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主题报告

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

——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主题报告

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 王郑生

(2011年11月27日)


感谢东莞市长安镇,让我们第三次聚会于此,共同探讨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中所呈现出的各种现象,以及这些现象所蕴含的一系列理论课题。

长安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在短短三十多年间,这里由一个边陲小镇成长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区。抚今追昔,我们不能不感叹岁月如白驹过隙,变迁如沧海桑田,同时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为摄影人所理应承担的历史重托。试想如果没有摄影,后人将无从形象地感知这一切。

不久之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全会专题研究文化改革发展繁荣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对我国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广大文艺工作者备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是国内摄影理论评论界的一次重要峰会,同时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活动。会议整合各方力量,大胆创新,构建和完善摄影家与摄影评论家经常性联系网络,努力建立具有专业性、独立性、权威性、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批评队伍,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的摄影理论评论事业付诸努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付诸努力。

我想在这里简要地回顾一下历史——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自1980年开始已成功召开了9届。从批判极左路线、拨乱反正开始,依次研讨了摄影与政治的关系、摄影的功能和艺术特征、摄影艺术思维、主旋律与多样化、纪实摄影、中国摄影史等问题。

1978年底,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召开的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代表们提出建议,希望加强摄影理论建设,努力开展摄影评论和理论研讨活动,促进摄影创作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中国摄影家协会随之成立了由吴印咸为主任委员、由北京和全国各地的理论骨干组成的“摄影理论与评论委员会”。

1980年12月,第一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探讨了摄影艺术的特性和功能、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的关系。1981年第二届理论研讨会讨论了摄影的纪实性和美学问题、与兄弟艺术的关系,就在第二届理论研讨会上,我们提出了编纂中国摄影史的计划。1985年,第三届理论研讨会研讨了多角度多层次更新摄影观念的主题。1989年,第四届理论研讨会从“新时期的十年总结”这一角度回顾梳理了十年来摄影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问题。1994年,第五届理论研讨会集中讨论了纪实摄影的本质和功能。2000年,第六届理论研讨会的主题是入世后的中国摄影市场和创作走向。2004年,第七届理论研讨会研讨了摄影的分类与创作走势。

2007年第八届开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长安镇人民政府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入驻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第八届研讨会顺势应时,以中国摄影史建设和影像市场的建设为主题。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近百人,研究摄影史的资料征集、整理、抢救和编写思路,必将对摄影基础理论建设起到长远的指导作用,推动中国摄影通史的编写工作。

2009年的第九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我们曾梳理过作为记录工具的摄影对于人类,尤其是中国社会现实的介入与表述,及摄影文化与时代发展变迁的广泛互动,以此来探讨摄影文化的历史演变,以及记录摄影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学意义。

我们欣喜地看到,自第八届理论研讨会以来,全国各地各级摄影组织、研究机构和众多摄影家、理论评论家纷纷投入到对摄影历史的研究和资料整理中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中国文联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摄影家协会启动了“中国珍藏新闻历史文献数字化集成工程”,以新中国60年华诞和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为契机,率先推出了《透过硝烟的镜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和《跨越时空——西藏影像往事》两本口述影像历史系列丛书。一些省市立足本地,编写了地方摄影发展史。面向摄影家个人和摄影团体、摄影流派的专题研究等有关纪实摄影方面的专著、论文以及其他学术成果也陆续成文或付梓出版。

回顾过去历届研讨会的主题,主要基于两种角度——观照现实和整理历史。而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将采取一种全新的视点,着眼未来,探求未知。

在当今社会中,影像已经成为人们快速、直观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读图时代”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作为影像的重要来源——摄影,同样因人类科技的日新月异受到影响,呈现出其特有的传播风格。回溯摄影的发明、发展史,作为人类“机械之眼”的摄影的每一次革新都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信息数字化、新传播媒介的出现,为摄影带来新的可能性。

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2010年全球互联网网民数量超过20亿人,全球使用手机数量达52.82亿部。在社会化、融合化发展大势下,中国新媒体形态日益丰富,在新闻传播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就在2010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此外,中国手机用户在2011年3月底达到了8.9亿用户,中国在用户规模上已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而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2010年,中国互联网加速宽带化发展,宽带网民数量达到4.5亿人;传统互联网进一步向移动互联网延伸,手机网民达到3.03亿人。移动终端日益多元,在这种态势下,新媒体的网络化生存更为显现,无论是原生的新传媒形态,还是革新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形态,中国主要新媒体形式都在向网络化、移动化、即时化、融合化、社交化方向拓展,微博在中国的兴起就是顺应新媒体大势的一个重要成功案例。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摄影作为新媒体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悄然发生变化。2010年岁末,中国摄影家协会创办《中国摄影手机报》,开启了业内第一份手机摄影移动传媒终端;2011年第一季度,《大众摄影》进军iPad软件应用领域,更是摄影媒体向新媒体进军开拓的一次重要举措。与此同时,行业内的摄影理论研讨会也开始充分利用网络力量,尝试“微访谈”、“微博直播”、“微博上墙”等新媒体传播形式,扩大其在大众传媒领域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力量。

