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以从容的心态表达我们的自信
梦幻般的雅典奥运圣火在神话中“吹”熄了,奥运会即将迎来她29岁的生日。于是,北京筹办2008奥运的实质性阶段宣告开始:更大规模的基础性建设即将展开,更加精锐的中国奥运军团开始募集,更为广泛的社会动员吹响了号角。
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一次绝好机会,也是向世界昭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世纪再生的里程碑,更是向世界表达中国对实现现代化充满信心的宣言书。
那么,选择什么来表达我们的信心所在?这是萦绕在2008年奥运会脑海中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筹办2008 年奥运会挥之不去的一个症结。
就在北京2008年奥运筹备进入攻坚战的前夕,中央再次强调要坚决贯彻勤俭办奥运的方针,这无疑是一支清醒剂,让我们不断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此时此刻,只有真正代表中国人民最高利益,对中国长远的发展前景充满自信的人,才能做出这样果断的决策。
节俭办奥运,其要义是要讲求效率。当我们重落计划经济的巢臼,用行政手段来操办赛事活动的时候,首先被遗忘的概念就是效率。任何一个大型的运动会的效率都是由效果和效益两部分组成的。只讲效果,不求效益,是败家子。似乎国库里的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似乎经费预算是可以不断追加的,似乎机构编制是可以任意扩大的,于是,人们就再也不顾及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不再考虑市场经济的前提。如果设立了一个历届奥运会中最庞大的办事机构,花费了最多的国库资金,即使运动会开得再豪华,也难称得上是最成功、最精彩,只能说是最昂贵。1972年慕尼黑的巨大财务缺口,1976年蒙特利尔的债务陷阱,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造成的90亿美元亏空,1998年长野冬奥会造成的地方经济严重衰退,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警觉吗?进一步而言,经济的失衡还会引发社会动荡,前苏联不就是一个前车之鉴吗?因此我们不应选择、也不必选择华贵、奢侈、铺张的方式。我们的自信不应建立在他人的眼睛和唇舌之间,而应该确立在自己的平和心态上。应该说希腊雅典人给我们的教益是深刻的,他们不在乎别人对他们的各种指责和非议,以最小的代价和绝顶的聪明,展示了希腊文化的自信。
节俭办奥运,必须戒掉炫富夸富的心态。中国还没有像美国那样富有而值得炫耀,更不必像韩国那样大胆非夸耀自己不可。其实近年在美国举行的两届奥运会,美国人的“吝啬”是出了名的,他们不新修体育场馆,不增加市政建设负担,奥运村简陋的住宿条件更令人咋舌。而韩国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傻大胆,就以不久之后出现的经济危机向他们索取学费。就像金钱只能买来婚姻,不能得到爱情,只能买来学历,不能得到知识一样,金钱可以使运动会披上华丽的外衣,但不一定能真正求得体育的真谛。
节俭办奥运,我们必须根除“战争思维”的后遗症,建立起“建设思维”的新观念。在残酷的战争中是你死我活的,是决然排他的,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获取胜利”,而在和平建设中,我们可以有多种选择,而选择的原则是市场效益的最大化。今天我们的党已经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国家的重心已经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必须摆脱计划经济时代“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的思维方式,还要终止“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人海战术,以从容建设的平静心态,以市场经济为基本手段,以追求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出发点和归宿,迎接2008年的到来。
筹办2008年奥运会,必须做到“四合”,即合情、合理、合法与合算。
合情,即符合中国的国情。必须认识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口众多,农民为主,人均收入不高,城市化进程缓慢,贫困人口不少(甚至还有人在返贫)。勤俭建国,是一个长期的、普适的立国方针。节俭办奥运的原则,不仅适用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也应该适用于2010年的亚运会,更应适用于国内的一切赛事活动。节俭办奥运,不仅说的是“鸟巢”、“水立方”和五棵松的场馆建设,也要用这个尺度来衡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筹备机构的设置、人员的编制配备、大型活动的设计、器材设备的购置、办公经费预算等一切方面。
合理,即符合国际惯例,符合国际奥委会和各国际单项组织的赛事要求。当然也必须考虑到中国是一个东方大国,理所当然地要搞一些高规格的事情。但是,我们大可不必自作多情,“锦上添花”,甚至画蛇添足。
合法,即要把运动会纳入法治管理的轨道,要把节俭作为筹备运动会的立法依据。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建设是相当薄弱的,近年来,国内运动会的豪华升级,已经成了业内人士十分忧虑的事情。打造开幕式的代价越来越高,团体操规模越搞越大,运动员住进了星级宾馆,大型运动场馆一批接着一批在同一城市重复建设起来。而我国又是世界上全国性运动会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几乎每年要开两个或两个以上全国性运动会,加上亚运会和其他国际赛事在中国举行,我们每年必须在两、三个城市同时铺摊子,而当这种铺摊子的举动一旦和地方官员的“形象工程”、“业绩工程”纠合在一起的时候,节俭二字就完全置于脑后了。有的时候,争办运动会已经成了向政府(其实是向纳税人)要钱的一种口实。而各城市之间的攀比,使得奢靡之风逐年升级,少数官员还从中终饱私囊,滋生腐败,所以针对这一现象的法治管理和监督机制(不仅要监督贪污,还要监督浪费)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
合算,即要算经济帐。中国传统文化只讲“真善美”,而耻于讲“利”,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加上中国人“爱面子”的心态,尤其在运动会这种本身就是非生产性的、展示性的文化场合,经济问题往往是不愿意摆在桌面上,更不愿意公开化的。虽然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国的体育事业和产业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全局,只是其中一个非常现实而短暂的环节。如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它有意无意地视为“目的”,而不是纳入中国谋求长远利益过程中的一部分来对待,甚或采取一些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手段,都是不可取的。任何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都是以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基本利益为准则的,我们在筹办奥运会的过程中这个准则无疑也是应该遵循的。其实,国际奥委会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和主办国的基本利益出发,从不主张奥运会规模过大、花费过高,甚至希望我们缓建场馆、压低标准,以减少提前竣工而增加的经营成本,我们又何必反其道而行之呢?
本届奥运会,希腊人为我们提供了太多太多的借鉴。规模的简约,形式的简明,场馆的简朴,手段的简化,恰恰反映出希腊人的自信,他们低调的进入,默默的工作,给全世界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心理期望,也因此给了世人一个意外的惊喜。每一届奥运会总要在人类的文化史和体育史上留下一点痕迹,只是有的深刻,有的肤浅,有的具有历史转折的价值(如洛杉矶奥运会),有的只不过是一场过眼烟云(如墨西哥奥运会),有的对本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东京奥运会),有的只留下了沉重的债务(如蒙特利尔奥运会)。而雅典留给我们的则是一个美仑美奂的梦境。
2008年的北京如果谋求在东方文化复兴问题上表达自信,可能会形成那届奥运会的主要特色。而东方文化在本质是更体现人性,更富有亲和力,更从容不迫的,也是更强调“天人合一”深刻文化内核的。如果我们能在人与自然、人与世界、人与文化、人与历史,以及人与体育等基本问题上运用奥运会的语言说清东方的哲理,我们所表达的民族自信,一定是具有永恒魅力的。
我们深信北京的能力,更寄希望于中国的自信,因为那是一种历经苦难而铸成的自信。