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常识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最小的造句单位——词语

刨根问底话词源

“因缘”“三昧”是外来词

“因缘”本是佛教词语,是梵文Hetupratyaya的意译。佛教中认为,在产生“果”的过程中,起主要直接作用的条件是“因”,起间接辅助作用的条件是“缘”。“因缘”的本义就是造成结果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三昧”经常和“三味”混为一谈,其实“三昧”和数词“三”无关。“三昧”是外来词语音译,《俱舍论》卷四将其定义为“心一境性”,即“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一种精神状态,所以又可意译为“定”。因为只有“入定”,才可取得正确的认识,做出明确的判断,“三昧”由此可借指事物的精要或真谛。

“太师椅”中的“太师”指谁?

有关太师椅名称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张瑞义的《贵耳集》。书中提到“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来只有栲栳样,宰执侍从皆用之。因秦师垣宰国忌所,偃仰,片时坠巾。京伊吴渊奉承时相,出意撰制荷叶托首四十柄,载赴国忌所,遗匠者顷刻添上。凡宰执侍从皆用之。遂号太师样。”

文中记载说,秦师垣坐在上校椅上一仰头,头巾无意中坠落下来。吴渊看到,便命人制作了一种荷叶托首,由工匠安在校椅的椅圈上,太师椅就这样被发明出来。“太师椅”一词也因此流传下来。

文中所提到的“秦师垣”,就是当时任太师的大奸臣秦桧。因而,“太师椅”中的“太师”指的是佞臣秦桧。

“何首乌”的由来

何首乌又名“野苗”“交藤”“夜合”“地精”“九真藤”等,以根入药,属名贵中药材。久服长筋,益精髓,延年益寿。

何首乌原本是人名,祖籍河南省顺州南河县。他的祖父原名田儿,由于生理缺陷,五十八岁时还未能娶妻。有一次在郊外发现两株蔓藤,虽离三尺有余,但藤茎能够自动交合、分开。田儿好奇,遂将蔓藤连根挖出带回家中。他将蔓藤连根研磨泡酒服用。七日后,有了讨老婆的欲念。又接着喝了十天,觉得年轻了许多,于是娶了寡妇曹氏。此后,田儿便经常服用这样蔓藤。借助此药的神奇药效,田家遂儿孙满堂,人丁兴旺。

田儿的子孙也服用此药,个个长寿。于是乡邻们便纷纷来田家找何首乌讨要此种蔓藤。因为找何首乌目的就是讨要蔓藤,久而久之,“何首乌”就成了这种蔓藤的代名词了。

“冠冕”并非皆“堂皇”

“冠冕堂皇”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而实际并不如此。在古代汉语中,“冠”的第一个意思是帽子。在古代,人们的身份地位不同,所戴的帽子也不一样。庶人戴的是用黑布制成的“缁布冠”,士大夫戴的是用黑缯制成的“玄冠”,而天子、诸侯、卿大夫戴得则是“冕”。“冕”是帽子当中最尊贵的,大致规格如下:上面是木板,木板外包麻布,上面是黑色,下面是红色。

由此可见,冠冕虽放在一起连用,但二者有严格区别。所以,只有帝王和官吏的帽子才“堂皇”,而普通人的“缁布冠”是无论如何也气派不起来的。

“乌纱帽”的由来和演变

在戏剧舞台上,凡是当官的,总要戴一顶“乌纱帽”。其由来是这样的:“乌纱帽”也叫纱帽,其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头。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装为一种纱帽,皇帝对此大加称赞,因此便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有时皇帝也会佩戴。这种纱帽两旁各有一根细长翅,由于翅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便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以免碰掉帽子,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

到了明朝,官员们仍沿袭宋制戴纱帽,但皇帝已不再戴了。从明世宗时开始,人们将纱帽称之为“乌纱帽”,同时其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不但翅的长度缩短了,而且其宽窄也不相同;官阶越大,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亦然。其形状和后世戏台上的乌纱帽基本一样。

清初顺治帝入关时,由于收留了许多明代降臣,而且为了笼络人心,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明代朝服,戴明代乌纱帽。等到清室统治巩固,才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变为红缨帽。但人们仍习惯使用“乌纱帽”一词,久而久之,“乌纱帽”便成为官位的代称了。时至今日,我们仍将罢官现象称为“丢了乌纱帽”。

“万岁”原本不是指皇帝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万岁”与皇帝联系起来。其实,“万岁”一词原本并不是指皇帝。西周时期,有关于“万年无疆”“万寿”的记载,但它们并不是专对天子的赞称,而仅仅是一种行文的款式。战国时期到汉武帝之前,“万岁”一词时常出现,但并非是“皇帝”的意思,其用法可分为两类:一是说死期;二是表示欢呼之意。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万岁”被儒家定于皇帝一人。从此,“万岁”成了皇帝的专用词。

“三呼万岁”原为“山呼万岁”

“山呼”一词,典出《汉书·武帝本纪》。据说,元丰元年春天,汉武帝登嵩山,场面浩荡,其随从的吏卒们听到山中隐隐传来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于是武帝便视其为“祥瑞”,将“山呼万岁”定为了臣子朝见皇帝的礼仪。据《元史·礼乐志》载:凡朝见皇帝的臣子跪左膝,司仪官高喊“山呼”,众臣叩头应和说:“万岁!”司仪官再喊“山呼”,臣子还得像前次一样。最后司仪官高喊:“再山呼!”朝见的人再叩头,应和说:“万万岁!”

这就是“山呼万岁”典故的由来,我们日常口中所说的“三呼万岁”其实是对“山呼万岁”一词的误解。

“青眼”与“白眼”的典故

“青眼”和“白眼”的典故,与“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有关。“青眼”指凝眸视之,表示尊重或喜爱;“白眼”指眼眸斜睨,表示轻视之意。

据《晋书·阮籍传》载:名士阮籍桀骜不驯。他的母亲去世了,很多人前来吊唁。阮籍见到遵守礼法的人,便用轻视的眼光看着他们。当嵇喜前来吊唁时,阮籍也用白眼球对着他。嵇喜见状,便扫兴而归。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哥哥遭到阮籍的白眼,就带上了酒,腋下挟着张琴,来造访阮籍。阮籍十分高兴,立马迎了上去,凝眸视之,热情接待了他。这就是“青眼”和“白眼”典故的由来。现在人们常用“青眼有加”或“青睐”表示对人的赏识或喜爱,以“白眼”表示对人的厌恶之情。

“萧郎”为何指情郎?

