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阳明正能量之树立志向篇
王阳明十岁的时候树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志向——成圣,此后他所做的一切,大都是为了完成这一志向而努力。就王阳明而言,树立志向等于为他的人生找到了航行的方向,找到了指路的明灯。而王阳明成功成圣的事例也证明,树立志向是成就大事的思想前提。有了这一前提,人生才有动力,精神才有支柱,同时实践起来也就相应的事半功倍了。
何为第一等事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文中出现过的王阳明刻在桌子上的那首打油诗,因为这首打油诗,王阳明成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虽然如今科学技术比较发达,我们都知道看着小的月亮其实是一个星球,比山要大很多,但是当时的人并不了解这种物理问题,所以对于王阳明的思想人们是无法理解的,而作为老师更要担当起教育人的职责,所以,小王阳明被叫去谈话了。
老师从玩物丧志开始讲起,中间穿插不要胡思乱想,最后总结为再这样会荒废学业。然后王阳明问了一个问题。正是这个问题,成了王阳明一生真正的起点。
王阳明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能问出这个问题,标志着年仅十来岁的王阳明已经开始思考关于人生的问题。不过可惜,老师给了一个太过于实在的答案,老师回答说:“唯读书登第耳。”在当时而言,读书、登第、当官才能光耀门楣,才能飞黄腾达。对于一般想要出人头地的人而言,这是必经之路。但是王阳明却不以为然地摇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这句话一出,对于老师而言,震惊是肯定的,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居然一本正经地说要当圣人,无论古今中外,十岁的孩子立志当圣人别说找不出来几个,估计很多孩子十岁的时候正是疯跑疯闹的时候,连圣人是什么都不晓得。可是王阳明却能够在“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大明朝说出这样振聋发聩的话,的确不是凡夫俗子。
就这样,儿时看似荒诞的不经意的一问,却成了王阳明树立的一个终身目标。他穷尽一生都在思考,何为第一等事。何为第一等事,不仅问出了人为什么出生在这个世界上,还问出了人应该怎么活着,要走什么样的路,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是对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思索。
穿越古今
《传习录》中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意思就是:“一个人若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首先要立志,不然会一事无成。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都是靠着坚定的意志学成的。”
王阳明说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学圣贤耳,并以此为志向一生努力成圣;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以此为志向解救中国。其实不仅仅这两位同出浙江绍兴的古今名人如此,但凡圣贤,大都胸怀宏图之志,并且一直向着目标前进,然后才能开创一番事业,流芳百世。
当年陈胜起义时喊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就表明了他的志向,不是像燕雀那样只要触及榆树就心满意足了,而是要像鸿鹄一样展翅翱翔于九天之上。因为如此远大的志向,陈胜最终起义成功称王。
我们的开国伟人毛主席,青年时代就立志报国,献身革命。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同学们对他的评价就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1914年,毛主席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全身的费用加起来只有几块大洋,而这为数不多的钱还要节约出三分之一用在订报上,以至于铺盖和衣服都非常单薄。在学校期间,毛主席与同学提出三不谈:一不谈金钱,二不谈身边的琐事,三不谈恋爱。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因为他认为改造世界需要知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看尽这些名人,我们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决定了他的高度。反观生活在现在的我们,被这社会的快节奏和重物质完全消磨掉了具有一定的高度的理想。如果有一天,你去到路上,随便问几个人你的理想是什么?估计十有八九给你的答案都是赚大钱,出门旅游等等的回答。如今,这些也算是理想的其中之一。现在在大街上如果你说你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圣人,或者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知道会不会让人侧目,以为你是疯子。
理想的缺失,应该是民族的悲哀。而学习王阳明,恰恰是为了避免这种悲哀。因为王阳明自小就有明确的志向,而且一生都为了这一志向而努力。
正能量小贴士
志向,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让你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不至于迷失了方向。就像有句话说的:有梦想不足以使我们到达远方,但是到达远方的人,一定都是怀揣梦想的。树立志向,才能让内心真正强大,支撑着你去完成它。
居庸关圆英雄梦
