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办事的艺术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说话办事的谋划运筹艺术(2)

二是在对方喜事临门时说。所谓喜事临门时,是指令人高兴、愉快、振奋的事情降临于对方时。如:对方在职位上晋升时;在科研上攻克难关、取得重大成果时;工作中成绩突出,受到奖励时;经济上得到收益时;找到称心伴侣、婚嫁或远方亲人来探望时,等等。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愉快好办事”。在喜事降临对方时,我们上门找其交谈,对方会不计前嫌,而且会认为是对他成绩的肯定、喜事的祝贺、人格的敬重,从而也就乐意接受或欢迎你的到来,所求之事,多半会给你一个圆满的答复。

因此,学会察言观色,留意对方的表情,揣摸对方的心情,该进则进,该躲则躲,当止即止,就可避免许多碰壁的事,求得事事顺心、琴瑟和鸣。

紧睁眼睛慢张口

——说话办事掂掇场合的技巧

人们说话办事,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抛面实施的,必须要加以选择,注意对象和场合。比如恋人间可以说很多“内部语言”,然而这种“内部语言”就不是随便在任何场合都可以说的;夫妻间可以表现亲密的举动,而这些举动就是不可在任何场合都能表现的。说话办事也一样,同一句话,同一件事,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这种关系中可以说可以做,但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那种关系中就不一定行得通。如果不懂得这些技巧,不仅可能会影响交流效果,严重者甚至会把事情越搞越糟。

美国总统里根一次在国会开会前,为了试试麦克风是否好使,张口便说:“先生们请注意,五分钟之后,我对苏联进行轰炸。”一语既出,众皆哗然。里根在错误的场合、错误的时间里,开了一个极其不当的玩笑。为此,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

说话必须要讲究场合,不注意这点,说一些不适宜场合气氛情境的话,往往与初衷适得其反。

一般说来,在非正式、非公开场合,如家人、夫妻、密友之间的私人交谈,街坊邻里茶余饭后的品茗闲聊,三朋四友酒席宴会上的横扯竖侃,师生同事邂逅相遇的问候致意,可以随便一些,轻松一些,措辞不必那么讲究,即或出点格,也无妨。而在正式、公开场合,如作报告、演讲、谈判、辩论、会议发言、答记者问、主持节目、讲课,以及外事活动等等情况下,就应严肃、认真,尽量选准词语,把握分寸,绝不可信口开河,胡言乱语。特别是有身份、有地位、有影响的人,在这种场合更应注意。

在一次会议上,张教授遇见了一位文艺评论家。互通姓名后,张教授对这位文艺评论家说:“久仰久仰,早知道您对天上的星宿很有研究,是位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评论家没有反应过来,以为是张教授搞错了,忙说:“张教授,您可真会开玩笑,我是搞文艺评论的,并不研究什么天文现象。您弄错了。”张教授正言答:“我怎么是跟您开玩笑。在您发表的文章里,我时常看到您不断发现了什么‘著名歌星’、‘舞台新星’、‘歌坛巨星’、‘文坛明星’等众多的星宿,想来您一定是个非凡的天文学家。”

本来张教授是试图用幽默的语言,批评这个胡吹乱捧,不负责任的“评论家”。但张教授的幽默饱含了讥讽,过于尖锐,看似幽默,实则尖刻。他的奚落与嘲笑大大伤害了这位文艺评论家,表现出一种对对方人格的蔑视,这已大大超出了积极批评的范畴。试想,这位文艺评论家尽管在文章中不负责任地乱捧“明星”,可是这样的批评他能接受吗?非但不会接受,恐怕还会奋起抨击而与张教授反目成仇,想必张教授的目的并非如此。因此出于善意的批评是不能讲刺话的。

周恩来总理在这方面是我们的典范。他总是抱着与人为善的至诚,对同志的缺点错误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令人心悦诚服。

