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嘉诚谈做人(1)
未学经商,先学做人。
这是李嘉诚经常说的一句话。
一般人看来,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天经地义的自然法则。要击败对手,就可以不择手段;要追求个人利益,就没有资格谈道德、谈仁慈、谈友谊。高明的处世者却可以鱼与熊掌兼而得之。因为,他们知道德是为人处事的基础,德高才能望众,望众才能生财。
如果眼睛仅仅盯在个人利益上,而不懂加强自己的德行修养,可以肯定地说,个人的利益最终也无法实现。
我生平最高兴的,就是我答应帮助人家去做的事,自己不仅是完成了,而且比他们要求的做得更好,当完成这些信诺时,那种兴奋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成功者都是主动出击的,被动不会有收获,这正是所谓录的“礼尚往来”,你帮助了别人,别人自然会在适当的时候回报你。
也就是你只要尊重别人,为别人着想的人,自然能与人相处融洽。然而,一个成功的人,也许会有许多相识,却只会有少数朋友。
有人说过:“所谓朋友是了解你和爱你的人。”当你快乐时,他们真正为你快乐;当你遭遇困难时,他始终不离弃你。
我们在生活中不时会受到打击,这时,惟一使我们能活下去的,便是知道有人关心我们。
友谊不是自动来的,它是我们把自己给予所爱的人的结果。没有比这种投资报酬率更大的投资。同样地,你努力追求到的名与利,若没有人跟你分享,便是毫无价值的,因此建立自尊,要从培养友谊着手。
要令别人对你信任,不只是商人,一个国家亦是无信不立。
对子女的教育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为人和心中的想法。
李嘉诚坦言:“以往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时会谈论生意,约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是最重要。”
“我经常教导他们,对人要守信用,对朋友要有义气,今日而言,也许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觉得‘义’字,实在是终身用得着的。”
如果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出承诺,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守诺言。
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国藩所说的,必须有智、有识,当你懂得一门技艺,并引以为荣,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达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别人走快我们几十年,我们现在才起步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一个人必须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远志向。同时要抑制急躁的脾气、暴躁的性格,做事要戒急躁。人一急躁则必会心浮,心浮就无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中去仔细研究和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气躁心浮,办事不稳,差错自然会多。
天下成大事业者,无不是专一而行,专心而攻,博大自然不错,精深才能成事。只有精深,才能在某一个领域中成为专门人才,其前提是必须克服浮躁的毛病。无论办什么事都不可能毫不费力就取得成功,只能是害了自己。忍浮躁确实不容易,要有顽强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但只要有决心、有信心,胸中有个远大的目标,小小的浮躁又有什么不能忍的呢!一般而言,我对那些默默无闻,但做一些对人类有实际贡献的事情的人,都心存景仰,我很喜欢看关于那些人物的书。无论在医疗、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面对社会人类有所帮助的人,我都很佩服。
李嘉诚由一个贫穷的少年到成为世界级超级巨富,他的成就的取得可以说是必然的。
这种成功的必然,在于他一直拥有的锐利而长远的目光,他开朗的性格,豁达豪爽,义字当头的气概,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品德,对问题深思熟虑后,迅速作出果敢决定,并锲而不舍地去实施一切计划。
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李嘉诚身边的人们总是异口同声地说:“他有先知先觉的判断力,超人的魄力和干劲,极强的进取心。他今日的成就,全部都是由自己的双手和头脑创造出来的。李嘉诚的发迹靠的是‘诚’,李嘉诚最大的资产也是‘诚’。”
知识决定了命运。
曾经有记者问李嘉诚:“今天你拥有如此巨大的王国,靠的是什么?”
“依靠知识。”他毫不犹豫地告诉年轻人。有一位外商曾经问:“李先生,您成功靠什么呢?”李嘉诚还是那句话:“靠学习,不断地学习!”
“我年轻时没有钱和时间读书,几个月才理一次发,要抢学问,只能买旧书,买老师教学里用过的旧书,长大了也没有时间去看言情、武侠小说。不过,我是喜欢历史的,小时候历史都拿高分的。”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是缺乏知识,没有最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就能够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现在跟数十年前比,知识和资金在通往成功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李嘉诚强调知识不仅指课本内容,更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
只有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会那么骄傲,不会认为自己样样出众,承认其他人的长处,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这便是古人所说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大海之所以为大,就在于有容乃大。李嘉诚心胸宽广,心容天下事,这是一个大商人的成功姿态。李嘉诚在创业之初,为自己的企业取名“长江”,是取其不择细流,以成其大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嘉诚不仅使长江实业公司如滚雪球一般迅速发展,其用人之道也充分体现了有容乃大的哲理。
创业阶段是艰苦的,如果没有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共识,一般人很容易见异思迁。
李嘉诚深谙用人之道,他宁亏自己,也不亏大家,使企业富有凝聚力。长江有起有落,但不管怎样,鲜有跳槽者,这不能不说是李嘉诚用人的成功。
兢兢业业是一家公司兴旺的基础,而与合作者利益共享,更是李嘉诚一贯的准则。
我并没有想过用雇用外国人,来表现华人经济实力和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我只是想,集团的利益和工作确确实实需要他们。
人才的力量是巨大的,他直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