唐代诗人崔郊在《赠婢》中有这样的诗句:“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在诗中,崔郊以“萧郎”自居。在古代诗词中“萧郎”泛指情郎,并非是指姓萧的男子。“萧郎”一词被当作“情郎”来用,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缘于汉代刘向《列仙传》中讲述的故事:“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夫妻二人皆随凤凰飞去,秦人就为弄玉修建了凤女祠,祠中常有箫声传出。后来,人们用“弄玉”代指美女或仙女;用“萧史”借指情郎或佳偶,又称“萧郎”。

一种说法是,“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萧衍乃南朝梁的建立者,风流多才,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后多以“萧郎”指代女子所爱恋的男子。

“慈母”本与“慈祥”无关

在古代中国,“慈母”是个专门的称谓。在《仪礼》中,对“慈母”的条件作了如下规定:第一,该女子是小妾身份,没有孩子或没生育男孩;第二,丈夫另外的妾去世并遗留下一个男孩;第三,丈夫需下达明确的收养指令,即命妾“以为子”,命子“以为母”。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才能称为“慈母”。知道了这些,在读到《仪礼·丧服》中的“慈母如母”时,才不会感到突兀;才能理解“慈母”不是生母而是养母;才能够明白“慈母”与“慈祥”本无关系。

随着词义的演变,“慈母”的内涵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在唐代,慈母已不再是一个专称。如李白诗中就有“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的句子,显然,这里的“慈母”已不是《仪礼》中“慈母”的涵义。

“中国”一词的演变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据文献考证,“中国”一词共有五种用法:一指京师,即都城;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华夏或汉人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由此可见,“中国”一词在古代是个地域概念。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地域概念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西周时期,“中国”指西周人自己居住的关中、河洛地带;东周时,“中国”一词涵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汉以来,又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辛亥革命后,将“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中国一词也由地域概念变为一个专有名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孺子牛”的由来

“孺子”本是古代人们对小孩子的书面称呼。“孺子牛”这一典故出自《左传》,讲的是齐景公的故事。据史料记载,齐景公晚年,非常宠爱小儿子荼。有一次,荼撒娇,要景公扮牛给他牵着玩。景公不顾自己是一国之君的身份,竟趴在地上,口衔绳子,让荼当牛骑。孰知,荼一不小心从“牛”背上跌下来,手中的绳子一下把齐景公的牙齿给折断了。

这就是“孺子牛”典故的由来,这一词本来只用于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后来,经鲁迅引用,“孺子牛”就变成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意思了。

“逐客令”的由来

“逐客令”中的“客”指客卿,是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逐客令”本为驱逐客卿的命令,后来,这一词指主人不欢迎来客,用明说或暗示的方式,催客人赶快离去。这一典故说的是秦王嬴政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有许多外国人在秦朝做官。有一个叫郑国的人以开渠灌溉的名义到秦国去做奸细。不久,郑国的身份就暴露了,于是秦国的宗室大臣就劝说秦王发《逐客令》,把诸侯各国的客卿一律驱逐出境。当时,李斯也在被驱逐之例,便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令》,劝谏秦王收回成命,后来秦王接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职务。这就是“逐客令”一词的由来。

“罗浮梦”的由来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境内。据《龙城录》载,隋文帝开皇年间,赵师雄游罗浮山。傍晚,他在林间小酒店旁偶遇一位美人。这位美人妆束雅淡,香气袭人。赵师雄与其交谈甚欢,便相约去酒店喝酒畅谈。喝酒的时候,美人身边的绿衣小童还在一旁歌舞助兴。赵师雄喝着喝着就睡着了。他睡了很久,直到东方天际发白,起来一看,发现自己不是在小酒店里,而是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鸣叫。此时,明月已落,三星渐退,好景不长,只落得一腔感伤罢了。

这就是“罗浮梦”的由来。后人常用这一词语感叹好景不常,人生如梦。也用“罗浮”、“罗浮美人”“罗浮魂”等来咏梅花。

“五魁首”是“五经魁首”的简称

“五魁首”即五经之魁首。明代科举分五经取士,每经以第一名为经魁,故称“五经魁”,简称“五魁”。“五魁首”一词与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有关:

相传,明成祖朱棣自以为才华横溢,便在一次科举考试中扮成举子的摸样混入考场。他认为自己一定能夺得五经之魁,没想到发榜时才得了第五名,故十分气恼。朱棣一怒之下,便去质问主考官。主考官头也没抬地说:“这个第五名还是勉强给你的呢!”等他抬头一看问话之人是当今皇上,便吓得浑身打颤。朱棣也怕传出去丢面子,便一句话没说扭头走了。

主考官既怕得罪皇上,又不能更改金榜,便想出了一个妙计,在榜文上加了“第五名为前四名之魁首”的注解,意思是第五名才是第一名。

这就是“五魁首”典故的由来。后来,这一词逐渐成了喝酒划拳时的酒令。

“喝墨水”的由来

据载,北齐朝廷曾下过命令,在考试时对“成绩滥劣者”要罚喝墨水,喝多少,视滥劣程度而定。

梁武帝时,对喝墨水的数量作过明文规定,“差寥者,罚饮墨水一斗”,相当于今天的一大碗。在《隋书·仪礼志》中,也明文规定,士人应试时,凡书迹潦草凌乱的要罚饮墨水一升。甚至秀才,孝廉等会试时,如“文理孟浪,书写潜劣”,也要罚饮墨水。

喝墨水这一荒唐规定,在沿袭了几个朝代之后,便不再流行。后来,“喝墨水”一词也由贬义转化为褒义,常用来形容读书之人。

“古稀”的原意是“古来稀少”

《论语》中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句子,后来“而立”“不惑”便成了三十、四十岁的代称。类似以雅语代俗语的做法,是人们表达特定感情的需要。现代汉语中通行的一套年龄称呼,除“而立”、“不惑”外,五十称“半百”,六十称“花甲”,七十称“古稀”,八、九十称“耄耋”,百岁称“期颐”。

一般来说,雅称会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如“不惑”表现了自信的人生价值观,“期颐”则长寿的象征,而“古稀”一词则带有强烈的悲观情绪,是古来稀少的意思。“古稀”一词源于杜甫《曲江二首》一诗,原句为“酒债寻常处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中语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年代,战争中生灵涂炭也是常有之事,致使壮年时代的他,身边多半的朋友已不在人世。因而,他才会有人生苦短、七十古稀的感叹。

“小品”的由来和演变

“小品”一词早在晋代就出现了,本属佛教用语。《世说新语·文学》中有“殷中军读小品”的句子。刘孝在句下标注:“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由此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所以备受人们的青睐。

明代末期,一些文人为逃避政治祸患,嗜佛成风。随着“禅悦”之风的兴盛,文士们便将“小品”概念移植到文学之中。公元1611年,王纳谏编成《苏长公小品》,最早将“小品”视作文学概念。这时的小品大体上指散文体,篇幅短小,隽永新异。

我国喜剧小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继承和发展了话剧、相声、二人转、小戏等剧目的优点。其特点是用“笑”和夸张的语言反映事物、折射真理,用一种“启发式”的形象思维激活人的感官,使人们从笑中受到感悟。

“匹夫”和“匹妇”

匹,原指数量。古代以两丈为一端,两端为一两,因而一两就是一匹,长四丈。两而成匹,是相合的意思。按照这个意思来理解:夫,男子;妇,女子。两者也相合,因而也叫匹夫、匹妇。男女相合,普普通通,后来匹夫和匹妇,就专指没有爵位的平民,匹夫、匹妇就成了普通、平常人的代称。

段玉裁注《说文》中有:“虽其半,亦得云匹……犹人言匹夫也”的句子,意思是说匹夫、匹妇拆离开来也可以单独使用,“匹妇”一词因用得少而渐渐被淘汰,于是“匹夫”就不单单指男,而是泛指普通、平常人了。如《韩非子·有度》:“赏善不遗匹夫。”句中“匹夫”就泛指寻常之人。