十四五岁的少年,总是怀揣英雄梦,王阳明也是如此。十五岁那年的某天,王阳明突然找到父亲,非常严肃地说:“爹,儿子决定了,要讨平鞑靼,为国靖难,这是我写给皇上的上书,请您先过目。”十五岁的小儿说出这种话,在王华眼里简直就是大言不惭,所以王华一边撕那封上书一边骂:“你这纯粹是自不量力,胡闹!”王阳明的英雄梦就这样被父亲否决了。
不过,有些东西越是扼杀,就越容易疯长,更何况是千古圣人的梦想,所以王阳明趁着家人不注意,偷偷跑到了居庸关。
居庸关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灭元之后怕北元卷土重来,所以命徐达、常遇春督造的防御体系,作为北京的咽喉腹地,可见其凶险重要非常。王阳明一路纵马至此,望着依山起势,巍峨雄壮的居庸关,闭上眼睛,仿佛就可以感受到当时的金戈铁马,战鼓硝烟,顿时心中豪情万丈,“为国效力,靖平边患”,只剩下这八个字在耳边回荡。
想来也是,从明朝建国之初,一直到王阳明生活的年代,已经有一百多年。中国古代历来如此,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治久必乱,乱久必治,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因此,明朝这一百来年,也是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
先说蒙元统治时期,汉人是他们眼中的劣等公民,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明太祖朱元璋就在这时候横空出世,从蒙古人手中收复失地,恢复了汉人江山。明朝建国后,将北元赶出关外。然后,边关时有进犯,战争不断。
再说明朝统治者内部,也一直因为皇权的诱惑而进行着各种明争暗斗。明朝虽然历经辉煌,但是内忧外患也是有的。所以,在这样的国情下,维系国家命运的文臣武将,必然会被摆上风口浪尖。
此间,方孝孺和于谦当是明朝最大的悲剧。方孝孺因为刚直不阿,在靖难之役时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诛十族,孤忠赴难,这是民族大义的沦丧,开启了明朝文人悲剧命运的序曲。此后于谦,清正廉洁、为民请命,保家卫国,却被冤杀,这是苍生的劫难,简直就是悲剧序曲中最绝望的音符。
方孝孺和于谦这样一心为民为国之人,最终却落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让人生气,更让人心寒。所以当以此二人为偶像,以民族大义为主导思想的王阳明凭吊圣贤、思考退敌之策,觉得胸有成竹而下山,迎面碰上两个鞑靼人的时候,可想而知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
对于一个十五岁乳臭未干的小子两个鞑靼人当然不可能提防,王阳明正好趁此时机搭弓射箭,两箭连发,两个鞑靼人也双双中箭。虽然王阳明射中二人,但是由于年小力弱,未能将两人射杀,不过还是凭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愣劲儿,连喊带杀的生生将两个鞑靼人吓跑了。王阳明《左传》还是学得不错的,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并没有追去,而是慢慢拉住缰绳返身朝家走去。
居庸关一行,圆了王阳明的英雄梦,不过回家之后,估计王阳明这小英雄会遭殃,毕竟依着王华的性子,不打一顿也得骂一顿啊,未成年离家也就算了,还打打杀杀,成何体统。但是从以前的事情来看,在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明朝,王阳明也算是一朵奇葩,完全是任打任骂,我自我行的那种,回家之后王阳明有没有被王华责备我们无从知晓,唯一知道的是居庸关一行,满足了少年的英雄梦,而且当天晚上还做梦梦到去了纪念汉朝名将马援的伏波将军庙,并且在庙中赋诗一首: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醒来之后,王阳明将这首诗记了下来。王阳明不会知道的是,这首诗和这个故事以后穿越古今,流传下来,更不会知道的是他以后会成为一名军事家,这次的事件是他此后战争生涯中的第一场胜仗。
十五岁的王阳明,在这次的事件中,已经充分体现出了他的军事天才。他虚张声势,巧妙利用了《三十六计》中的“树上开花”计;他突然出击,完全得到了《孙子兵法》中“其疾如风,动如雷霆,其掠如火”的精髓;他百发百中的箭术,为其今后军事生涯中的战功赫赫埋下了伏笔。
穿越古今
王阳明十五岁的时候,拉弓射箭射伤两个国家的敌人,以圆自己的英雄梦。如今,这种事情在和平年代是犯法的,但是在明朝当时战乱不断的年代却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我们要学习的并不是王阳明伤人,而是王阳明的勇气和树立了梦想就去努力完成的坚定。
每一个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或许都像王阳明一样,有一个英雄梦,这种梦,可以称之为理想,在我国古代,则称之为“志”。古人重视志向,认为它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是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有了这个方向,才能找到人生的路,才能踏踏实实地走。所以,即使穷困潦倒,也要恪守“人穷志不短”的精神。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曾说:“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这段话是王阳明对个人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的强调,也就是教导人们要坚持自己的“心之所想”。意思是:“只要心中不忘存天理,就是立志。不忘记这一点,久而久之心自然会凝聚在天理上,就像道家所说的把凡胎修炼成圣胎。如此将天理时刻铭记于心,逐渐达到宏达神圣的境界,也是从心中最初的一念不断坚持并发展下去的结果。”
也就是说人既要有心之所想,又要去践行心之所想,这样才能成功。以工作来说吧。古时候很多人一辈子就是做一份职业,在一个地方工作。而现在很多人都是跳槽跳习惯了,三天两头换工作,很多工作都尝试过,屡见不鲜。或许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时代不同造成的,但是这其中也有自己觉得自己无法坚持下去造成的。
