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中的正能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阳明正能量之坚持求索篇

王阳明自小就比较具有探索精神,无论是谈养生还是学格竹,无论是做文章还是求圣路,处处都体现着坚持求索的影子。其实纵观王阳明一生,就是坚持求索的一生。如若不然,王阳明也不会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一系列道理,成为众人信仰的心学大家。由王阳明,我们可以充分学到,坚持求索是修炼学问的重要途径,必不可少。

谈养生忘时间,成失踪新郎

将时间转回王阳明十三岁的时候,这一年,王阳明的母亲去世了。母亲的去世让王阳明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残酷,悲痛之余,王阳明开始觉得人生在世是一件非常讨厌的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去。因此他越发觉得,就算外界的东西再好,与内心也没有什么关系,人生本来就是一无所有,所以王阳明的思想开始变得消极。这种消极以及对于成圣而不得的郁闷,让王阳明开始钻研佛家、道家思想,因为按照世俗的看法,修习佛学与道学是能长生不死的。不管修习佛、道是否真的能长生不死,但是修习佛、道却让王阳明开始广泛了解各种思想,为其此后的自成一派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后话,暂且不谈。

在这里之所以要谈十三岁他母亲去世这件事,是因为自此之后,王阳明与道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痴迷的程度让人吃惊,以至于三年守丧期满之后,王阳明娶妻了,却在新婚之夜与道士谈论养生而成了失踪新郎。

王阳明的婚事,话说是很早以前就定下来的,传说中的娃娃亲。他未来的岳父大人叫诸介庵,是王华的至交好友,来家中做客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小小的王阳明偏偏对了他的胃口,无论是不会说话还是调皮捣蛋,在他眼里都是大智若愚、聪明伶俐的代表,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诸介庵果断地把王阳明定给了自己的女儿,约定满十六岁结婚。不过因为王阳明母亲在其十三岁时去世,要守孝三年,所以婚礼推迟到十七岁。

就这样,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威力之下,王阳明前往南昌迎娶素未谋面的娇妻。本来迎亲之后应该回王阳明老家余姚办婚礼的,但是因为当时诸介庵任江西布政司参议,在当地算是政要级人物,所以婚礼就直接在南昌办了。

诸介庵在王阳明小的时候就极其喜欢他,看王阳明长大之后一表人才,文武双全,更是欢喜不已。于是关于婚礼的筹备,王阳明完全可以当甩手掌柜,岳父大人通通代办。婚礼当天,高朋满座,新郎官王阳明被灌了不少酒,灌着灌着就不见了。不过当时人们都喝多了,并没有注意到。

王阳明去了哪儿呢?原来王阳明喝酒喝得头晕,加之被这热闹吵得头疼,所以偷偷地溜出了诸府,打算散散步,结果一散两散就散到了铁柱宫,看到一道士盘腿而坐,闭目沉思,很是镇静。王阳明看道士已经入定,心想此人想必不是寻常人,道家思想瞬间爆发了,一直等到道士做完功课,两个人开始聊了起来。言谈中发现道士居然懂得养生之术,王阳明因为母亲去世,颇感世事无常,因此觉得生命是可贵的,就开始虚心向道士请教养生之术。

两人谈得高兴,完全不知道此时诸家已经闹翻了天,结婚当天新郎失踪,这不是在打诸老爷的脸吗?于是诸老爷派出能够出动的一切人员,寻找王阳明,但是找了一夜一无所获。等到天泛白的时候,王阳明却自己回来了,看到张灯结彩的诸府,才忽然想起来自己昨晚结婚。

王阳明说因为探讨养生之术而不知不觉忘了时间让诸老爷很无奈,除了叹一声“痴儿”外别无他法。而且为了防止王阳明再次四处乱跑,诸介庵让王阳明到自己的官署上班,就近看管。虽然诸老爷对爱婿喜爱如初,不过新娘子可未必如此,想必进洞房时那颗炽热的心,也如同空等一夜的花烛,耗尽了,凉透了。