买“东西”而非“南北”

日常生活中,“买东西”已经成了人们购物的代名词。“东西”之所代指物品,源于这样一个典故。

据说,朱熹在街上遇到好友盛温和,便打招呼道:“你提着篮子去做什么?”盛温和答道:“买东西。”因当时没有“东西”这一说法,因而朱熹一时不明白他要去买什么。后来,朱熹在盛温和的提醒下,才知道“东西”所指何物。原来古人用金、木、水、火、土代指西、东、北、南、中五个方位。“东”即“木”,代表一切植物;“西”为“金”,代表一切金属矿物;“南”属“火”, “北”乃“水”, “中”属“土”,代表一切有用的物质。

盛温和所说的买“东西”是诙谐说法,代指上街去买金木之类可装入篮子的物品,若说“南北”就不对了,因为篮子是不可以装水和火的。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说买“东西”而非“南北”的缘故了。

“桃李”的由来

人们常用“桃李满天下”一词作为教师辛勤育人,培养众多学生的赞誉之辞。

把学生比作“桃李”源于这样一个典故:

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叫子质的人,他做官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后来,子质获罪被罢官,只身一人跑到了北方。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至于流落北方。子简听后,笑着对他说:“春天种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荫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果实。但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却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伤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要像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这以后,人们就把培养人才称为“树人”;把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

“借光”一词的由来

《战国策·秦策》记载,秦国将军甘藏曾对齐国使者苏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在一个靠江边的村落里,姑娘们每晚都集中在一起做针线活儿。有一个姑娘家里很穷,连灯烛都买不起,别的姑娘以为她爱占小便宜,因而都不愿意让她来。这位姑娘说:“我虽买不起红烛,但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把她留下了。

这就是“借光”一词的由来。后来人们就把请求别人提供某种帮助和从别人那里分享荣誉称作“借光”。

倒霉最初写作“倒楣”

“倒霉”最初写作“倒楣”,意思是将旗子放倒。该词出现在明朝后期。隋唐开科举考试之先河,明代也沿袭“科举取士”制度。因为科举是读书人入仕的主要途径,因而科场内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一般读书人想在科考中有所收获实属不易。为了讨个吉利,也为了给考生鼓舞士气,临考之前,考生的家人一般都会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人们称这根旗杆为“楣”。

依据当时惯例,揭榜之日,如果考生榜上有名,其家门的旗杆可以照竖不误;如果考生名落孙山,该考生的家人就会把自家的旗杆放倒撤去,叫做“倒楣”。

后来,人们在词语的运用中,逐渐把“倒楣”写成了“倒霉”,或写成“倒眉”二字。

“胡说”乃胡人之说

“胡说”指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乱说。东晋之后,“胡说”一词就已经出现。“胡说”其实就是指胡人之说。胡人即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尽管文化落后,但军事力量却很强大。西晋末年,政治腐败,胡人乘机攻入中原,并将西晋统治者赶走。动荡时期,先后有鲜卑、匈奴、羯、氏、羌等五个少数民族主宰中原地区。

胡人的入侵,给中原地区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先前汉族统治者尊崇儒家之学,说话、办事都以孔子的学说做依据。但是胡人还未接受过此类教育,因而说话、做事完全不以礼法为依据。因而,汉人就把乱说和没有根据的说话,称之为“胡说”。

这就是“胡说”一词的由来。

“王八蛋”原为“忘八端”

“王八蛋”一词原为“忘八端”。古人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称为“八端”,此“八端”为做人之根本。“忘八端”是指忘记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这八种品德的人。

“王八蛋”是“忘八端”的谐音。“王八”的字面意思是“甲鱼”的俗语,但因民间有“雌龟偷蛇”的说法,因而“王八”一词的背后意思是指依靠妓女为生的男人,是一个带有侮辱性的词汇。因而“王八蛋”也成了一个骂人的词语。

“汗青”原指烘烤竹简的工序

“汗青”的原意是青竹出汗的工序,后来成为竹简的代名词。南宋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因而“汗青”一词也代指史册。古时候,人们以竹简为书,即在竹简上镌刻事情或文章。制作竹简,首先要选上等青竹,然后将其削成长方形的竹片,再用火烘烤一片片的青竹,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书写,另一方面也为干燥防虫。烘烤之时,本来新鲜湿润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了水珠,像出汗一样。这道烘烤青竹的工序就叫做“汗青”了。

“铜臭”的典故

据《后汉书·崔烈传》载,东汉后期,政治腐败,卖官鬻爵之风盛行。有个叫崔烈的人,曾任郡守、九卿,口碑还算不错。汉灵帝的时候,崔烈在当时风气的影响下,也随波逐流,花钱买了司徒的官职。崔烈虽位列三公,是一品大员,但声誉却大不如前了。有一天,就问他的儿子崔钧:“我现在位居三公,人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呀?”崔钧回答说:“议论的人都说你这个官职带着铜钱的臭味。”崔烈听后很是惭愧。

这就是“铜臭”一词典故的由来。后人们用“铜臭”讽刺那些见利忘义、见钱眼开的拜金者,也指权钱交易、花钱买官的不正之风。

“捉刀”与“枪手”

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依附。北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面见曹操。曹操觉得自己长得不够威严,会损害国家的形象,就叫外貌威武庄严的部下崔季珪穿上他的衣服,假扮他的身份接见使者,而曹操自己却拿着刀扮成护卫,站在崔季珪的坐榻旁边。等朝见完毕,曹操派人向匈奴使者打听他对魏王的印象。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看起来很有威严,确实不错,但是站在座榻旁边的那个捉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捉刀”一词由此而来,后来代写文章叫“请人捉刀”,替人作文的人叫“捉刀人”。现在人们把替考的人叫做“枪手”,请人替考叫“请枪手”,与“请人捉刀”意思相同。

“梨园”的由来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后因唐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因而“梨园”一词便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或艺人的代名词。

据载,唐玄宗曾选曲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子弟”。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这就是“梨园”一词的由来。

皇帝梨园子弟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太常寺中的坐部伎;二是宫女;三是民间艺人。这些人身份特殊,在宫廷娱乐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跑龙套”的由来

“跑龙套”这一说法源自戏剧。在中国戏曲里,有一种角色,叫龙套。龙套是以整体出现的,一般以四人为一堂。在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示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的作用。

龙套多数时间站着,叫“站文堂”。龙套有时要走动、快走、跑,有时编队、变换队形等等,这些动作就叫“跑龙套”。龙套在旧戏班里虽是杂行,但在舞台演出中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扮演龙套能多方面锻炼演员的表演能力,因而在科班里,学员入科后,启蒙的舞台锻炼,就是跑龙套。