比如说我们想要买房子,可是如今房价飞涨,看到身边那么多人都买不起房子,自己攒钱买房子的信心也就随之减弱了、动摇了,然后在还没有攒钱之前就放弃了。再比如说我们想要减肥,可是因为减肥实在太累了。不仅看到美食不能享用,还要天天运动,当胃感到饥饿,肌肉酸疼的时候,我们自己就退缩了,在还没有减重的情况下就放弃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只是因为现实太骨感了,所以打击了我们理想的丰满。我们总是在想,别人都没有完成的事情,我们怎么可能完成呢。于是就这样,在心之所想还没有达成之前,就主动放弃了。然后我们距离成功就越来越远,远到后来甚至觉得不成功是理所当然的。完全忘记了一句话叫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人人都像王阳明一样成为震古烁今的圣人不太可能,可是制定一个符合自己的小目标并完成了那也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成功。只要有目标,就有支持走向成功的导航;只要坚持不懈,就有支持走向成功的动力。每个人都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加油。
正能量小贴士
现如今,对于志向,对于英雄,或许都有了新的注解和含义,但是恒久不变的,是它们一直富含着催人上进的正能量。其实,英雄无所谓远近,人生就是一场战争,人活着就是要扮演英雄的角色。志向无所谓大小,只要有,就能够让你奋发向上。
识得娄谅学做圣贤
十八岁时,王阳明路过广信,即如今的上饶,想到当时的儒学大师娄谅在此讲学,便特地登门拜访。
娄谅何许人也?总体来说,他跟王氏一族还是挺像的,或许大体圣人、贤才都会走差不多的路子。娄谅不仅像王阳明一样年轻时候就想要成圣,而且还像王阳明的祖宗一样,是个擅长算命的神人。
据说早年娄谅去京城参加会试,走到半路突然返回不去了,别人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此行不但不能中举,而且还会遇到灾难。”别人都不相信,唯独他颠颠儿地回家了。事情妙就妙在这里,没出几天,会试的贡院果然起火烧死了很多举人,应了娄谅的说辞。后来黄宗羲在其《明儒学案》中评论说这是因为娄谅“静久而明”,所以有了预测未来的“神术”。
不过显然,娄谅对于做半仙是没有兴趣的,他最大的志向,还是成圣。为了成圣,娄谅游走四方,遍访名师,结果却让他失望了。这些名师都在教导他要考科举,要做大官,但是没有人告诉他要如何沉下心来修身养性,所以一直失望,一直奔走的娄谅,终于在多年后遇到了吴与弼。
吴与弼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大家,但是现在很少有人提及,不过我们可以从熟悉的王阳明开始推。明朝历史上的哲学家,我们知道王阳明,排在王阳明前面的是陈白沙,而陈白沙的师父就是吴与弼。
吴与弼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号称儒家,行事作风却像墨家。每天天一亮就招呼着所有徒弟去开荒种地,如果遇到学生偷懒就会开始喊:“如今偷懒不用功,他日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孔孟传人。”所以在他的悉心教导和督促下,徒弟个个出类拔萃,一出仕就能名动天下。同时吴与弼本人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不过当朝廷慕名而来找他出仕的时候,吴与弼却非常直白地拒绝道:“不除宦官、佛学却妄想天下太平,那是不可能的,找我也没用。”娄谅就是拜入吴与弼的门下学习了多年,在认为自己学到了理学的精髓之后才跑到广信广招门徒,开办学校的。
同样想成圣的王阳明来拜访,娄谅自然十分高兴。不过娄谅并没有陈白沙那样的本事,能够举一反三,对于理学的研究,可能也是半瓶子醋,所以在跟王阳明探讨的时候,发现王阳明什么都懂一些,他说理学老一套的时候王阳明根本就没注意,所以就说出了一句:“圣人可以学而至”。就是这句话,恰恰说到了王阳明的心坎儿里。如果说王阳明少时遇到的道士说王阳明以后注定成圣人带着迷信色彩,那么现在娄谅说“圣人可以学而至”就是将迷信提升到了理论高度,更加坚定了王阳明成圣的决心。
穿越古今
王阳明认识娄谅,知道圣贤可以学而至之后,就开始朝着这个目标奋勇前进,无论其间遇到多少困难,都不曾阻挡他坚定不移的脚步。
从对理想的坚持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和今人有很大的不同。古人立志都是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居庙堂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类的;到了近代,一般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身报国”之类的;一直到了现代,绝大多数人的理想都变成了赚钱。
虽然因为时代的不同而造就了理想的不同,但是拿现在赚钱的理想去跟以前救国的理想相比,感觉真的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不仅仅从高度上,也是从思想上。
也难怪我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熊十力先生痛心疾首:“今日中国人之生活最贫乏,其生活内容至空虚,故遇事多表现为虚诳、诈伪、自私、自利、卑怯、无耻、下贱、屈辱、贪小利而无远计”。而熊十力先生认为之所以造成这一切,就是因为国人“无志”。
其实,钱固然重要,但是把钱看为最重要的就太夸张了,也太扭曲了。因为我们的志向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生活才能更加多姿多彩,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健康。换而言之,在如今这样物质的社会,更应该关注信仰和心灵的健康。
正能量小贴士
如果朝着理想前行的路上遇到困难,遇到坎坷,那就向人请教,然后自己再消化吸收,有的时候人的改变只在一瞬之间。思想更是如此,打破了那个瓶颈,会瞬间醍醐灌顶,然后打开另一番天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