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世保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7章

三豆汤大黑豆、赤小豆、绿豆各一盏。甘草一两细切。每日用四味。瓦罐煨烂熟。连豆带汤。

与儿食之。黑豆解肾经之毒。制相火也。赤小豆解心经之毒。制君火也。绿豆解阳明经之毒。制胃火也。用豆者。又以形治。以类从也。易简而便里囗。早治以便童稚。其为神巧矣乎。

永不出痘二五散 贾兰峰传。

用有雄鸡蛋七枚。内取一枚。开一孔。去清黄净。装入鲜明好朱砂四钱九分。其孔以纸糊。

用鸡抱出鸡雏。将朱砂采日精月华。各七日夜。收贮听用。再用起头结丝瓜一个。候老成种干烧灰存性为末,每服朱砂丝瓜灰五分。为细末。蜂蜜水调服。服过三次。永不出痘疹。

邻家出痘。尤宜服之。

油饮子 若遇痘疹行时。左右邻家有出者。可预服之。

用真香油一斤煎熟。逐日与儿饮尽。永不出痘。

痘疮

看耳后筋纹断法

凡耳后筋纹。似水红色为上。杏红色次之。大红色宜退火。紫黑青色皆不治。又须条匀直上耳尖。而无分枝者为上。若分枝缠绕者。虽淡红亦凶。其或过发际者。多不可救。

痘疮

纸捻照法

用学书竹纸。或烧钱草纸。烘干作捻子。如小指大。蘸香油于灯上。往来熏炙。令纸条无泡不爆囗。又饱蘸油又熏炙。令油无泡。即点捻子。将患者房内窗门。闭令黑暗。有光处以衣蔽之。看左右颧。有何色点。中庭有何色点。观两颧。宜以捻子在两耳边。及鼻边平照。观中庭。宜以捻子在两目角平照。看其皮中。历历可指。是赤是紫。是块是点。昭然明白。若是疹。则浮于皮外。肉内无根。若是痘疹。根在肉内极深。若以捻子当颧及中庭正照。则黯而不见。捻子有灰暗。即掐去令明。如此照之。病情在内。可以预见。若日间以天日光观之。则不见矣

痘疮

初起发热治法

一论发热之初。急宜表汗。使脏腑胎毒。及外感不正之气。憎寒壮热。头疼腰痛。腹胀。

或喘嗽痰涎。鼻流清涕。或因惊恐跌囗。而发搐搦。角弓反张。上宫天吊。一切内外所感。

尽从汗出则痘出自然稀少。但热甚者。其毒亦甚。热微者其毒亦微。然表药必在红点未见之前。可服。

败毒散升麻 干葛 紫苏 川芎 羌活 荆芥 前胡 薄荷 桔梗(去芦) 枳壳 牛蒡子 蝉蜕山楂肉 地骨皮 甘草 防风上锉。生姜一片。水煎。临卧服。加葱白汁五匙。热服。一方。无干葛。加紫草。如热甚。加柴胡、黄芩。冬月。加麻黄。暑月。加香薷。泻。加茯苓、泽泻。

一论小儿痘疮。才觉发热者。服之胀出。见苗者。服之出稀。陷伏者。服之起胀。妙不可言。

神效复生丸 方伯王如水传。

当归身 川芎 升麻 干葛 白芍 人参 黄 甘草 辰砂(各一两二钱) 紫草茸(一两)上为末。糯米粽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河水煎滚。入黄酒少许送下。

一论痘初发热。一服即轻。百发百中。

预服万灵丹紫草茸(一两) 山豆根(五钱) 升麻(小者) 葛根 蝉蜕(浮者) 僵蚕(炒去丝) 白附子连翘(去心各一钱) 全蝎(去毒十个) 生甘草(五分) 雄黄(一钱五分) 麝香(一钱) 蟾酥(一钱好酒炖化如蜜)上十二味为末。用蟾酥丸如皂子大。每服一丸。紫草汤下。