1952年,周恩来率政府团抵达前苏联,就我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项目问题进行谈判。抵苏后,他把有关人员集中起来,逐字逐句讨论修改计划草稿。复印前,他又专门叮嘱一位同志把了最后校对这一关。但当周总理拿到稿子后发现仍然有差错,他并没有直接批评校对的同志。第二天,周总理来到代表团驻地与大家共进午餐时,特地与这位同志碰了杯,笑着说:“罚酒一杯吧!”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既亲切又严肃,使这位同志内疚而又不会难堪,收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对方有了缺点或犯了错误,如果只是一味地横加批评。讲刺话,总是数落对方“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总是这样?”“你这样做太不应该了”等等,是不太妥当的。当某人做错事时,在他内心里有时会有反省,觉得报歉、恐慌、不知所措,此时如果你再批评指责他,那么他会因为你的谴一责而羞愧难过,有的甚至从此一蹶不振,无法再树立自信。如果换种语气,换个句子,比如:“从今以后,你自己要多加注意。”或者说:“我想,下次你一次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对方不仅会感激你对他的信任,同时会感受到你的真诚,更重要的是有了改正错误的信心。对方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必定小心谨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时常提醒自己注意以前不曾注意到的缺点。毛病,适时修正自己。

给自己发张通行证

——说话办事礼貌取悦的技巧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这不仅是哲人的忠告,也是人们在说话办事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左传》庄公十年,齐侯在外的时候,经过谭国,谭国不加礼遇。等他回到齐国,诸侯都去祝贺,谭国又没有去。这年冬天,齐侯因谭国对齐没有礼貌而发兵灭亡了谭国。

相反,一个人如果以礼待人,注重礼节,却能受人尊重。《左传》成分二年夏天,齐侯率军与晋军在宰地作战,被晋军打败了而且险些被俘,于是急忙逃回齐国都城临淄。刚进城中,齐侯所乘坐的车的前卫驱使一个女子躲开。这个女子问道:“国君免于祸难了吗?”

说:“免了。”她又问:“锐司徒免于祸难了吗?”回答说:“免了。”

她于是说:“如果国君和我父亲免于祸难了,还要怎么样?”说完就跑开了。齐侯认为她做得很有礼节,便派人查询,不久查询到,原来她是锐司徒的妻子,于是齐侯就封给她石宛这个地方作封邑。

由此可知,礼的应用,以和谐友爱为好。与同事、上级、部下、父母、妻子等等,这一切都需要适当的礼节。

礼仪是一种极其有趣的文化现象,它要受历史、风俗、宗教及社会思潮的影响,是一个区域内人际交往时所认同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而礼节礼貌则是礼仪的具体化和实际化,礼仪要通过礼节和礼貌来实现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忽见一位老汉从这儿路过,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

老汉回答:“五里!”年轻人策马飞奔,急忙赶路去了。结果一气跑了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说谎话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他一下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这“五里”,不是“无礼”的谐音吗?于是拨转马头往回赶。追上了那位老人,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便说:“客店已走过去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这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它通俗而明白地告诉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讲究礼貌的重要性。“人而无礼,不知其可”,粗俗的言行与得体的礼貌将产生截然相同的交际效果。

和别人打交道,总是以称呼开头,它好像是一个见面礼,又好像是进入社交大门的通行证。称呼得体,可使对方感到亲切,交往便有了基础。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愠怒,双方陷入尴尬境地,致使交往梗阻甚至中断。那么,怎样称呼才算得体呢?

(1)考虑对方的年龄特征

见到长者,一定要呼尊称,特别是当你有求于人的时候。比如:

“老爷爷”、“老奶奶”、“大叔”、“大娘”、“老先生”、“老师傅”、“您老”等,不能随便喊:“喂”、“嗨”、“骑车的”、“放牛的”、“干活的”等,否则,会使人讨厌,甚至发生不愉快的口角。另外,还需注意,看年龄称呼人,要力求准确,否则会闹笑话。比如,看到一位20多岁的女子就称“大嫂”,可实际上人家还没结婚,这就会使人家不高兴,不如称她“大姐”合适。

(2)考虑对方的职业特征

先揣摩或从直观上确定对方的大致职业,然后选用相应的称呼。

比如,对生产者可称“师傅”,对职业人则可称先生等等,总之称呼要合体,不能让人感到不知所然或使人尴尬。

(3)考虑对方的身份

有位大学生一次到老师家里请教问题,不巧老师不在家,他的爱人开门迎接,当时不知称呼什么为好,脱口说了声“师母”。老师爱人感到很难为情,这位学生也意识到似乎有些不妥,因为她也就比这位学生大10多岁左右。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称呼呢?按身份,老师的爱人,当然应称呼“师母”,但这是旧称,人家因年龄关系可能不愿接受。最好的办法就是称呼“老师”,不管她是什么职业(或者不知道她从事什么职业)。称呼别人老师含有尊敬对方和谦逊的意思。

