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社会办事有规则,进退取舍说道多(3)
四、帮忙办事莫许愿,拿捏闪避巧回旋
帮人办事,是属于人人称赞的助人为乐行为。“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帮个人场”,帮人办事总是好的。可这帮人其实也是有很多学问的,君不见,有人出了钱也出了力,忙乎了半天,可人家情不答意不谢,受了累反而没讨得好。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少见。问题出在哪里呢?这时候就应反省一下自己,是否违反了帮人办事的通则,不该帮的事情却帮了,没显出帮忙的重要性来,再不就是帮忙的方式不对,弄得越帮越忙。帮忙受累不讨香是最恼人的,是赔本又上火的事情。所以,帮忙也一定要研究好办事通则,不要再做得不偿失的傻事。
当然,助人办事通则也不是教条,不可拘泥,当领会其精髓,悟会其妙用,定会履试不爽,受用无穷。
帮人办事应把握的三个分寸
帮人办事有很多说道,什么人该帮,什么情况该帮,怎样帮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是值得研究的。掌握了下面三个分寸,你的帮忙才有价值,才能得到别人的感激。
(1)救急不救穷
为什么应该救急呢?往大了说这是个社会性的问题,人类之所以要以社会的形式来生存,那是因为生存本能的需要,个体需要社会的形式,才能保持自身的生存状态,因此社会本身的互助,也就构成了生存本能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社会的互助,那么环境反照自身的时候,也就起不到保证自身生存的效果,所以人们的互助行为是应该肯定的,我们倡导和谐社会,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性质根本。
个体的生命过程中,谁都难免有个急难,如果这时没有人伸手拉一把,那就可能过不去这道坎。在人急难之时伸个援手,人家自然会感激,等到自己也遇到急难,人家也一样会为你提供帮助,这就是所谓的“镜面效应”。救急看似救别人,其实根本也是在救自己。
遇到人有急难,在自身有能力的情况下施以援手,这不仅是个道德问题,也是理性应该肯定的状态,否则,说不定哪一天,自己也可能面临绝境无人施救。只是凡事不可太过,还须量力而行,一旦失去了理性的标识,它就可能转到自身的反面,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比如不会游泳却要下水救人,那就是不自量力了,那还不如想别的办法,比如去喊人,或者找点什么物件扔过去拉人上来。所以说救急也要讲究理性,超越了自身能力还要意气用事,一样无法实现自己希望的结局,弄不好不仅帮不了别人,还把自己搭进去。
救急是人类生存本能的一部分,基于理性的基础必须去救,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是一件好事。但为什么说“救急不救穷”呢?人类的同情心,来源于感同身受的换位思考。本来是一种社会美德,但是如果用得过分了却可能产生反面的效果,甚至可能因此被人利用。对于别人遇到的急难和突发事件,伸手救助是应该的。但对于穷人,除非那些老弱病残,而其他的不是应该用金钱财物去施救的,他们的穷也不是这样就能够救助得了的。若要救,应以精神、观念去救,可以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去改变现状,而不应简单地予以施舍,那样可能连“穷则思变”的奇迹,都让你救助没了。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别人应该给他一根拐杖,让他自己站起来,而不是一直扶着他。小时候我们学走路,父母不是一直用手牵着我们,只是在我们要摔倒的时候,才赶紧上来拉一把,扶一把。帮助他人也应这样。如果一个朋友是“穷”而不是“急”,那么你对其在财物上的帮助可能不会得到他的珍惜,只是更加助长了他安于现状的消极思想。作为朋友,要像消防队员一样,救急不救穷,而要求朋友救“穷”,是在浪费朋友的资源。有一种说法是:没有人施舍就没有乞丐,这个道理非常的简单。
(2)要雪中送炭,不必锦上添花
北宋名臣司马光在出任宰相时,推荐刘器之到史国馆任职。有一天刘器之来访,司马光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吗?”刘器之回答:“因为我们是旧交。”司马光说:“不是,其实是我闲居在家时,你经常来问候;而我任宰相后,只有你没有来过信,这才是真正原因。”
司马光的意思是当他失势落难时,刘器之仍然雪中送炭,和他维持很好的友谊;而不像其他人只有在他当了宰相后才来趋炎附势,锦上添花。
刘器之得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让司马光很欣赏,所以他特别推荐刘器之出任要职。但司马光的这种喜欢和欣赏,除了对方的“人品高低”之外,还涉及人性中的“边际效益”问题。