一论痘疮初出。先用此药涂面。若用之早。则痘疹不生于面。用之迟。虽出亦稀少。

玉颜膏黄柏(去皮一两) 绿豆粉(四两) 生甘草(四两) 红花(二两)上为极细末。香油调成膏。从耳前眼唇面上并涂之。日三五度。

痘疮

出痘治法

避秽气腋下狐臭气。房中混浊气。行远劳汗气。沟粪浊恶气。妇人经候气。诸疮腥臭气。硫黄蚊烟气。吹灭灯烛气。误烧头发气。柴烟鱼骨气。葱蒜韭薤气。煎炒油烟气。醉酒荤腥气。麝香燥秽气。

一论外解诸方。凡被房事经水生产之秽所犯者。以大枣烧烟解之。

凡补五辛厌者。以生姜烧烟解之。

凡被酒厌者。以葛根、茵陈蒿烧烟解之。

凡被死尸之气。及厉气所犯者。以大黄、苍术烧烟解之。

凡被狐臭犬羊厌者。烧枫球解之。

凡遇风雨。烧苍术枫球避之。

凡一切恶气。通以乳香烧烟熏之。仲景曰。小儿痘时。宜烧乳香。辟诸恶气。盖荣卫遇香则行。遇臭则凝故也。

世俗煮醋熏痘。谓其能活血。然醋主收敛。故妇人血崩者。用熏之。痘毒欲升发而不欲收敛。故不宜耳。尝见用醋熏变者多矣。

一论痘疹初出时。宜用此酒。遍喷四面床壁。及与患人服役者。皆饮。能辟秽毒。又以净胭脂两眼角点之。防痘入眼。

胡荽酒胡荽三两细切。以酒两钟煎沸。用纸密封。勿令气出。候冷去渣。从顶至颐颔。微微涂之。更喷背膂胸腹。及两脚皆遍。再于满房壁门户遍洒之。尤妙。

一论痘疮欲出未出。热尚未解。毒瓦斯太盛。稠密成片。急进此三四服。快透消毒如神。

专治内蕴邪热。咽膈不利。痰涎壅嗽。眼赤面肿腮项结核。肿壅毒聚遍身。风疹疮毒赤肿等症。

消毒散牛蒡子(微炒四钱) 荆芥 甘草 防风(去芦各一钱) 一方。加黄芩一钱。犀角镑五分上锉。水煎。温服。

一论痘疮已出。痘毒太甚。以此消毒。或出不快。皆以服之。一云。痘疮欲出。浑身壮热不思饮食。若服此一剂即内消。已有一两颗出。即解其半。若全出。即当日头焦。只三服瘥。余每用此治壮盛小儿。痘出毒盛殊效。若虚者。宜神功散尤妙。

化毒散紫草茸(五钱) 川升麻 甘草(各二钱半)上锉。每服二钱。糯米五十粒。同煎服。

一论痘出毒瓦斯太盛。血红一片。不分地界。如蚊蚕种。或诸失血。或。七日以前。

诸症可服。解毒神效。

九味神功散黄 人参 白芍 紫草 红花 生地黄 牛蒡子(各等分) 前胡 甘草(钱半)上锉。水煎服。渣再煎服。热甚者。加黄连、黄芩各一钱。未退。再用大黄。有惊。加蝉蜕。去头足。若颗粒淡黑色者。有寒乘之。加桂一钱。如大便闭。加大黄。