在今天,香港华人见了洋人自然也不会感到“洋大人”的感觉。华人公司雇佣外国人力,已经很平常,也理所当然。但在20世经80年代初则并不是这样,由于华人受洋人的长期欺压,常处于一种心理劣势。及至华人在经济上开始崛起之后,在心理上仍存有抹不去的“二等英联邦臣民”的潜意识。
那时候,要是哪个华人老板能够雇佣趾高气扬的洋人做下属,实在是一件很值得荣耀的事,而且也有点让华人扬眉吐气的味道。
但李嘉诚雇佣洋人副手,只是惟才是举,量才而用,不但没有炫耀之意,反而十分倚重他们。
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一套西装穿10年8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十双有八双是旧的。皮鞋坏了,扔掉太可惜,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我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用了好多年。
提到“艰苦”二字,有些人以为老掉牙,实则不然。真正的财富巨人,都明白自己是如何从艰苦中度过来的。许多人在穷乏的时候,不得不过艰苦朴素的生活,一旦发达,就会挥金如土,纸醉金迷。李嘉诚与此完全相反,一直保持着当年创业时期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一位外国记者曾评论说,“李嘉诚看上去不像一位难对付的商人,而像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学校长。他经常身穿一套黑色西服、白色衬衣、素色领带。有一次,他指着手上戴的西铁城电子表,对来访的客人说:‘你戴的表要贵重得多,我这个是便宜货,不到50美元。它是我工作上用的表,并非因为我买不起一只更值钱的表。’”
我不打算摆满月酒,省下的钱拿去做公益。将来第二个儿子结婚,如果女家方面肯听我劝,我照样不铺张。我认为一些事在内心庆祝就可以啦,我一生都未摆过生日酒。
在香港商界,潮籍人以节俭、勤奋、精明而著称。也有人说潮州人“孤寒”(吝啬、小气)。1995年12月1日,国际潮团联祖组在港开幕,仪式完毕后,李嘉诚立即被记者包围住,有记者提到“潮州人孤寒与否”的问题。
李嘉诚说:“潮州人只是刻苦,而非孤寒。”他强调:“我绝对不孤寒,尤其是对公司、社会贡献方面和‘作为中国人应做的事’上,绝不会吝啬金钱。”
李嘉诚不但不孤寒,而且是世上少有的大慈善家,一个悭己不悭人的大慈善家,然而这位大慈善家自己过的,却是一种极为俭朴的生活。这一点真令人感慨万千,钦佩之至!
作为父母,让孩子在十五、六岁就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只身到外面去求学深造,当然是有些于心不忍,但是为了他们的将来,就是再不忍心也要忍心。
李嘉诚说:“在西方先进的国家留学深造,既可以优先吸纳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可以使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外面的世界,去增长他们的见识,一如俗语所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个人认为勤奋求学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闭门读书,根本不认识外界的新生事物,则只是一个书呆子。”
“不管你拥有多少家财,但对于孩子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能力,特别不能让他们养成娇生惯养、任意挥霍的生活习惯。”
李泽钜、李泽楷即使后来在美国留学,李嘉诚在不断关心他们学业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他们品质的培养,常常鼓励他们勤工俭学。
小时候,我的家境虽不富裕,但生活基本上是安定的。我的先父、伯父、叔叔的教育程度很高,都是受人尊敬的读书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我随先父来到香港,举目看到的都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就感到这个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因此在我的心里产生很多感想,就这样,童年的五彩缤纷的梦想和天真都完全消失了。
李嘉诚回首往事,这样描绘他少年时难以忘怀的记忆。商业社会的冷酷无情对一个少年来说是灾难,但它催人早熟,对日后的一代巨商来说又未尝不是福音。商业社会是现实理智的,它迫使少年李嘉诚丢掉幻想,自我奋斗,一步一脚印地走向成功。
人人都会遇到生活的重压,有些人由于受不了而失败,有些人则敢于挑战,赢得成功。
李嘉诚的理想是当一个教育家,而不是商人,如果不是迫于无奈,他是不会去从商的。李嘉诚后来回忆说,就是立业之初,他的理想还依然是“赚一大笔钱,然后再去搞教育。”由此可见,李嘉诚从商实在是身不由己,逼上梁山。这也许就是时势造英雄。别无选择使李嘉诚义无反顾,商海搏击之后,终于成为香港首富、世界华人首富。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人生遭到的反作用力是多么巨大,我们因此可以得到启迪:我们应该正视并且利用人生的挫折,甚至应该自加压力,发挥出自身的巨大潜能。
我表面谦虚,其实很骄傲,别人天天保持现状,而自己就老想着一直爬上去,所以当我做生意时,就提醒自己,如果继续有骄傲的心,迟早一定碰壁。
李嘉诚十几岁时便到一家塑胶厂打工,老板十分赏识李嘉诚的杰出才华,因此,李嘉诚18岁就被提拔为业务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
李嘉诚以勤奋和聪明,很快掌握了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势头良好,销售网络日臻完善,许多大额生意,他都是通过电话完成的,具体的事,再由手下的推销员跑腿。
李嘉诚成为塑胶公司的台柱,成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龄人中的杰出者。他才20出头,就爬到了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企羡的业绩。李嘉诚应该心满意足了,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两字。功成名就、地位显赫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会,以自身聪明才智开始新的人生搏击。
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要有中国人的勤劳、节俭的美德。懂得节省你自己,对人却要慷慨,这是我的想法。
李嘉诚接受记者专访时曾说:“顾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我是引以为荣的。”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商场上,人缘和朋友显得尤其重要。
善待他人,利益均沾是生意场上交朋友的前提,诚实和信誉是交朋友的保证。正如在积累财富上创造了奇迹一样,李嘉诚的人缘之佳在险恶的商场同样创造了奇迹。
苦难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10亿100亿也买不到的。
李嘉诚回忆塑胶公司的经历时发出如此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