在日常生活中,“跑龙套”是说不是主角和重要角色,只是打杂,办些不重要的杂事小事。用于说别人,也用于说自己。

“恶作剧”的由来

“恶作剧”是故意使他人陷入窘境,并在旁观赏他人尴尬、吃惊、惶恐等情绪表现,借此得到乐趣。

据《酉阳杂俎》载:唐朝时期,有个叫韦生的读书人带着家眷要搬到汝州去。路上,他结交了一个僧人,二人交谈甚欢。傍晚时分,僧人指着前方说:“不远处就是我所在的寺院,你不去看看吗?”韦生欣然答应,就让家眷先行,他二人在后面边走边谈。行至数十里,仍不见寺院形迹,韦生便怀疑僧人不怀好意,遂以弹弓射之。韦生连发五弹,每弹都能射中僧人后脑勺,但僧人还是毫发无损,只是说了句:“郎君莫恶作剧。”韦生无奈,只好跟僧人到了寺庙。在那里,韦生受到了热情款待,他的妻子也安然无恙。这就是“恶作剧”一词的由来。

“马后炮”本非象棋术语

“马后炮”是象棋中的一种极厉害的杀招,但是比喻不及时的“马后炮”并非象棋术语,而是旧时戏剧界的一个隐语。“马”,谐音“码”。“马后”意思是把演出时间延长一些。与它配套的说法是“马前”,此“马”谐音“抹”,“抹前”即把演出内容去掉一些,提前结束。

“马后炮”一词最早见于元剧《隔江斗智》第二折:“大哥需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得迟了。”这里“马后炮”是“码后炮”的谐音。这里的“马后”是不及时的意思,“炮”是动词“炮制”的谐音,即做或处理的意思。

日常生活中,人们更熟悉象棋术语“马后炮”,于是“马后炮”渐渐代替了“码后炮”,意义也就变成了“不及时的举动”的意思。

“跳槽”竟是青楼术语

“跳槽”原指风月场中男女另寻新欢的行为,后指更换工作的大众通行语。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对“跳槽”一词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之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

“跳槽”这一词最早是说妓女的。一个妓女和某个嫖客好了一段时间后,又另觅新欢,如同马从一个槽换到了另外一个槽吃草。因此,这种另攀高枝的做法被称为“跳槽”。后来,这一词也被用到了嫖客身上。一个嫖客如果对某个妓女厌倦了,又另外找了一个,这种行为也可称为“跳槽”。

“纸老虎”的由来

“纸老虎”一词属民间俚语。在《水浒传》第二十五回中,武大郎捉奸在房,西门庆吓得钻到床底下,潘金莲责骂道:“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急上场时便没些用。见个纸虎,也吓一跤!”这是目前可考关于“纸老虎”一词的最早记录。到19世纪中期,广东俚语也出现了“纸老虎”一说。英国来华传教士马礼逊编著的《广东省土话字汇》中就有paper tiger一词。现在人们常用“纸老虎”一词形容外强中干的人。

“吃醋”的典故

在男女两性关系方面如果产生嫉妒的情绪,甚至出现争吵、打架的现象,俗称“吃醋”或“捻酸吃醋”。现代生活中,有些人见别人受到表扬或奖励,心存嫉妒,眼红别人,也被戏称为“吃醋”。把“妒忌”与“食醋”联系在一起,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据说,因房玄龄因辅佐有功,唐太宗想把几个美女赏赐给他做妾,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后来才知道房玄龄不肯接受美女是因为家有妒妻,因而命人将一壶“毒酒”送给房夫人,声称如不接受这几名美妾,便服毒酒自尽。房夫人不为所惧,接过毒酒一饮而尽。饮后才发现壶中装的是醋,而非毒酒。原来皇帝是以此来考验她,给她开了一个玩笑。这就是“吃醋”一词的由来。

“傻瓜”为何不叫“傻菜”、“傻豆”

人们习惯把不聪明的人叫“傻瓜”,而不以“傻菜”或“傻豆”来形容他们。这是因为“傻瓜”的“瓜”字是一个地名,而非蔬菜的意思。

在我国古代,秦岭地区有一个叫“瓜洲”的地方。在那里居住的姜姓人取族名为“瓜子族”。这一族人踏实肯干,受雇于人时,干活特别卖力,而且做活时不声不响,不挑三拣四。这样,人们便误认为他们“愚蠢”,进而便把这类的“愚蠢”之人叫做“瓜子”。

“傻瓜”一词便由“瓜子”一词演变而来,而后沿用至今。

“父母官”的由来

“父母官”一词来自两汉时期南阳郡的两位太守,一位叫召信臣,一位叫杜诗。据《汉书》记载,西汉元帝时,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期间,关心百姓疾苦,兴修水利,筑坝开渠,灌溉良田,使郡内“水丰地沃”。他还禁止婚丧大办,严惩贪官,于是政治清平,百姓官吏无不敬爱,尊称他为“召父”。

又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南阳郡太守杜诗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他善于运用谋略诛暴立威。他任职期间减徭轻赋,兴修水利,疏浚旧渠并发明“水排”。由于其政绩卓著,勤政爱民,南阳人就把他与召信臣相比,称之为“杜母”。于是就有了“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一说,也即“父母官”一词的由来。

“走狗”一词的出处

“走狗”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是指“猎犬”。如《晏子春秋·谏下二三》中有:“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

自汉代始,“走狗”一词内涵发生了变化。如《史记》记载:“萧何功人,诸君走狗也。”此处的“走狗”很明显带有某种比喻意味,喻指追随主人、为人奔走卖力者。至宋元以后,“走狗”一词渐入百姓口语,并且带上了贬义色彩,逐渐演化为受主人豢养的爪牙、帮凶或无耻小人之辈的代名词。如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田七郎》中:“操杖隶皆绅家走狗。”

“走狗”一词,除了做名词外,还可以用作动词,指纵狗行猎。如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胜》中有:“博戏斗鸡,走狗弄马。”

另外,“走狗”一词还可以做自称谦词。

“尺牍”“鱼雁”为何指书信

在纸张被发明之前,人们的书信常写在白绢上,白绢长约一尺左右,故称“尺素”。除了用绢、布写信外,人们还常把书信刻在竹、木片上。因为竹片称为“简”,木片称为“札”或“牍”,所以书信又称“书简”或“书牍”。写信用的竹木片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因而书信又称“尺牍”。

古有“鱼雁传书”一说。汉代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辞曰:“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由这首烹鱼得书的民歌,衍生出了鲤鱼传书的故事。相传,三国吴人葛玄与河伯书信往还,就令鲤鱼充信使。唐代,自贞观年间始,人们就用厚茧纸制信函,形若鲤鱼,两面俱画鳞甲,腹中可以藏书,名曰“鲤鱼函”,故书信也被称为“鱼书”。

相传,不但鲤鱼传书,大雁也传书。故信使又被雅称为“鱼雁”、“鸿鳞”。鸿雁传书的故事,典出汉书《苏武传》。据载,苏武出使匈奴,19年不得归。后汉匈通好,而匈奴却诡称苏武已死。汉使至匈奴,探得苏武还活着,往见单于,称天子射猎长安上林苑,得一雁,足系帛书,言武在某一泽中。单于闻言,惊视左右,只好向汉使谢罪。

这就是人们用“尺牍”、“鱼雁”代指书信的缘故。

“斧正”的出处

据《庄子·徐无鬼》载,春秋时代,楚国郢都有一个人,鼻尖上粘上了一块白土,怎么擦洗也擦洗不掉,于是便请石匠帮忙。石匠左右端详了一会儿,便叫他站在一旁,并嘱咐他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要动弹,说着便举起手中的斧头,飞快地从他鼻尖上掠过。那人只听见耳边一阵风声,摸模鼻子,一点也没有损伤,而鼻尖上的白土已经被削掉了。

