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其自幼嗜学,7岁时,就能听人讲《左氏春秋》,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为人温良谦恭,品德高尚,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后世将其与孔子、孟子一起,尊奉为儒家三圣。他的治国之方见于《资治通鉴》,治家之道载于《传家集》。
司马光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奉敕编成了《资治通鉴》。它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才编成,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为后世治国理民、为人处世、启迪智慧、移风易俗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
司马光像
编年体是指以年月为顺序的史书编写体裁,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按历史发展过程记述史实。
《资治通鉴》的编撰方法对后世的编年体通史有极为巨大的影响,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资治通鉴》的编撰
北宋建国数十年之后,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学术文化繁荣,同时,内政多弊,御戎不力,“积贫积弱”,局势不稳。当时,帝王将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都在寻找出路。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正值其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到失败之后。他企图借助著述来影响最高统治者,以维护自己的政治主张。此书修撰的目的是通览历史,取其“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经验,帮助为政者实行王道仁政,故有人称之为“帝王教科书”。在司马光之前,历代史书已卷帙浩繁,且均文字繁多,体裁各异,布衣尚且“读之不遍”,日理万机的人君更是无暇周览,司马光于是效左氏编年之体,撮取其要,撰编年史,初成《通志》八卷,记叙的是战国至秦二世约两百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将其进呈英宗,英宗大为赞赏,于治平三年(1066)四月诏令开局,借阅宫廷秘阁图书,继续修撰此书。历19年,书成,英宗已崩,宋神宗因其裨益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
预修此书的还有:刘攽(负责战国、两汉部分)、刘恕(负责三国、南北朝部分)、范祖禹(负责隋、唐、五代部分)。
《资治通鉴》的内容
记事上始战国三家分晋(前403),下终五代(959),共一千三百六十三年,以编年为体,记述了周秦至五代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情况,并将历代典章制度在对历史的叙述过程中展现了出来。全书持论极为平正,删削了前史的符瑞及神异怪诞之说,将历史人物的活动与性格进行生动的描写,使这一部史学巨著兼具了很高的文学性。由于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带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意图,书中许多地方都带有比较浓重的封建正统思想。对此,朱熹曾表达他的不满曰:“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同时,司马迁过于偏重人的思想活动,尤其是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书中着重进行政事、军事的记载,对社会经济变动的叙述比较欠缺。但,作为一部成功的集体编写的通史,《资治通鉴》仍不失为《史记》之后最重要的历史巨著。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现存本以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为最著名,最通行的版本是中华书局版《资治通鉴》。
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汇合群书,详加校勘与考证,将难字音义注出,甚为方便读者;明代严衍作《资治通鉴补正》,为《资治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很有参考价值;明末王夫之《读通鉴论》,史识高卓。以上三书是读《资治通鉴》的人应备的参考书。
《资治通鉴》影响巨大,有很多续作者,如:南宋朱子作《通鉴纲目》,李焘作《续资治通鉴长编》,金履祥作《通鉴前编》,清徐乾学作《资治通鉴后编》,毕沅作《续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