根据史料记载,可以推断出王阳明与这位诸氏感情并不深。新婚燕尔,娇妻在侧,一般人都会卿卿我我,如胶似漆,但是后来别人问起王阳明对新婚这一段时间最深的记忆是什么时,王阳明回答的却是练习书法。的确,王阳明在这一段时间书法大进,他说:“刚开始练字时仿照字帖,无论多漂亮也只是得其形不得其神,后来逐渐有心得,提笔先凝神、静气、细想,然后再下笔,此时的字,方带着自己的色彩和灵魂,是自己的字。”后来明朝著名书法家徐文长在评价王阳明的字的时候说:“王羲之以书掩人,王阳明以人掩书。”意思是说王阳明由于其他方面名气太大,导致掩盖了他精妙绝伦的书法,不然,他也是一个书法大家。后来嘉靖四年,王阳明夫人诸氏去世的时候,他也只是象征性地流了几滴眼泪,连篇悼念的文章也不曾写过。

王阳明“他乡遇故知”忘记“洞房花烛夜”,练习书法胜过新婚燕尔,这种做法对于女方而言并不公平,但是在封建社会,估计也会被当成常态了。不过有一点值得提倡的是,无论是探讨养生之术,还是勤奋练习书法,始终彰显着王阳明在坚持求索。尽管个人建议他还是先齐家、之后再想成圣之事。但是这怎么说呢,毕竟这样圣贤的心不是常人能理解,常理可推断的。

穿越古今

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在王阳明这里,彻彻底底地抛弃了“洞房花烛夜”这一喜。因为太痴迷于对道、对养生一类事物的研究,而忽视了自己的“洞房花烛夜”,估计王阳明应该是古往今来极为少有的吧。虽然不提倡对妻子进行冷暴力,但是最起码,这种醉心学术的精神还是值得赞扬的,只是要分清时间。

无独有偶,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醉心学术,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才头枕两三本书,躺在实验用的桌子上睡一会儿。有的时候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睡半个小时,然后醒来又继续精神百倍地工作。有一次牛顿因为工作太久饿了,便一边看书一边煮鸡蛋,结果等到水开之后揭开锅盖打算捞鸡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错把怀表当做鸡蛋给煮了。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对于坚持求索有着一种别人难以企及的执着,才能够成为圣人,成为科学家。

像以上两位名人一样如此专注的研究科学,恐怕我们一般人做不到,没有那个心力,也没有那个定力,因此,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劳逸结合,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以此保证工作、休息两不误,既有工作效率,又保护了身体健康。

对于坚持求索,就好像宁夏华诚集团董事长朱建华所说的,“心无杂念,方能成功。”只要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就用心体会,经过上下求索,长期坚持一定会成功的。

正能量小贴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件事情有兴趣,才会发自内心的去钻研它。但是王阳明显然已经不仅仅是兴趣,而是痴迷、走火入魔了。或许,这也就是王阳明能够成为圣人的原因,在求索的路上有一股子执着劲儿。

探真理学格竹,对理学起疑

格竹这件事,发生在王阳明识得娄谅之后。那次跟娄谅探讨之后,王阳明不仅知道了“圣人可以学而至”,还知道了如何至,那就是“格物”。用娄谅的话来说,他的师父吴与弼就是这样的,虽然对于天地万物、人心思想了解颇多,但还是会到地里面去干活,就是因为知识是知识,行动是行动。

想当年王阳明同学几乎将理学名著《近思录》翻烂,也没弄清楚到底怎样才算格物致知,怎样才能格物致知。如今被娄谅一说,王阳明茅塞顿开,重新想了一下朱熹的“理”,可不是,朱熹曾经说过“理”存在于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中,就连一草一木也是有“理”的,所以如果能每天都格一物,积累的多了,总有一天会明白的。顿时,王阳明对格物燃起了无比的热情,心想格物格明白了就能成圣了。

就在王阳明四处寻找到底要格什么的时候,恰巧看到了爱竹如痴的爷爷种下的那片竹林,脑中灵光一闪:竹林涛涛,静坐其中,有意境,那就格竹吧。本着独自探索太寂寞的想法,王阳明与他的朋友陪他一起格竹。