后来,人们借用这个故事,在请人修改文章的时候,用“斧正”一词表示对修改者的尊敬。

“刹那”源自印度梵语

“刹那”源自古代印度梵语。梵文不仅是印度的古典语言,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根据古代《僧只律》的解释:“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按照现在的标准时间算下来,一刹那只有0.018秒。

“刹那”一词传入我国后,在口语中具体长度逐渐淡化,人们仅用“刹那”形容短暂的时间,相当于“一瞬间”的意思。

百姓为何叫“布衣”

“布衣”即麻布衣服,借指平民百姓。在中国古代,盛产各种麻类,用麻织布历史悠久,因而麻布的价格相对便宜。那时候,棉花产量少,价格也高,棉布衣服只有大富大贵的显赫人家才穿得起。至于丝绸,更是普通百姓望尘莫及的奢侈品,因而普通百姓只能穿最廉价的麻布衣服了。

汉代的桓宽在《盐铁论·散不足》中对布衣作了这样的解释:“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在古代,老百姓要到八九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这以前,只能穿麻衣。因而普通老百姓就被称为“布衣”了。

“胡同”的由来

胡同,也叫“里弄”或“巷”,是指城镇或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街道。胡同,是元朝的产物,蒙古人把元大都的街巷叫做胡同。

据说,在蒙古语里胡同是水井的意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第一,元大都的中轴线是傍水而划的,大都的皇宫也是傍“海”而建的,其它的街、坊和居住小区,在设计和规划的时候,也是“因井而成巷”的;第二,胡同的名字大都与井密切相关。

胡同和井,在元大都时代都有了“市”的意思。在古代汉语里就有“市井”一词,即因井而成市。《析津志·钟楼》中有:“楼有八隅四井之号,盖东西南北街道最为宽广”的句子,在这里,井指大街的意思,因而胡同也就有了“市”的含义。

“十里洋场”的由来

十里洋场,指的是解放前的旧上海。解放前的旧上海有“东方巴黎”之称,那里洋人横行,洋货充斥,到处都充斥着浓郁的西洋风情。

“十里洋场”一词原写作“十里洋泾”,指上海租借地洋泾浜。在上海故城北门外一里余,有一条洋泾浜。它是黄浦江的支流,英法租界的界河。它的北面为英租界,南面为法租界,美租界则在虹口。西方侵略者在各自的租界里,修桥铺路,建茶楼酒肆、舞厅会馆等灯红酒绿之场所。于是,人们就把“十里洋泾”的“泾”字改为“场”字。因为“洋场”更具双关含义,它既指租界地洋泾浜,又指洋人肆意掠夺与花天酒地的场所。

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的外延扩大了,于是,“十里洋场”一词就代指整个旧上海地区。这就是“十里洋场”一词的由来。

“断背”“断臂”与“断袖”

影片《断背山》讲的是两个男性相恋的故事。人们在争议影片题材的同时,也对其中文译名有所争议。

此影片英文名是Brokeback Mountain,直译为“断背山”。因在美国境内有其真实地名,因而有人主张将影片直译为《断背山》。这一名称贴近影片英文标题,是最忠实的译法,符合地名翻译规则。

在汉语中有兄弟如手足的比喻。主张将影片译为《断臂山》是因为在剧中一主人公意外身亡,另一主人公如同失去兄弟如同断臂一样。但在古语中表示失去兄弟的词语是“断手”而非“断臂”。“断臂”一词是女子贞洁守身的意思。如《新五代史·杂传序》中就有王凝的妻子李氏自断其臂以示贞洁的故事。由此看来,此影片译成《断臂山》不妥。

“断袖”一词,典出《汉书》,讲的是汉哀帝和其幸臣董贤的故事。一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着了,哀帝因怕惊动他,便挥剑割断了自己的衣袖。后来人们就用“断袖”和“断袖之谊”表示男性的同性之恋。主张将影片译成《断袖山》正是源于这一典故。

“金龟婿”的由来

“金龟婿”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见于李商隐的《为有》诗:“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龟作为吉祥长寿的象征,被古人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如以龟论官,战国时“大将之旗以龟为饰”,汉代规定“大将军黄金印龟纽”,唐代武则天按官品高低分为金龟袋、银龟袋、铜龟袋,这就是“无端嫁得金龟婿”典故的由来。

据《新唐书·车服志》载,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以“明贵贱,应召命”。鱼符以不同的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装鱼符的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到了武后天授元年改内外官所佩鱼符为龟符,鱼袋为龟袋。规定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可见,金龟既可指用金制成的龟符,还可指以金作饰的龟袋。但无论所指为何,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但在现代汉语中,其“贵”的含义正在逐渐减弱,而“富”的含义却有逐日加强之势。

何谓“红白喜事”?

对“红白喜事”一词,《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男女结婚是喜事,高寿的人病逝的丧事叫喜丧,统称红白喜事。有时也说红白事。泛指婚丧。

结婚叫做喜事自不必说。白事指丧葬之事,为什么也称为喜事呢?据《清稗类钞》“丧祭类”载:“喜丧”, “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喜丧,就是生前福寿双全,死时寿终正寝。这一说法和“五福”之一的“善终”有相同之意。

正是因为老人去世被看作“白喜事”,所以在丧葬活动中,人们才常用“唱挽歌”的形势来悼念逝者。

为何说“马上”,而不说“羊上”、“牛上”?

现代汉语中,“马上”一词是“立刻、迅速”之意,是一个时间副词。在古代,“马上”是一个方位词,就是“马背上”的意思。

古代构词法中,“名词+方位词”这一结构是有限制的,即前面的名词性成分一般不能是有生命的动物类名词。如可以说“树上”、“墙上”而不能说“牛上”、“羊上”,应该说“牛背上”、“羊背上”。马作为历史久远的役使动物,其工具性特征异常突出,因而可以直接和“上”结合成“马上”一词,代表“马背上”的意思。

后来,“马上”一词逐渐由方位词语演化成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这是因为在古代,马是最便捷、最迅速的交通工具,比较紧急的公文都用驿马传递。因而“马上”一词有时候就代指“驿马”这种传递方式。随着这一用法的频繁使用,“马上”这一方位短语就逐渐演变为时间副词了。

老鼠为何称“耗子”

五代时期,局势动荡,战争频繁。为满足自己私欲,统治者变本加厉地搜刮百姓。他们搜肠刮肚,给苛捐杂税巧立了许多名目。据《旧五代史·食货志》载,赋税除正项之外,还有许多附加税,如百姓吃盐要交盐税,酿酒要交酗税,养蚕要交蚕税。不仅如此,附加税之外还有附加,名为“雀鼠耗”,即鸟雀和老鼠损耗的部分。官府规定:每缴粮食一石,加损耗两斗。连丝、棉、绸等一些雀鼠不吃的东西,也要加“雀鼠耗”,规定每缴银十两加耗半两。到后汉隐帝时,“雀鼠耗”由纳粮一石加耗两斗,增至加耗四斗,百姓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苦不堪言的百姓不敢公开抱怨皇帝,便将一肚子怨气发泄到老鼠身上,咒骂老鼠是“耗子”。这一说法,流传至今。

