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读懂他人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主动(1)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高深莫测的交际心理,使每个人都不自觉地蒙上一层面纱。此时,只有睁大眼睛看清你周围的人,才有可能躲开笑脸背后的袭击;只有慧眼识别各种各样的人,才能在生活中应付自如,掌握主动。
人并不都直接表现自己
人生在世,身处纷繁似锦的世界,每个人都想过得潇洒惬意,活得精彩纷呈,然而环境与现实总让人感慨:处世最难的莫过于“知人心”。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人心难测”、“人心叵测”、“知人知面难知心”,等等说法甚嚣尘上。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人心既有可知的一面,又有不可知的一面。任何人的“心”都具有人类一般性的特征,包括爱心、同情心、嫉妒心,等等。同时,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个人经历的复杂性,人心又具有一些特殊性,即有悖常理的心思、心态和心情,如莫名、恼怒、仇恨自己和仇恨社会等。有人把人心比作一泓深不见底的潭,里面游动着哪些生物,谁也说不清楚。
人的复杂性并不仅仅是生理构造上表现出的复杂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心理上表现出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更具抽象意义和不确定因素。因此,当你不了解某人时,最好不要轻易被他的表象左右了你的判断。因为,这种现象很可能是一种假象,尤其是城府较深的人更不会直接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美国心理学者奥古斯特·C·伯伊亚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几个人用表情表现愤怒、恐怖、诱惑、漠不关心、幸福、悲哀这种感情,并用录像机录下来,然后,让人们猜哪种表情表现哪种感情。
结果是,平均每人只有两种判断是正确的,当表现者做出的是愤怒的表情时,看的人却认为是悲哀的表情。
在商业谈判中,对方笑容可掬地听着你说话,脸上一副似乎要接受的表情,你心想谈判可能要成功了。不料他却说“明白了,很好,不过,这次请原谅,我不能要了”等婉言谢绝的话。
这样一来,你像是被从头上泼了一盆冷水似的。当然,这并非完全否定“表情是反映内心的一面镜子”。在很多时候,人们纵使情绪很激动,也会伪装成毫无表情,或者故意装出某种相反的表情。
人始终都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人们喜怒哀乐,悲欢嬉笑,远非自身所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所以,人的欢笑并不一定代表高兴,流泪并不一定代表伤心,鞠躬并不一定代表感谢,拍手并不一定代表赞赏……为此,你要学会你认真分析,学会识别人心,掌握一些读懂你周围的人的本领。而这种本领是你轻松掌控别人,进而掌控生活主动权的必备武器。
人心隔着肚皮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未必就能知心,而知心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被陌生人捅了一刀那叫皮肉伤,而要是被自己认为是最亲密的朋友捅了一刀,就犹如万箭穿心,那才叫心痛,甚至会成为愈合不了的伤口。
而人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有刚直的人,有卑鄙的人,有勇悍的人,有懦弱的人,有豪侠的人,有小心眼的人,有木讷的人,有果断的人,有清逸的人,有庸琐的人,有持重的人,有诚实的人,有狡诈的人……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你只有用“心”审视他,详察他,明辨他,而后慎用他,这样就不会有所遗漏了。
假如,和我们交往的是位品德高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人,那么,即使其外表并不英俊潇洒,性情又古怪,我们也会与之相处得惬意轻松,内心深处也会常存敬爱之情。但假如我们所见到的是一个虚伪而自私的人,尽管此人仪表堂堂,举止文雅,我们却看不懂他的内心,则会疑虑重重,步履艰难。
由此可见,人的本质平时一般都隐藏着,看不见又摸不着。你必须看到他的正面,又要看到他的反面,才能了解他的心,必须看到他的外表,又要看到他的内心,才能吃透他的本意。
唐玄宗时,有李适之和李林甫两位宰相共同辅政,李适之为左相,李林甫为右相。
当时,唐玄宗沉湎酒色,穷奢极欲,弄得国库日渐空虚。满朝文武都很着急,日夜思谋开源节流之计。最后,皇上也感觉到了财政威机,下诏让两位宰相想办法。
形势所迫,二人都很着急。但李林甫最关心的却是如何斗倒政敌,独揽大权。看着李适之像热锅上的蚂蚁,李林甫生出一条毒计来。
散朝之后,二人闲扯,李林甫装作无意中说出华山藏金的消息。他看到李适之眼睛一亮,知道目的达到了,便岔开话题说别的。
李适之性情疏率,果然中计,忙不迭回家,洗手磨墨写起奏章来,陈述了一番开采华山金矿,以应国库急用的主张。
唐玄宗一见奏章大喜,忙召李林甫来商议定夺。李林甫看了奏章,装出欲言又止的样子:“这个——”
玄宗急催:“有话快讲!”
