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社会的秩序——《礼记》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传统,其文化核心之一就是“礼”,而“三礼”——《仪礼》《礼记》和《周礼》集中表述了“礼”的思想。
“三礼”是指《仪礼》、《礼记》和《周礼》这三部儒家经典。
“礼”本来是指祭祀鬼神时的一种仪式,后来引申指社会上一切礼仪。
“礼”,就是身体力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实践活动。
《礼记》是这样解释“礼”的:“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记·曲礼》)这是说“礼”可以区别人们不同的地位,作是非的标准。也就是说,人在社会上要找到自己合适的坐标。《礼记》还说:“礼节民心”,“礼者,天地之序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过制则乱,胜质则伪”。(《礼记·乐记》)“礼”是节,节就是掌握一定的度,凡事过了度肯定不好。“礼”既要防止破坏秩序的祸乱,也要防止流于形式的虚伪。人都是有欲望的,欲望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人的欲望,既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如果失去节制,也是巨大的破坏力量。
中华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题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规范、制度和思想观念。
《周礼》
《周礼》,是一部记述国家王室制度的书,通过对300多种职官掌管的具体事物的记述,阐明了社会制度的思想。
《周礼》共6篇,每篇一官,配以天、地、春、夏、秋、冬四时,分述周代六官的职守。它的内容是:
(1)天官:冢宰,掌邦治;
(2)地官:司徒,掌邦教;
(3)春官:宗伯,掌邦礼;
(4)夏官:司马,掌邦政;
(5)秋官:司寇,掌邦刑;
(6)冬官:司空,掌邦事。
《周礼》的出现
汉武帝时民间的一位姓李的人,从山岩屋壁中发现了古《周礼》,呈现给了河间献王,全书只缺少《冬官》一篇,于是悬赏千金,向民间征求,没有得到,只好取《考工记》补进去。河间献王将这部《周礼》献给了汉武帝,藏于秘府。
《周礼》
《仪礼》
《仪礼》17篇,先秦儒家所传授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礼》就是指《仪礼》。
《仪礼》是有关祭天、祀祖、区分尊卑上下、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礼节和行为规范。《仪礼》的内容有冠、婚、丧、祭、乡、射、朝、聘八种,它是记载古代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的礼仪之书,也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必读书。这在春秋以前,是“士”以上的贵族们必须学会的礼仪。
《仪礼》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仪礼》的内容:
《士冠礼》第一: 古时候,男子20岁就算成年人了,要加冠,加冠时要举行冠礼,这是成年礼,加冠命字。
《士昏礼》第二:士以上的贵族娶妻成婚的礼仪。昏(婚)礼有六项内容,所以也叫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士相见礼》第三:是士初次相见的礼仪。
《乡饮酒礼》第四:记载乡(古代基层行政组织)定期举行酒会的仪式。
《乡射礼》第五:记载乡(古代基层行政组织)定期举行射箭比赛大会的礼仪。
《燕礼》第六:讲述诸侯与其大臣举行的宴饮之礼。宴会上有歌舞表演。
《大射礼》第七:是讲君王主持射箭比赛的礼仪。
《聘礼》第八:这是国君派遣使节到其他诸侯国进行友好访问的礼节。
冠礼
燕礼
《公食大夫礼》第九:这是讲国君举行宴会招待外国使节的礼仪。
《谨礼》第十:记述诸侯朝见天子的礼节。
《丧服》第十一:讲的是古代人们根据亲疏关系为去世的亲属穿不同丧服,服不同丧期的礼仪制度。
《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这两篇讲的是士死后的丧葬过程和礼仪。
《士虞礼》第十四:讲述士埋葬父母后回家为父母举行的安魂礼仪。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士定期在家庙中以豕(猪)祭祖的礼仪。
《少老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这两篇讲述诸侯的卿大夫定期在家庙中用少牢祭祖的礼仪(用羊和猪两牲为祭品称为“少牢”)。
士相见礼
士丧礼
《礼记》
《礼记》49篇,共约9万字。内容主要是记述先秦的礼仪制度,阐释《仪礼》,记录孔子与弟子的言论等。
《礼记》流传到现在的有38篇《大戴记》和49篇《小戴记》,我们现在说的《礼记》就是《小戴记》。
《礼记》中的《礼运》篇讲述了大同社会的政治原理。康有为著的《大同书》,理论渊源就在这里。孙中山先生曾亲笔书写《礼运》篇,三民主义也从《礼记》中吸取了合理成分。我们现在讲的“小康社会”这一概念也源于此。
《礼记》中的《学记》讲的是教育原理。《礼记》中的《大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完整的社会政治原理。《礼记》中的《中庸》讲的是宇宙观和人生哲学。《大学》、《中庸》两篇被宋代的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
《小戴礼记》
“三礼”及“大小戴记”比较
中国的礼乐文化
孔子说:“绘事后素。”画画要有素净的底子。一切的“礼”,都是以真实、质朴为基础的。真挚的“礼”是对人的尊重。由于有了“礼”,人们互相尊重。有尊重才可能有爱,大家才能和谐相处。
礼乐文化是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的教化体系。它们的本义,是以礼、乐为教,来教化民众。
远古时代,人与禽兽为伍,不知礼仪。《礼记·曲礼》中说,为了让人们懂得“自别于禽兽”,有圣人起来“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为礼以教人”,就是创制礼来教育人。礼使人自觉地区别于禽兽,走向了文明。而圣人的历史功绩正是在于“为礼”和“教人”。
上古圣王治理民众的方针,以及后世圣贤教化民众的方法,都可以最终归纳为一个“礼”字。圣王治世的目标,是建立大同世界。圣贤教民,是要让百姓懂得礼、遵守礼。
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里面引孔子的话说:“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礼乐文化的性质和作用。《论语·学而》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社会和谐思想,在今天具有普世的价值。
我们知道,周公制礼是以民众为治国重心的,他曾说:“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这种以为人鉴的思想(鉴就是镜子,是用以检验自己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太宗就因为注意以人为鉴,而在名相魏征的辅佐之下开创了贞观盛世。周公制礼标志着中国在西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人本主义”思想,走出了神话时代。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解字》)。
礼者,所以定国家、安社稷、存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史记》)
礼乐教化的“乐”是指人的心声,表达的是人的感情。按照儒家的说法,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包括动物叫声)都是属于“声”的,而人创造的乐曲则称为“音”,人能欣赏音乐,超越了天籁之声。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礼记·乐记》说“禽兽知声而不知音”,而这些“音”当中能够提升人的道德,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就称为“乐”,所以说“德音之谓乐”。这就是礼乐的“乐”。
礼乐文化的本质是尊重人,其教化作用是让社会和谐,让人快乐而有节制,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孔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继承者和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