俩人第二天在竹林碰头,找了一棵竹子便神色凝重地坐了下来,四只眼睛直直地盯着竹子,一门心思、竭尽全力地去格竹中的道理。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朋友在第三天就准备放弃了。王阳明笑他不中用,说才三天就放弃了,朋友已经没有力气计较了,默默道了句您自行保重,就挥挥手回家了。王阳明一面感叹成圣的道路是寂寞的,一面收摄心思继续格竹。

到了第七天,嘲笑朋友的王阳明遭到了报应,而且所耗心力比友人更严重,直接病倒了。这场为期七天,轰轰烈烈的“阳明格竹”运动也就无疾而终了。

在这七天中王阳明到底悟到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深入分析不难发现,程朱理学所讲的“格物致知”,是对于经验中的事物穷究其理,认为只要观察、思考得多了,自然能够悟出世间万物共同遵循的道理,这用的是归纳主义方法论。归纳主义方法论是归纳推理的思想方法在认识论中的系统化反映,强调观察和系统地总结经验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并不是王阳明通过一次格竹就能总结出来的。那时的王阳明毕竟还是小,想要驾驭如此庞大的理学,想法太过浪漫单纯了。

王阳明本想格物,反被物格,所受的打击的确不小,这么多年来,他翻遍朱熹遗书,耗费巨大的精力去钻研理学,可是却落得如此结局,不仅仅是沮丧能够形容的,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动摇了王阳明成圣的信念,一向自信的他只能无奈地感叹一句“圣贤有分”。意思就是说想要做圣贤还是需要天分的,自己委实不是那块材料。

不过,此次格物遭遇打击,却让王阳明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怀疑,他忽然之间明白了他所认为的“理”与朱熹理学的“理”是不同的。朱熹理学讲究“存天理,灭人欲”,所谓天理是世间万物的规律,人欲是吾心。朱熹理学中的规律与吾心是对立的,教导人们要顺从天理而忽略吾心。可是王阳明认为的格物致知却是以吾心为出发点的,他认为吾心对所有的事物都会有一个直接感受,这是一种直觉,所有的学问、道理都会植根于这种直觉。因此王阳明认为朱熹理学寻找到的经验和知识是间接的,是没有意义的。

从对程朱理学开始起疑那天起,或许王阳明潜意识里就已经开始默默地孕育着自己的心学了。

穿越古今

王阳明格竹虽然是错误地理解了朱熹格物致知的意思,但是,在求索的道路上,无论是坚持还是怀疑,都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有发言权。

格竹失败是鉴于当时王阳明的年龄,对于朱熹理学还没有完全理解透彻所造成的。但是至少,王阳明格竹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对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而且每个人对于事物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一个人如果想要彻底弄明白一件事情,就要学会怀疑,有了怀疑之后,再坚持求索,独立思考,证明自己的怀疑。这样才不会被错误的观念牵着鼻子走,才能找到真理的方向。

西方的怀疑论鼻祖皮浪对于事物的观点同王阳明是一样的。他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现象,我们都不能说它是什么,只能说它看上去或者显得是什么,这是因为这种现象不是现象本身,而是一种对现象的判断。也就是说,既定的东西也是值得怀疑的。

王阳明通过亲自实践后对朱熹理学产生怀疑,说明他天性早慧,而且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还有很强的主体性。虽然这种怀疑不是那么成熟,但是毕竟王阳明后期一直在坚持求索,而不是怀疑了就放下不管了。

我们生活的时代,充斥着诸子百家的各种言论。或许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太厉害了,早就将所有的学说、社会现象等说尽了,研究透了,所以才导致我们现在只是学习,从来不怀疑,也从来不研究。也许,一直讲究复古,也是这个原因。希望我们从古代的文学中,学习那些怀疑精神,学习那些探索精神。

正能量小贴士

王阳明格竹虽然看起来是幼稚的,但是却能看出王阳明对于求索的执着和努力。在求索的道路上,人总有犯傻的时候,只有傻傻地什么都尝试过之后,才能对正确的更加坚持,对错误的感到怀疑,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结诗社对诗,练词章学习不辍

明弘治六年,也就是1493年,王阳明第二次科举不第,带着些微的沮丧,王阳明于阳光明媚的夏秋季节回到老家余姚组织了一个名为龙泉山的诗社。之所以叫龙泉山,是因为社址选在龙泉寺,位于龙泉山南麓,面临姚江。王阳明颇为喜欢这个风景开阔的地方,后来曾赋诗说:“我爱龙泉寺,山僧颇疏野。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诗社成立后,王阳明开始过上了不问仕途,一心扑在了诗词、对联上的惬意生活。