李林甫压低了声音装作神秘地说:“华山有金谁不知?只是这华山是皇家龙脉所在,一旦开矿破了风水,国祚难测,那——”
“噢,”玄宗听罢一激灵,“是这样。”继而点头沉思。
那时,风水之说正盛行,认为风水龙脉可泽及子孙,保佑国运。今听得李适之出了这样的馊主意,玄宗心中当然不高兴。李林甫见有机可乘,忙说:“听人讲,李适之常在背后议论皇上的生活末节,颇有微辞,说不定,这个开矿破风水的主意是他有意——”“别说了!”玄宗心烦意乱,拂袖到后宫去了。李林甫见目的达到,心中暗喜,点着头走了。
自此,玄宗见了李适之就觉得不顺眼,最后找了个过错,把他革职了。朝廷实权,便落在了李林甫手中。
李林甫是典型的“口蜜腹剑”之人,所以对这种人一定要多长心眼,提防着点。而且,李适之显然知道他与李林甫之间的利害冲突,但他就是“陛疏率”,才会轻信了李林甫的话,结果被革职了还不知道所以然。
希腊有句古话,“很多显得像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倒并不显得像朋友”。很多人在危难的时候才发现,背叛自己、出卖自己的往往是十分信赖的朋友,而曾被怀疑的人却成了自己的救星,真是可笑又可悲。世上有很多人心口不一、表里不同,要看出来真的很难,但未必都不能看出来,若用“心眼”去看,就能看得更清楚。
处世需要辨别真伪
“草莹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看上去“差不多”的假象所迷惑,错把现象当本质,从而掩盖了对一个人真相的了解和认识,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生活中有些人是平安时期的朋友,困难的日子里他就靠不住了;有些朋友变成了敌人,在诽谤中你争我夺;某些人是酒肉朋友,你幸运时他同你行影相随,在不幸时他就消失得不见踪影。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很难从对方的表情或者言谈举止来断定其心情和目的。难过的时候,他可能微笑着巧妙地掩饰;兴奋的时候,他也可能故作沉思低头不语。因此,这时他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不一定出自内心的本意。这正如同有人所言:“人人都戴上了虚伪的面具。”这面具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阅历的增多,戴得越来越巧妙,越来越难以被人发觉。久而久之,这就增加了我们处世的难度。
你或许看到每个人都面带微笑向你走来,那面孔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看到中途相遇的双方,相互拍肩问候,溢美之词不绝于耳,无论是故友还是初识;看到请求帮助时,对方拍胸顿首、信誓旦旦地承诺。这样,在人际交往中,你以不设防的真诚向朋友敞开心扉。然而,当你在人生路上栽了跟头,才发觉那微笑原来并非发自于内心,那问候和赞美背后深藏着陷阱。
生活的复杂性便是如此,它向我们充分展示了一幅人心难测的图画。于是,辩识朋友真伪、提防落入他人陷阱就成为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春秋末年,晋国中行文子被迫流亡在外,有一次,经过一座界城时,他的随从提醒他道:“主公,这里的官吏是您的老友,为什么不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候着后面的车子呢?”中行文子答道:“不错,从前此人待我很好,我有段时间喜欢音乐,他就送给我一把鸣琴;后来我喜欢佩饰,他又送给我一些玉环。这是投我所好,以求我能够接纳他,而现在我担心他要出卖我去讨好敌人了。于是我很快就离去。”果然不久,这个官吏就派人扣押了中行文后面的两辆车子,献给了晋王。
在普通的人当中,有中行文子这般洞明世事的人并不多见。
中行文子在落难之时,能够推断出“老友”的出卖,避免了被其落井下石的灾难,这可以让我们得到如下启示:当某位朋友对你刻意投其所好,尤其是你正处高位时,那他多半是因你的地位而结交,而不是看中你这个人本身。这类朋友很难在你危难之时施以援手。
话又说回来,通过逆境来检验人心,尽管代价高、时日长,又过于被动,然而其可靠程度却大于依推理所下的结论。因此我们说:“倒霉之时测度人心不失为一种稳妥的方法。”
然而,人再怎么隐藏本性,终究要露出真面目的,就像前台演员一样,一到后台便把面具拿下来。假面具一拿下来,真性情就出现了,可是他绝对不会想到你正在一旁观察他。因此,对人本质的了解,有时是要经过长期观察或疾风暴雨的清洗,才能发现其原形、辨识其真为。
谁都想掩盖自己的底牌
曾有一位著名作家说过:“人生是个双面舞台,扮演英雄的人,总是费尽心机地将自己小人的那一面遮掩起来。”的确,在这个充满诡诈和陷阱的人性丛林里,一个人越讲计谋,他就越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从而走向成功。因此,为了成功或者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谁都想掩饰好自己的内心,藏好底牌,以待关键时刻露出制胜的一手。
司马懿装病夺权就是一则有名的掩藏自己底牌的故事:
魏明帝时,曹爽和司马懿同执朝政。司马懿被升为太傅,其实是明升暗降,军政大权落入曹爽家族。司马懿见此情景,便假装生病,闲居家中等待时机。
曹爽骄横专权,不可一世,唯独担心司马氏。正值李胜升任青州刺史,曹爽便叫他去司马府辞行,实为探听虚实。司马懿明析实情,就摘掉帽子,散开头发,拥被坐在床上,假装重病,然后请李胜入见。
李胜拜见过后,说:“一向不见太傅,谁想病到这般。现在小子调做青州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佯答:“并州靠近北方,务必要小心啊!”