一痘发渴。用神功散。当不渴。或有渴者。用红花子一味煎汤饮。无子即用红花亦好。

加牛蒡子尤妙。盖能散胃口之瘀血故也。切不可用荔枝、枣。能助阳经之火。大发渴者。用真黄土百沸汤。碗盖泡取出水。少加砂糖。饮之立止。

一痘出三日内顶陷者。非虚也。用神功散活血退火。

一四日以前有寒症。其色黑惨。保元汤加官桂。

一色白光者。寒乘之。神功散加官桂。

一腹痛者。毒盛也。神功散主之。

一面红不退。地界不分者。神功散倍前胡。

一吐者。毒盛乘火炎而宣也。神功散主之。

一泄泻者。火盛而奔越也。神功散加升麻以提之。

一身已凉。汗出不止。血随气溢也。用当归五钱。黄 三钱。酸枣仁炒三钱。作一剂。水煎服立止。

一有痰。用白附子磨服。切不可用二陈汤。使燥阳明经。使孤阳无阴。不能施化也。

一嗽用杏仁煎汤。磨白附子服。立止。

一遍身疼痛者。以木香一味磨服即止。

一浆行作痒。此内热而外为风寒所乘。用荆芥穗。纸裹紧。米糊粘住纸头。令不散。灯上烧了。却于桌上擦去灰。快放手。

指定痒痘头。点痒处一下。即放退。每痘痒点之立止。

一行浆。浆足而发疔。认定是黑疔痘。或黑而硬。或有红丝。或为大紫泡。未曾解毒者仍以神功散加雄黄、黄连、大黄、黄芩煎服。却用点法。雄黄一钱。研胭脂重浸水令浓。调雄黄末点疔头上。立时即红活。亦神法也。盖雄黄能解毒。胭脂能活血也。

一痘九日十日作泻。先令解毒者。宜定中汤真正黄土一大块。碗盛。以百沸汤泡。即以碗盖。少顷出用。如冷倾于盏内。外以热水烫之。加入雄黄一钱。朱砂五分。二味为末和匀。以黄土汤两盏。少加砂糖。温服立止。

一痘疮腹胀渴者。或泻渴者。或足指冷渴者。或惊悸渴者。或身温渴者。或身热而 白色渴者。或寒战渴不止者。或气急切牙渴者。或饮水转渴不止者。以上九症。即非热也。乃脾胃肌肉虚。津液衰故也。木香散主之。如若不愈。更加丁香、官桂。多煎服。丁香攻里。官桂发表。其表里俱实。而疮不致痒塌喘渴而死矣。

一痘十一二日。当靥不靥。发热蒸蒸者。宜甘露回天汤砂糖半酒杯。百沸汤调一大碗。温服。立时热退痘靥。百发百中。真有回生之力也。

痘疮

看痘不治法

初出涌壮者不治。出如蚕种者不治。

随出随没者不治。如蚊虫咬者不治。

气血相失者不治。倒出者不治。

饮水如促鼻者不治。以肺气不能疏理也。

痘疮

看痘轻重歌

轻者热轻痘亦稀。大小后先出不齐。根窠红活疮肥满。饮食如常勿药宜。重者热中疮并出。密如蚕种若胭脂。根白顶红并紫黑。若逢血活尚堪医。

痘疮

起胀治法

保元汤人参(去芦二钱) 嫩黄 (三钱) 甘草(一钱)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温服。

一当起胀而不起。用穿山甲炒成珠。研为末二钱。酒调服。

一血弱不起。根底淡薄。以保元汤加丁香三粒。肉桂一钱。当归二钱。川芎一钱。水煎温服。

一二日初出。圆晕成形。干红少润。毒虽犯上。其气血未离。以俟其气血交会也。然毒尚浅。急以保元汤加官桂。活血匀气之剂。如毒太盛。兼解毒之药。活血。加当归五分。白芍一钱。匀气。加陈皮五分。解毒。加元参七分。牛蒡子炒七分。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二三日根窠虽圆。而顶陷者。血亦难聚。为气虚弱。不能领袖其血也。以保元汤加川芎、官桂。扶阳抑阴。岂有不痊者哉。四五日根窠虽起。色不光泽。生意犹存。为气弱血盛。以保元汤加芍药、官桂、糯米。助卫制荣。斯为调变之妙也。