“智囊”的由来

“智囊”一词,始见《史记》。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载,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汉书·晁错转》中也载有:“(晁错)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由此可见,“智囊”一词与智慧有关。

但是,为什么用“智囊”来形容足智多谋的人呢?原来,“智囊”一词最初只是对足智多谋而又患有瘿疾之人的称呼。古有“瘿为智囊”的说法,《大唐新语》中就有唐王德俭“瘿而多智,时人号曰‘智囊’一说。唐朝颜师古注也有:“言其(晁错)一身所有皆是智算,若囊橐之盛物也。”

这就是“智囊”一词典故的由来。后来,人们就用这一词语形容足智多谋,专为别人出谋划策的人。

“收官”原自围棋术语

“收官”原是围棋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一局棋,大致可分为布局、中盘、收官三个阶段。当中盘战结束后,双方占领的地域基本明确。此时,双方交界地的空缺处仍可以下子。这时双方继续下子,占领空地,这就叫“收官”。

“官子”一词源于明代棋谱《官子谱》,意思是“肯定的、最稳当的落子方法。“官”的这一用法,在北方方言中仍广泛使用,如:“这次我赢他官定了”意思是这次我肯定赢他的意思。后来《官子谱》流入日本,“官子”一词的意思也发生了改变,用以表示一盘棋终局阶段在局部地方比较确定的下法。“官”字也被赋予“最后、终局阶段”的意思了。今天我们用“收官”一词表示某活动或事物发展的最后时期,也用来比喻对某事的后期处理。

“碰瓷”原是八旗子弟发明的

碰瓷,属北京方言,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多发生于交通场所。据说,“碰瓷”是清朝末年的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发明”的。这些人平日里常手捧一件“名贵”瓷器(当然是赝品),行走于街头闹市。然后瞅准机会,故意让行驶的马车不小心“碰”他一下,他手中的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于是瓷器主人就“义正词严”地借机敲诈车主。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这种行为称为“碰瓷”。

“碰瓷”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就是诈骗违法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碰瓷”一词的流行,人们又将“碰瓷”的实施者称为“瓷瓶”。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以“碰瓷”谋生的人,称为“职业碰瓷党”。随着人们防范意识的增强和打击力度的加大,“碰瓷”这一违法犯罪行为一定会得到有效地遏制。

“卖相”探源

“卖相”一词是从苏州方言中的“相貌”和浙江方言中的“望相”中演化而来的。上海方言主要受苏州话的影响,苏州话中的“貌相”用上海方言说出来,就是“卖相”的读音,因而可以说“貌相”一词是“卖相”一词的最初来源。

“卖相”的另一个来源是浙江方言。在浙江方言中有“望相”一词,如宁波方言中“望”与“貌”音近。上海是移民城市,因而其方言也因受南北方言的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因而“望相”一词在很多上海人口中变成“卖相”也不足为奇。

“卖相”一词还有第三个来源。上海素有“东方巴黎”之称,是一个商业、娱乐业都很发达的城市。辛亥革命后,大批旧官僚和文人墨客涌入上海,更加刺激了娱乐业的繁荣。娱乐界的艺人都很注重自己的相貌,因为长相好又善于交际的人更容易走红。因而,“卖相”一词便应运产生了。在汉语中,“卖”本来就有显示或夸耀之意,因而“卖相”一词更能烘托出语义。

“卖相”一词,其实就是相貌的意思,但在使用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卖相”一词用于自嘲、戏谑,常用于非正式场合,不可在正式场合滥用;第二,“卖相”一词已不经常使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退出历史舞台。

“红头文件”由来已久

“红头文件”是老百姓对“各级政府机关(多指中央一级)下发的带有大红字标题和红色印章的文件”的俗称。

南北朝时期,我国就有红头文件了。据《周书·苏绰传》载:“绰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账户籍之法。”“朱出墨入”是指朝廷发出的文书是用朱(红色)标,下面上呈的文书是用墨(黑色)标,二者界限严明。

我们今天使用的公文程式是遵循苏绰之法制定的。由此计算,“红头文件”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

“羊蝎子”为何物

羊蝎子也叫羊大梁,是从颈项到尾尖的完整的羊脊椎骨。因其形状酷似蝎子,故而俗称羊蝎子。羊蝎子低脂肪、高蛋白、富含钙质,易于吸收,有滋阴补肾,养颜壮阳之功效。

目前,吃羊蝎子之风日盛,但也因此衍生出一个文字问题来。很多餐馆把“羊蝎子”误写作“羊羯子”。其实“蝎”和“羯”的读音和意义是不相同的。蝎,音为“xiE”,节肢动物,口部两侧有一对螯,胸部有四对脚。后腹部细长,末端有毒钩。羯,音为“jiR”,一是指我国古代一少数民族,二是指羯羊,也就是阉割过的公羊。人们之所以将“羊蝎子”误写作“羊羯子”,大概是觉得与羊有关的东西应该用羊字偏旁,而不知羊蝎子是因为形状酷似蝎子而得名的缘故。

“卿卿”一词的由来

西晋时期的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年轻时常与嵇康等人游乐于山林之中,吟诗作赋,十分清高。中年以后,王戎步入仕途,因伐吴有功,晋爵安丰县候。惠帝时,他累官至尚书令、司徒,位列三公。官位的提升,助长了其贪婪的本性。任职期间,他广积财富,其田产遍布诸州。

据《世说新语·惑溺》载,每至夜深人静时,王戎夫妻二人就关紧房门,在烛光下反复计算家财和每日收入。数钱数到高兴时,他妻子就称他为“卿”。“卿”在西晋以前,是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妻子对丈夫称“卿”是有悖伦理的,因而王戎对妻子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妻子反驳道:“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此语开了“卿卿”叠用的先河,后人便把叠用的“卿卿”用来表示对心爱之人的亲昵称呼,演化出“卿卿我我”和“反误了卿卿性命”等词语。

“狗不离”,还是“狗不理”?

天津狗不理包子因其用料考究、馅香油多等特点而闻名全国。说起这风味小吃,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据说,清朝有个叫高贵友的人,在天津三岔河口的闹市开了一家“德聚号”包子铺。这里的包子味美可口,吸引了食客,生意很是兴隆。高贵友出身贫寒,又是家里的独子,父母为了让他远离灾难,便按当地风俗,给他起了个贱名叫“狗不理”,意思是说连狗都不去理,妖魔鬼怪自然也不会去理他了,这样就可以驱邪避灾,长命百岁。熟悉他的顾客,都喜欢用“狗不理”这一名字称呼他。久而久之,他便索性将“德聚号包子铺”更名为“狗不理包子铺”了。

这就是“狗不理”包子的来历。至于主张将“狗不理”改为“狗不离”,则是从侧面反映了这一地方小吃带给人非同寻常的味觉享受!