李胜说:“我是往青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笑着说:“你从并州来的?”
李胜大声说:“是山东的青州!”
司马懿笑了起来:“是青州来的?”李胜心想:这老头儿怎么病得这般厉害?都聋了。
“拿笔来!”李胜吩咐,并写了字给他看。
司马懿看了才明白,笑着说:“不想耳都病聋了!”手指指口,侍女即给他喝汤,他用口去饮,又吐了满床,噎了一番,才说:“我老了,病得又如此沉重,怕活不了几天了。我的两个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训导他们,如果见了曹大将军,千万请他照顾!”说完又倒在床上喘息起来。
李胜拜辞而回,将情况报告给曹爽,曹爽大喜,说:“此老若死,我就可以放心了。”从此对司马懿不加防范。
司马懿见李胜走了,就起身告诉两个儿子说:“从此曹爽对我真的放心了,只等他出城打猎的时候,再给点利害让他尝尝。”
不久,曹爽护驾,陪同明帝拜谒祖先。司马懿立即召集昔日的部下,率领家将占领了武器库,威胁太后,消除曹爽羽翼,然后又骗曹爽,说只要交出兵权,并不加害他。等局势稳定了,就把曹爽及其党羽统统处斩,掌握了魏朝军政大权。
古代的奸贼在皇帝面前往往是以忠臣的面孔出现的,总是显得比谁都忠于天朝;而在皇帝背后却欺凌百姓,玩弄权术,恶名昭著。正是这种人才善于耍手腕,以他的所谓柔来战胜他的敌人,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往往长于不动声色,老谋深算,满肚子鬼胎,敌手往往来不及防备便遭暗算。
由此可见,当我们与外表平柔之人打交道时,应该力戒松懈,小心测试他内心的意图,而绝不能掉以轻心,以为此类人就可以不负重托,不行奸邪。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外表毕恭毕敬的人更应如此。
人生如棋牌,天下最难以捉摸的一张牌,即为你周围人的“底牌”究竟是什么,“底牌”是人与人之间的防护墙。别人要掩盖底牌,我们就要想方设法探得别人的“底牌”,至少可以不办稀里糊涂的事。明白人之所以为明白人,乃在于比别人少做糊涂事。
须防慈善背后的冷箭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将好人看成坏人,有时会将坏人看成好人。
因为在我们的周围,有些人看似面和蔼可亲,内心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真实企图;外表上对人极尽夸赞逢迎,暗地里却耍手段,要么使人前进不得,要么使人船翻人覆,甚至落井下石。尤其是当你直上青云、春风得意的时候,那些逢迎拍马者专捡好听的话讲;要么,看到你事事顺遂就在背后造谣生事,欲陷你于不利;而当看到你堕入困境时,他们就幸灾乐祸、趁火打劫。
战国时期,楚王的妃子郑袖长得美貌,又聪慧机敏,楚王十分宠爱。后来魏王又赠送楚王一位美女,既年轻漂亮,又活泼热情,把楚王给迷住了。
郑袖眼见自己一天天失宠,心里非常忌妒,但表面上却装得若无其事,不但没有一点怨言,还百般讨好这位新妃。新妃喜欢穿什么衣服,希望用什么东西,郑袖都叫人给她送去;她住处的陈设要怎么布置,郑袖也叫人侍候得顺心如意,以说处处做到体贴入微、关怀备至。郑袖在楚王面前还经常对新妃表示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