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目”是因果的推演
下面的“八目”这一段,文字比较多,但文字都很简练、也很清楚易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们这一段的译文,译得也很明白。
“古时候想要把彰明的天赋从个人推广到天下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我们先看这一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前面讲过“明明德”是《大学》三纲中第一个纲要,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为人做事的最高目标,就是“欲明明德于天下”。真正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领导者做事情,并不是要像过去的皇帝一样,把天下变为己有,变为家天下;这样的人做企业也不是为了利润,而是要先明白自己光明的德性,继而让每一个员工、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认识到自己精神中的光明德性,明白自己生而为人的天赋使命,这才是根本。为了这个根本,首先就要治理好国家,安抚好能力范围内的每一个人。
“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这就是齐家,要让家族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感到公平。过去的家是一个家族,不是现在的三口之家、五口之家,它是一个大家族聚集于一个区域。你有能力把一个家族治理好,那你就有能力去治理国家。这一段是由果推到因的过程,即由事情的结果推到事情的原因这样一个过程。
“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先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家族中,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德行的人,自身的修养不严谨,不可能做好一个家族的领导,因为大家不会服气,只有自己做得很好,自己的德行很好、威信很高,才能领导好这个家族。
“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要使自己意念真诚;要使自己意念真诚,先要招致自己的良知;要招致自己的良知,先要摒除物欲的蒙蔽。”这一段的白话翻译,基本上给出了它的意思。但中间有一点,就是在“致知”和“格物”上有不少争论。
关于格物,按朱熹的说法是“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这话说得好像搞科学研究一样,把什么东西都研究到极致。大家想想,要做到这一点,除非是爱因斯坦,但爱因斯坦也只是在科学领域里,如果进入社会学的领域,那又是两眼一抹黑了。所以,朱熹的这个解释,后人就有不同的看法。到了明代,王阳明和他的弟子王心斋认为这个“格”就是“格杀勿论”的意思。为什么要“格物”?就是要格杀掉自己心中各种乱七八糟的物,格去自己心中的物欲情执,就像电脑里面东西装多了速度就会慢下来,乃至出一些其他问题,这时候就要经常清盘,要格式化,然后再重新启动。他们的意思是,我们心中各种私心杂念如果放不下,就会把我们的心障碍住,这时就要“格物”,把这些东西全部格式化、格杀掉,这就是格去心中之物。从个人修养来说,格去心中之物,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要把各种障碍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统统放下,这就是格去心中之物。
另外还有一种解释,我觉得更接近《大学》的原意,格物,就是指你明白了前面说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你“格”清楚了自己所面对的事物的本末,你真正明白了事物的本末,你做任何事情都能抓这个“本”,自然带动这个“末”,这就算是格物到家了,就致知了。这个解释很朴实,也能很好地照应原文。
上面一段是由果到因的推演过程。我们再来看下面一段:“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段就是由“因”推到“果”。
你能够做到格物,你的“知”就“至”了,你明白人生的根本智慧在哪里,你知道了事物的本末,明白了事物的始终。这里的“知”,可以理解成我们人生的根本智慧。明白了人生的根本智慧,就能够做到“意诚”,你的意志、你的信念、你的意念就会变得很“诚”。诚者不欺也,诚实嘛!我们看这本书上的白话翻译:“摒除物欲的蒙蔽而后良知苏觉,良知苏觉而后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自身道德,修养自身道德而后才能整治自己的家庭,整治自己的家庭而后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才能天下太平。”这样的解释基本上也可以,一步步的递进也很清楚。由于时间关系,这次我们就不多说了,以后再详细讲解这八目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