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才是企业的未来
《华为基本法》第十三条规定:“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长的主要牵引力。这四种力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多、更大的机会。加大这四种力量的牵引力度,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就会加快公司的成长。”可以看出企业的发展、利润点的提升关键在于人才。
为此华为积极推进人才牵引机制,以发挥人均最佳效应,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
□广泛吸引人才
华为所从事的行业是高科技领域,其最大特点就是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也意味着人才是企业的最大资本。华为强调人力资本的增值大于财务资本的增值,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华为在国内大规模抢夺人才的场景。
华为几乎每年都会进行大规模的招聘,将电信、网络人才网罗殆尽。凡是所需的人才,华为务求收入麾下,甚至华为员工在过年的时候,都被要求说服有能力的好友加入华为。
2004年5月22日,华为到惠州举办现场招聘会,列出了一千个空缺职位,大部分与手机设计、制造等专业相关。惠州是珠三角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TCL集中了大部分的这类人才。当时TCL的研发项目正处于攻关阶段,惠州本部的主要技术、管理骨干及全体研发人员却接到公司前往距惠州大约150公里的南昆山旅游的命令。这是TCL在回避华为来势凶猛的招聘。
华为在吸引人才的战略上决不含糊,对于所需的优秀人才,华为的大门是随时敞开的。
任正非的观念是:什么都可以缺,唯独人才不能缺;什么都可以少,唯独人才不能少;什么都可以不争,唯独人才不能不争。
任正非认为,华为公司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才,其次是产品技术,最后是客户资源。只要拥有一批不断成长的人才,华为就能够研发出任何一项技术,攻下任何一个客户。
□用机会牵引人才
发挥人才牵引的作用,需要培养人才不断进步,这样才能实现用人才牵引技术、产品的目的。
华为的人才培养是放在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的。华为保证最优秀的人永远在最需要的岗位上,其人力资源体系完全基于此进行。我们可以听到许多关于华为人才牵引的“概念”,如三优先三鼓励、定岗定薪、全员持股、末位淘汰、自我批判、易岗易薪等,都是华为牵引人才的政策和理念。
□持续提高人均效益
任正非指出:“人才是企业的财富,技术是企业的财富,市场资源是企业的财富……而最大的财富是对人的能力的管理,这才是真正的财富。”华为的人才战略宗旨是获得应有成果和回报,如何管理好人才,是人才牵引产品、技术的核心问题。
而我们认为人才牵引的最终途径及目的就是提高人均效益。
任正非认为,人均效益是一个企业的关键评价指标。苹果、阿尔卡特、IBM等企业之所以能够大放异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关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2008年,一份关于各大电信设备商的财报显示,华为在“研发投入占销售比”“研发人员比例”等几项研发关键性指标上与国际巨头持平,战绩看似颇佳。
可是,在“人均产值”方面,2008年,爱立信的人均产值为32万美元,思科高达59.2万美元,而华为仅有21万美元,几乎只有思科的1/3。而人均产值是业界最为看重的。
华为针对这份报告进行了讨论,得出结论:华为正处于发展期间,一直在大量引进人才,几次大规模的人才扩招后,公司几乎“人满为患”,但在组织管理方面,却显得有些落后。很多员工津津乐道于自己创造的“成果”和“绩效”,却忽视了一个高绩效的组织是建立在高的人均效益上的。为了提高人均效益,华为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厉行节约,从点滴做起。
所谓集腋成裘,小的浪费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尤其是华为,作为大公司,消耗也是惊人的。因此,华为将厉行节约、降低成本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来执行。
(2)用组织目标达成的结果来评估人均效益。
以组织目标实现程度作为最终的绩效评价,而非个人目标达成状况。华为要求员工不分岗位级别、性质,都要对组织目标的达成做出贡献。
通过以组织目标达成的结果与人员配置关系来评估人均效益的方式,判断组织和员工个体的价值(绩效),使华为的管理由原来粗放式、人海战术向精细化、精益化转变。
(3)用虚拟利润法与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企业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来提高人均效益。
员工个人收益与公司的效益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公司效益的不断增长,有赖于持续提高人均效益。因此,华为设计了虚拟利润法和KPI考核方法来提高人均效益。例如被华为出售之前的安圣电气,虚拟利润每增加1元,待遇包增加0.5元;虚拟利润减少1元,待遇包减少0.32元。通过这种员工的收益与公司最终效益挂钩的方式,刺激了人均产出能力。2000年,安圣电气在人员精减了20%的情况下,利润依然能够保持1倍以上的增长。
华为后期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人才牵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