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冲刺提分系列:公务员考试热点分析与时政(2016最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热点三 新型城镇化建设

时事点击

“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事关几亿人生活的改善。”2014年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三五”时期重点向中西部倾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约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

会上,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和安徽省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福建晋江市、山东桓台县马桥镇负责人汇报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做法和建议。

李克强对各地的积极探索给予肯定。他说,我国经济要在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载体,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顶住下行压力,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和持续发展增加动能。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规律,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四化”协同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分析人士指出,城镇化是本届政府保持经济稳定的最大砝码,此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高层再次扬鞭策马城镇化建设。当前经济下滑势头显现,启动城镇化建设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同时,把着力点放在中西部地区,既能够有效补短板、惠民生,也能够就地转移,避免加剧东部沿海地区本就紧张的资源环境。

深度解读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既包含对我们过去城镇化道路经验教训的总结,也包含对西方城镇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思考和规避,更包含对未来城镇化前景的新设想,是对我国城镇化模式的新构思。新型城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以人为本、低碳节约、格局优化、新技术引领这四点非常重要。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哲学层面上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传统城镇化把物质财富的增加作为实现手段和追求目标。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和谐,人是城镇化的主体。

低碳节约。新型城镇化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发展过程,构建低碳节约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格局优化。新型城镇化以城镇体系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格局和形态优化为基础。

技术引领。新型城镇化应当应用智慧城市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把技术和人有机结合,建立城市智慧管理系统,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促进城市生产、流通、服务高效运作,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雷同,趋于同质。城市规划风格的同质化,规划概念的简单化,建设目标的普遍功利化,背后是生态观念的缺失、人文传统的中断,也预示着社会活力的枯竭。

二、自成一体,互不衔接。为适应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性和专业化,现代政府都设置各种专业部门或机构来履行职能,但是承平日久,很容易形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公共管理和政府职能“碎片化”现象。

三、规划随意变更,缺乏法律效力。城市规划多变,换一届领导更新一次规划在我国已是常事。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

结合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挑战和机遇。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全面谋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改善环境,运用科学的发展视角,提升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建立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如此才能够有效扩大和释放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内需红利,促使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重视统筹兼顾,协调全面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科学体系,在建设之初,应统筹考虑各地的人文特色、资源承载能力、公共服务体系、产业发展方向,预先做好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再做模拟评估,最后修改规划并做好各种变通预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建设。

二、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城镇化的持久动力和不竭源泉,可以提高就业率并扩大内需。首先,工业化是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工业化的关键是要依靠创新驱动,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通过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过剩产能,发展配套产业,引入工业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来提升产业竞争力。其次,服务业的发展是城市进步的标志,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型、生活型及公共服务业,大力发展中小型服务企业,才能大量吸纳劳动力,便利人民生活,促进城市经济繁荣。最后,应大力为新兴高科技产业创造环境,培育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高新产业公司,给予其税收优惠和人才准入的各项政策,为其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功能和布局。让每一个生活在城市的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权利,特别是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享受到以上权利,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最终目的,离开了人民参与的城镇化是不可想象的,公共资源的均等化应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带来人口的聚集,密集的人流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给公共交通带来压力。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的顽症,只有建立高效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在有条件的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和立体交通为骨干的交通框架,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才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改变交通拥堵的状况。

五、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促进城镇化。要建立现代大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效率,就要依赖城镇化。同时,农业现代化也能促进城镇化建设。要让农村富余劳动力从生产效率低下的家庭土地承包形式中解放出来,通过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入城来促进城镇化建设。

六、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我国的许多城镇面临着的一个通病就是自然资源环境的持续恶化,因此,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对新建的城区应该特别注重环境规划,要有较高的标准和较严格的产业准入政策,同时对于旧城的改造更应引入淘汰更新机制,关停和转移一批破坏自然环境和不利于人居环境的产业,适当疏散人口,减少旧城的人口密度,多建设一些过去欠账较多的公共绿地。

权威声音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诸大建认为需要抓住人、地、钱、治理四个关键问题,用“加减乘除”来进行解读和概括,从中讨论新型城镇化需要“挂钩”的政策动向以及相关问题。

“加”,是增加城市户籍人口或者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人口。2012年,中国的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是35.3%,常住人口城市化率是52.6%,差值17.3%,大约2亿多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拉大,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非城镇非农村人口。新型城镇化的首要目的,是要消除两者之间的差距,扭转当前建城多进人少的倾向。要按照城市规模大小分类放松户口管制,通过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的均等化,实现农民工以及其他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难点在于,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将户籍制度与常住人口的居住时间挂起钩来,但会存在矛盾,户籍开放的中小城市农民工常常不愿意去,而农民工愿意去的大城市户籍制度仍然处于控制之中。