在明朝,大大小小的诗社有很多,他们的社员大都是官场仕途上失意的文人。虽然他们一个两个在官场上都不得意,但是积少成多,当这些细小的力量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也能成为一股不容朝廷忽视的政治力量。这就好比是一只蚂蚁冲你而来你不害怕,成千上万只蚂蚁冲你而来就是恐怖了。所以在明万历年间,张居正为了能够顺利推行新政,曾经强力打击过全国各地的书院,但是想尽千方百计,也没能肃清这一传统,由此看出,文人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尤其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东林书院。东林书院的创始人是顾宪成,此人不畏权贵,敢于抨击朝政,因触怒皇帝和当朝首辅而被贬为民。但是,顾宪成显然是一个不容易屈服的人,被贬为民还是没有屈服,成立东林书院,以关注社会现实为主,敢于抨击朝政,訾议权贵,与朝廷中的正直官吏遥相呼应,在朝野内外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以此来利用舆论左右朝廷决策。

不过王阳明组成的这个诗社不同,它只是个地方小社,没有那么强的政治性,只是王阳明与一群文人朋友组成的,主要活动也就是吟诗作赋、相互品评、下棋对弈、比较书法等,偶尔结伴出游,以此来陶冶心情,排遣内心的郁闷。

这段时期,是王阳明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前期由于郁郁不得志而写了大量抒发苦闷的诗词,后期走出消极,以诗言志,佳句迭出。如在他写的《次韵毕方伯写怀之作》中“矮屋低头真局促,且从峰顶一高吟。”这一句,正是写出了像自己一样的落第举子的心声;在《雨游龙山》中“乡里正须吾辈在,湖山不负此公来。”道出了自己的不甘;在《松荷亭晚兴》中“飞腾岂必皆伊吕,归去山田亦可耕。”一句则是自己哄自己的无奈之语。

王阳明成圣的信念,几经磨难,几经动摇,还是依然怀揣着,所以但凡圣雄,其理想不是那么轻易被扼杀的。在龙泉山诗社晚期王阳明所作的《赠陈宗鲁》一诗中,王阳明已经逐渐走出了消极和苦闷:

学诗须学古,脱俗去陈言。

譬若千丈木,勿为藤蔓缠。

又如昆仑派,一泄成大川。

人言古今异,此语皆虚传。

吾苟得其意,今古何异焉?

子才良可进,望汝成圣贤。

学文乃余事,聊云子所偏。

在全诗的开头,王阳明与李梦阳、徐祯卿等“前七子”一样,主张复古,中间“吾苟得其意,今古何异焉?”一句将古今串联起来,已经有了心学的倾向。最后王阳明告诉其弟子陈宗鲁,希望他能够成圣贤,这不仅仅是对弟子的期望,更表明了自己的价值标准,体现出王阳明对于成圣的坚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的龙泉山诗社和这些排遣郁闷的诗词,只能是他一生中的插曲,文学终究会被心学取代,他也会一直前行。

穿越古今

王阳明因为科举失败而沮丧的时候,还不忘练习词章。这种坚持不辍的在学问上的求索,不管他是排遣心中的郁闷也好,还是对山水心情的描绘也罢,总之彰显了一个道理:学习贵在坚持。

战国时期的荀子曾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由此可以看出,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单单是学习,任何一件事情想要成功,都需要不停地探索以及坚持到底的精神。

就像王阳明一样,无论何时,都忘不了探索他的成圣之法。也像数学家陈景润一样,他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难题的时候,要冒着各种挖苦讽刺,还要忍着身体所患疾病带来的痛苦,夜以继日地学习、钻研、探索,运算的稿纸写满一张再换下一张,整整装满了几个麻袋,被一位英国数学家称赞为“移动了群山”。

