整银行业结构、建立银行内部信贷激励约束机制、创新中小企业信贷技术、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法律法规、加强信贷人权利保护等手段,改善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状况。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书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纳入宏观与微观经济视域,以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特征为主线,认为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安排是最有效的。并以此为理论标尺,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一些重要方面,如中小企业信贷契约均衡、银行业结构变化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功能重构等。
(2)本书综合运用融资结构理论、金融中介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和关系型信贷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偏好的相关理论依据进行了系统、全面地梳理与归纳。
(3)本书将信贷契约理论应用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分析,对缓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约束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实证研究方面,本书基于内部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微观因素进行了全面考察,推导出一些有价值的政策启示。
(4)本书从信息处理、风险分担和信贷技术等多维度视角,全面论证了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之间的逻辑关联。提出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可实现竞争与分工合作的共生模式。这有别于国内文献因强调“小银行优势假说”而形成的银行与中小企业“规模匹配论”的观点。
(5)本书围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分析,并提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缺失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担保体系市场化程度不足。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不应盲目照搬他国经验,而应根据我国财政、金融和中小企业管理体制的特点来安排。
(6)本书在研究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了大量相关调研反映的真实信息,及问卷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得出了较有说服力的结论。本书还通过亲历基层信贷部门的访谈,印证书中的理论观点,使其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本书不足之处在于:其一,囿于数据资料的可得性,本书较偏重理论分析而显计量分析不足。本书现有的实证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数据资源获取途径有限,本书只能以占中小企业总体比例较小的上市中小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其研究结论不能代表全部中小企业的整体情况,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检验。其二,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是一个覆盖面较广的选题,由于占有文献有限,本书仅选取了其中的某些重要方面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来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这也将是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