“边际效益”原是个经济学概念,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肚子饿时,给你一个包子,你吃得津津有味,你的潜意识会赋予这个包子很大的价值。再给你吃第二个,你继续吃,还会觉得它有很高的价值,但已比第一个包子要低一些,等你吃了五个包子,肚子饱胀后,再给你第六个包子,那你不仅会觉得它已经没有什么价值,甚至还会感到厌恶。这就叫做“边际效益递减”,意指每一新增物品的边际效益要低于前一个。
当你得势时,很多人都争先恐后来锦上添花,但他们的“边际效益”却会逐次“递减”。到后来,甚至会对有人上门来添花感到厌烦。
反之,当你失势时,因为门庭冷落,内心郁闷,此时如果有人雪中送炭,专程来问候你,你就会感到特别温暖,特别高兴,也因而特别喜欢和看重对方。
所以,“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这不只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是洞悉人性的做法。中国人常讲,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不要只想着“锦上添花”。这也非常符合经济学中的某种理论。对于处在困境中的人来说,他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其“效用”也许足以改变他一生;而对于一个正青云直上、风头正劲的人来说,别人同样程度的“支持”或者就不值一提。极端的例子是,假设你有一百元钱,给一个街头饥肠挂肚的流浪者,也许就救活了一条生命;而这一百元,如果你给了一个亿万富翁,他眼皮也不会抬一下。如果从社会总效用来看,将这一百元钱给了前者,社会总效用(即社会整体满足度)就会增加10000个单位,而给了后者,社会总效用仅增加了1个单位。显然,为求得社会福利最大程度的改进,这一百元钱自然应该给前者。也因此,“雪中送炭”的价值远超过“锦上添花”。
既然“雪中送炭”的价值远超过“锦上添花”,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却热衷于“锦上添花”的功夫而不去做“雪中送炭”的好事呢?
这里涉及到的是另外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即成本与收益分析法。还是假设你有一百元钱,如果你送给了一个贫穷的流浪者,尽管对于流浪者来说意义重大,但作为出资者,你或者根本就没有任何“收益”;而如果这一百元钱给了一个亿万富翁,尽管他眼皮也未必抬一下,但一高兴,不定回报你更多。也正因如此,就不难理解这句古训“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了。
(3)举手之劳勿做作
他人请你办事,若事情仅举手之劳,且在你愿办之列,那就爽快地允诺人家吧,别人会赞美你古道热肠,为人豪爽。但切莫过分做作,似有卖人情之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需要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创举,需要的只是我们的举手之劳。譬如说,尽可以举手帮他人提提行李,也可以为他人指指路,再不济总是可以为他人让让路的吧。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有许多虽然是工作之外却是顺手就可为之的事情。这一顺手,不仅减轻了同事的负担或者方便了他人,而且能够加深彼此间的友谊、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何乐而不为呢?面对别人的感谢,纯洁自然,不傲慢,不矫情,淡淡地回他一句:“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帮人办事也要考虑自己
帮人办事是好事,但若全心全意地为他人服务,把自己也搭进去,使自己有所损失,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帮人办事时要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也要考虑自己的功利得失。这样对别人对自己都是有好处的。
(1)建立弹性隔离带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往往与他交际方式太死板、不留余地不无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在交际中建立一个“弹性隔离带”,使自己、对方,乃至双方都能获得更大的回旋空间,以减少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摩擦或伤害。
比如,在批评别人时,不要一味地高声大嗓,如果是在公众场合,最好点到为止,照顾一下对方的自尊;与人争论或争吵时,不要口不择言地说些“过头话”、“绝情语”,这不仅会严重伤害对方的自尊,也往往会使双方难以“下台”;在请人帮忙时,不要直接让对方按你的要求去做,一旦事情不该办或对方无能为力,难免会造成尴尬的僵局等等。
