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皇甫谧:命要活得长,全靠经络养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享年68岁。
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皆可从经络中求
1 大医智慧
雷公问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愿闻其道。黄帝答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
—引自《针灸甲乙经》
2 精彩解读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
◎经络,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
针灸学是皇甫谧对于中医学的重要贡献之一,而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经络可以强身健体、治病防病。
经络养生原则
◎如果手足长期接触寒气,经络严重堵塞的话,就会得腱鞘炎、关节炎等病。
经络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其实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系统的记载。经脉,就像是错综复杂的网络,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可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
经络的作用不仅是治已经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可以治“未病”,也就是养生保健。在你身体将要发病或者刚刚发病,还没有引起你注意时,往往可以从穴位和经脉上反映出来一些初期症状。这时刺激经络,身体的各种自我调整系统就能够被激发,激活后就能自我恢复平衡。总之,保持经络的畅通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养生原则,要时时刻刻使自己的经络之气畅通。
2 健康锦囊
一到冬天,很多人都会有手脚冰凉的毛病,需要带很厚的手套、穿最厚的棉鞋才能稍稍缓解寒冷,这其实就是经络运行不畅造成的。
◎肾脏阳气不足,肢体冷凉,手脚发红或发白,甚至出现疼痛的感觉。
我们知道,经络的根在脏腑,而末梢在指趾,这样天地的寒气就会从我们的手足进入我们的身体。但是,经络气血在体内的正常流通是需要恒定的温度的,中医认为寒则凝,就是说,寒气会让经络气血流通不畅。如经络轻度堵塞就会让人患感冒、头痛等病;如果手足长期接触寒气,经络严重堵塞的话,就会得腱鞘炎、关节炎等疼痛难忍又很难痊愈的病。
在医院骨科,很多得了腱鞘炎、手足关节肿痛的中老年妇女来看病,很多就是由于她们不注意手的保暖,经常大冬天接触冷水,寒气长时间郁闭经络造成的。寒气一般都是从手、足、口进入人体的,比如经常吃生冷的东西,大冬天经常用冷水洗东西,平时爱打赤脚。这些生活上不注意的小细节都会让寒气有机可乘,侵犯人体经络使人致病。
所以,你要注意手足的保暖,炎热的夏天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屋里,冬天要注意戴手套,杜绝寒凉的食物,平时要用热水泡脚。“严防死守”这些寒气入侵的门户,我们的经络就会始终畅通无阻。
手脚冰凉四大原因
谨候其时,病可与期—皇甫谧细说经络与时令
1 大医智慧
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一面七宿,周天四七二十八宿,房昴为纬,张虚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病在于阳分,必先候其气之加在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阴分,必先候其气之加在于阴分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除。
—引自《针灸甲乙经》
2 精彩解读
皇甫谧说人体有很多条经络,每条经络又有各自的名称和功能,而每条经络都有它当令的时间,也就是值班时间,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掌握这一点,对保健与治病是很有帮助的。
◎胆经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经络养生注意事项
续表
续表
3 健康锦囊
经络系统主要是从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等方面来论述人体内脏和体表的相互关系,除此之外,还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用以进一步阐述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以及四肢下端的特定穴与头、胸、腹、背腧穴的关系。
◎“标本”-“标”代表人体头面胸背部,“本”代表人体四肢下端。
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
灸刺之道,气穴为宝—经络养生常用办法
1 大医智慧
黄帝问曰: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宝?岐伯对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气穴为宝。故春刺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
—引自《针灸甲乙经》
2 精彩解读
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述了很多穴位,并说明了各部穴位的操作方法。这里归纳总结起来,供大家参考。
针灸疗法。这是通过经络治病最直接的办法,通过刺激体表穴位,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的气血功能。针灸比较专业,普通人做不了,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才能施行。
◎针灸比较专业,普通人做不了,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才能施行。
针灸的作用
按摩法。针灸疗法比较难,但利用一些简单容易操作的按摩手法来保健养生和治疗常见病,我们每个人都能做,而且效果非常好。
◎利用一些简单容易操作的按摩手法来保健养生和治疗常见病,我们每个人都能做。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3 健康锦囊
下面,再为大家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穴道疗法的诀窍。
◎身体有异常,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压痛,用手一压,会有痛感。
简单实用的穴道疗法的诀窍
皇甫谧为您推荐的十五大保健名穴
1 大医智慧
肾出涌泉。涌泉者,水也。一名地冲,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足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壮。
百会,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督脉、足太阳之会,刺入三分,灸三壮。
—引自《针灸甲乙经》
2 精彩解读
人体有十二正经、十五脉络,每条经络上分布着诸多穴位,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记载了全身穴位649个、穴名349个,那么这么多的穴位都需要我们一一记住吗?
其实,我们只需记住几个主要的穴位,并学会使用它,对养生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养生穴位注意事项
续表
续表
续表
3 健康锦囊
十二经脉从四肢末端至肘或膝方向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总称“五腧”。这是以水流的大小来形容各经脉气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意指经气自四肢末端向上作用于头面躯干,像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气初出,如水的源头,所以称“井”,多位于四肢爪甲之侧,如涌泉为肾经井穴。经气稍盛,如水成微流,所以称“荥”,多位于指(趾)掌(跖)部,如劳宫为心包经荥穴。经气渐盛,如较大水流灌注,所以称“输”,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如足临泣为胆经腧穴。经气充盛,像水流之长行,所以称“经”,多位于腕(踝)或臂(胫)部,如阳谷为小肠经的经穴。经气统盛深入处,宛如水流汇合,所以称“合”,多位于肘(膝)部附近,如少海为心经合穴。
日常小病,简单的经穴疗法就能搞定
1 大医智慧
烦心,咳,寒热善哕,劳宫主之。寒热,唇口干,喘息,目急痛,善惊,三间主之。胸中满,耳前痛,齿痛,目赤痛,颈肿,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干热,曲池主之。
—引自《针灸甲乙经》
2 精彩解读
在《针灸甲乙经》中,皇甫谧记载了大量的经络穴位,并指出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以及它的防病治病功效,这里我们就现在一些常见病的经络穴位疗法做些简单的介绍。
◎口臭多是由胃热引起,治疗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敲胃经。
◎压太阳穴则可以加快恢复正常情绪的速度。
经络穴位对症疗法
3 健康锦囊
半身不遂又叫偏瘫,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对此,可用穴位疗法改善。
偏瘫穴位疗法
只要按照以上方法长期坚持,半身不遂患者的病情必然会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