(4)考虑自己与对方之间的亲疏关系

在称呼别人的时候,还要考虑自己与对方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

比如,和你的兄弟姐妹、同窗好友、同一车间班组的伙伴见面时,还是直呼其名更显得亲密无间,欢快自然,无拘无束,否则,见面后一本正经地冠以“同志”、“班长”、“小姐”之类的称呼,反倒显得外道、疏远了。当然,为了打趣故作“正经”,开个玩笑,也是可以的。

在与多人同时打招呼时,更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一般来说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疏后亲为宜。在外交场合,宴请外宾时,这种称呼先后有序更为重要。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招待会上这样称呼:“总统先生,尼克松夫人,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这种称谓客气、周到而又出言有序的外交家的风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5)考虑说话的场合

称呼上级和领导要区别不同的场合。在日常交往中,对领导、对上级最好不称官衔,以“老张”、“老李”相称,使人感到平等、亲切,也显得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明智的领导会欢迎这样的称呼的。但是,如果在正式场合,如开会、与外单位接洽、谈工作时,称领导为“王经理”、“张厂长”、“赵校长”、“孙局长”等,常常是必要的,因为这能体现工作的严肃性、领导的权威性和法人资格,是顺利开展工作所必需的。

(6)考虑对方的语言习惯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习俗各异。在重视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各地的语言习惯。违背了当地的语言习惯,就可能碰钉子。

有人在承德避暑山庄碰到这样一件事情。几个年轻人结伴去旅游,这天他们从避暑山庄出来,想去外八庙,为了抄近路,两个小伙子上前去问路,正遇上一个卖鸡蛋的农家姑娘。一个小伙子上前有礼貌叫了声:“小师傅!”开始这姑娘没有答应,小伙子以为她没听见,又高声叫一声,这下可激怒了这位姑娘,她嘴上也不饶人,气呼呼地说:“回家叫你娘小师傅去!”两个小伙子还算有涵养,压了压火气,没有发作。本来是有礼貌地问路,反倒挨了一顿骂。这是为什么?后来才知道,当地的农民管和尚、尼姑才称“师傅”,一个大姑娘怎愿意听你称她“小师傅”呢?两个小伙子遭到痛骂也就不奇怪了。

礼仪看起来好像简单,但处理不好会耽误大事。三国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后,向曹操献了一计,致使袁绍失败,他自恃功高,在曹操欲进翼城城门时一句“阿瞒,汝不得我,焉得入此门?”为自己掘好了墓坑。所以,有一日,许褚走马入东门,他再次以“汝等无我安待入此门”时,被许褚怒而杀之了。并且将其人头献给了曹操。虽然曹操深责许褚,但从许褚献头时所说:“许攸无礼,某杀之矣!”的理由看,不能不说许攸是死于曹操之手,因为光其对许褚“无礼”是不可能被随便杀之的,最起码曹操有默许之嫌。可见礼与无礼有生死之别。

中国是礼仪之邦,说话办事能否顺利达到目的,礼貌举止有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据说有这么一件事。一位妇女抱着小孩上火车。车上位子已经坐满,而这位妇女旁边,一位小伙子却躺着睡觉,占了两个人的位子。

孩子哭闹着要座位,并指着要他让座。小青年假装没听见。这时,小孩的妈妈说话了:“这位叔叔太累了,等他睡一会儿,他就会让给你的。”

几分钟后,青年人起来客气地让了座。

这位妇女之所以能成功,妙就妙在她顺势制宜,对那位年轻人采取了尊重礼让的方法,给他设计了一个“高尚”的角色: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施善行。趋善心理使小伙子无法拒绝扮演这个善良的角色——确切地说,他也是乐意接受这个角色的。

顺着好吃,横着难咽,这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道理,那么在说话办事时,是否让人顺心一点呢?答案在你心中。

看准对象再开口

——说话办事因人而异的技巧

人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