新传播环境下,世界呈现“3C融合”(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ics)的趋势。“3C融合”即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激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通过相关技术协议使“3C”的三个方面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从而满足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信息关联应用来满足自己的多种需求。这一趋势波及摄影产业链的各个部分,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器材厂商根据客户的新需求调整产品的设计,研发适应市场新要求的产品;处于中游的影像创作者身份发生极大改变,与摄影普及程度呈膨胀式发展相反的是对专业摄影从业者的更高要求。新传播背景为影像的传播带来了频率无限的复制、流变可能性;同时多元、即时的传播平台加强了其交互性。新的传播环境下,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体时代的“点对面”转变为互联网时代的“点对点”的发散型立体交错式。信息传播的通路更加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导致传播主体趋向多元化: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发布者、传播者、诠释者乃至篡改者,也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自世界上第一款手机数码照相机J-SH04由夏普与J-PHONE合作推出以来,其技术不断完善,与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传媒不断融合,手机由简单的通讯工具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的超级终端。

手机数码照相机的传感器像素不断攀升,成像已与低端数码相机接近,成为一种平民化的数码相机和摄影影像传播的媒体。手机相机作为即兴捕捉影像和实时传播图像的新媒体,已经慢慢渗透进了社会生活。手机摄影的图片拍摄者,通过微博传播摄影图片信息,而其微博的受众则通过反馈参与评议,成为了所发表内容的新的“编码者”。这样,使摄影图片的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单向不循环转变为多向循环,形成为互动的传播,摄影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开始走向时空无限的“对话”。

新传播环境下,摄影的创作空间得到了拓展。因为摄影的创作过程绝不仅仅是拍摄的过程,后期的影像制作也是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像载体的数字化首先使得前期拍摄手段多样化,在拍摄时,拍摄设备自身的性能、拍摄视点的多样性、观看方式的变化等给影像以更丰富的展现空间;后期制作中,相机、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所装载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大大拓展了照片的表现手法和样式,使展示效果的达成过程由繁复走向简洁,使摄影作品在形式上得到了极大丰富,在操作上得到了极大简化,可以说,为摄影者提供了愈发便捷、崭新的创作空间和视觉世界。

新传播环境下,摄影的创作观念开始变化。利用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并经过一定的视觉训练,很多摄影人开始选择创作虚拟影像,这时的摄影,已经从记录客观现实提升到拍摄者记录自己的“摄影现实”(Photographic Reality)。摄影影像已经不再只局限于“客观真实”,摄影的观念向着表达摄影者自身的“主观真实”转换。客观真实不再是争论的焦点,一如摄影诞生使得像与不像不再成为绘画的标准一样,摄影观念在新传播时代发生了深刻变革。技术为艺术带来新的表现手段和方法,更新了艺术观念,但同时也让人们变得更加狐疑,不再笃信照片所曾经具备的“铁证”属性。

新传播环境下,影像由于传播途径的便捷成为公众共享资源,摄影作品的著作权和使用权的权限产生了模糊。在影像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影像可能随时被修改后再传播和使用,也就是说摄影作品被进行了二次创作。二度创作是一种相对自由的活动,因此一幅作品可能经过很多人的二度创作,这时作品的著作权鉴定就出现了问题,这种著作权的模糊性需要法律界针对影像的数字化加以鉴定和明确。目前,互联网已逐渐成为文学艺术作品传播的主渠道,随之也就成为了著作权侵权的重灾区和最敏感区域。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国各级法院新收著作权一审案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6.64%,其中半数都涉及网络。2010—2011年间,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先后办理了若干有影响的案件,其中涉及搜狐网、新浪网、雅虎网、智联招聘网、凤凰网等30多家单位,有效维护了摄影人的合法权益,在新传播环境下的中国摄影版权保护领域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新传播环境下确立新的利益平衡,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良好的版权流通秩序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环境的改变,为摄影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空间,摄影焕发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但随之大量疑问也相继产生:

新的传播环境为摄影带来了什么?对摄影创作有何影响?

新传播环境下影像创作的特征如何?发展方向如何?

摄影在新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的传播环境下“全民摄影”是否会使新闻摄影探寻出新的出路?这又对影像创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影像创作人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传播环境下在围绕影像的生产使用中各方权益如何保障?

……

为了对这一影响深远的变革浪潮的现状、趋势加以清晰把握和预判,2011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经过与行业内专家的多次讨论和论证,最终决定将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的主题定为“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这里还需要解读一下这一主题,曾有专家提议将主题定为“新媒体对摄影的影响”,但我们经过研究,认为当前摄影所处的是一种由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交集而成的传播环境,而“新媒体”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范畴,我们需要综合地考察这种由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所构成的传播环境,总结和展望摄影在这种新传播环境下的走向,而不应将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割裂开来,进行孤立的研究。

本届研讨会除了传统模式的文本征集和文集出版、研讨会论坛和分组讨论,为契合本届主题的变革,更是为了适应新的传播环境的大胆变革,我们大举将本次研讨会形式加以革新:

增设新媒体新影像主题影展。影展除了传统影像展览(本届为“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的入选作品),为配合本届研讨会主题,特设置了新媒体影像展,展览展示形式以新媒体展示形式为主,如户外LED屏、投影等在公共展示空间进行影像展示。

增设新媒体影像制作“大师工作坊”。在研讨会召开之前,我们从全国各地甄选出20余位摄影人,参加为期4天的关于新媒体影像制作的课程培训,培训师由美国纽约的马格南图片社和法国Ⅶ图片社多媒体影像制作人组成。配合活动课程,组织以长安为主题的拍摄活动,鼓励新的拍摄及展示手段的使用,并在结业前完成和提交一份城市主题影像作品。我们将在其中评选出三部优秀作品,赠送给长安镇永久收藏、长期展播。

开设微博论坛之“观点超市”。以“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在新浪和腾讯网的微博建立“观点超市”互动平台。同时结合协会网百家论坛专区,搭设起观点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桥梁。以开放的形式集思广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本次议题的讨论中来。在研讨会期间,我们也会利用“微博上墙”(将微博内容以投影形式展现在研讨会现场,实时转发论坛精彩语录,并通过微博使网友与现场进行互动)等技术手段,让对本次研讨会感兴趣的各地影友如临研讨会现场。

广泛征集关于摄影未来发展的“长安预言”。研讨新传播背景下摄影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关注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的广大网友以及与会人员共同书写未来摄影发展的状况,同时将这些“预言”封存在“时间盒”内,由长安镇保存,五年后拆封“预言”与现实相呼应。

加强对中国摄影史研究成果奖励和表彰。盛世修史,是许多世纪以来一种共同的文化现象。在摄影专业领域,近些年各种年鉴和史料性图书纷纷出版,对于开展系统的摄影史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自1981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第二届理论研讨会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倡导广大摄影理论家、摄影史学家对中国摄影史开展研究。200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在成立50周年之际,举办了“中国摄影开拓与发展论坛”和《往事如歌》征文活动,编辑出版了《共同走过》和《摄影中国》两部以梳理新中国建立以来摄影作品为主要内容的画册。同时作为1981年、1983年、1989年三本年鉴的延续,中国摄影家协会于2006年开始恢复《中国摄影年鉴》的出版工作,《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于2007年6月正式面世,希望这一工作能够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不再中断。

曾有历史学家说过:“我们对历史的唯一责任,就是重写历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历史必然会有新的认识和发现,重新认识和书写历史就成为每一代人文化进步的必然诉求。中国摄影史的建设是一个极其繁杂浩大的工程,需要靠全社会的努力。中国摄影史建设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长期工程,也是作为对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胜利召开的纪念,本届研讨会决定,将对两年以来,所有对摄影史建设有贡献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对优秀作品给予表彰,以鼓励中国摄影史研究。同时也是对长安镇作为“摄影之乡”,为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理论评论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感谢和鼓励,我们将这笔摄影史基金命名为“长安基金”,它将伴随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长期存在,并成为研讨会的持久副题——也就是说,今后的每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都将同时成为一次中国摄影史成果的集中展示和奖励,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国摄影史的编纂中来。本届摄影史基金用以邀请《中国摄影史》作者泰瑞·贝内特(Terry Bennett)进行摄影史讲座。

说到“预言”,也许今天在这里,我与在座各位专家学者一样,对未来的摄影世界充满未知和幻想。正如百年前,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将静止的照片制作成活动的画面并变成第一部“流媒体”,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百年后的今天,影像技术横行、数字技术铺天盖地的模样。同样,百年后的传播技术所带给摄影的无限可能和问题,都是令人难以臆测的。当然,我们的研讨会也并非真正想要描绘摄影百年后的面貌,但当面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时,摄影面对未来已迈出脚步。

如果将新传播环境理解为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的话,那么这个环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极大丰富与自由的空间,同时,我们也必须认清这个空间中存在的威胁和负面效应。从传播的角度看,任何文化信息都反映着传播者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我们不难发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向其他地区的单向文化输出。针对我国近些年的摄影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盲目模仿西方摄影内容和模式的影像,这些影像往往生搬硬套,流于形式,缺乏内涵,甚至主观偏激。如何规避和改善这种不良影响,同时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去正确引导摄影创作,也是我们的研讨会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摄影的理论研究必须面对摄影现象和摄影文化,无论是摄影物质文化层面或是摄影精神文化层面的嬗变与重构,去探讨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文化结构体系和价值体系,摄影图像传播的理论研究必须顺应大众视觉教养的变化和需求,去探索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大众话语空间的建构,去研究摄影图像信息互动传播的时代发展态势,这是历史赋予中国当代摄影人的研究课题。

第十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将从对新的传播环境的探讨和摄影这门人文科学本身出发,考察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答案——也许不是一次研讨就能够盖棺定论,但我希望多少可以成为一次抛砖引玉的会议,这才是确定此次研讨会主题的真正目的。

我们重视摄影的存在,为了使它能在人类文化传播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也更是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行动让我们在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要思想的领导下,坦诚交流,密切合作,把摄影理论研究的人才队伍凝聚起来,努力建设平等、开放的学术氛围和学术平台,更加扎实地推进摄影理论评论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摄影文化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