因此,别人求你帮忙时,对于那些难办之事,你千万莫要硬性回绝,也不要那么言之凿凿,一旦自己因客观原因无法兑现,岂不给对方以“言而无信”的印象;再说,他人也不会愚蠢到把笃定你办不了的事托付于你,若真是如此,至多也只是病急乱投医,撞撞运气而已。此时,你应积极热情,作出一副乐意效劳的模样,只说事情有点儿棘手,不过你会尽最大努力。为其做事期间,你主动通报为他办事过程中的利好之处,至于事情终究未成,你可尽管推诿,说是事情差点成了,只因他哪点出了问题……
在拒绝别人时,不要总是那么生硬地一口回绝,不妨先答应考虑一下,给自己留点回旋的空间,以便到时候“进退有据”。大量实践表明,为自己的交往增加些弹性,给自己和他人都留些余地,会使你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2)帮人办事要掂量自己的身份
帮人办事也不可大包大揽,不是说别人有求于你,你就不好意思,就得去给办。
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实力,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办,没有能力就不要勉强答应,若要当真抹不开面子,也要把话说得活络一点,表示自己尽力而为,若办不成也不要责怪,同时请他也再托一下别的门路,免得一条路走到黑,耽误了事情。
同时,还要考虑自己的身份,不能帮的即使是总统相求也不帮。
下面这个小故事是很有意思的。
艾梅莉是美国经济学家葛尔布莱雇佣的女管家。
一天,葛尔布莱感到特别劳累,就在临睡前吩咐艾梅莉,在他睡着时不要叫他接任何电话。
一会儿,电话铃响了。
“请找葛尔布莱,我是约翰逊。”总统在电话里说道。
“他在午睡,吩咐过我不要叫他接任何电话。”
“把他叫醒,我有急事!”
“不!总统先生,我是替他工作,不是替你工作。”
事后,葛尔布莱向总统表示歉意。
“告诉你的管家,我希望她能到白宫来工作。”总统对葛尔布莱说道。
是农民就要种好地,是教师就要教好书,是管家就得料理好主人吩咐的事。社会上不同的角色的分工是不同的,不同的分工就承载着不同的义务。所以,无论是求人办事,还是帮人办事,我们都必须对自身的角色有一份清醒的认识,看凭自己这一身份、地位能办多大的事,该给谁办事,能跟什么人办事,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才合适?明白了这些,办事才会有针对性,才会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也就容易达到自己办事的目的。
无论何时,办事一定要掂量着自己的身份去办!否则,费力办不成事。
(3)既要感情,也要功利
帮人办事成功了,人家肯定要感谢我们,但大多时候,出于情面,我们不好意思接受人家的谢礼。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不好意思,接受了人家的谢礼也是应该的,毕竟我们在为他办事的过程中,付出了辛苦、精力,甚至于财物,最后得到好处的是人家。人家感谢我们也是出于真心实意。我们不接受人家的礼物,人家反而不好意思,觉得以后也没法求你了。
罗伯特·康西本和“西西”是要好的朋友。
有一次,西西请求罗伯特帮忙写一篇文章,然后她以自己的名义把稿子登在了《大都会》的头版上。
第二天,西西打电话给罗伯特:
“稿子太好啦!写出了我想写而写不出来的内容,我欠你多少钱?”
“西西,我这是为了友情,不是为了钱。”罗伯特回答道。
“你是个记者,而且我不要免费的东西。”西西劝罗伯特。
然而,罗伯特一直拒绝西西给他稿费。
几天后,罗伯特收到西西给他的一张750美元的支票,支票上还别着一张纸条——
亲爱的罗伯特,我打电话询问过《大都会》,知道该给你多少钱啦!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人们交往中更愿意谈人情,而忌讳谈功利。事实上,互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尽管每个人具体的交往动机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动机就是为了从交往对象那里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实际上,互利互惠也是合乎我们社会的道德规范。
生活中,之所以有人抱怨朋友缺乏友情,甚至不讲交情,其实说穿了,抱怨的一方往往是由于自己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种需求往往是很功利的。所以,我们不必一味追求所谓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也不必轻率地抱怨别人没有“友情”,我们只需要坦率地承认:互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既要感情,又要功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常规策略;需求平衡,利益均等,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必要条件!
既要感情,又要功利,谁也不会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