恰恰是王阳明和陈景润两位的这种学习上的坚持求索,让我们汗颜。有人开应试教育的玩笑,说应试教育产生的试卷可以绕地球两亿圈,多的看到卷子都想吐,还谈什么上下求索。有些大学生则是完全没有时间观念,迟到、旷课是家常便饭,反正考试过了就行,“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有些同学则在各类小说、各种游戏上比较具有探索精神,至于学习嘛,马马虎虎就好,完全不思进取……如今,这类的事情比比皆是。

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是这样,即使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没用的,无法达到学习最理想的效果。学习或者事业如果想要成功,都会经受大大小小的挫折和障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这个时候就要懂得迎难而上,就要懂得坚持的意义。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只有具有了这种“不避艰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获得真知。

坚持上下求索,并不仅仅是对自身学习的一种要求,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要求。将坚持求索运用在生活中,对生活态度、人际交往、工作能力等等都有一定的益处。

“贵在坚持”,这不仅是对同学们自身学习的一个要求,其实也是对同学们的生活态度的要求。“贵在坚持”同样运用于生活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其实这里的“学”不单单指的是学术学习,也包括了生活态度的学习、为人处事的学习,等等。我们要培养自己有做任何事都能持之以恒的毅力,这对我们将来的生活或者工作,无疑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坚持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更是上天给所有人最棒的礼物;学习过程中即使跌倒了一百次,只要你能再站起来、大声说:“我还要继续那一百零一次!”“我相信一定会成功!”那么,你就是坚持到最后的大赢家。

正能量小贴士

现在都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应该是没有止境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坚持学习都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方法。坚持是上天给的最棒的礼物,因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即使跌倒了一百次,也要勇敢地爬起来大喊:“我还要继续那一百零一次,相信自己就一定会成功!”

筑室阳明洞天,静坐行术求圣

王阳明是个闲不住的人,对于学问的求索一直未曾停下,可是同时也忽略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问题。于是乎,你忽略问题,但是问题不会忽略你,麻烦来了。学问做得越来越好,身体却越来越差。

据说王阳明从小身体素质就比较差,在二十岁左右更得了肺病,严重的时候会时不时呕血。想想古代还没有研究出能够治疗肺病的特效药,所以,得了肺病跟患了绝症也差不了多少了。但是,命运神奇的地方就在这里,王阳明自小就跟各种“神仙道士”交往,所以这次,也让他碰上了半个“医仙”,给他开了一个药方——每天服食极少量的砒霜。就算没有知识,也要有常识,没有常识也要经常看书,砒霜是什么啊?那是毒药啊,古代的影视剧中,许多人都是被砒霜毒死的。

这药方一般人不敢吃,但王阳明不是一般人,所以一直按着方子吃药,虽然后来因为常年吃砒霜导致他脸色铁青,但是不可否认,砒霜也延续了他的生命。如此说来,有了砒霜的帮忙,我们才能知道后来的心学巨擘王阳明。

有一天,王阳明忽然觉得倦了、烦了,把书往桌子上一丢说:“我王阳明怎么能够把有限的精神和生命放在这种没有用的虚文上面?!”然后,直接上书朝廷,请了病假。朝廷应允之后王阳明就跑回了浙江老家休养。

或许故土养人,王阳明的身体逐渐好转,一有好转之后王阳明又闲不住了,在会稽山上的阳明洞建了所房子,摒弃一切杂务,开始静坐,练习引导术。引导术在现在的定义是气功的一种,但是古人当时认为它是神通广大的,若是长时间修习,能使人百病全消,更甚者可以预知未来。

因为会稽山被称为茅山,茅山盛产道士,以捉鬼降妖,尤其是赶尸而闻名,所以这个地方一听就神神秘秘的。茅山上的阳明洞也很神。据说它本名叫阳明洞天,又叫禹穴,是大禹藏书或者葬身的地方。而《龟山白玉经》中更说阳明洞是仙圣人聚会之所。

据《顺生录》所载,王阳明天天在阳明洞静坐行引导术,后来不仅能够反观内照自己的脏腑,还有了预知能力。一天,王阳明坐在洞中,朋友王思舆等四人来访,刚到五云门,就见王阳明家的仆人已经等在那里,细问为何来此,才知道原来是王阳明让仆人在此等候,说有四位客人即将到访。朋友们都惊呼神奇,以为王阳明已经得道了。

