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门巴族,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门巴族的先民早在吐蕃统一西藏高原诸部落以前,已经生活在西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部群山峡谷的温暖地带,在这片美丽、富饶、辽阔的疆土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独特的门巴族古老文化,为祖国绚丽多彩的文化宝库增添了光辉。
1964年,经国务院正式确认门巴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成为了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以她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的魅力,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
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门隅、上珞瑜的墨脱和与之毗邻的东北边缘地带。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面地势较高,最高海拔达4000米,南面地势相对较低,最低海拔只有1000米。“门巴”这一族称,既是门巴族的自称,也是他称,意思是居住在低海拔地方的人,是藏族对居住在门隅地区门巴族人的传统称呼。由于居住地域的差异以及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各地门巴族还有一些其他称呼。如门隅勒布一带的门巴族自称“勒布”;邦金一带的门巴族自称“雪赞”;达巴一带的门巴族自称“达巴”;珞瑜北境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大部分门巴族自称“珠巴”等。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门语支。各地语言差异较大,按门巴族的习惯分法,可分为达旺话、德让话、勒布话和里话。达旺话在门隅门巴族中实用广泛,是门巴族的“普通话”。德让话分布在门隅德让宗(相当于县一级建制)等地,它与墨脱县自称“珠巴”(今不丹)的门巴族使用的仓洛话相通。勒布话主要分布在错那县勒布办事处等地,它与墨脱县门巴族讲的“巴米话”是相通的。“里话”分布在德让宗以南地区。由于历史上门巴族与藏族的关系密切、源远流长,宗教影响深远,藏族文化对门巴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门巴语中藏语借词也很多,占一般常用词的30%左右。门巴族无文字,通用藏文,通用藏文历算,都通晓地方藏语。
在长期的沧桑历史发展过程中,门巴族和藏族友好往来,文化上相互影响,形成了密切的兄弟关系。早在公元7世纪,门隅即属吐蕃王朝管辖范围。拉萨大昭寺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记录着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势力远达门隅、珞瑜地区。敦煌古藏文史籍和藏文历史名著《红史》《贤者喜宴》《西藏王臣记》等,也都明确地记载了这一历史事实。门隅至今仍流传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联姻的诗歌和美丽动人的故事。比如,门隅南部地区的门巴族妇女,不分老少,袍服外披一张较为完整的小牛犊皮和岩羊皮。每逢吉庆节日或访亲会友,都要披一张新牛皮做装束。传说,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背上披着皮子以避邪,后来此物赐给门隅妇女而相传下来,于是就成为门隅门巴族历来沿用的佳装,是仿效文成公主装束的。
门隅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河谷地带,地势险要,重山叠翠,云雾缭绕,鸟语花香,气候温和,四季温差不大;森林资源、水资源、林下资源极其丰富;野生动物、飞禽种类繁多,可谓未开发的处女地和生态资源的屏障。
新中国成立前,一提到“门巴族”,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就是“愚昧”“刀耕火种”“手无寸铁”“羊肠小道”“人背马驮”……但是,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门巴族人民粉碎了封建农奴制被剥削、被压迫的枷锁,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彻底改变了过去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如今,门巴族人民无论是交通、水利、通信,还是教育、文化、卫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到处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