“减”,是减少城市增长的土地消耗和主要资源环境的消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增长中土地年消耗速度是人口年进城速度的2倍,导致了许多“鬼城”和“空城”出现。因此,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城市建设用地与常住人口实际数目挂钩的政策,扭转土地城市化大于人口城市化的趋势。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全国范围内城市发展的空间效率与效益,围绕500万—1000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如何建设由高铁网络和普通铁路网络联系的巨型城市区域,有效益地建设距离大城市1小时交通的中小城市。

“乘”,是开辟可以替代土地财政的城市建设资金渠道。过去多年来,城市化的财源很大程度来自土地批租,这当然有历史的依据,但是继续作为新兴城镇化的金融支撑,正在导致越来越多的问题。新型城镇化要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就需要建立新的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目前提出的改革方案强调转移支付要与城市常住人口挂钩,同时要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包括允许地方发行债券、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公私合作模式、征收房地产税等。可以预期的是,用多元资金替代土地财政不是一个立刻能够实现的问题,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却在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前行,将会出现一个多资金渠道共同推进的过渡时期。

“除”,是政府的部分公共职能及权力需要在城市发展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享。相对于以往城市化的自上而下模式,笔者不认为新型城镇化可以马上进入许多学者乐观预期的自下而上模式,而是认为政府主导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才是未来20年新型城镇化的可行之路。关键问题是确定政府的职能。以往30年有的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在城市化进程中把应该做的事情推给了市场,不应该做的事情拿在了手中。现在需要在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强化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的公共服务和统筹协调职能,实现从发展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会贯穿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整个进程之中,如果能够得到攻坚、得到解决,相对于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增长给世界带来的已有的惊奇,可以预料未来20—30年的中国新型城镇化会给世界带来新的惊奇。

政策链接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节选)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二章 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城市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均住宅、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第五章 发展目标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

——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城市生活和谐宜人。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管理人性化、智能化。

——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

第十二章 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

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一节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沿海中心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层次,延伸面向腹地的产业和服务链,加快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内陆中心城市要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健全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提升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能力,发挥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

第二节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

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提升质连增加数量。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基础。

第三节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连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

第十八章 推动新型城市建设

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增强历史文化魅力,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第一节 加快绿色城市建设

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控制总量,提高效率。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体系,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

第二节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注重人文城市建设

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

第二十章 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第一节 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激励和利益分享机制。

第二节 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名家观点

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新型城镇化应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特征的城镇化,有别于传统城镇化模式。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就要把农业现代化摆在重要位置。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

农业现代化就是传统农业生产部门转变为现代产业的演进过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引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展城镇生产力是关键,发展城镇生产力能够带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引擎。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展涉农产业带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通过在城镇建立农机具合作社、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农用物质运输站、农产品加工贸易公司等,辐射服务周边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展非农产业,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转移出来的部分农民提供产业支撑。

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用现代农业代替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效益,用机械化耕作代替手工和畜力耕作,用科技农业代替经验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这样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互相支撑。

二是新型城镇化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引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就是要以城镇化为方向,引领农村的社会建设,将城镇的公共建设引向农村,让农民生活向市民生活转变。要通过农村现代化建设,引导农民集约集聚居住,以市民社区化生活为方向,在乡村规划、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社区建设,既能节约耕地,又能改变农民散居的生活方式。在引导农民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加大投入推进水、电、气、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始终是现代化的主体,城镇化的关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关键是要塑造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也就是要把农民塑造成两类人,一类是适应新型城镇化需要的非农产业工人,另一类是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业工人。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武装农民,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用市场经济观念引导农民,提高农民经营自己创造产品的能力;将企业管理理念灌输给农民,提高农民管理农业、精耕细作的能力。使农民在打造科技农业、生态农业、规模农业、精品农业的进程中,把自己塑造成为农业工人。

塑造农业工人的目的,也是为了让部分农民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走向新型城镇的非农产业工人,将不再是如今离土离乡不离农的农民工,而是要成为离土离农不离乡,在城镇具有稳定住所、稳定经济来源、具有一技之长的稳定工作的非农产业工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来源:《经济日报》

