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通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哈佛大学沟通课指出,沟通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对方能听懂你说的意思,简明通俗的“大众话”通常能比华丽的语句将深奥复杂的道理讲得更为明白透彻,更容易让人接受。要把话说得人人都能认可和理解,不可不重视“大众话”的作用。
●说话要简明通俗
说话的通俗性,是指说出的话不但要生动、巧妙,而且还要明白、易懂,使人乐于接受,语言表达要大众化。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用语通俗,一听就懂;二是意义通俗,深入浅出。违背这两点,不仅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甚至还会造成各种误解。下面举例说明:
说话要面对不同的听众,不同层次的听众,素养有很大差别,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有高低之分。因此说话就应力求通俗化、口语化,坚持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说话如不考虑听众的接受能力,用那种文绉绉、酸溜溜的语言就既不亲切,又艰涩难懂,结果就会事与愿违,达不到应用的效果。
社交语言需要用讲话者和听者双方都习惯,用共同感兴趣的明白话来表达,这样才容易沟通感情,交流思想。若追求华丽新奇,过分雕琢的辞藻,听者就会认为这是在炫耀文采,从而对你的讲话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你的话说得再漂亮也不会有什么力量。
日常讲话要力求明白晓畅,通俗易懂,那种“请恕冒昧”之类的话就显得故作“高雅”,听众未必喜欢。罗丹说:“用铅笔画些花样,用色彩涂些炫耀的焰火,或是用古怪的文字写些光彩的句子,这些空头作家,就是世界上最机巧的人,然而艺术最大的困难和最高的境地,却是要自然地、相互地描绘和写作。”这句话对演说的语言也是适用的。
●多使用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大众化语言
多使用大众化语言,也可以使表述更为通俗易懂,增加语言的特殊表现力。大众语言来自于大众群体。它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在说话中巧妙地运用,能够增强沟通的感染力。
第一,俗语。俗语是通俗而广泛流行的定型语句,简练形象。恰当地引用俗语,可以增强说话或演讲中的幽默感和说服力。
第二,谚语。谚语是大众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语言,经历了千百年长期传诵,千锤百炼,凝结着大众群体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智慧。谚语具有寓意深长、语言精练、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谚语和俗语一样,也可以为语言增色。
1985年5月,美国总统里根到苏联访问,两国领导人举行会谈。在欢迎仪式上,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说:“总统先生,你很喜欢谚语,我想为你收集的谚语再补充一条,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
戈尔巴乔夫之意,当然是宣称他们在削减战略武器上有行动了。
里根也不示弱,彬彬有礼地回敬道:“是足月分娩,不是匆忙催生。”
里根的谚语形象地说明了里根政府不急于和苏联达成削减战略武器等大宗交易的既定政策。
两国领导人经过紧张磋商,在某些问题上缩小了分歧,都表示要继续对话。戈尔巴乔夫担心美国言而无信,于是在说话中用谚语提醒:“言必信,行必果。”里根也送给戈尔巴乔夫一句谚语:“三圣齐努力,森林就茂密。”
两国领导人都是说话高手,巧妙地运用谚语进行磋商,收到了其他语言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第三,歇后语。歇后语也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截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解说,像谜底。在谈话中恰当运用歇后语,可以增强谈话的趣味性,增加语言的表现力。
例如,为说明某人工作进展缓慢,可说:“他呀,大象屁股——推不动。”为了说明自己没有能力办这件事,可说:“我是丫鬟带钥匙——当家不做主。”为了说明办了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可说:“我办的这事真是‘公公背儿媳’——费力不讨好。”等。
以上技巧通常是说,在沟通的语言运用上,要善于运用已有语言文化宝库中的珍贵宝藏,使我们讲话通俗易懂,为大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