本来王阳明修习引导术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把病养好,结果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排除一切杂念静坐的时候,心居然也能跟着静下来,脑子也跟着清明,能够敏锐地感应到外物,能够聆听这个世界发出的声音。王阳明却认为这种感应是一种干扰,是浪费精神,并非心中所追求的“成圣之境”,于是果断抛弃了引导术,只是静坐思考。至于思考什么,随心而至。尝到静坐的甜头之后,王阳明甚至生出了远离尘世的念头,就在他想了却尘缘的刹那,却忽然想到,即使自己能够舍弃一切,但是终究无法舍弃血脉相连的至亲之人。

很多时候,一念之间,所有的事情已经不同。王阳明瞬间明白,自己身体不好的时候,母亲去世的时候,他都希望能够找到不死仙药,但是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所追求的道,不在仙家,那么该去哪儿找?

第二年,王阳明来到杭州,他听说虎跑寺有一个僧人闭关三年,不语不视,觉得不可思议,便登门拜访。

进门之后,见和尚果然泥塑一般,岿然不动。王阳明便想测试一下他,大喝道:“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和尚吓了一跳,睁开眼睛看着王阳明,王阳明道个歉便与其交谈起来。王阳明问和尚:“家里还有人吗?”和尚说:“还有一位老母亲。”王阳明问:“想念家中老母吗?”和尚说:“不得不想。”王阳明于是跟和尚讲了一下“爱亲本性”的道理,在和尚眼泪哗哗淌着的时候,王阳明却笑了,和尚收拾包袱回家的时候,王阳明也想明白他的成圣之路该怎么走了。

王阳明终究是读孔孟之书长大的,深知天伦不可违,而“爱亲本性”是儒家的基本道义。在儒家道义面前,修行如此之深的禅僧都溃不成军,那么,王阳明就明白了,自己苦苦寻觅的圣境,不在佛学,也不在道学,终究还是要回归儒学。

已经想通的王阳明,此后彻底抛弃了神仙佛老之说,重新回到儒家的大船上来,而且再也不下船了,立誓要当一个“掌舵人”。

穿越古今

王阳明最初静坐的时候,是为了行引导术以求圣,后来发现此路不通。但是静坐的确能让他心思平静,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还有益于思考。所以王阳明开始看重静坐。

后来《传习录》中有言:“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这段话的意思是:“教人做学问,不可固执某一边。刚开始学的时候,内心浮躁,心像猿猴一样胡乱跳动,意像烈马一样不停奔腾,无法安静下来,那么他所思虑的,就多半都是乱七八糟的事情。因此这时候要教他静坐,这样才能够平息思虑。”这是王阳明做学问的观点,他认为想要静心做学问,就要排除私心杂念,一心求索。

静坐从古至今都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传统方法。古时候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等等,都经常静坐,以此来澄澈思虑,集中注意力,激起潜在的智慧,从而达到感悟人生,认识自我的效果。现在,很多工作忙碌的白领、公司总裁以及明星等等,也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去静修、静养或者做些静坐的瑜伽等等,以此来摆脱那些工作生活中造成的困扰,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体验更好的生命状态等等。

尤其是在现在的社会中,静坐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空前加快,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非常忙碌,让人紧张,导致精神紧绷、心烦意乱等症状出现。如果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做事,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事情越糟糕就越烦,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而古人认为,“定能生慧”,意思就是说人如果内心安定,那么就能集中注意力,从而产生智慧。其实就是排除了心中的杂念,让思维高度集中,这样就能将思维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从而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专心思考问题,当然快得多。

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埃玛·盖茨曾经说过,他一生之所以能够获得两百多项发明专利,就是得益于静坐。而且静坐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有这些名人才能够做到。只要每天拿出十几分钟的时间,抛弃所有的杂事和工作,闭上双眼,放松身体,轻轻呼吸,想象自己在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慢慢地让思绪和呼吸融合在一起,心态尽量放平和,慢慢地,就可以沉寂内心,领悟到静坐的奥秘了。

心静了,自然而然的求索的路就明晰了。

正能量小贴士

静坐是古时圣贤推崇的一种修身方法,澄心静坐,可以摆脱外界的困扰,保持内心安定,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和智慧,激发人潜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