五六日气盈血弱。色昏红紫。以保元汤加木香、当归、川芎。助血归附气位。以全中和之道也。

六七日气交不旺。血虽归附。不能成浆。为气血少。寒不能制。急投保元汤加官桂、糯米。助其成浆。而收济惠之伟功。斯为治矣。

七八日毒虽化而浆不满。为气血有凝。不能大振。以保元汤加官桂、糯米。发阳助浆。

可以保全生命矣。

一痘至此。专主贯脓。脓已满。虽有他症。不致坏事。若痘无脓。灰暗。虽无他症。亦死矣。

一痘疮至八九日。视痘顶心上有点如水珠。见出此痘漏。无药可医。乃死症也。

八九日浆不充满。血附线红。气弱而险也。以保元汤加糯米。以助其气而驾其血。斯浆成矣。

十一二日气血充满。血尽浆足。湿润不敛者。内虚也。以保元汤。血亦有力。加白术、茯苓。助其收敛而结痂也。

十三四日。毒虽尽解。浆老结痂之际。或有杂症相仍。以保元汤随症加减。不可峻用寒凉大热之剂。恐致内损之患故也。

十四五六日。痂落。潮热唇红。口渴不食。以四君子汤加陈皮、山楂、黄连。如渴甚。

用参苓白术散。如热不解。以大连翘饮去黄芩主之。症去之后。多有内损。或余毒未解。此则尤为难治也。

凡痘疮发渴者。为虚弱而津液枯竭也。保元汤加麦门冬、五味子即止。如不止。以参苓白术散。一二剂即止。

凡痘疮不起发。脓浆不浓。保元汤加川芎五分。丁香四分。(夏月二分)糯米二百粒。煎熟。好酒人乳各半盏。加入同服。

若头额不起胀。加川芎六分为引。若面部不起胀。加升麻四分为引。若胸膈不起胀。加桔梗四分为引。若两膝不起胀。加牛膝四分为引。若两手不起胀。加桂枝二分为引。

一论痘疮。胃虚不进饮食。或口干发渴。或等症。

参苓白术散人参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去皮) 甘草(炙) 白扁豆(炒) 莲肉(去心) 山药(炒各一钱五分) 桔梗(八分) 薏苡仁(八分) 砂仁(七分)上为细末。每服五六分。或一钱。红枣煎汤调下。或姜汤亦可。

痘疮

贯脓治法

一论痘疮。血气虚损。或风邪秽毒冲触。使疮毒内陷。伏而不出。或出参差而不匀快。

此药活血匀气。调胃补虚。内托疮毒。使之尽出。易收易靥。

内托散人参 黄 当归(各二钱) 川芎 防风 桔梗 浓朴(姜汁炒) 白芷 甘草(各一钱)木香 官桂(各三分)上方。如红紫干燥黑陷。属热毒者。去官桂。加紫草、黄芩、红花。用此药调穿山甲炒成珠。研末五分同服。若淡白灰黑陷伏。属虚寒者。加丁香救里。官桂救表。当贯脓而不贯脓者。倍参、 、当归。煎熟临服入人乳汁好酒同掺服。此贯脓之巧法也。泄泻。加丁香、干姜、肉豆蔻。

一论痘疮已成。出齐而难胀。或已胀齐而难靥者。由内虚故耳。盖痘已出灰白色。及顶平不起。或陷伏者。气血大虚也。宜此方。

归茸汤嫩鹿茸(酥炙) 当归身(酒洗)上锉五钱。好酒煎。温服。

一论痘属虚寒。八九日色白如水泡。顶陷根白。痒塌寒战切牙等症。

回阳汤鹿茸(酥炙) 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脐) 嫩黄 当归(酒洗)上锉。好酒煎。温服。

一论痘出至贯脓收靥之时。倒塌伏陷。心慌喘急。闷乱。死在须臾。好 参一两。水煎浓汁。灌下即苏。

一论灰白黑陷。呕吐白沫。为表虚。

木香散(十一味)木香(三分) 前胡(八分) 甘草(炙三分) 赤茯苓(去皮一钱) 大腹皮(一钱) 人参(五分) 陈皮 肉桂(各八分) 丁香(雄者五粒) 半夏(姜炒八分) 诃子(煨去壳一钱)上锉一剂。姜三片。水一杯。煎八分。温服。呕吐甚。加白豆蔻去壳。

一论寒战切牙。痒塌泄泻。为里虚。

异功散(十二味)当归(酒洗) 肉豆蔻(煨去油) 陈皮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去皮) 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脐) 半夏(姜汁炒各一钱) 浓朴 肉桂(各八分) 人参(五分) 小丁香(七粒) 木香(磨八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三枚。水一钟。煎至八分。温服。泄泻甚。加诃子肉煨。

一论此方发痘解毒之圣药也。治红斑黑陷顶不起。痘疔。一切恶症危者。用此立见起死回生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