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2016彩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的集中概括。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和平发展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思想成果。邓小平理论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大道,而是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时代特征,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具体表现在: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没有这条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就没有邓小平理论,也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是指我们要去研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这是因为: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始终,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思想前提、理论基础,也是邓小平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论。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重大问题,成为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的指导性线索。

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思想僵化,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传统。

第二,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如果离开实事求是的轨道,就可能出现“左”的或右的错误倾向。

第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和对立起来。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重大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重新确立的,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反对“左”或右的错误思想潮流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推动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邓小平一直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逐渐好起来;共同富裕,不产生剥削阶级。他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具有这样的功能。正是从这一层面,邓小平将这两方面的内容直接表述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一次表述:1980年5月5日。“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次表述:1985年8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尼雷尔时谈到:“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这里的“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说“没有影响社会主义优越性(或功能)的发挥”。

第三次表述:1990年12月24日。“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首次论及共同富裕,触及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

第四次表述: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这次表述是总结性的理论概括,首次全面、深刻、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具体表述如下: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理论内涵

第一,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传统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只是局限于生产关系的层次,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特别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第二,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这就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统一起来。

第三,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这一根本原则。

2.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在实践上,为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二)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1.从国内看,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最根本的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使人民共同富裕。

2.从国际看,当前世界处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格局中,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作了明确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我国从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一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简要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键要: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第二,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三,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知识精讲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观看知识点视频。

五、“三个有利于”标准

(一)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确立,是社会主义本质及根本任务决定的,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

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客观标准而不是主观标准,它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是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倾向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2.“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所必然采取的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3.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即生产力标准是最核心的标准。

4.生产力标准不是唯一的标准,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5.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高的标准

六、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就是一国可以自主地决定本国事务而不受别国的控制和干涉。自力更生,就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建设自己。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立足点。但是,独立自主不等于盲目排外,自力更生也不等于闭关自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首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其次,对外开放有助于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总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因,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性质和方向的内部根据;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因,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外部条件。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七、“一国两制”

(一)“一国两制”的概念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根本原则。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这个大前提下,实现祖国的统一,实行两种制度。

第二,保证“两种制度”长期不变。即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第三,保证香港、澳门、台湾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的局面。

第四,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台湾同胞在台湾当家作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分别来治理香港、澳门和未来回归祖国的台湾,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核心、根本宗旨、实现形式、国家结构、哲学基础

(四)“一国两制”的理论意义

1.“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代中国最具特色、最具有独创性的内容之一。

2.“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重要的新成果和新发展。

3.“一国两制”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4.“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八、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各种势力的实力对比的消长与变化,根据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以及由此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对国际形势作了一系列的新判断: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邓小平对国际形势新发展的准确判断,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条件,奠定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战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