“书签”探源

“书签”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唐朝,如杜甫在《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中就有“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的诗句。“书签”这一实物是伴随着卷轴装书而来的。古人为了区别书的内容和取阅方便,便在书轴的一端系上标有书名和卷次的小牌子,这便是最初的“书签”,亦有“牙签”之称。

唐代末期,卷轴装书逐渐被蝴蝶装、线装等书籍取代。这些装帧形式都是由多张单页和前后封皮构成,这时的“书签”就成为封皮上粘贴的题写书名的纸条或绢条了。这时的书签被称为“浮签”,区别于卷轴装书用的“挂签”。

清末,精、平装书盛行并取代了线装书的地位。其书名可以直接印在封皮上,因而不需要再粘贴标签。于是,人们把“夹在书里,作为阅读标记的小薄片”称为“书签”。我们现在所说的“书签”也多是这个意义。

除此之外,书签有时还用来代指书籍。不过这一用法多在古代盛行。

“驸马”原本是官职

“驸”最早的意思指的就是马,三匹马拉一辆车,左右两边的马称为“驸”。汉武帝时始设“驸马都尉”这一官职。驸马都尉负责掌管皇帝外出时的从车之马,俸禄两千石。担任这一官职的人多是宗室外戚及诸公子孙。

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因与公主结婚,被授予驸马都尉之职。晋代的杜预与司马懿(晋宣帝)的女儿婚配,也拜为驸马都尉。再后来王济与司马炎(晋武帝)之女常山公主完婚,也被封为驸马都尉。魏晋之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此后,驸马已不再是一个实际的官职,而成为皇帝女婿的专用名词了。到了清朝,驸马改称“额驸”,但含义和“驸马”基本相同。

“杜撰”就是“姓杜的人撰写”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杜默的文人。他熟读经史,喜欢作诗。但其在吟诗作文时却不讲韵律,喜欢随意发挥。有一次,他的好友欧阳修等人为其设宴饯行。席间,吟诗作对,热闹非凡。杜默随口吟了一首答谢诗:“一片灵台挂明月,万丈词焰飞长虹;乞取一勺丹凤水,活取久旱泥蟠龙。”此诗后两句重复了一个“取”字,因而犯了写诗禁忌。别人指出这一错误,杜默坚持不改,声称写诗贵在意境,而不能因形害意。

因为他作诗不讲章法,所以写出的东西诗不像诗,文不像文,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当人们看到不像样的诗文就脱口而出:“这是杜默撰写的。”后来这句话逐渐简化为“杜撰”二字。再后来,“杜撰”就被引申为不真实地、没有根据地编造的意思了。

“巨无霸”的由来

“巨无霸”也写作“巨毋霸”,这一词原为一个人名,后用来比喻庞然大物。

在《后汉书·光武帝本纪》有关于这人的详细记载:“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这就是“巨无霸”的由来。

明清时期,“巨无霸”一词已不再局限人名,也可用来比喻具体的庞然大物。现在“巨无霸”一词的外延有所扩大,表意也随之丰富。只要某事物具有实力雄厚、技术领先、技术超群等,都可以用“巨无霸”誉之。另外,“巨无霸”一词也可以做形容词,用以形容事物数量多、规模大。

“行头”一词的由来

“行头”一词是指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道具。在戏曲界,“行头”一词泛称一切戏曲演出用具。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曰:“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

衣箱,分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大衣箱包括各种长短袍服,还要兼管玉带、朝珠等物;二衣箱包括各种武装人员的装束,如箭衣、马褂等。三衣箱即演员所穿内衣、厚底靴等物及一些塑形用品。盔头箱,主要是盔、帽、冠、巾四种,此外还有演员头上所戴的网子、水纱、雉尾翎等装饰物。杂箱,指彩匣子、水锅和梳头桌等这类器物。把箱,也就是各种兵器、布景、文房四宝等物。

一套完整的行头,在演出时均有一定的使用章程和规范,如衣箱上的十蟒十靠都必须按上五色和下五色的顺序摆放;后场桌上的道具必须根据戏码的变换而变换,以保证演员穿、扎、戴、挂、拿,有条不紊地进行。

狭义的行头特指戏曲服装。现人们也用“行头”一词戏称一般衣服。

“科班”是什么班?

科班本意是指旧时学、演结合的戏剧班子。戏曲除官办的梨园、教坊之外,大多都是采取口传心授的方法,或拜师学艺,或艺学家传。随着戏曲的成熟和发展,这两种授徒模式在规模和作用上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既不便于培养全面手,又不能随时付诸演出实践,难以适应舞台艺术的平衡发展,于是采用以班带班方式培养演员的大小班和专门培养童伶的科班便相继出现。

戏班以演戏为主,科班则以学戏为主。科,即品类、等级之意,自汉以来,学子经科试以定次第等级。因此旧时投师学艺也称为入某一科,同年入学者为同科。考入或经人介绍加入某一学戏的班子的某一科,即称为进班入科,亦可称加入某一科班。科班这一组织形式曾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其性质虽仍为师徒相传,但却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教学方法,许多知名的戏曲演员大多出身科班。

现人们常用“科班出身”一词形容受过正规教育,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

“票友”一词的由来

票友是戏曲界的行话,意思是指会唱戏而不以唱戏为生的戏曲爱好者,即对戏曲、曲艺非职业演员、乐师等的通称。

“票友”一词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些学者认为,因以前没有收音机、录音机等设备,戏曲爱好者想学唱戏,只能买票去剧场观摩,因此叫票友;另一种说法是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鼓词,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人们便称这些唱鼓词的八旗子弟为票友。论者莫衷一是,但票友系指戏曲业余演唱者这一特定含义并没有根本分歧。

如果票友转成专业演员,戏曲界则称之为“下海’。这一专门术语,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了使用频率极高的现代语汇,表示经商,而“下海”的原本含义反倒被淡化了。

“板眼”指什么?

“板眼”是我国传统音乐和传统戏曲唱腔的节拍。每一小节中的强拍,多以鼓板敲击按拍,称“板”;次强拍及弱拍,则以鼓签或手指按拍,称“眼”。这种节拍的强弱关系就称为“板眼”。

板眼中,节拍为2/4的叫一板一眼;节拍为4/4的叫一板三眼;节拍为3/4的叫一板两眼。在演唱中,如果演唱者节奏感差,强弱不分明,不是抢板就是滑板,便是掉板了。

现在人们常用“板眼”一词形容人说话,做事很有条理,也指唱歌有节奏。

“半夜三更”是几时?

中国实行十二时辰制,即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配名,以夜半23:00点至1:00为子时,1:00-3:00为丑时,3:00-5:00为寅时,依次递推。

中国古代又把黄昏到次日清晨均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每更长约两个小时。转换成现代时间,五更时间大概是:一更,19:00-21:00;二更,21:00-23:00;三更,23:00-1:00;四更,1:00-3:00;五更,3:00-5:00。每到一个更次,巡夜人便敲锣擎梆报时,即“打更”。

由此可见,古人所说的“半夜三更”指的是子时,也就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晚上23:00-1:00这一时间段。现在人们常用“半夜三更”指深夜。

“马路”溯源

“马路”是指由碎石铺设而成,中间略高,路面光滑平坦的道路。这一设计是苏格兰人约翰·马卡丹发明的。

18世纪中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善英国当时的交通运输状况,尤其是陆路交通。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苏格兰人约翰·马卡丹就发明设计了上面所说的“马路”。

“马路”的出现为英国迅速发展的工业和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人们为了纪念其发明者约翰·马卡丹,就将这种路命名为“马路”。

“黎民”和“百姓”是一个意思吗?