在新型城镇化中培育特色文化城镇

培育特色文化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它不仅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而且关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我国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一方面农业转移人口要市民化并能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并使他们在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做到这两点仍有困难。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城乡差距已经大为缩小,在一些发达地区农民的人均收入乃至家庭资产已超过城市居民。但是从文化角度看,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即使在发达地区农民的文化消费也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文化上的差距阻碍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而成为真正的市民,阻碍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由此便提出了一个文化命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注重培育特色文化城镇。特色文化城镇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化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作用。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具有培育特色文化城镇的条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需要扬长避短、统筹兼顾、综合施策。

理解特色文化城镇的内涵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表明,发展文化资源优势明显、地域文化特征鲜明、文化氛围浓厚、能整合文化资源形成强大文化驱动力的特色文化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丰富文化资源背后的低效利用

文化资源的外延非常宽广。著名的宁夏西北堡影视城是在人们认为没有多少文化资源的地方建立起来的,它表明文化资源的潜在性和广泛性出乎人们的意料。我国文化资源之丰富举世罕见,但是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却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

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相结合

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克服不利因素培育特色文化城镇,应着眼长远、统筹全局,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相结合,市、区县、乡镇形成合力,综合利用各类文化资源;同时要尊重各地的首创精神,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和其他各项事业,形成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

可以试行大企业整体规划、承包建设特色文化城镇的办法,使特色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政府对相关规划和运作进行监管,减少商业网点,增加文化街区(含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设施)、文化公园、文化广场的建设。培育特色文化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它不仅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而且关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只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切实转变城镇发展方式,由大拆大建过度追求“现代化”转向追求文化内涵的发展,大力培育特色文化城镇,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预期目标就会有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他山之石

美国

一、建立多层次的城镇体系。美国实行的是开放式城镇化,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完全打破区域间的封闭状态,面向世界从全国整体出发,采取圈域经济的“都市圈”模式建立国际性的大都市全国性的中心城市、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众多的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不同层次的城镇体系,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形成“大都市圈”和“城市带”。

二、重视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的发展。美国在加强大都市圈和城市带建设的时候非常重视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的发展,从城市规模看城市规模大小差异很大,从几百万人口到几百人都有,但以3万—10万人口居多。从城镇化发展道路来看,美国的城镇化没有走“集聚、扩散、再集聚”的弯路,而是依托大城市的辐射影响,着力发展众多的小城市和中心镇,逐步形成大规模的城镇连绵群,使得城镇与郊区城镇与乡村的差异消失,各种生产要素处于一种完全的开放、流动状态。

三、城镇化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美国在推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一、二、三产业的聚集、关联和协调发展,注重城镇产业经济的扩展和升级。

四、在强调市场化作用的同时,重视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美国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主要是为产业的发展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营造一个社会化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同时为解决大都市区发展中面临的区域性矛盾和问题实行有效的区域协调和管理。

韩国

以首都圈为核心的空间集聚发展。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韩国的经济腾飞也伴随着空间高度集聚的城镇化进程,政府的公共政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1962年开始,韩国政府采取效率优先的经济发展政策,在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城市优先于农村,大城市优先于小城市,城镇化水平从1960年的28%上升到1975年的48%。在1975年至1995年期间韩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水平从48%提升到78%,年均递增1.5个百分点。在这一时期,以大都市为核心的空间集聚特征较为突出。1995年汉城和首都圈人口分别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而土地面积分别为全国的0.6%和11.8%。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将农村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新农村运动”,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这对城镇化发展及质量的提升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消除城乡间的发展差距方面作用更为突出。当然,韩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也是出现在汉城和首都圈的过度集聚发展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韩国政府开始实施地方都市圈战略,形成对汉城和首都圈的抗衡。

日本

以关东、京(京都)阪(大阪)神(神户)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为核心的空间集聚发展。为了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实现跨越式的经济发展,日本政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干预作用,以较小的社会和环境代价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日本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征是以大都市为核心的空间集聚模式,以获取资源配置的集聚效益。由此也带来一些问题,其中尤以房地产价格飞涨最为突出。从1955年—1983年,日本三大都市圈土地价格上涨72倍,而同期消费者物价仅仅上涨5倍。加之日本政府又没有及时采取有效调控措施,最终造成泡沫经济的破灭,至今巨额不良资产未能完全消化,严重影响着日本经济的复苏。

热词诠释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热点静思

阅读完该热点,你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否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假设申论考试对此热点进行考查,你是否能够通过对本热点的阅读而提高对此问题的认识深度?如果你认为仅仅阅读是不够的,那么不妨提笔来练习一下以下问题,以促进自己深度思考,进而提高答题水平。下面是笔者模拟的申论问答题目,你可以进行作答练习。

(1)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存在哪些问题?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

(3)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