在现代汉语中,“黎民百姓”指普通老百姓。但在古代,“黎民”和“百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传,几千年前,黄河流域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四个较大部落。后来,黄帝族、炎帝族、夷族结成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这个部落联盟大约由100个氏族构成,因此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

西周时期,“百姓”一词是贵族的通称。这时的黎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与百姓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大阶级。

春秋末期,随着宗族世袭制的瓦解,百姓的地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来。因此,后来就将黎民与百姓统一称谓了。

女墙和女子有关系吗?

“女墙”一词包涵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后来,这一词逐渐演变成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

《释名·释宫室》载:“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意思是古代女子,地位卑微,所以就用来形容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宋《营造法式》上有“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的解释,意思是说女墙和城墙相比,就如同女子之于丈夫,前者娇小,后者伟岸。

女墙是起拦护和瞭望作用的。据《古今论》载:“女墙者,城上小墙也,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窥人也。”李渔在《闲情偶记·居室部》中是这样解释女墙作用的:古时女子大多久锁深闺,故砌墙防其外出,而女墙高不过肩,又可使其窥视墙外之风景。由此可见,无论是名字来由,还是其使用功能,女墙都和女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五味子”是哪五味?

五味子,俗称山花椒,古医书称为 、玄及、会及,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皮和果实有强烈香气,可做调味用,也可用来酿酒,果实多汁,酸而涩,根和种子可作药,有滋补壮力之功效,药用价值极高。

五味子为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属木兰科,植株可供观赏。《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为两个品种。五味子特指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而南五味子特指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据《新修本草》载,五味子皮肉甘酸,核中辛苦,有咸味,辛、甘、酸、苦、咸五味皆备,故有五味子之名。

华表的由来

“华表”又名“擎天柱”,是古代人们用以标志或纪念性的建筑物。古籍中有“尧设诽谤木,今之华表木也”的记载。据说,尧在位期间,为征集民众意见,便在交通要道上树立起木柱,其上安放一块横木,称为“诽谤木”,让老百姓将他们的意见写在诽谤木上,以体现君王纳谏的诚意。后来,民众表达心声的诽谤木就慢慢由“华表”一词代替。

汉代时,华表多为木制,顶上立有白鹤,到了明代逐渐用石柱代替了木柱,顶上承露盘中所置之物也由怪兽“犼”代替了“白鹤”。犼是传说中一种极具灵性的动物,它每天蹲在华表上密切关注皇帝的行踪,以便时刻提醒皇帝勤于政事、体察民情。这一寓意,既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皇帝寄存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了他们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情绪。

七日一周为何叫“星期”?

古巴比伦信奉神灵,因而人们便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分7层,每层有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此为日、月、火、水、木、金、土7个神。7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1个神,每天都以1个神来命名:太阳神沙马什主管星期日,称日耀日;月神辛主管星期一,称月耀日;火星神涅尔伽主管星期二,称火耀日;水星神纳布主管星期三,称水耀日;木星神马尔都克主管星期四,称木耀日;金星神伊什塔尔主管星期五,称金耀日;土星神尼努尔达主管星期六,称土耀日。

这便是“七日一周”称为“星期”的由来。明朝末年,基督教传入我国,星期制也随之在我国传播开来。

“下榻”的由来

外国领导人来我国访问时,住到某某宾馆或饭店,媒体总用“下榻”这个词。“下”的意思是放下,“榻”指长而矮的床。“下榻”的字面意思是把床放下来,实际的意思是“留下高贵的客人住宿”。

关于“下榻”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汉书》记载,徐稚是东汉时期豫章郡的高士。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有才华又有骨气。虽然家里很穷,却不接受朝廷的征召,过着躬耕自给的生活。当时的人们对他非常敬仰。豫章郡太守陈蕃为官清廉,不愿与有权势的人交往,但是对徐稚这样的高士十分敬重。

传说,陈蕃第一次请徐稚到家中,两个人从治国安邦,谈到风土人情,从治学严谨,谈到友人交往,越谈越投机,从上午谈到下午,从下午谈到晚上。后来,陈蕃为了接待徐稚,在家里专门准备了一张床。徐稚来了,便款待酒食,晚上把专用床放下来留徐稚留宿。徐稚走了,他就把专用床挂起来。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其中徐儒说的就是徐稚。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下榻”一词,表示留下高贵的客人住宿。

“想当然”的出处

“想当然”的意思是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这种说法最初出自孔融之口。

公元203年,曹操同儿子曹丕率军攻占袁绍的老巢邺城,袁绍的眷属无不吓得哭作一团。曹丕见袁绍的儿媳甄氏十分漂亮,就想占为己有。曹操成全了儿子。孔融知道后就写信给曹操,说当年周武王伐纣后,把商纣王的宠妃妲己赏给周公。曹操没有看过有关的记载,也没有察觉孔融在讽刺自己,遇到博学的孔融时,特地问他这件事出自何处。孔融说:“不是出自什么记载,只要以今人的做法去推测古人,就知道一定会这样,想当然耳!”

陈善《扪虱新话》记载,苏东坡参加科举考试,写了篇文章《行赏忠厚之至论》。他为了说明奖赏宁可过宽,处罚则应慎重,杜撰了一个皋陶要杀人,尧劝他宽恕的典故。考官梅尧臣和欧阳修见他写得文采飞扬,也没有管典故有没有依据,就把他列为第二名。后来,梅尧臣问他:“你这个典故出自何处?”苏东坡笑道:“想当然耳!”

“绯闻”如何产生?

“绯闻”这个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将其用在风流韵事,始于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他于1917年从欧洲回国后即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倡导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把北大办得有声有色。他聘请老师没有政治偏见,不管是留着辫子穿着长袍的满清遗老,还是留学归来的洋派学者都得到了他的尊敬。那时的北大可谓人才济济,生气勃勃。

翻译家林琴南却指责蔡元培乱聘教师,把孔孟的教导全忘了,以难登大雅之堂的土语为文学。蔡元培写公开信坚持自己的办学主张:“教员关键是要有学问,洋的土的留辫子的甚至有嫖娼、喜作‘绯艳’诗词者,只要不搞政治和引学生堕落,教学生学问有何不可?你林琴南翻译了《茶花女》。若有人说你有同妓女通奸作品,不可谈论伦理,不是很可笑吗?”公开信发表后,“绯艳”一词流传开来,后来又发展出“绯艳的新闻”,简称“绯闻”。

特别强调一下,“绯”字只有fEi(非)一个读音,但人们几乎众口一词把它读为fDi(匪),真是大错特错。“绯”字很简单,字义为红色。《说文新附》上说:“绯,帛赤色也。”组词有绯红,绯闻。

“座右铭”的由来

“座右铭”的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欹器”也叫“宥坐之器”, “宥”通“右”, “宥坐”即放在座位右边。后世的“座右铭”由此引申而来。

《文选·崔瑗》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座右铭由来于此。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

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史书。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时间长了,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以后这种做法慢慢地传开了。“座右铭”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可以借鉴的往事,形式也不仅仅是限于放在座位的右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